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5|回复: 9

[原创] 味蕾上的古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00: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缘起

  记得古龙曾在《白玉老虎》中说,人有三性:食、色、赌。
  由于手头的资料不多,我无法判断古龙是否嗜赌。但沈浪和快活王、赵无忌和焦七太爷的那两场赌战,却被古龙描绘得着实精彩。因此有理由相信,古龙如不是对赌有过切身体验,就曾请教于方家。好似鲁迅不会赌,但仔细请教过一位嗜赌且精于赌的朋友后,便写出了“青龙四百……穿堂一百五……阿Q的铜钱拿过来……”之类的精彩场景。
  古龙好色,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以下省略三万八千字)
  但除了酒之外,甚少有人注意到古龙笔下的饮食。
  王怡曾调侃道:古龙江湖的谋生之难,远超出金庸。其笔下人物,总是极为珍惜粮食,像金庸笔下之人随时都能吃到美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了。
  但我有相当的把握认定,古龙确实不折不扣是个美食的饕餮者。

  这个饕餮者初入江湖的时候,著书都为稻粱谋,因此我们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鲜少发现美食。从《苍穹神剑》到崭露头角的《孤星传》,古龙总是让他的侠少们一路直奔主题的打打杀杀,偶尔歇脚,从怀中掏出的也都是硬面饼冷牛肉之属──那个时候的古龙,需要马不停蹄写出稿子,再马不停蹄拿去换钱养家。
  整天过着为下一顿饭担忧的日子,你叫他怎么会有心情去铺陈美食,并加以 “玉笛谁家听落梅”、“二十四桥明月夜”这样的文化附丽?
  何况彼时古龙的笔力,恐怕与金庸写《射雕》时的娴熟还有老大一段差距。勉强为之,只怕会落得马二先生大嚼过西湖那样的笑谈了。
  但当名利终于接踵而至,他不仅衣食无忧,还有钱交女朋友的时候,古龙的江湖便迎来了他的美食时代。

  古龙的美食生涯,起于世家。
  古龙前期的主人物多半有个不俗的出身,如南宫平、沈浪、楚留香、李寻欢等,均为世家子。这些人即便不是钟鸣鼎食,也都精于食道。
  南宫平的母亲便精于烹饪,其美食境界似乎已和顶尖高手黄蓉不相上下。寻常的菠菜豆腐到她手中便能化腐朽为神奇,让食客中的老饕餮风漫天都为之倾倒。
  世家的饮食场景更是优雅不俗,你看这一段“梅吟雪娇慵地斜倚在精致的紫铜灯下,柔和的灯光,梦一般地洒在她身上,面前的云石紫檀桌上,有一篮紫竹编筐、绿丝为带的佳果,鹅黄的是香蕉,嫣红的是荔枝,嫩绿的是柠檬,澄紫的是葡萄……这些南海异果,便连大富之家也极为罕见”,能否想像一下那个曾在泥泞和窘迫中挣扎的古龙?
  颇有意思的是,古龙在《护花铃》中还描绘了一处江湖豪客的慕龙庄的饮食场景:“松柏连云的慕龙庄中,演武厅外四侧的长廊下,围绕着每边四十四张,四边一百七十二张,一行首尾相连的大桌,首张桌上,是一只全羊,次张桌上,是整只烤猎,第三张桌上,是半只红牛,然后是十二只烧鸡,十二只熏鸭,十二只肥鹅,四瓶陈年的汾河竹叶青酒,然后又是一只全羊……往后循环,只闻一片酒肉香气,随风四散,几乎可达西安城外。”
  绿林豪气扑面而来,似乎并不逊于武林世家的富贵逼人。

  但到了《武林外史》中,古龙便全然推崇起世家的饮食气派来,江湖中的豪客和暴发户,都被他毫不客气地揶揄和讥讽了一通。
  断虹子会粗鄙得在大庭广众中向食盘里吐痰;龙四海嘲弄俗物周天富:“下次我若要请周兄吃饭,就在桌上堆满银子就行了,他只要瞧着银子,吃不吃都没关系……”
  而快活王的饮食却是:“缀翠轩里,已摆起桌酒菜,有松江的鲈鱼,洋澄湖的活蟹,定海的对虾,江南的巨龙……这些本来绝不可能在同一时候,同一地方出现的鲜肴,此刻竟同在这桌子上出现了,这简直像是神话……桌子上果然没有肉……桌子上也没什么金杯玉盏,只是几件瓷器──自然是精美的瓷器,有的甚至已是汉唐之物。”
  不知道这样明显的褒贬,是否暗示着古龙在大阔后,开始向他心仪已久的名士作派回归?

