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雪衣 发表于 2009-4-10 22:47:10

古龙与温瑞安(节选自张梦还《武侠小说名家大评介》)

  引自《武侠世界》第40年第23期(总号2039),1998年7月27日出版

  新派武侠在台湾的创始者是陆鱼,以“少年行”一书问世,内容,结构等的确有所不同,于是武侠作家们又另开了一条路。
  “新派武侠”获得成功的人是古龙。
  古龙的处女作是《苍穹神剑》,内容乏善可陈,接着写《孤星传》、《浣花洗剑录》。
  以至他写萧十一郎,多情剑客无情剑,铁胆大侠魂,流星蝴蝶剑,陆小凤傳奇,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白玉老虎,甚受欢迎,于是“新派”大行其道,古龙独领十年风骚。
  这时也出了不少“新派武侠评论家”,把古龙作品说得天上有地下无,这个说“古龙超过金庸。”那个说“超过金庸甚多。”
  然而曾几何时,这种论调又完全沉寂了,这是甚么道理呢?
  要知道当时台湾的社会,一切步伐都在日益加快,而且国文程度普遍低落,台湾青年对于历史旧社会等等几乎一无所知,加以台湾崇洋风气甚浓,古龙刚刚适合这种社会,他的作品浅显易明,年轻人不求甚解,而具有中文修养的人则根本看不下去。
  既然古龙的作品曾经盛极一时,为什么又会没落呢?
  要明白武侠小说到底脱离不了历史,如果作者对于旧文化一无所知,把现代西方社会照搬过来,硬说是“新派武侠”,始终是格格不入的,迎合无知之辈一段时间不成问题,但读者也会成长也会进步的。
  同时因古龙的兴起,广大的武侠作家纷纷跟进,造成一种“泛古龙式文体”一味的乱分段,书中充满逻辑推理,缺乏武侠风格和意境之美,一本书一套书是新奇,多了就变成庸俗,久之则望而生厌,毫无趣味了。
  因此古龙之兴也速,败也速,是很自然的。
  打个比方,中国的京戏精彩绝伦,各种流派皆有其长处,令人迷恋。
  可是文革期间硬以样板戏代替京戏,其实样板戏简单得多,一看就懂,而京戏每一折戏你都要具备历史知识,否则你根本看不懂。
  在四人帮倒台之后,中国政府再提倡京戏,不遗余力,然而难了。很多好的戏现在的演员根本唱不了也演不了,更糟的是没有观众,观众看不懂。
  当然武侠小说还不致于搞得那么惨,台湾和香港的中文程度普遍低落,但也在逐步提高。大陆的一般中文程度比港台都高,历史知识也比港台丰富,容易分辩优劣,好的小说易为大陆读者接受。
  (随后是对温瑞安的评介,略过。)

面无表情 发表于 2009-4-10 23:36:58

以为是多么精妙的评论,原来也是路边子货,没有什么自己的思想,估计此人连古龙的作品都没有认真看上几部。

顾雪衣 发表于 2009-4-10 23:41:52

这篇文字与其说是对古龙地评介,不如说是对古龙地批判。其中最主要的批判就是他说古龙作品过于“浅显”,缺乏历史背景。(“对于旧文化一无所知,把现代西方社会照搬过来。”“具有中文修养的人则根本看不下去。”)

我们这位张梦还先生,看来还真自视甚高。居然把古龙小说贬的如此之低。可惜历史的车轮太过残酷,也太不讲优胜劣汰。劣质的古龙小说至今还被人吹捧,古龙本人也早已被张先生心目中那群不开眼的“评论家”公推为一代宗师。可张先生以及他的绝顶著作,却是那么那么得寂寞。套句老温的名言,三秋已过,武林已经速迅将之忘怀。

风行天下 发表于 2009-4-10 23:43:38

一、要明白武侠小说到底脱离不了历史

这真够强的。只不过张老先生不一定明白什么才是历史。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二、如果作者对于旧文化一无所知,把现代西方社会照搬过来,硬说是“新派武侠”,始终是格格不入的,

看来这位先生很有先见之明啊,早早就搬出来了国情论。没办法,这是超级武器,天下无敌。要想抵挡,只有凭借接轨了。

三、 可是文革期间硬以样板戏代替京戏,其实样板戏简单得多,一看就懂,而京戏每一折戏你都要具备历史知识,否则你根本看不懂。

这话就有些傻逼了——让人看不懂的就是好的?

四、大陆的一般中文程度比港台都高,历史知识也比港台丰富,容易分辩优劣,好的小说易为大陆读者接受。

这话说得可笑了。真正的国学,应当是在海峡的对面。

百度一下,此君原来是明报的编辑。原来如此。

凌妙颜 发表于 2009-4-10 23:54:25

如果《明报》的编辑只有这点见识,还真让人惊诧,除非是故意为之。

顾雪衣 发表于 2009-4-11 00:04:03

原帖由 顾雪衣 于 2009-4-10 22:47 发表 http://bbs.gulong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既然古龙的作品曾经盛极一时,为什么又会没落呢?
  要明白武侠小说到底脱离不了历史,如果作者对于旧文化一无所知,把现代西方社会照搬过来,硬说是“新派武侠”,始终是格格不入的,迎合无知之辈一段时间不成问题,但读者也会成长也会进步的。
  
