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 民国涉侠杂志的历史疑案及其推断索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7 07: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3-6-10 10:24 编辑

【哥老洪门】

     “革命党”和青帮的关系,从孙中山保镖杜心五的关系可见一斑,而和洪帮(洪门)的关系,因为孙中山的盟友黄兴的缘故,更加密切。
       黄兴在辛亥革命阶段地位甚高,1905-08-20中国革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
       但笔者早期对黄兴的印象,停留在军事领导人的理解(黄兴后官至军政府大元帅,因有率军勇夺武汉三镇的功劳)。
       读了向恺然的著作,才知道黄兴还是个武林高手,向恺然的小说多称“黄克强”(称过“黄兴”的书外界少流传),因此易被忽略。
       黄兴原名黄轸,曾字“克强”;百度上称黄兴“字廑吾”,应为“字瑾武”之误,小说中也称黄瑾武。
       黄兴的武功高到可以与日本柔道九段高手打平的地步。
       黄兴其实文武双全,早期在经正学堂当教师,公开化“排满”、鼓吹革命匡复汉室,著作收录为《黄克强先生全集》。

       向恺然小说称黄兴后又与刘揆一等创设黄汉会,集结了一批拳师、习武者。
       黄汉会应该就是“华兴会”(或者由黄汉会改名华兴会);
       黄兴为会长,刘揆一为(筹建)副会长,正式成立时副会长为宋教仁、刘揆一等。

       为了匡复汉室,刘揆一建议黄兴(湖南长沙人),主动联络老乡湖南湘潭人马福益。
       向恺然称经长沙人柳聘农介绍,黄兴与马福益结识。

       马福益早年参加反清复明的民间结社组织——哥老会,成为要员,有自己创立的会党山堂回龙山;
       后被推举为洪江会首领(龙头大哥)。
       洪江会是哥老会派系之一,清末会党组织,主要分布在湘鄂赣闽几省。

       而关于哥老会(另名汉留会)的起源,至今仍然有较大分歧,不过当时为了革命需要,大力宣传哥老会乃太平天国李秀成、李世贤等派洪门中人潜入湘军而创立;
       后更加强调洪门、汉留源出一家,皆为国姓爷郑成功首创。

       通过这种宣传,“革命党”吸引了不少洪门(洪帮)之人,参加辛亥革命运动。
       1906年初,同盟会总部派刘道一、蔡绍南回湖南联络军队和会党,准备起义。为确保胜利,三山五岳集结;
       决议以洪江会为基础,将哥老会其他派系及武教师会并入洪江会。
       根据199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国民党史大辞典》,这个奉孙中山为领袖,名称为 “六龙山洪江会”的机构,极为庞大。
       入会宣誓词为“誓遵中华民国宗旨,服从大哥命令,同心同德,灭满兴汉,如渝此盟,人神共殛。”
       这或是孙中山能成“临时大总统”、后期可与袁世凯抗衡的民众团体基础。

       机构庞大到什么程度呢?
       网络的注记是:“六龙山洪江会” 以“忠孝仁义堂”为最高机关。
      下分文案、钱库、总管、训练、执法、交通、武库、巡查为“内八堂”,各司职务。又设第1、2、3、4、5、6、7、8路码头官为“外八堂”。
       另在麻石设立活动机关,以上栗市全胜纸笔店为接待会和筹划经费的机构。

      向恺然与黄兴(黄克强)是校友,因为黄兴早年留学日本宏文师范学院,向恺然也于1907年留学宏文学院;
      但与黄兴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由其学武的老师王志群处,获得黄克强的不少信息。
      尽管向恺然虚心向不少武术前辈学武,但只查到向恺然的短篇小说《棍师周三》,其中称“余创办国技学会时,延庆禧至,尝观其与人较棍。其出没实有不可端倪者,吾师王志群亦从习焉。”
      明确称王志群为师。
      而王志群称马福益、梁幹泉为师(正式学艺的或为梁幹泉),当时柳聘农、王福全、梁幹泉等武术大师集中在黄兴周围。
      黄克强1905年发动浏醴革命失败,被清政府下通缉令,黄克强与柳聘农等化装撤退;
      而马福益、王福全、梁幹泉等来不及,被捕;
      向恺然的师傅王志群曾参与营救三位师辈的行动。

