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三英二云

[原创] 半部《江湖奇侠传》vs半部《蜀山剑侠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2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和《蜀山》的各64位奇侠
      之《江湖奇侠传》中篇<二>
      乙、朱复※有阅读欣赏价值的细节描写(下)



结构固然转变失败,但故事还是十分精彩,即使是钱、蒋、韩等的细节。在与朱复相关的故事,有不少有趣的桥段,这里试做一粗略的细节析读和比较:

一)千斤闸的描写
  这是不肖生《江湖》对于武功的一次有趣描写,原文引用(来自《江湖》19回)

  原来这种千斤闸,又名重拳法;并非实在功夫,乃是一种魔术。不过极不容易练成,练了和实在功夫一样,随时随地都能应用,那怕是篮盘大的麻石,运用千斤闸一掌劈去,能立刻劈成粉碎,不问有多麽壮健的牛马,一遇千金闸,就压得伏地,动弹不得!本人坐在船上,可用千斤闸将船压沉。会使千斤闸的人,使起法来,任凭多少人,也拖扯不动;就动手和人较量武艺的时候,却用不着!
  这是一段很奇怪的叙述,我想普通的武侠读者,很难从其他作家的武侠小说里,看到这一种,奇特的“武功”(或者说是“魔术”)。这就是不肖生武侠小说的魅力之一,江湖味道很浓。这个江湖的味道,和郑证因的江湖味道不同,郑证因的小说,更多的是帮会的味道;和还珠的江湖味道也不一样,还珠的江湖,更多一点出世的味道;而不肖生的,则更多“武林”或者“巫术”的味道。

二)智远白血救朱复,《蜀山》的芝血救朱文
  原文引用(来自《江湖》20回)

  只见和尚用双手在朱复周身摸遍,也不用药石针砭,口对着朱复的口,度了一会气。教朱继训拿出一个酒杯来,和尚用针刺破他自己的左手中指,滴出小半杯白浆;白浆里的热气,只往上腾;拨开朱复的牙齿,将小半杯白浆全倾入口内;复口对口的,连度了几口气。
  没片刻工夫,朱复的肚内,就咕噜咕噜的响起来;即时双眸转动,口里随着长吁了一声,已是活转来了!
  《蜀山》里的描写,我这里就不重复引用了,对于熟悉《蜀山》有关情节的朋友,或许对这段不肖生描写的情节,不会觉得陌生吧?当然无可讳言的是,还珠确实比不肖生,更会写小说(日后在“情节比对”的段落里,再对两位作家的文字,进行评述吧)。我难以考证,不肖生的这段描写是来自哪一段的古时笔记小说(《江湖》里已经有不少的整段故事情节,被前辈们考证出不肖生是大段抄袭了前人的东西),或者是亲耳所闻的江湖轶事。不过对读者而言,我们只需要知道“鸡蛋”好吃,不需要知道下鸡蛋的”母鸡“是怎样的面貌。象这样的情节,或许不是一个作家有想象力就能想象出来的,这也是如不肖生、还珠楼主等作家的作品,令读者们着迷的地方

三)拐卖人口的细节
  原文引用(来自《江湖》21回)

