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11|回复: 4

生有何欢,死亦何惧?(替我一朋友丽蓓卡发出毕业论文,请大家帮她修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0 21: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有何欢,死亦何惧?
──打开写在作品中的古龙的“死”结

摘要:古龙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领军人物,他为武侠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他的风格独特独树一格,在他的作品里藏着关于他自己的深入骨髓的寂寞,他的寂寞有时代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寂寞,寂寞就像一杯毒酒,毒害了他的生命,在寂寞里,古龙一步一步步入死亡的王国。

关键词:古龙;古龙作品;寂寞;死亡

香港明星郑裕玲曾向古龙生前最知心的朋友倪匡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古龙和三毛一样,对死亡有着一种迷恋。。。。。。”得到了倪匡的点头认肯。在听到古龙去世的消息后,倪匡也说古龙的死是“求仁得仁了”。死亡的迷恋和寂寞的折磨,相伴相随了古龙短暂的四十七年。
写在小说里的是作家真实生活的再现,把经历之中,生活之中的忧愁苦闷写进的小说里,是他们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小说里面可以看到作者身上许多的影子,我准备将从他的作品之中去窥探出一些关于他心中的“死”结。

一、根源

古龙不喜欢听歌,但是却每每酒酣之时都会哼唱《小李飞刀》其中一两段:
无情刀永不知错
无缘份只叹奈何
面对死不会惊怕
离别心凄楚
人生几许失意
何必偏偏选中我
《多情剑客无情剑》完成了古龙对武侠小说的第一次改革,也成为他的巅峰之作,他在这部作品里写下了许多关于他自己的情感,李寻欢成了古龙写在书里的自己,从李寻欢身上找到了古龙身上最深最真实的特质。
“人生本就充满了矛盾,任何人都无可奈何。”忧伤。当李寻欢战胜上官金虹后没有欣喜他的胜利而第一感觉是去感伤之后的疲惫和寂寞,如此这般轻易的就忧郁伤感,是他与生俱来的性情。
“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寂寞。为朋友舍挚爱出走关外,可是他的用心换来的却是林诗音的怨和龙啸天的恨,天地之大,连生命里最重的两个人都不能理解他内心的痛,心在淌血,寂寞比天山上的雪厚重。
“李寻欢叹了口气,自角落中摸出了个酒瓶,他大口地喝着酒时,也大声地咳嗽起来,不停的咳嗽使得他苍白的脸上,泛起一种病态的嫣红,就仿佛地狱中的火焰,正在焚烧着他的肉体与灵魂。”病态。为爱出走十年之后又为爱回来,当初他离开的选择伤害了爱人伤害了自己,现在他回来了,使他自己和林诗音久久的陷入爱情的痛苦之中受到伤害,这种对心折磨成为了他的每天的必需,沉溺其中一边痛苦一边又不愿自拔。内心在自苦、自痛中生活了十年,心灵呈现出了这样一种病态。
忧伤,寂寞,病态,这些是李寻欢的特质,也是古龙的。
总有一些忧伤是无可逃离的,如咒语,如梦魇,如影随形,寸步不离。忧伤是古龙天生的气质,是上帝给他的。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这是现代心理学上证明的,尤其是幼年时期的环境影响几乎是终身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的尊严遭到前所未有的践踏,于是引发了世界性的精神危机,宿命论和不可知论弥漫开来。古龙就出生在战乱之中。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慌和死亡。伴着这样的情绪,古龙度过了他的童年,也因为这样,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一道战争带来的伤──一生都甩不掉的忧伤,生命漂泊感──生命在漂泊之中,生命在追寻之中。