张梦还其实是不了解古龙的。他居然说古龙小说是把“现代西方社会照搬过来”,过于武断和偏颇了。严格来说,古龙是借鉴,而非“照搬”。两者的差别不是一点半,前者是有智慧地吸取容纳,后者则是愚昧地生硬抄袭。张梦还的错误就是混淆了两者的差别。或许他并不是不了解,而是如妙颜兄所说,刻意为之吧。

顾雪衣 发表于 2009-4-11 00:11:37

原帖由 顾雪衣 于 2009-4-10 22:47 发表 http://bbs.gulong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时因古龙的兴起,广大的武侠作家纷纷跟进,造成一种“泛古龙式文体”一味的乱分段,书中充满逻辑推理,缺乏武侠风格和意境之美,一本书一套书是新奇,多了就变成庸俗,久之则望而生厌,毫无趣味了。
  因此古龙之兴也速,败也速,是很自然的。
这段话看似在批评“广大的武侠作家”,实际矛头直指古龙本人。张居然说“(泛)古龙式文体……缺乏武侠风格和意境之美”??我们都知道,古龙之所以为古龙,古龙小说之所以是古龙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和他的接班人(比如温瑞安)文字中所表露出的武侠风格和意境之美。张梦还居然视而不见,而且大加批驳,颇让人费解。

安石 发表于 2009-4-11 00:17:13

  新派武侠在台湾的创始者是陆鱼,以“少年行”一书问世,内容,结构等的确有所不同,于是武侠作家们又另开了一条路。
  “新派武侠”获得成功的人是古龙。
  古龙的处女作是《苍穹神剑》,内容乏善可陈,接着写《孤星传》、《浣花洗剑录》。
  以至他写萧十一郎,多情剑客无情剑,铁胆大侠魂,流星蝴蝶剑,陆小凤傳奇,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白玉老虎,甚受欢迎,于是“新派”大行其道,古龙独领十年风骚。
  这时也出了不少“新派武侠评论家”,把古龙作品说得天上有地下无,这个说“古龙超过金庸。”那个说“超过金庸甚多。”
  然而曾几何时,这种论调又完全沉寂了,这是甚么道理呢?

  “完全沉寂”从何说起?古龙本来就超出金庸甚多,古龙的作品涵盖了“前现代”、“现代”、乃至“后现代”,金庸不过是在“前现代”里面打转而已,差不多是一种过时的小说样式,虽然故事编得比较精彩。

  要知道当时台湾的社会,一切步伐都在日益加快,而且国文程度普遍低落,台湾青年对于历史旧社会等等几乎一无所知,加以台湾崇洋风气甚浓,古龙刚刚适合这种社会,他的作品浅显易明,年轻人不求甚解,而具有中文修养的人则根本看不下去。

  用历史附会小说,何尝不是想象力缺乏的表现?

  既然古龙的作品曾经盛极一时,为什么又会没落呢?
  要明白武侠小说到底脱离不了历史,如果作者对于旧文化一无所知,把现代西方社会照搬过来,硬说是“新派武侠”,始终是格格不入的,迎合无知之辈一段时间不成问题,但读者也会成长也会进步的。

  可笑,古龙不懂旧文化。。金古的小说哪个更能表达出传统文化的神韵?究竟是读者无知,还是该文作者无知?

  同时因古龙的兴起,广大的武侠作家纷纷跟进,造成一种“泛古龙式文体”一味的乱分段,书中充满逻辑推理,缺乏武侠风格和意境之美,一本书一套书是新奇,多了就变成庸俗,久之则望而生厌,毫无趣味了。
  因此古龙之兴也速,败也速,是很自然的。
  打个比方,中国的京戏精彩绝伦,各种流派皆有其长处,令人迷恋。
  可是文革期间硬以样板戏代替京戏,其实样板戏简单得多,一看就懂,而京戏每一折戏你都要具备历史知识,否则你根本看不懂。

  古龙的模仿者毕竟还有温瑞安、黄鹰等比较成功的作家,模仿金庸的呢?我看不是金庸的小说难以模仿,而是模仿一种过时的东西(语言,结构,神功,情节等等)不可能让作家有创作的激情,自然也不可能有像样的成果。

  在四人帮倒台之后,中国政府再提倡京戏,不遗余力,然而难了。很多好的戏现在的演员根本唱不了也演不了,更糟的是没有观众,观众看不懂。
  当然武侠小说还不致于搞得那么惨,台湾和香港的中文程度普遍低落,但也在逐步提高。大陆的一般中文程度比港台都高,历史知识也比港台丰富,容易分辩优劣,好的小说易为大陆读者接受。

  大陆读者历史知识丰富,所以他们会分辨出金庸的更好?

安石 发表于 2009-4-11 00:30:27

算了,不说了

抛花生的小佳 发表于 2009-4-11 19:59:13

打个比方,中国的京戏精彩绝伦,各种流派皆有其长处,令人迷恋。
  可是文革期间硬以样板戏代替京戏,其实样板戏简单得多,一看就懂,而京戏每一折戏你都要具备历史知识,否则你根本看不懂。

我看,大陆新武侠才是样板戏,是顺产的怪胎,个人觉得,现在的武侠,还没有“新”过古龙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古龙与温瑞安(节选自张梦还《武侠小说名家大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