  那人姓曹,名喜仔,素以拐贩人口为业的,在广东各府县,做了无数的拐案,只因手段高妙。不曾被破过案。凡拐带人口,全凭迷药。曹喜仔的迷药,异常历害,并有种种的方法,使人著迷,这种人在江湖上,原也有个组织,虽同属拐贩人口的拐带,然他们内部里,却有种种极严厉的分别,第一是码头:水旱两路之外,还有府县的界线,一点儿不能差错,错了即成仇敌!一处码头有一个头目,这头目就谓之看码头的。 
  他们所谓码头和普通一般人所谓码头不同:普通人以舟车交通,停泊的所在为码头,他们却以有团体组织的
地方为码头。譬如:这口岸,没有这种拐带的团体组织,便不算是码头。无论何处的拐带,都可以在这口岸上坡下水;若原有组织的,就只限於码头团体以内的人活动,别码头的人决不能到这码头做事;就是在别处带了货,走这码头经过也须有许多手续。
  次之便是施行拐骗的手腕,也有许多分别:同一用迷药:有用饼的;有用豆的;有用末药散在茶饭,与其他
食物里面的。还有一种,名叫捉飞天麻雀的:也是用迷药;不过那迷药的力量极大,只须沾少许在小孩的头上或颈上,即时就能使他迷失本性,和吃到肚里的迷药一般! 
  又有用迷魂香的;各人所用的不同,便各有各的派别,各有各的党徒,丝毫不能错用!几种之中,以捉飞天
麻雀的势力最大:云、贵、两广四省,到处有他们的码头。用迷魂香的,只有湖南、四川两省最多。江、浙一带多用豆;他们码头虽分得严,一些儿不能侵越权限;只是看码头的人,彼此平日都有联络的。 
  别码头的人,不能到这码头办货,却能到这码头出货。不但能出货,且可得这码头同业的帮助。不过帮助得
尽力与否,就得看这出货人的情面和手段!情面大、手段高的,出脱固然比较容易;便是一时不易出脱,而这码头的同业,肯帮同安顿,不至漏风走水,也就比较安全得多了!曹喜仔的手段高妙,即是能得许多出货码头的助力。至於施行拐带的手段,大概都是差不多的。
  这一段落的描写,在武侠小说体系里,是基本独有的系统,乃至于如还珠般博学,也未曾在他自己的小说里,有机会去涉及或者描写这个内容。对于后来的读者,或许也是多了——了解一点江湖秘辛——的缘分。所谓“江湖险恶”,这也是其中之一。象这一类的逸闻,在不肖生的《江湖》里很多,例如还有后文中,蓝辛石段的捉鬼,遇狐妖;周敦秉段的纸枷(这个和最近的一部电影《梅兰芳》的一个细节,倒是暗符),排教法术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00: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和《蜀山》的各64位奇侠
      之《江湖奇侠传》中篇<二>
      丁、欧阳后成、杨宜男※简介


  欧阳后成,属于《江湖奇侠传》一个比较独特的人物,其重要性,决不亚于柳迟和朱复。属于《江湖奇侠传》中三个主要的脉络主角之一。由欧阳后成作为串线角色的章节里,殊多《江湖奇侠传》的精彩篇章。占主导的8回内容,穿插在朱复的小传体系里。

  主要精彩的关目和情节,有:为崆峒派继续增添精彩的人物,如红云祖师,庆瑞和方振藻等三人(参看中篇人物之四),他们之行为与前所涉及的诸多崆峒派门下,迥乎两类。固然不肖生在后期的描写中,似乎又把红云祖师踢出了“崆峒一派”。但据研究,把红云纳入崆峒派似乎更为合理,其描写的师承也基本绘全。

  再有欧阳与杨的双剑情缘(当然从文情上看,不肖生并不擅长写情),双剑诛旱魃(精彩程度无法和日后还珠《蜀山》或者《长眉》里的“诛旱魃”的相提并论,甚至是还珠一些边角外传里的那些诛杀怪物情节并称),欧阳与杨再斩怪物,欧阳枪杀师兄奇案(惜不肖生后文再未应笔这二十年之约)

  再有为昆仑一派也进一步完善谱系,增加了“黄叶”、“铜脚”的主脉(参看中篇人物之五),前面所撰的昆仑派的重要人物:笑道人清虚,也仅仅是黄叶道人的徒弟之一。黄叶道人也算是《江湖奇侠传》中三个剑侠巨头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6: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和《蜀山》的各64位奇侠
      之《江湖奇侠传》中篇<二>
      丁、欧阳后成、杨宜男※淫风与道规

  穿插在欧阳后成故事里,还有不少人物的外传,例如刘景福的“天眼故事”,刘景福的“侣、地”故事等,将会在“中篇之三”的人物里详细叙述,这里且自放过。开启欧阳后成小传的,却是一段“湘地淫风”的故事。在本小传里,一共讲了两个这样类似的故事,一个是欧阳自己家的事情,另一个便是后面要提及的“方振藻”的故事。

  欧阳后成在小说里,为何要学道术,是为了报仇,是一颗孝母之心,起因就是当地的一种“淫”的风俗,人人皆斯,不以为耻。当地的一个道士潘道兴与其父之外妾毛氏通奸,其父无能懦弱,进而外妾使坏,让道士使用咒术害死了后成的母亲。故事的描述里,还历历写了买官、养妾、妾通奸道士、道士用咒害死人母、妾与道士进而欲害死其儿等等一系列的,已成风气,人皆为习的情节。不肖生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醴陵的淫风素盛,湖南那时六十三州县,没一县有醴陵那们淫乱无耻的风俗。小户人家的女儿,偷人养汉,照例算不了甚么事。