  事实上,当“肉”从他的江湖菜单上划掉的时候,已经意味着小资江湖势不可挡地要到来了。
  你立刻便可看到古龙为世家子楚留香和李寻欢隆重推出的时尚饮食方式:
  其一,“只见舱门里已伸出一双纤秀的手来,手里托个大盘子。盘子里有两只烤得黄黄的乳鸽,配两片柠檬,几片多汁的牛肉,半只白鸡,一条蒸鱼,还有一大碗浓浓的蕃茄汤,两碗腊味饭,一满杯紫红的葡萄酒,杯子外凝结水珠,像是已过浸过许久。” (摘自《铁血傳奇》)
  其二,“十年前,那小楼是他常去的地方,他记得那张铺着大理石面的桌子上,总是摆好了几样他最爱吃的小菜……他记得用蜜炙的云腿必定是摆在淡青色的碟子里,但盛醉鸡和青莴苣的碟子,就一定要用玛瑙色的。” (摘自《多情剑客无情剑》)

  是真名士自风流。
  古龙在名士风流的路上,却别扭地走了许久。
  因为古龙身上,始终没有那种仕宦身世所带来的某种雍容气质。古语云:“三代为宦,穿衣吃饭”。古龙终生钟爱的,却是市井泥淖里的那些草根饮食。
  在半真半假地追捧了世家优雅饮食一段时间后,也不知道是哪天,古龙“忽然想通了”。
  ──龙肝凤髓不过虚幻之物,有味者实不过猪肉。
  ──食肉者鄙,但革命领袖说,卑贱者其实最高贵。
  当古龙从那莫名的虚荣挣脱出来后,他立刻让自己笔下的世家子像革命领袖一样爱上了吃肉。
  我们可看到,在古龙最有份量的一些中期作品中,寻常的蛋和面堂而皇之成为江湖的主流饮食;市井的街角摊头,也总被古龙设计成刀光剑影、龙争虎斗的舞台。
  于是,一度讲究“应该用翡翠碧玉盏来喝竹叶青”的世家子林太平,最终承认只要喝酒的人对头,那么即便用破碗来喝,也会其乐融融;本精于饮食的世家子唐玉,会一大早起来连吃七碗油腻得要命的蛋炒饭──根据某个江湖传说,古龙最喜欢吃的就是蛋炒饭。他的同门兄弟唐缺,会忍不住亲自去偷一只家族的信鸽杀来尝尝滋味;就连锦衣玉食的薛冰,也承认被陆小凤骗着吃下的蛇肉和猫肉羹的味道,着实鲜美不凡。
  美味在民间,诚不我欺。
  快快乐乐地享受自己喜爱的美食的古龙,在这段时间烹饪出的文字,也总是显得那么炉火纯青,恰到火候。
  只有偶尔,古龙深埋心底的名士作派才会在他作品中惊鸿一瞥。
  当《新月傳奇》中,楚留香撑着油纸伞、踩着古风盎然的高屐走过泥泞来到牛肉面摊子上吃面的时候,你可在那优雅的POSE中看到古龙的某种顽童心态。
  名士爱吃肉,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二、饕餮之路

  据王怡考证,《水浒传》中有近五十次好汉吃牛肉的记载,同时代的富商西门庆在《金瓶梅》中,却几乎从未吃过一次牛肉。王怡据此认为,好吃牛肉是水浒乌托邦气质的一个显著证明。
  说直白一点,王怡的意思就是,天天吃肉代表了水浒好汉的某种至高理想。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不如土豆烧牛肉吸引力大。
  如果反其意理解,是否可认为“肉”在古龙江湖菜单上的回归,预示着古龙名士(世家)乌托邦瓦解的开始?