    (注:营救失败马王梁牺牲,辛亥革命阶段与清王朝血斗的主力,均为社团组织、武师徒子徒孙,同盟会骨干牺牲甚多;
       孙中山为之赋诗哀悼: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

      因为王志群口传的缘故,向恺然得到不少黄兴的“传奇”,把其中一部分写入小说;
     例如在《红玫瑰》杂志发表的《无名之英雄》,暗示黄兴不仅外功厉害,而且“内功”的学识也深,居然发现被其他武师忽略的一位内功高手,后带在其身边。
     而关于内外功的区别,作为武术大师的向恺然,与创作《八大剑侠》的陆士谔相比,写起来深刻、传神得多。

    且内功、外功的区分,是清末民初武侠小说的一大“发明”,影响到后期港台的一大批“新派”武侠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2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3-5-14 21:31 编辑

【红帮疑云】

       在进行向恺然创作研究、梳理民国杂志中,绕不开当时的帮会、会党、社团。其中,青帮的线索总体是分明的,但关于红帮的疑问不少。
       网页与一般教材解释是,“洪门,俗称洪帮。洪门是天地会的别称”,另一些网页又称“洪帮常被写为红帮”;
       而在上海滩上,红帮是客观存在的,文献上负面评价不少。而文献上,对洪门的历史作用,正面评价也不少,出现了矛盾。
       那么,洪帮=红帮吗?

       笔者找到民国中与世界书局关系密切的吴虞公,所著的《青红帮演义》作对照。
       首先,该书类似于口述历史的整理,口述对象为前清团总苏际青,“苏君为之老头子”、“所部士卒皆在青红帮”,当时其人其徒子徒孙均在生;
       书中不少细节与当时上海滩的具体细节一致,只是姓名保姓略改名而已(民初书的惯例)。
       例如,下面是民国报纸描述的青帮拜师仪式:
      “开香堂地点大都在僻静的庙宇中。事先必须禀明老头子,正中供定翁、钱、潘三位师祖的神位,在上面挂起罗祖像,各点香烛一副,桌下又点五支香,两头都甩红纸包着,叫做‘包头香’。庙门外又设“陈四主爷神位”,也点一副香烛。‘陈四’者,据说是第一个进门槛的人,因为犯了帮规,逐出山门,后人念他入帮最早,所以在开香堂时也给他一副香烛,但又因此公已被逐出帮外,故将其神位设于山门之外。”
       这个陈四,就是吴虞公《青红帮演义》著中第二回“西天王独霸清河县 东方亮称雄白水村”中的“东方亮”陈园,因为陈园初始势力极大,翁、钱、潘三位师祖要投靠他,后期翁、钱、潘奉旨招徒弟经营漕运时,不得不将陈园单独列为一代(第2代);
       翁、钱、潘虽然列为第1代,内部中陈与翁、钱、潘是并行的,其队伍称为“江淮四帮”,即使被逐出山门,仍有“陈四主爷神位”;
       原因是陈园没与翁、钱、潘统一思想,率先反清失败,青帮不得不“划清界线”,但内部仍肯定地位。

