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4-9-18 07:29:12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9-18 10:52 编辑
现代的宇宙演化理论,对徐整《三五历纪》文中的“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作出一番解释。
原初的宇宙,从奇点(零维)的纯能量状况,由于大爆炸而“挤”出三维空间来,在最初始的时间区间——大约最初百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宇宙的温度达到大约1000亿度。
宇宙中出现了零质量、零电荷、被称为光子的基本粒子,光子的运功轨迹俗称光线,“阳清为天”之清就是没有(不变)质量,充满光线的有限三维空间,称为天,天的绝大部分总质量为零。
阴浊为地的“浊”就是质量非零,指该时间区间存在电子、正电子、中微子,质量均大于零。
正电子的体积与电子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电子带负电(荷),正电子带正电(荷),刚好相反。
中微子是基本粒子类中轻子系的其中一种,以接近光速运动,
中微子被称为宇宙之间的“隐身人”,是因为难于发现,也被称为宇宙之间的“幽灵粒子”,是因为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
因此,中微子能单独存在,而电子、正电子的碰撞会发生湮灭。
有质量的电子、正电子、中微子,处于“天”的下边缘。
阴浊为地的“地”之出现,是因为在大约最初百分之一秒的时间里,还出现极为稀少的质子和中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稍重且不带电(荷)。
该时间段,大约大致为每存在10亿个电子、正电子、中微子或光子,同时存在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宇宙数理方程组之解)。
中子、质子虽然数量少,但质量远大于电子、正电子、中微子,因此“沉积”起来而成了“地”(基本力的作用)。
从奇点到最初百分之一秒,宇宙的温度是一路向下降低得。
在最初百分之一秒到十分之一秒的世界区间,宇宙的温度下降到300亿度;
这时光子跑到更远的地方,更多的电子与正电子湮灭,质量转移到中子或质子——更多的中子或质子——“地”更深厚了,
这就是徐整《三五历纪》文中的“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宇宙在大约最初的一秒,温度下降到100亿度;大约最初的14秒,温度下降到30亿度。这些过程,不断重复了“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宇宙的有限三维空间越“挤”越大,在《三五历纪》对应是盘古的身体越来越大。
到了宇宙最初的三分钟来临时,宇宙的温度降到了10亿度。在现代高等物理实验中,10亿度已低得足以使质子和中子开始形成复杂的核:
首先形成的是氘 (俗称重氢核),它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
这时诞生了宇宙中的第一种元素——氢元素。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4-9-19 12:03:56
在氘出现后,其密度此时依然甚高(仅比水的密度略低),故这些轻核能迅速地结合成最稳定的轻核——氮核,它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
大量稳定氮核的出现,使得严格意义的“地”出现了,在最初百分之一秒完成“阳清为天”,到最初三分钟来临后不久,“阴浊为地”也完成了。
上述的中微子实际指中微子和反中微子,由于其区别没有电子、正电子那么明显,故至此才作解释。
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自旋,区别在于:
中微子的自旋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反中微子的自旋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它们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中微子只有左旋,反中微子只有右旋。
宇宙最初三分钟来临之际,宇宙的成分大多表现为光子、中微子和反中微子。
这时正电子基本湮灭了,但遗留下少量的孤立的电子。
与电子、正电子的容易湮灭不同,中微子和反中微子需要一定条件才能“碰撞”而湮灭,因此,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可以同时并存。
在一定条件下,反中微子加质子产生正电子加中子,中微子加中子产生电子加质子,在电子、正电子湮灭之后,剩下中子和质子。
正是中微子和反中微子的存在,使得宇宙总质量在增加中,“地”越来越深厚。
这时的宇宙,除了总质量相对不多的光子、电子、中微子和反中微子之外,宇宙之间主要质量集中于大约73%的氢和27%的氮组成的。
即是宇宙存在了两种元素——氢和氮。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4-9-19 12:04:52
第三种元素何时诞生?
细化宇宙的温度降低时间表:
奇点的宇宙温度接近无穷大;
到最初的第0.01秒,宇宙的温度降低到1,000亿开氏度;
到最初的第0.11秒,宇宙的温度降低到300亿开氏度,这时原子核未形成,中子和质子的比例是38:62。
到最初的第1.09秒,宇宙的温度降低到100亿开氏度,这时原子核未形成,中子和质子的比例是24:76。
到最初的第13.83秒,宇宙的温度降低到30亿开氏度,这时原子核未形成,中子和质子的比例是17:83。
到最初的第182秒,宇宙的温度降低到10亿开氏度,中子和质子的比例是14:86,
先是重氢核诞生,接着部分重氢核(不稳定)转换为稳定氮核。
到最初的第228秒,宇宙的温度降低到9亿开氏度,中子和质子的比例是13:87,“双粒子反应”的条件具备,氦-4核诞生了(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有时氘核可能与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发生碰撞,形成氦-3核——由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
氦-3核是氦-4核的轻同位素核,没有氦-4核温度。
氦-4核、氦-3核的诞生,意味着第三种元素氦的出现。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4-9-19 12:06:32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9-19 12:08 编辑
继第三种元素氦之后,第四、五种元素锂和铍也出现,比前三种为“重”。
但锂和铍不是最重要的元素。
需要氧元素出现,才有形成水的可能,才能培养出生命;地球的生命是碳基的,
其他星球的生命或是硅基的,则需要碳(硅)元素出现,才有可能形成有机物——生命基础。
而需要铁元素、镍元素出现,严格意义的“地”才诞生,
因此徐整《三五历纪》文中的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是以铁、镍元素诞生为基础的。
以碳基生命论之,其生存的支承基础为地球尤其地核,
生命和环境依靠地球磁场维系,也即地核通过其强大的磁场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维持生存环境(广义包括防止外空辐射的臭氧层)。
地核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
中华历史神话,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与现代科学理论,有相容之处。
但奇妙的是,先贤在科学工具如此缺乏的远古,如何构想出数千年后尚有价值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