  阿飞是古龙笔下,身具显赫世家血统而吃肉的第一人。(李大嘴也爱吃肉,但他似乎不是世家中人)
  阿飞尊敬每一粒粮食。古龙解释道:阿飞从七岁开始便在荒原独自长大,当李寻欢和林诗音还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你侬我侬之时,阿飞却正在冻馁濒死的边缘上挣扎着寻找下一顿饭。因此阿飞从来都会“把每一根肉丝吃掉”、“他吃的每一顿饭都好像是最后一顿”。
  古龙似乎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如果他喜爱某个主要人物,他会在以后的作品中继续提到他。楚留香、李寻欢、傅红雪、邓定侯……阿飞等人,均享受过这一待遇。
  以我的揣测,古龙喜爱阿飞,是因为阿飞对食物的尊重还原了食物的功用本质,这也代表了古龙对某段记忆的回顾。
  ──古龙在功成名就后,就曾对他早年以文换食的艰辛生涯,说出这样颇显苦涩的话:为了等钱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但却是我的悲哀。

  其次是姬冰雁。姬冰雁不仅尊敬食物,更尊敬水。而他对吃的欲望,已远远超出了对“肉”的追求,达到一种“惨烈”的境界。
  姬冰雁有个庞大而舒适的马车,古龙帮他在马车里设计了两个抽屉:一个装满了酒,“十个用白银铸成的方瓶子装有十种酒,从茅台,大曲,竹叶青,到关外羊乳酒都有,瓶子着来虽不大,却可装得下三斤十二两”;另一个却装满了下酒菜,“里面不但有江北的大虾米,金华的火腿,还有福州糟鱼,福州烧鹅,海宁海臭虫,无锡肉骨头,长白山的梅花熊掌……总之,只要你想得出来最好吃的下酒菜,这抽屉里就有”。 (摘自《铁血傳奇·大沙漠》)
  在生活上向来顾头不顾腚的胡铁花对此惊呼:你这是在变魔术!
  而姬冰雁淡淡解释道:为了积累财富,他在途中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曾有一次饿得恨不得把自己的手剁下来吃。因此他大富之后,无论在哪里,总要先将那里堆满了吃的东西,甚至在他睡觉的床下面,都永远有酒有肉。
  ──如果不对饥饿有过惨痛的切身体验,很难相信古龙能凭空写出这样真实的感觉和细节。

  但你看功成名就后的古龙──固然也有过向孤儿院捐赠的义举,若一定要用四个字来概括他的生活方式,却只能是:奢靡无度。
  好的酒和女人,一向都是昂贵的奢侈品。
  为什么数目庞大的金钱仍然不能消除古龙内心那种永不停歇的漂泊和孤寂感?我也没有答案。尊敬食物的阿飞只是古龙笔下的特例,可一不可再。从快活王开始,古龙总津津乐道于描写兼性情残暴、食欲旺盛、色欲高亢于一身的江湖枭雄人物。
  只能说,古龙发自内心的喜欢饕餮。

  如果说姬冰雁的下酒菜还遗留着某些贵族气息的话,姬之后的江湖,古龙逐渐对嗜好吃肉的饕餮者大唱起赞美诗。(吃人肉者如狼山的法师当然除外)
  《陆小凤·幽灵山庄》中,陆小凤和土司将军比赛吃肉,一共吃了三五十斤肉,后者生生把皮带都撑断了。
  《白玉老虎》中,唐缺在胃口不好的情况下,一顿饭居然吃掉了四个猪蹄、二只鸡、两碗大卤面、一只跟他差不多瘦的香酥鸭子、十二个豆沙包子、六个猪油桂花千层糕、三张枣泥锅饼和十七八个香瓜。
  不过前二者虽然食量惊人,他们终究还会停下来。
  古龙在最后一部作品《赌局》中,却着力刻画了一个肚子永远没底,永远处于饥饿状态的关二。关二是个彻底停不下来的真正饕餮。如果我们拿他对比书中的另一个人物──那个因为肝病而不得不严格节食的卜鹰同伙,我们应该能发现,同样的肝病曾把临死前的古龙折磨得有多厉害。
  根据我家乡的某种传说,饕餮无度传达的是死亡的气息。