      如果不是青帮的资深份子,不可能知道如此详细。
      。。。。。。
      种种原因,吴虞公《青红帮演义》的记述历史,主要框架是可信的,后将为据。

      青帮的第1代即后三祖翁、钱、潘,真实的任务是清雍正四年(1726年)的翁岩、钱坚及潘清,吴虞公按照民初书的惯例,保姓略改名。
      青帮还有前三祖之说,即金纯、罗清、陆飞,为祖师、师父、徒弟关系,但传说中有不少宗教色彩,难于考证。
      因此,吴虞公将之简化为前一祖罗氏,暗示其使用“变戏法”行走江湖;
      但强调前一祖罗氏的作用,教会后三祖翁、钱、潘,绿林没有出路,漕运才是江湖组织(帮会)可赖以长期生存的基础;
      并讲出罗氏因病去世(暗示非神仙)、潘氏建庙的经历,庙还在,历史非虚。

      第三回,后三祖之钱氏(第1代)出现,其实为“天地会”余党,出场讲了一句诗:
      “五人分开一首诗,身上洪英无人知。此事传得众兄弟,后来相会团圆时。”
     《青红帮演义》写道:
      “列位听者,想我当年随着大将军年羹尧平定边疆,一班出力健儿,未曾得着一官半职,退伍归田,结合一个天地会,几次起事,不能得利。
      “后来头目陈近南知道时机未至,劝众兄弟暂时解散,隐遁江湖,广结党徒,口传暗号。
      “陈近南在白鹤洞研究道教,所以天地会众兄弟相聚,若问何处来,必定说自从白鹤洞来,这便是暗号。
      “当陈近南与众人分别之时,又做了一首诗,便是方才钱保所吟的,以为众兄弟会合之证。”
        陈近南也是金庸小说如《鹿鼎记》中重要人物,考证此也有助理解金庸小说。

       上述“身上洪英无人知”的“洪英”,就是殷洪盛(?—1645),又名洪英。
       山西省平阳府太平县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被一些文献列为“洪门始祖”。
       根据台湾报刊对洪门的考证材料称,殷洪盛在崇祯七年(1634年)盛受直隶山西大同镇守姜镶的聘任,参赞军机,乡人闻其贤,
       拜投门下者:“陕西同州府蒲城县的蔡德忠,直隶宣化府怀来县的方大洪,直隶顺天府涿州的马超兴,山西绛州的胡德帝与李式开,以及山西县代州的杨才,直隶大林的林亭等”

       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是真实历史人物,被称为“少林五祖”,参考笔者之前的考证,少林应称“南少林”。
       后期港台电影中将方大洪、方世玉列为父子关系,是虚的,包括李连杰主演的《新少林五祖》人物关系多虚构。
       方世玉的历史,应遵从笔者校对的另一武侠小说清咸丰年间武侠小说《万年清(青)》27回本,为苗显的外孙,真实的胡惠乾名应叫胡亚乾。
       校对本笔者对“清”字与“青”字的关系,得到一个考证结论,有助于理解“青帮”与“清帮”。
       链接见https://bbs.gulongbbs.com/forum. ... 3998&extra=page%3D1
       第3楼。

       考证材料还称,至崇祯十四年(1641)殷洪盛乃携诸门人南下,投阁部史可法抗清,殷洪盛因奉史可法命,
       至燕京(北京)窥探清廷虚实,沿途遍访志士顾炎武、王夫之、傅山、黄宗羲等人,议创“汉留”组织,作为保留我汉民族一线生机之构想。
       殷洪盛因所投明朝大员或战死或投降,自行招募组织反清队伍,战败牺牲后,
       其子洪旭,与诸门人蔡德忠等,投奔郑成功,“汉留”构想流传至郑成功所部。

     “汉留”宗旨为:反抗满清迫害统治,留存汉族文化。随后在全国多出传播,接了几个果实。其中包括,

       [1]由居住在江西南城的明益罗川王、永宁王等宗社成员骨干所创建的反清复明的秘密团体,保留“汉留”名称,或名之为“汉留会”;
           因此,名字带“汉留”的反清复明组织,始祖为殷洪盛。

      [2]郑成功的谋臣、曾任南明东宁总制使的陈永华,吸收“汉留”思想而不保留“汉留”名称,组织了旨在匡复汉室的秘密组织。
           而投靠郑成功的洪旭、蔡德忠等及其门徒,依附此秘密组织,形成了天地会。
          由于陈永华的名气大(郑成功的孙子郑克臧是陈永华的女婿,曾总管台湾政务),对外宣传仍称陈永华创立了天地会。