“--身上的创伤,可能有千百处,心上的创痕,却只有一处。这是我写的,因为我深深了解!我身上的刀伤无数,刀刀都砍在不同的地方,没有人会把刀砍在你原来的伤痕上。可是心上的刀伤就不同了,刀刀都会砍在同一处,那一刀也不是故意砍在那个地方,他那一刀砍在那里,只不过因为那里正好是你最容易被砍的地方,他不想砍中那里都不行。因为那个地方就是你心灵上最脆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就算你的创口已复,只要一回想,它立刻复发。”(《谁来与我干杯》)历史的动荡且不去说它,因为那种乱世时局是非关人力的。而古龙的父母却一直感情不好,婚姻的裂痕影响到童年古龙的成长。从小古龙的内心是超级敏感和丰富的,因此比一般人更渴求感情上的藉慰。但是父母之间持续的危机使古龙无法得到他所需要的这种家庭温暖,幼年的古龙因此饱尝孤独和寂寞,最终使他变得孤傲和怪僻。对爱的强烈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演化成不满和愤怒,这也是古龙的小说中反复描写的细节。古龙变得桀骜不驯,经常与父亲顶撞,当然因此换来父亲的更多喝斥甚至打骂。古龙的父母终于离异,古龙很早就尝到了没有家的苦味。幼小的他缺乏安全感和归宿感,这终于造就了他的痛苦、孤独和寂寞。这些痛苦、孤独、寂寞的少年时光在他内心留下的伤痕,使他背了一辈子的包袱,他一生都摆脱不了这种没有归宿的阴影感。
“寂寞是什么?
 一个人独处,无人陪喝酒聊天,寂寞得要命。
 心事无人知,朋友虽然一大堆,却没有一人可以倾吐心曲的,寂寞得要命。
 这不是寂寞,这只是你感觉寂寞而已。
 真正的寂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
 纵然在欢乐声中,也会感觉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
 杨铮不但知道也了解,因为这要命的寂寞正一点一点地啃着他的骨髓。”(《离别钩》)
成年之后,苦闷加重,他常常在他的作品里感叹着寂寞的痛苦,他有许多朋友,也常常彻夜喝酒说笑,但是他藏在他内心的寂寞他却很少对朋友说,寂寞已如此深重,他渴望有爱来关照温暖他冰冷的心,于是他对家充满了渴望,想从爱人的身上得到这种家庭的温暖,以补偿幼年精神生活上的缺憾,但是他是天生的浪子,他无法只为一个女人停泊,所以众多的女人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慰藉。其实性爱也是人类一种排解压力宣泄情感的方式途径。他可以夜夜笙歌,他可以为和一个女人共度一夜一掷千金,从精神学上不得不说,他是在用性来消解宣泄心中那份深邃的寂寞。需求有多重心里的寂寞痛苦就有多重。女人还不够吧,还要酒。对于喝酒而使自己一步步迈向死亡的“无畏”,他写道:
“因为我也是个江湖人,也是个没有根的浪子,如果有人说我这是在慢性自杀,自寻死路,只因为他不知道──不知道我手里早已有了杯毒酒。当然是最好的毒酒。”(《三少爷的剑》前言)
喝酒他喜欢豪饮,一碗接一碗大口大口的喝,喝酒实质也是为了消解心中的苦闷。他想要为自己的苦闷寂寞寻求一条出路,但是,他找的这条路却不可能为他找到流浪精神的家园。酒和女人损害了他的身体。可是对于一个急于解救自己急于摆脱痛苦的人,对于古龙,女人和酒就好像鸦片一样,只为一时的麻痹止痛──就在那片刻,积在心里多年的寂寞苦闷消失了,此时此刻,世界一片清凉一片白雾,雾中鲜花盛开,花香四溢,仿佛儿时的梦幻一般。多么诱人的片刻啊,一个时刻都在经受寂寞苦闷折磨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明知抓住的不是解药是毒药,但是还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种通过伤害自己而使自己达到减轻痛苦宣泄寂寞的方式,一种生活方式的自虐,这种自苦自痛的病态生活方式使他伤更加深重。性欲的蠱酒精的毒盘剥他的生命能量,每次片刻的欢醉淋漓之后,使心里的寂寞加重加厚,终于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寂寞太深重,透过寂寞的窗,古龙窥到了寂寞那边的死亡,蒙胧之中,死亡那边的风景好像很美,似是傍晚里的青纱帐,晚风中一浪接着浪;又似是外婆手中的摇篮,轻轻摇晃,安全而温暖。。。。。。看不清了啊。。。。。。常常在寂寞的夜里守候,等待着,窥视死亡那边的风景。
事实上,弥散在战争中的死亡味道在古龙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厚重的阴影。这层模糊隐约的阴影成为了古龙后来对“死亡”如此迷恋的根源。如果说,迷恋死亡的根源是童年时的记忆,那么最后推动他一直执着追寻“死亡”的后因,便就是折磨了他一辈子,令他痛苦一生的寂寞。因为无边无际的寂寞折磨,如尖锥般刺痛他的心灵,无法解除的痛苦,痛苦令他常常想起死,想到死,那隐约潜藏在心灵最深处的死亡味道的记忆就会浮现起来,诱惑着他。。。。。。
死亡远不远?
不远!
忧伤、寂寞、病态就在死亡中,死亡怎么会远?