  从古龙先后三部作品中陈列的三张菜单,又能看出点什么来呢?
  其一:红焖冬笋,汉罗宝,发菜花菇,翡翠菜心,笋尖冬菇豆腐羹。三斤上好的竹叶青。(摘自《多情剑客无情剑》)
  其二:肥鸡烧鸭子、云片豆腐一品、燕窝火熏鸡丝、攒丝钢烧鸡一品、肥鸡火熏炖白菜一品、三鲜丸子一品、鹿筋炖肉一品、清蒸鸭子糊猪肉一品、炒鸡一品、燕窝鸭条、鲜虾丸子、脍鸭腰、溜海参各一品;外加鸡泥萝卜酱、肉丝炒翅子、酱鸭子、咸菜炒茭白四碟下酒菜;还有野鸡汤一品、苏油茄子一品、粳米膳一品、竹节卷小馒头一品、蜂糕一品。(摘自《火并萧十一郎》)
  其三:酒菜六色,计:清蒸香糟南腿一皿,黑糟鲍鱼鹅掌一皿,风鸡双拼风鱼一皿,白汁西施舌一皿,鲜烩美人肝一皿,清香松子一皿。外带蟹醉虾黄泥螺,糟鸭蛋各一色。大菜四品,计:燕窝八仙鸭子一品,冬笋大炒鸡炖面筋一品,鲜虾腰子烩溜海参一品,野意酸菜鹿筋炖野鸡一品。另炒沙鱼、衬汤炒翅子、炒炉鸭丝、炒鸡泥萝卜各一色。竹节卷小馒头一皿、游菜猪肉云吞一皿、蜂糕一皿。 粳米饭一盅、八宝莲子粥一盅。 十鲜果品、蜜饯甘果各一。福建莆田乌龙茶一壶。状元红,莲花白若干。(摘自《猎鹰·赌局》)
  第一张单子,或许还有“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名士风流气息;后两张单子中,我只看到某种如同末世狂欢般的奢靡,以及古龙内心某种隐隐的恐惧。
  ──无论功成名就后的古龙如何美酒盈尊、美食绕畔,一种对饥饿的潜意识恐惧竟跟随了他一生。
  据说,古龙最直接的死因是重病中毫无节制的饮酒。
  这个太聪明的人其实早在20年前便借天法大师的口评论后来果真不得善终的快活王:“此人多欲好奢,来日必将自焚其身。”
  想不到的是,20年后一语成谶。不过这一次,验的却是他自身。
发表于 2008-1-7 03: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贴写得好,所以很想关注下这位名叫尧吉9303的朋友,有谁可以说说他/她吗?

惟一不同意的是他说《兰花傳奇》是个拙劣的故事。

尽管他只是说:或许,或许是个拙劣的故事,但还是严重不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09: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juycable兄,尧吉可是我们论坛的当家花旦,而且与你同在广东,常常在这儿露脸的,得空你们多亲近亲近:)

“拙劣的故事”嘛,其实你尽可以把这理解成一种语言的策略,不先抑哪来的后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2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原来都是不辞长作岭南人。9303,不会现在才15岁吧?

呵呵。肯定不可能,15岁的人不可能有这样的文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00: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蛋·面·酒