      金庸根据陈永华的史实,创作了陈近南,称之为天地会总舵主。金庸的小说不会空穴来风,陈永华与天地会有很重要关联,应无疑。

      [3]明末清初,部分明朝皇室子弟,集结在少林永化堂,入门武功为小洪拳。
          明亡后,组织了旨在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洪门,洪门之洪,因小洪拳而得名。
          另有一说,组织以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国时所倡导的“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宗旨,洪门之洪,即洪武皇帝之洪。洪门有明显的反清色彩。

      三者各自发展。因为清廷力量巨大,秘密组织为了互助,宣传中将天地会视为洪门,后来更将“汉留”也视为洪门,
      因为汉的繁体字为“漢”,失去“中土”,“漢”“留”下的仅为“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07: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3-5-15 23:02 编辑

       我们姑且理解为,为了互助生存,洪门与天地会互相融合。
       一个细节是,天地会的特征是“以(拜)天为父,以(拜)地为母”,引申是都是天地的子女。
       而不同于青帮的师传徒,一代(辈)传一代(辈),有严格师徒、师公孙等关系,洪门则相互之间称“兄弟”。

       也因如此,考证一个组织是否为天地会,首先看特征,是不是宣称以天为父以地为母;
       考证一个组织是否为洪门,首先看宗旨,是不是反清.
       进一步,假定洪门就是天地会,那么考证一个组织是否为洪门(天地会),也是先看特征、宗旨,再看在成员人数成千上万之后,是不是还互称兄弟。

       我们再看回吴虞公的《青红帮演义》。青帮第1代钱氏,就是天地会成员,尊陈近南(陈永华)为头目,
       但钱氏一系不够壮大,第1代潘氏的徒众人数是钱氏徒众的10倍以上。
       到第九回,潘氏三帮合一成立青帮,到第十一回,青帮内讧,潘氏子接管青帮,天地会的力量已经非常弱小。
       到第十二回,失漕运青帮分裂,林钧结义洪钧(老祖)庙;这个林钧是跟随潘氏的儿子潘仲达,属于潘氏的徒众,基本应排除天地会成员。
       到第十三回,入伙双龙山,林钧成立洪帮,有详细内容,有令旗,但没有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特征,没有反清的宗旨,
       洪帮的洪只是让其寄身的“洪钧老祖庙”之洪。更重要的是,洪门的“山”往往是抽象的,而双龙山是客观存在的山。

       基本上可排除与洪门(天地会)、汉留的关联性。
       到第十六回,跟随林钧的洪帮人士蔡标、孙琪,与盛春山、陈保山结义;
       到第十七回,盛春山改洪帮为红帮,立帮规与复杂章程。

       其中红帮《祭红旗令》有“今日结拜如手足,赛过同胞一母生。”
       已提到一母生的很接近内容,却没有“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特征。
       其中红帮《三纲令》有“西岐出了一贤臣,保定纣王锦乾坤。纣王不识贤臣体,保定周朝掌座八百春。这是君为臣纲。”,
       已提到君臣的很接近内容,却没有“反清”的宗旨,也没有“汉留”的特征。
       虽然盛春山搬出了殷洪盛为始祖的内容,但秀才出生的他,更多是为了向其他江湖好汉说明,这些规则是殷洪盛立的、不是我盛春山虚构的。

       与洪门比较接近的,一是互称兄弟,但这规则是当年留下的,与洪门或为巧合;
       二是有“山头”春保山,但确实却是盛春山、陈保山的合成字,与洪门仍或为巧合。

       综上所述,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红帮,在吴虞公的《青红帮演义》中为盛春山设立详细章程、组织原则、交往暗语口令切语的红帮,
       有可能不是洪门、不是天地会、不是“汉留(会)”。