  不肖生用了“照例算不了甚么事”为所有的一切做了个脚注,如同其写《留东》时的态度(另外司马翎在其早期作品《关洛风云录》里也写了那么一个类似的故事)。有趣的是,在紧接的后文中,不肖生又似乎有意地撰写了一系列道规,放在后成“玉成”其师兄的情节里:

方振藻旋说旋从怀中摸出一张字纸来,展开朗念道:“第一戒妄杀,第二戒窃盗,第三戒邪淫,第四戒酗酒,……”接着念第五戒甚么,第六戒甚么。


  其实在《江湖奇侠传》的体系里,如果一个有道术能力的人要潜心为恶,环境似乎是不能做点什么来平衡一下的,不肖生采取了一种“鬼神报”的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方振藻就是一例,一把洋枪杀死了他的肉身,类似的桥段,也被另一位民国武侠小说的大家郑证因,应用在《鹰爪王》主传的结尾,官家用火枪营平息了那个江湖上赫赫的凤尾帮(当然郑证因没有合理地解释为何凤尾帮不能自添火枪呢?)。

  曾经看过网络间,有人质问还珠楼主的《蜀山》里,为何要强调“万恶淫为首”的“封建教条”,我想大家看了不肖生在《江湖奇侠传》里的这则故事,或许会有所理解吧。

  和《蜀山》的“正邪体系”有所不同,《江湖奇侠传》里,无论“昆仑”还是“崆峒”,都有那么一些“无恶不作”的败类,如红云祖师的三弟子方振藻,如金罗汉的大弟子刘鸿采(参见中篇之二),如笑道人的首任大弟子戴福成,以及后来的贯晓钟,毕南山/峨嵋开谛和尚一派的杨从化(即知圆和尚,红莲寺的主持,参看人物后篇之二)等等,其中峨嵋方绍德门下大弟子卢瑞的故事,略有不同(参看人物后篇之一)。而他们剑派的师傅们,都似乎束手无策,或者因某些原因置之不理。例如方振藻的师傅红云祖师,就是因为自己不能开杀戒惩戒徒弟,而令到有法术的方振藻在世间任意胡为。当然在《江湖奇侠传》一些配角故事里,例如万清和(茅山末底祖师的弟子)、周敦秉(孙全福的弟子,未知何派)等(参看人物中篇之三),因为炫技招祸,自我收敛,也算一个例子。他们为什么能“横行无忌”,方振藻的两句话,最具代表:


方振藻摇头晃脑的说道:“我生性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没有法力的时候,还有些儿顾忌王法。于今王法既奈何我不了,我还管他甚么戒不戒,高兴怎么便怎么。”
方振藻仰天大笑道:“祖师多年不问我的事了,并且祖师若不容我,他自己就得先破杀戒。他自己既能破戒,又何能不容我这破戒的徒弟呢?”


  当然不肖生并不因此,而使方振藻能“消遥法外”,最终方振藻被“成全”在欧阳后成的洋枪下。但有趣的是,这一“成全”是方振藻事先预知的,方振藻并能于20年后再次“重生”(这个情节,不肖生无暇在《江湖奇侠传》里补全了),与欧阳后成相会于天津的车站。这就是不肖生在自己的小说里,如何阐述这一社会性的命题,虽不周全,但也可观。

  而还珠楼主在他的《蜀山剑侠传》里,是如何阐述同样的社会命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括篇】之一

如何阅读《江湖》和《蜀山》?