       古龙笔下,不论是早期世家的优雅,还是后期饕餮者的铺张,饮食菜单都免不了水陆并举、花团锦簇的,再加上种种所谓名士做派的附丽,真正吃的主题反倒很少去关注了。
       但在古龙最成熟、最有分量的那些作品中,流行的饮食却总是很简单的家常事物──蛋和面,这似乎是古龙最钟爱的两种食品。
       作为一个常备的道具,“蛋·面”不仅为古龙树立起各类光彩的人物形象,也推动了很多故事情节的发展。
       《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为探听割露刀的消息请风四娘到夜宵摊子上吃面,古龙巧妙借萧十一郎欠摊主一吊钱的细节,透露出萧十一郎假大盗真侠士的面目;之后,萧十一郎与沈璧君一生的情感纠葛的开始,也是发生小公子下属在道旁卖卤蛋和酒、引沈璧君入彀的摊子前。
       《大人物》中,古龙写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牛肉面摊子“七个半”。古龙说,在三更半夜里,仍有许多养得起漂亮车马、衣着光鲜的江湖成功人士来这里吃夜宵,因为他们寂寞──这几乎就是古龙的夫子自道。
       《流星蝴蝶剑》中,律香川深夜为孟星魂做蛋炒饭的场景,曾被人誉为古龙笔下最诡异、最妖艳的画面之一。
       《白玉老虎》中,唐玉杀光了大风堂乔稳分舵的四十四个人后,用半斤猪油,十个鸡蛋炒了一大锅蛋炒饭,并连吃了七碗──有点奇怪,古龙总爱让书中的反面人物来分享他最爱的蛋炒饭?
       《碧血洗银枪》中,马如龙假扮一个贫瘠地方的杂货店老板,结识了表面声名狼藉、实质却铁骨铮铮的大盗铁震天,最终解开了自己被诬陷为杀人凶手的迷局。究其起因,却是铁震天每天都来他店里买二十个鸡蛋引发的。
       《七种武器·离别钩》中,在杨铮“下班”后最喜欢去的面铺里,古龙借蓝一尘、应无物的出场,巧妙串联起书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之间的玄妙关系。
       《英雄无泪》中,小高的出场便被古龙安排在一家挤满了苦力车夫的小饭捕里吃白菜煮面,古龙说,可是他的样子看起来却好像是位新科状元坐在太华殿里吃琼林宴,因为──小高对自己有信心。
       《新月傳奇》中,楚留香撑着油纸伞、踩着古风盎然的高屐走过泥泞,为的是吃面。也正是在那面摊上,开始了楚留香又一段哀艳的傳奇。
       《风铃中的刀声》中,丁宁带着一锅白菜肉丝面来和姜断弦决斗,丁宁解释道,因为这天恰恰是他的生日。
       ………………
       如果资料查得更细致一些,我应该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
 
       或许是种巧合:在古龙笔下,如果“蛋”出来了,就意味着坏蛋也一定出场了;但“面”出场的时候,古龙总爱夸奖那个很有爱心的面馆(摊)老板。古龙不止一次重复过一个细节:做面的老板总会在大冷天的早上挣扎着起来做生意──他们知道如果不开张,那些穷人就没地方去赊账。
       但我仍想不出,为什么古龙独独钟爱这两种平淡少味的日常食品呢?
       我曾听说过: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却比永久还久。
       ──很明显,古龙并没有故乡。
       他虽祖籍江西,一生并在香港、台湾两个岛城上生活过,但他笔下的蛋和面,平平常常,从来没有强调过采用了某一个地方的独特烹饪方式。
       也许只有一个原因──
       或许是某个人,在古龙某段特别重要的人生阶段里,用它们给古龙一生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就像《美食总动员》中,当那个刁钻苛刻得曾令巴黎所有饭店战栗的美食评论家,在古斯特餐厅品尝到一口普罗旺斯蔬菜杂烩后,味蕾在电光火石间把他召唤回到童年,回到童年的餐桌前吃妈妈亲手做的菜,他因之潸然泪下。
       这是一种感恩的坚守。
 
       最后一定要说说酒──这个古龙坚守了一生的嗜好。当然,这个话题曾有很多人说过。
       酒的功用究竟在哪里呢?古龙有个形象的比喻:酒是种壳子,就像是蜗牛背上的壳子,可以让你逃避进去。就算有人一脚踩下来,你也看不见了。
       这虽是句妙语,但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和十年前不同了,我现在喜欢微醺远胜过酩酊,也不觉得所谓“充满想象力的尸饮和吊饮”究竟有何过人的趣味。
       关于古龙笔下的酒,我的味蕾只坚守在《武林外史》。
       ──我喜欢沈浪、金无望、熊猫儿初次见面以酒论交,并从此一生肝胆相许的豪情。
       ──我为善调酒却不喜饮酒的楚鸣琴那段妙论“喝酒与调酒是两回事,喝酒只不过是游戏,调酒却是艺术,能将几种劣酒调为圣品,便是我一大快事。这正如画家调色为画一般,阁下几时见过画家将自己画成的画吃下去”粲然抚掌。
       ──我认同沈浪与快活王交流的饮酒经验:英雄若不病酒,正如美人不多愁一般,总令人觉得缺少些风味……曹阿瞒与刘皇叔煮酒论英雄后,是谁先真个醉倒?班定远投军从戎时,是否先饮下白酒三斗?
       ──我欣赏沈浪逃亡时,快活王敬他一杯酒的凝重;也欣赏熊猫儿逃亡之时,不忘在快活王寝宫墙上题词“只可惜酒太少了点”的洒脱。
        ──我甚至认为,《武林外史》一开篇的那首古风“风雪漫中州,江湖无故人。且饮一杯酒,天涯洒泪行”,在意境的幽微上,丝毫不减唐人高处。
       我的坚守,同样是种感恩的坚守。
       在那样物质贫瘠的年代,那样偏僻封闭的内地乡村,能读到“调酒之难,最难在成色之配合,那是丝毫也差错不得的。此酒若是将女儿红多调一成,‘唐老太太的撒手锏’便成了‘唐老太太的裹脚布’,再也吃不得了”这样轻灵俊逸的文字,是何等的幸运?
 