       本质上,这个红帮,其实是重组的青帮,在失去漕运这一重要存在基础之后,由某人例如盛春山出面,将失散四方的青帮徒众重新组织,防止彼此内斗削减力量,
       旨在互相呼应的松散联合体,与老青帮的主要不同,是不再师徒相称,互称兄弟。
       而这种松散联合体,毕竟鱼龙混杂,到了清末民初,某些红帮组织,社会上的负面评价较多。
       不同于此红帮的洪门,尤其是海外洪门,社会上总体上有正面评价。

       当然,由于许多资料存在矛盾,还需继续考证。上面内容主要为了解释两种评价的矛盾如何产生。

       但《青红帮演义》中为盛春山,只是重组了部分青帮,仍有另一部分青帮,继续师徒相传;
       到了民国,一直传到“大”字辈的杜心武(第21代),“通”字辈的张啸林、黄金荣(第22代),“悟”字辈的杜月笙(第23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5 22: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好奇吴虞公口中的苏君是真有其人还是伪托而已,青红帮演义内容还是有点小说化,且跟其他青红帮研究出入都很大。例如宋教仁伪托古研氏在民国元年写的〈中国秘密会党记〉提到青红(黑白)帮都与哥老会有关,主流是洪家,即红帮。而青帮三祖之一潘氏就是哥老会支派。跟吴虞公比起来,宋教仁肯定是第一线与帮会高层相处过的人。
  .
当然也有可能两者都为真,因为清末这些秘密教派开枝散叶太广,同篇文中有说到哥老会在各地衍生了十几个不同名称的帮会;章君谷于1967年声称访问青帮故老写成的〈帮会秘辛录〉内容提到的又是一种;1970~1990时报周刊访问在台湾的洪门堂口也讲红帮就是洪门,讲到的帮会诅织和仪式又是另一种;或许是每个分支在口耳相传下各自加油添醋,才形成这种众说纷云难以观其原貌的现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23: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见很中肯,学习中。
找到与您说的内容有关的天地会资料,先列出,再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2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地的资料显示,当时革命党人为了联络和引导哥老会,大力宣传哥老会乃太平天国李秀成、李世贤等派洪门中人潜入湘军而创立,但一直没有太硬的证据。
宋教仁写的《中国秘密会党记》,有可能是真实的,而宋教仁也是革命党领导。
吴虞公的书也不排除有不实之处,主要是作者不是革命党人,内容较详细,民国也没有太多反驳该小说的有利文章,因此选出来。还需配合其他资料。
章君谷的内容值得参考,作者背景应不是革命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5 23: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lloworld666 于 2023-5-15 23:57 编辑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3-5-15 23:24
内地的资料显示,当时革命党人为了联络和引导哥老会,大力宣传哥老会乃太平天国李秀成、李世贤等派洪门中人 ...

这两张是宋教仁的讲法,下次找到通漕汇海或海底等手册再来对照看看。
其他史料像是陈国屏的《清门考源》(民21年)也可参考
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0605793/reader
或钱生可《青红帮之黑幕 》(民8年)
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9900011461/reader


1s.jpg

2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5 23: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君谷虽然不是革命党人,但他是杜月笙的文胆^^;;所以他的《杜月笙传》价值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08: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helloworld666兄的资料!

         我们姑且先认为宋教仁写的《中国秘密会党记》是正确的,其中的内在逻辑,是描述“来自哥老会的洪帮”,只要找到哥老会历史来源的文献,就能证明其正确性。

        吴虞公的《青红帮演义》的内在逻辑,是描述“来自青帮的洪帮(红)”,而青帮的历史,基本是清晰的,源头与漕运非常相关。
       (补充一下,从《青红帮演义》也看出,洪门的宗旨反清,在来自青帮的洪帮(红)中,一直是存在的,
        例如第二十回,终南山正龙头何步鸿,套用盛春山设立详细章程、组织原则、交往暗语口令切语,成立红帮分帮,却昭示反清复明的宗旨,
        民国11年吴虞公著《青红帮演义》第52楼,
        终南山的票布上,明显写上“同心灭㳉水,协力复明香。”图中水字旁的月是清的异体字,即使同心灭清、协力复明。)