  不能以小说的体例来阅读《江湖》,不能以长篇小说的体例来阅读《蜀山》!
  原因很简单,不肖生写《江湖》时,并不是抱着小说的体例来撰写的,他只是说着一个个本质上很独立的江湖逸闻,就像更早期的《技击余闻》一般,不过《江湖》还是挂了一个小说的外壳,故而引起了诸多的误读。当你一个个故事的随兴而阅,兴尽而掩,《江湖》的那些“剑侠”故事小“传”,却是那么的惬意。
  如果相比阅读《江湖》,阅读《蜀山》要吃力得多,而且是吃力得多得多。其实最佳的例子,就是当代很多貌似在评读《蜀山》的所谓“专家”们,他们也最终没有卒读《蜀山》的文本,更不用说,要加上认真、仔细这样的研读态度的形容词了,所以造成了专家“研读”不专家的尴尬情景。文本不完读,更何况他们因而所得出的那些“可怜”的论点了,除了抄袭,还有可取之处吗?
  所以普通读者要读完《蜀山》这么一部超长篇的小说,也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任务。阅读《蜀山》,必须要反复地前后翻阅,才能理解还珠在《蜀山》笔法上的精奥。
  除了《蜀山》的小说文本难读,《蜀山》背后要阅读的量更是惊人,原因是《蜀山》融入了很多传统的理念,例如佛、道、儒三家的精髓。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如何理解《蜀山》里所谓的“佛家大乘”之说呢?难道就是读一本《心经》就能了解的吗?我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心经》乃是佛家《大般若经》的“心要”,如果不阅读《大般若经》,你是远无法了解《心经》到底在阐述着怎样的一个体系的理论。那么《大般若经》又是一部怎样的佛经呢?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首先祂的篇幅几乎等同,或者超过了《蜀山》,祂的篇幅约480万字,也是现存最大的一部佛经;然后祂是几乎所有汉传佛教的理教之根本,无论天台、禅宗、净土、密宗都是理出其中;最后祂对“空”的解读,是异常的周备。
  所以对于一般的读者,要能读完《蜀山》,是需要拥有一种愿心的。同样顺《蜀山》之势,而继续阅读的那些典籍,更是可以随愿,随缘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19: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蜀山》这样的作品是很奇怪的,不少人说好,而真正去读,尤其是读完的,恐怕很少,以前我认为原因是冗长乏味,现在看来,可能与作者的立意有关,他想通过这部作品表现他的思想,因而不介意情节上能不能抓住读者——纯属想象,我没看过这本书,这对于通俗小说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曲高寡和,人人都说好,却没几个人谈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21: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石先生 于 2009-1-26 19:18 发表
《蜀山》这样的作品是很奇怪的,不少人说好,而真正去读,尤其是读完的,恐怕很少,以前我认为原因是冗长乏味,现在看来,可能与作者的立意有关,他想通过这部作品表现他的思想,因而不介意情节上能不能抓住读者—— ...

读完《蜀山》的书友,不算少了。不过能开言讨论的,恐怕不会太多。

其实从《蜀山》的诞生那日起,它就是火爆的。20多年前的再印,能以10万册来发行,也能看出一二,每三、五年能重印一次,也是例证。最终在上个世纪末能够得以小说全集的出版,更是不凡了,很多民国年间的作家都未有这样的荣遇!

但是读《蜀山》有难度,这个也是无疑的。原因为何?可能多种多样吧。篇幅巨长(但绝不乏味)无疑是一个最大不读完的问题,毕竟中外小说史上,这样篇幅的小说,在各个国家都不多见,更何况可以被称誉为经典的;未经修订也是一个难以卒读的原因;通篇未完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读这部巨著的原因;文笔的典雅,叙事的周折也算一个理由吧;体系之庞大,思想之代沟,传统之浸润,时代的剧变等等都应该是不同的原因之一。

《蜀山》当然是一部通俗小说。按一位老蜀山迷的说法,不读《蜀山》,或者说读不完《蜀山》,只存在有缘与否的问题。倒不是安石兄所言的“致命伤”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0 23: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蜀山要讀完,恐怕挺有難度的……記得暑假我本來是想讀完來著,但是幾百回的架構,走馬燈的人物……我怯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4: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幅是稍微长了一点,但也不算太长,《鬼吹灯》也要200万字呢,固然是分成了N个小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15: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單身一人,對盜墓探險类的小说,提不起兴趣来,将来不光棍的话,可能会去看、会喜欢,总觉得看惊悚小说或恐怖电影……两个人看比较来劲,哪怕是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一个人太难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3: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抛花生的小佳 于 2009-2-2 15:00 发表
現在單身一人,對盜墓探險类的小说,提不起兴趣来,将来不光棍的话,可能会去看、会喜欢,总觉得看惊悚小说或恐怖电影……两个人看比较来劲,哪怕是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一个人太难过……

“鬼吹灯”现在有MP3的听版本,我就是听书,不是看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5-19 07:26 , Processed in 0.06311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