       只是,“唐老太太的撒手锏和唐老太太的裹脚布”、“少林武功如同红烧五花肉,武当功夫好似忘了加盐的青菜豆腐”这样的妙谈在古龙笔下,终是一去不复返了。
       古龙,在狂热赞美无度的饕餮和酗酒生涯上一路滑了下去,不知胡底。
       仅仅是岁月无敌的缘故么?
       薛兴国在《握紧刀锋的古龙》一文中说,吟松阁事件后,在多方调停下,古龙最终与那老大(柯俊雄?)达成了和解,由老大摆酒谢罪。但古龙到了场,看了看满桌的山珍海味,忽然大叫一声:“伙计,来一个蛋炒饭!”惹得老大手下的人以为古龙故意不给面子,差点拔刀相向。好在有人知道古龙最爱吃蛋炒饭,才终于打过圆场,调停成功。
       这个时候,蛋炒饭究竟是一种坚守,还是他的一个惯性而已?
       因为吃完蛋炒饭,古龙仍得言不及义,把酒释“前嫌”,直至烂醉如泥,直至最后──他用美酒埋葬了自已的肉身。
       又记得,古龙在他的作品中最爱提到的一种酒名是竹叶青,一个非常优美、很有中国古风的名字。但友人最终为他送行的,却是四十八瓶昂贵的洋酒XO──据说是他生前最喜欢喝的酒。
       那个由美妙文字织成的精神世界,终究和现实不同的。它们,终不能真正成为蜗牛背上的壳子,让他躲进去,不去管别人踩下来的脚。
       在他那无比辽阔的精神疆土中,他是唯一的国王;但在这个尘世上,这个江湖中,他只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江湖人。

 
       四、夜宴

       时间:午夜。
       地点:一片飞云般飞起的山崖,在山之绝巅。一片平石,石质如玉,宽不知多少尺。
       人物:主人、主客、两个陪客。
       事件:夜宴。
       目击者:苏苏。
       点评者:古龙,丁情。
 
       这一场夜宴来自楚留香的最后一个傳奇:午夜兰花。
       《午夜兰花》大概是古龙笔下最晦涩的一个故事:生搬硬造的人物、牵强附会的逻辑、支离破碎的叙事。
       把一个残酷的现实江湖写成神话、梦幻乃至荒诞,《午夜兰花》在创作手法上明显借鉴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叙事的风格。它在故事上或许是拙劣的,但是在武侠文学的意义上,却是个深具开创性的试验品。
 
       我喜欢这场午夜里的妖异聚宴。
       这一场夜宴,没有菜单,却是古龙笔下最奢华的一场宴会。
       据当时唯一在场目击者苏苏描述:这个宴会的宾主一共只有四个人,可是侍奉这四个人的随从姬妾厨役却最少有四百个;做东的主人身上穿的一套衣服和衣服上饰物的价值是──三万八千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间这一生中所有的耗费,而且这三万八千人所过的生活还是极富裕的生活,吃的是鸡鸭鱼肉,穿的是绫罗绸缎,身边的是娇妻美妾。
       这已是神话了。
       这一场夜宴,本就是神的聚会。
       他们饮着酒,微笑地看着悬崖下──在他们脚底下,无数有名和无名的江湖人排着长队,浩浩荡荡奔向黑色的死亡。
       而远处的虚空中,一个穿灰色长袍的苦行僧也在微笑──很特别很妖异的一种微笑,古龙说,就像一朵鲜红的兰花在他那张惨白的脸上突然绽放。
 