        内地另外一些结论,其中的内在逻辑,是描述“来自洪门的洪帮”。有背景资料,

        因此客观上,存在三种关于洪帮来源的说法,如何整合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08: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先补述第三种观点。

       根据收藏于英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所藏的《洪门总图(一)》(秘密帮会研究专家传抄),当时最大的“反清复明”组织的首脑,有五人,
       老大在福建、老二在广东、老三在云南、老四房在湖广、老五在浙江。
       而老大对应于福王朱由崧一脉,拥护福王一脉者为僧人,在在武术界影响力最大。
       对应于现在找到资料,洪门的由来,遵循收藏于英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所藏的《洪门总图(一)》的内容,
       即拥护福王一脉的南少林永化堂僧人,建立了旨在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洪门。
       在老大福王一脉在福建建立洪门之后, 皇室的其他成员,也相继建立了洪门或洪门分支,
       老二在广东,对应于鲁王朱以海一脉;老三在云南,对应于前唐王朱聿键一脉,老四在湖广,对应于后唐王朱聿粤一脉;老五在浙江,对应于桂王朱由榔一脉。
      
       把这五个地方的洪门版图合并,就是“洪门总图”。
       资料显示,洪门的宗旨是反清复明。

       下面顺便对武侠电影经常出现的“少林五祖”来源,作一探讨。
        对应于英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此藏书,民间流传了社会上存在五股反清复明的势力,为首一股来自“少林寺”,后期还有清廷火烧少林寺、仅少量人逃出的消息。
        在向恺然的短篇小说《秦鹤岐》,便有火烧少林寺的描写:
       “这年少林寺不知为了什么事,被官军围剿,大约牵涉着种族革命的关系在里面。官军在夜间将少林寺包围,用火箭向寺内乱射。官军存着聚而歼之的念头,所以围得水泄不通。一声儿不警告,就四周用火箭放起火来。寺内几百僧众,从梦中惊醒,都慌乱不知所措。”
       历史上有过三次火烧北少林事件,第一次在北周,第二次是隋朝,第三次是民国1928年,与小说的民国人秦鹤歧的八代祖不太符合。比较接近是公元1674年,康熙令满清军队兵分三路攻进南少林,将少林寺一把火夷为平地,僧人方丈几乎全部烧死!原因是线报称反清复明的团体藏在南少林,小说称“种族革命”

       不排除后人不断传说、不断修改,将五股、少林寺、火烧少数逃难者,演绎成“(南)少林五祖”,
       而投靠殷洪盛的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是真实历史人物,被演绎称为“少林五祖”。

       事实上,这五人一直跟随殷洪盛反清,没有到过少林寺的有力证据,但资料显示,在顺治二年(1645)5月13日,殷洪盛的反清部队,再屡战败北後,
       不幸于三叉河之役败北阵亡殉国。其子洪旭,与诸门人蔡德忠等,出走自浙江杭州,投靠明潞王朱常范。
       因为朱常范也是明朝宗室,因此容易与“洪门总图”的五王相混,但潞王朱常范降清,与五王不同。
       古老相传有可能正是与第一万的少林队伍相混,故有从被烧少林出逃成“少林五祖”之说。

       历史上,在潞王朱常范降清之后,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五人至少还有蔡德忠活着,与殷洪盛之子洪旭,又再投靠国姓爷郑成功,
       将至此“汉留”构想即流传至郑成功所部。

       资料表明,蔡德忠很可能是天地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与追随福王朱由崧一脉的少林僧人说创立的洪门,初始或不同,而后期的融合是另一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4-16 14:07 , Processed in 0.0760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