二、诱因

李寻欢、萧十一郎、楚留香、陆小凤这些古龙笔下的人物,都是古龙内心孤独的影子和象征──他们是为江湖生江湖死,侠肝义胆的侠士,然而他们是那么的孤独和寂寞,他们身边的江湖出处有的是阴险狡诈,心怀叵测;他们很少朋友,《流星·蝴蝶·剑》的主题竟是“你的致命敌人,往往是你身边的好友”,即使身边有一两个朋友,也很难达到心灵交流的境界。《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自称是“孤独”的狼,“暮春三月,羊欢草长,天寒地冻,问谁饲狼?人心怜羊,狼心独怆。天心难测,世情如霜。。。。。”战争刚结束,人们渴望家园重建,并且可以在行为和精神上得到战后的解放,人们就会在社会中寻求某一种信仰作为生存的精神动力。但台湾时局处于政治高压之下,行为和精神上受到压抑,人们似乎又对信仰中的某些既定的人生结论产生了怀疑,这样的思维状态就会导致现代人的行为和理想、理性和感性产生矛盾。在社会大集团的生存空间中,人们却越来越感到孤独。在古龙笔下的人物身上可以感到这样的情绪。赵无忌、傅红雪、白飞飞、上官小仙他们的身上都带上了现代的不安和恐慌。江湖充满仇恨和阴谋,赵无忌的复仇成了他父亲死亡事件的一颗棋子,真相大白之后,复仇还有何意义存在?傅红雪的生命原本就没有意义,为复仇而来,他的人生是灰色的空白;白飞飞企图生父发生乱伦关系,为了报复社会,使人格变态;上官小仙背负上一代的欲望,扭曲了自己的纯真的本性,成为钱和权的奴隶──复仇成了他们全部的欲望,他们内心世界的磁场被外在世界的复杂仇恨动荡不安所弱化了,内心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自我在社会行为中迷失。个体自我价值的信念理想被社会大集团的生存空间主宰,失去自主的力量,只有无可奈何受其支配。在既定的人生模式中,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存在越来越感到恐慌。
江湖没有温情只有仇恨和阴谋,存在即是痛苦。中原一点红视人命如草芥,以杀人为乐,杀人可以使他得到宣泄;上官金虹个人的欲求几具膨胀,在为满足一己私欲之中不顾一切,不折手段;石观音因爱成恨,处心积虑,良苦用心建立一个令男人痛苦的女儿国。他们都过分的自我,表现出社会是不安全的狂躁,都对人类世界内心充满怀疑、仇视和怨恨,所才会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实施着打击报复,以此来消解他们心中的不安和狂躁。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古龙也有这么一句名言:“人生并不是永远都象想像中那般美好的:生命中本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悲哀和痛苦。”古龙的人生观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很深的影响。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存在主义在古龙的精神世界支起了一根柱子。时代感和身世感叠加起来的双重苦闷和寂寞,古龙立刻与存在主义有了心灵深处的契合。存在主义哲学家把孤寂、烦恼、畏惧、绝望、迷惘,特别是对死亡的忧虑等非理性(非认知方式)的心理体验当做人的本真存在的基本方式。《铁血傳奇》里楚留香的那船,总在一望无垠的大海里漂泊流浪,没有目的地的四处流浪,象征生命在漂泊之中;楚留香把这样的方式当成了生活的习惯,那么生活本来就是无根的;在大海的飘摇中不安本就是生命所必须承受的痛苦。
 “ ──生命是开心的,多么丰富,多么热闹,就算有些人的生命中没有那种丰富的欢乐,也会有一点淡淡的恬适的愉悦。
可是生命的结局是什么呢?
是死。
无论什么样的人,他的生命的结局都是死。”(《楚留香之午夜兰花》)
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畏惧;而人能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畏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 “存在”就等于“死亡”。 所以古龙笔下的英雄他们对死亡看得很轻,死亡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人生归宿。他们面临大敌常常从容赴死,因为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是在简单不过的自然定律,《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李寻欢既喝了一口毒酒,那就干脆把一壶毒酒都喝掉。不就一死嘛,生的结局都是死亡,早点死又怎样,“每个人都难免被愚弄,每个人都难免要死亡。”(《楚留香之桃花傳奇》)古龙也会常常想到黄昏,秋雨,冰雪,死亡──人生有很多种活着的方式,他却偏偏选择最累那种。
随便翻开古龙一部小说,至少有一半机会发现其主角极其孤寂──阿飞、萧十一郎、孟星魂、傅红雪、谢晓峰,甚至好事风流的楚留香、胡铁花、陆小凤。而他们感到孤寂的痛苦,他们忍受孤寂,因为他们需要孤寂。熊耀华不需要孤寂.但是古龙需要孤寂。
古龙需要孤独,因为只有在孤寂中我才能明察我的本心──所以,王动宁可一个人躺在空房子里饿得半死,也不肯去和红娘子他们过花天酒地的日子。古龙需要孤独,因为只有在孤独中我才不必呼吸别人吐出来的浑浊空气──所以阿飞宁愿为武林摒弃,也不肯去和赵正义等君子大侠合群。
古龙被这种存在的无望和孤寂打动了,生存的社会和存在主义哲学深刻影响了古龙的人生观点,使寂寞和死亡从此在他身体里紧紧纠结缠绕,他的心在悲观消极的情怀中变得更深邃寂寞。社会因素和存在主义产生合力把古龙身体里潜伏隐藏的孤独寂寞全都诱导出来,使他在小说里常常自觉探寻死亡的意义,终结他心中的淤结,为他的生命找到一个答案。