        在《午夜兰花》的混乱、破碎的叙事空间中,其实还是能看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层次:依次是神(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们)、妖(兰花先生)、精灵(割头小鬼)、人(飞蛾扑火似的江湖人)。
       人的位序最低,因此成为宴桌上最大的牺牲。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一向仁爱的楚留香会如神一般冷眼看着这些江湖人如飞蛾般投入烈焰而无动于衷?又是什么力量使得古龙背叛了自己从前的江湖理念,认为这个计划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死的都是该死的人?
       也许在历经沧桑后,我们要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快乐虽然都是平等的,但有些人的痛苦,却远远比其他人的痛苦更有价值──他的痛苦,需要无数人的痛苦来殉葬。

       当古龙最后揭示,神妖之间的所谓恩怨不过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而已,神和妖似乎都从危崖上、虚空中被古龙拉回到地面。所有繁芜复杂的、故弄玄虚的叙事都仅仅是重复一个前人早已发现的道理:女人最大的心愿,是有人爱她。
       我没有想到是这个答案。
       记得一个早逝的女诗人曾经不无骄傲地说过:
       你寻找一枝花朵/却找到一颗果实。/你寻找一汪泉水/却找到一片海洋。
       你寻找一位女人/却找到一个灵魂──/你失望了。
       楚留香绝对料想不到,他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傳奇,竟会被一朵特别的兰花所破坏。
       他以为兰花先生仅仅是一个女人,却没有想到他找到了一个灵魂。
 
       古龙没有给出《午夜兰花》一个清晰的结局,因此我看不出来,最终楚留香面对兰花先生的时候,是否“失望了”?
       当古龙的江湖只偏重于讲述一段傳奇,而不再继续从前的道德批判之后,我很高兴的是,在漠视无数殉葬江湖人的鲜血同时,古龙内心仍有他的敬畏。
       特别这一次,他敬畏的是一个有灵魂的女人。

       我曾尝试着为古龙寻找一位前世的知音。
       结果我找到了俄国诗人茨维塔耶娃,恰恰一个有灵魂的女人。
       他们都是感情特别炽热却灵魂常常陷于孤独的文字天才;他们在差不多相同的年龄,对一切绝望而后仓皇躲进死神的疆界;他们对自己的作品,都有种非同寻常的怜惜和自信。
       特别奇异的是,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他们对自身不断发出的咒语和预言。

       必须承认,《午夜兰花》并非一场绝对孤独的叙事。夜宴的参与者之间,还是洋溢着脉脉的温情的:主人邀请的三位客人都是他终生信赖的好朋友,除此之外,他也给慕容、袖袖、苏苏三个所谓兰花先生的“诱饵”,留下了位置──只因他们都是楚留香所要救的人。
       他无疑忘掉了第七个。一如茨维塔耶娃生前的预知:
       你为六个人摆上了餐具
       可是六个人不会使世界毁灭
       与其做个僵尸和活人相处
       我到宁愿成为精灵
       来陪伴你的……像个胆怯的夜贼
       啊,我任何人也不去得罪
       作为不速之客的第七个
       在没有摆上餐具的桌边就位
       ……
       我并非兄弟、并非丈夫、儿子
       也不是朋友,
       还老是责备:
       ──你给六个人摆上了餐具
       却忘掉了第七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8: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茨维塔耶娃的遭遇似乎比古龙更值得同情

不仅生活难以为继,甚至发表创作的权利都被剥夺

生在那个年代是她的不幸

她跟古龙都太敏感了

并且太脆弱,我始终认为她并没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如果她能够挺过来,将所历种种,诉诸笔端,那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啊

相比而言,古龙面临的危机可能更重,创作上的艰难更加令人绝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9: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谈到《蜀山剑侠传》时曾说过:

“书中……写古代的居室之美,服用器皿之精,饮食之讲究,更没有任何一本武侠小说能比得上。看这本书的时候,无异同时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食谱和游记。”

神功秘艺、奇兵法宝、妖禽怪兽层出不穷的《蜀山剑侠传》,古龙从中读出的居然先是“食谱”,后是“游记”,可见吃货之说,其来有自。

《谁来与我干杯》里的台北小吃店不提,古龙还说起过一个细节:他看梁实秋先生和唐鲁孙先生写信,总会看得馋虫大起,半夜三更跑到厨房去翻箱倒屉找东西解馋。饕餮之相呼之欲出了。