三、结果

秋天、黄昏、冰雪是古龙在他作品里最喜欢用的意象。
 “秋风肃杀,大地苍凉,漫天残霞中,一匹毛色如墨的乌骓健马,自西方狂奔而来。天边雁影横飞,地上木叶萧瑟,马上的铁汉,突地右掌一扬,掌中的大旗,带着一阵狂风,脱掌飞出,飕的一声,斜插在一株黄桦树下。健马仰首长嘶,扬蹄飞奔,眨眼间便又消失在西方残霞的光影中,只剩下那一面大旗,孤独地在秋风中乱云般舒卷。夜色渐浓,无月无星,枯草丛中,虫声啁啾,使这苍茫的原野,更平添了几分凄凉萧索之意。”(《大旗英雄传》)
“夕阳西下。傅红雪在夕阳下。夕阳下只有他一个人。天地间仿佛已只剩下他一个人。  万里荒寒,连夕阳都似已因寂寞而变了颜色,变成一个空虚而苍凉的灰白色。他的人也一样。  他的手里紧紧地握着一把刀;苍白的手,漆黑的刀!苍白与漆黑,岂非都正是最接近死亡的颜色!死亡岂非就正是空虚和寂寞的极限。他那双空虚而寂寞的眼睛里,就仿佛真的已看见了死亡!难道死亡就在他眼前?”(《天涯·明月·刀》)
“怒雪威寒,天地肃杀,千里内一片银白,几无杂色。开封城外,漫天雪花中,两骑前后奔来,当先一匹马上之人,身穿敝裘,双手俱都缩在衣袖中,将马缰系在辔头上,马虽极是神骏,人却十分落魄,头戴一顶破旧的黑皮风帽,紧压着眼帘,瞧也瞧不清他的面目。后面一匹马上,却驮着个死人,尸体早已僵木,只因天寒地冻,是以面容仍然如生,华丽的衣饰,却也仍然色彩鲜艳,完整如新,全身上下,没有一点伤痕,面上犹自凝结着最后一丝微笑,看来平和安适已极,竟似死得舒服得很。”(《武林外史》)
秋天里充满的尽是苍凉、萧索,透出生命里说不出说不尽的凄苦寂寞。一年的生命力在秋天里开始衰弱消亡。黄昏是一天中最接近黑暗的时分,生命力在这个时段出现走向衰弱的迹象,日落西山、花开将败、人走茶凉,一切生命的热闹都将消停了,都将会被即将来临的黑暗吞没。冰雪的霜寒直接将生命的冰封住了,一切生命力都被天地寒冻结束了。秋天、黄昏、冰雪都呈现着生命衰弱即将消失的意象,生命里有一种凄苦、一种寂寞、一种无可奈何──古龙常常把秋天的凄苦、黄昏的寂寞、寒雪的绝望写在书里,反复出现,他将自己的一生都锁在了“寂寞”这两个字里。古龙使他自己无法自拔的陷在悲观消极的情怀之中,精神状态呈现着一种垂暮老人的心态,对人生没有了期待,灵魂即将枯竭,心之将死──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有一道裂缝,趋死情结。古龙并时常在书里诉说着死亡。
 “生命是开心的,多么丰富,多么热闹,就算有些人的生命中没有那种丰富的快乐,也会有一点淡淡的恬适享乐。可是生命的结局是生命呢?是死。无论什么样的人,他的生命的结局都是死的。”(《楚留香之午夜兰花》)
“听说一个人在临死之前,总会想到一些他最亲近的人和最难忘的事,在那一瞬间,卜鹰想到的是些什么人和什么事呢?他什么都没有想。在那一瞬间,他的脑中是一片空白,整个人都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存在。难道那就是死的滋味?”(《猎鹰·赌局》)
  “──如果“死”里没有一种魅力,怎么能让人去死?死的魅力,是不是一种忘记?是的。──忘记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除了“死”之外,还有什么事能让人忘记。──不但是忘记,而且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生命也没有了,死也没有了,快乐也没有了,痛苦也没有了。这是一种多么痛快的解脱。”(《楚留香之午夜兰花》)
有些事情时时刻刻折磨着他的心,使他无法安宁,痛苦的苦难的成长经历,还有生活中的风霜。他太想可以快乐好好的活着,对人生存在过于理想化的要求,对生活表现出一种“强迫症”症状,过分要求人生的完美生活的美满,便使得自己的心无处安放了。死亡穿着美丽而神秘的外衣,一如他笔下出现的仙子水玲光、张洁洁、青青。。。。。。如黑色的琉璃容器盛着的纯净清透泉水,历经磨难孤独漂泊的心,需要这如水般的温柔来抚慰,天大地大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埋葬他的寂寞忧伤?忍不住向死亡寻求帮助。于是,他追寻着,追寻着死亡。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寂寞有时候远比死更痛苦得多。 ”(《飞刀,又见飞刀》)他放弃了继续和寂寞作战,与寂寞亦敌亦友这么多年,心还是在寂寞的中衰竭了, 真是要命的寂寞。“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死亡更真实的?”“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死更有魅力?”(《楚留香之午夜兰花》)“死,岂非是最好的休息?一个人若已觉得活得很无趣时,就该不会再有奋斗求生的勇气。这时他就会觉得很疲倦,疲倦得情愿放弃一切,来换取片刻的休息。 ”(《楚留香之桃花傳奇》)他对死亡的迷恋在时间的容器里越积越厚,在迷恋的藻泽里越陷越深。在死的本能的引力下,古龙一步一步步入死亡的网结里,潜藏在他心里的本我为他作出的选择──死亡,放弃和寂寞作战,放弃生命的活力,最后他觉得只有死亡才是最真实的归宿和解脱。
古龙给了自己的生命一个答案:“死就是永恒,因为死是不变的,亘古以来,只有“死”不变。 ”(《风铃中的刀声》)

四、结语

生命消失是人力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只能顺其自然。
古龙常常觉得是寂寞蚕食了他的生命。也许吧。生命的结局只有死亡,但是“死”毕竟也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心里面对生命有了过于苛刻的幻想和期望,就会使人放不下很多本来可以放下的东西。古龙生平绝少说身世,他将记忆深锁,,凭他个人力量又无法化解,没人了解就无法帮助他释放心里的重压,心理在重压之下病态,对死亡产生一种病态偏执迷恋,最后将自己生命终结在年轻的四十七岁。
有一种情结──趋死情结,有一种迷恋──死亡的迷恋。
叹“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参考文献:

《多情剑客无情剑》
《离别钩》
《三少爷的剑》
《楚留香傳奇》
《风铃中的刀声》
《飞刀,又见飞刀》
《猎鹰·赌局》
《武林外史》
《天涯·明月·刀》
《大旗英雄传》
《萧十一郎》
《流星·蝴蝶·剑》
《谁来与我干杯》

发表于 2007-5-31 16: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论点有写头。

个人认为对古龙笔下“死”的艺术方面再多些阐述会更吸引眼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1 19: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不错,但是一些地方可能需要调整。

结构过于单线化,大多是从古龙生平和性格出发,缺少文本分析。

比如,古龙作品里的各种死亡方式,死亡透出的审美价值,都可以挖掘一下。

就论文而言,文字也不够规范。标题就太罗嗦,“打开写在作品中的古龙的‘死结'”改成“打开古龙作品中的‘死结'”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00: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要被毙了

劝行文者三思

因为作为学术论文来讲

本文太不具备规范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9: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文章涉及的这个题目是古龙武侠最大最难的问题之一,至今好象还没有人完整系统地去解答。若是作者有恒心,用心钻研一两年或许能够有比较好的结果。现在马上要答辩了,只好缩小范围。

文章其实涉及了寂寞和死亡两个问题,《风铃》以前主要是“寂寞”,之后“死亡”比较突出,作者可以取舍以下。要是写“死亡”的话,如边城所说,仅仅是列举古龙对“死亡”的迷恋是不够,还要分析解释古龙所迷恋的“死亡”的艺术魅力。重点对后期几部作品,做文本分析很有好处。

既然是论文,参考一些文艺理论会好一些,存在主义只是一个方面,而且我觉得古龙性格成因,并不是仅仅与战乱有关,还与台湾六七十年代社会转型有关。多参考资料,多研读古龙的小说,能够发现真正需要表达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4-25 16:09 , Processed in 0.1202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