梁实秋说:馋,基于生理的需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尧吉此文的角度独特有趣,从古龙的菜单,引出作家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甚至文化趣味。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市井之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0 13: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尧吉9303在2007-11-7 0:47:54的发言:


       是真名士自风流。
       古龙在名士风流的路上,却别扭地走了许久。
       因为古龙身上,始终没有那种仕宦身世所带来的某种雍容气质。古语云:“三代为宦,穿衣吃饭”。古龙终生钟爱的,却是市井泥淖里的那些草根饮食。
       在半真半假地追捧了世家优雅饮食一段时间后,也不知道是哪天,古龙“忽然想通了”。
       ──龙肝凤髓不过虚幻之物,有味者实不过猪肉。
       ──食肉者鄙,但革命领袖说,卑贱者其实最高贵。

非常同意此点。

无论是《白玉老虎》中的“妙手人厨”中的火爆腰花、蚝油牛肉,还是《碧血洗银枪》中俞五的煎豆腐,抑或是绝唱《猎鹰赌局》中聂小雀的炒鸡蛋和干烧茄子,都是否昭示着古龙“反璞归真”的饮食态度和创作理念?

“太好了,实在太好了。”他深深吸了口气,“今天的第一样菜,是不是炒鸡蛋?”
“是,是炒鸡蛋。”小雀笑道:“这是他的老规矩,要喝酒,先弄盘炒鸡蛋垫底。”
卜鹰大笑,大小姐却不禁摇头,炒菜的这个“他”究竟是何许人也,难道还能把一盘鸡蛋炒出花来?听说一个人年纪大了嘴就会变得比较馋,卜鹰的年纪确实已不小,难怪最近对她好像越来越疏远。
大小姐心里面正胡思乱想,一盘炒鸡蛋已经端了上来,鹅黄色的一盘蛋,上面缀着十来点翠绿的葱花,香、缴、柔、滑,胡大小姐本来准备只吃一口的,小小的一小口,可是一筷子接下去,眼睛和筷子就再也舍不得离开这盘炒鸡蛋。
接着,干烧茄子、火爆牛心、虾仁豆腐、豆瓣雪菜、双冬腐衣.一样样捧出来,虽然都是些家常莱,可是每样全都是色香味俱全,只有真正的大行家,才能炒得出这种菜,也只有真正的大行家,才能吃得出它的滋味来。

真正的饕餮客,随便什么食材都能烹调出无上美味;顶尖的小说家,能用最平淡的文字呈现最幽深的意境。

从“饥不择食”,到“食不厌精”,再到“随心而食”,是古龙对待饮食的心路历程,也是其创作历程的最好阐释。

古龙早已明白,自己不是真名士,也没必要去做真名士。保持本色才是明智之举。就象大小姐未必识得炒鸡蛋的美味一样,真名士和乡巴佬有时只是一线之隔。

至于牛肉面和蛋炒饭,是古龙永远无法忘却的一个梦,一种回忆。就象关二吃的不是狼肉,而是乡愁。这种滋味是龙肝凤髓都比不上的。

汤已经炖得比米汤还浓,汤里的肉是用牛身上三个精彩的部分集合至一起炖的,牛是一种最精彩的牛。像这么样一碗牛肉汤,如果配上两三个硬面馍馍、一碟云南大头菜再配上一碟兰花豆腐干和一包花生米来下山西老汾酒,就算有人用两百八十六样菜的满汉大全来换,你也会说:"不换。"

当然是不换的,换了就是乌龟了。

这就是古龙,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他的思想、处世和文字,都是任何“真名士”都无法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0 14: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尧吉9303在2007-11-7 0:47:54的发言:

把一个残酷的现实江湖写成神话、梦幻乃至荒诞,《午夜兰花》在创作手法上明显借鉴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叙事的风格。它在故事上或许是拙劣的,但是在武侠文学的意义上,却是个深具开创性的试验品。

在古龙众多光芒四射的杰作面前,末期的午夜兰花、飞刀,又见飞刀、风铃中的刀声等作品难免被人忽视,甚至不值一提。

但我敢肯定,若干年后,古龙迷们会非常热烈地讨论这些作品。

敢于试验和创新的作家本就很少,我尊敬古龙的这种精神,也尊重这些作品,并迷恋于它们给我带来的独特阅读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0 15: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让你飞在2007-11-10 14:00:02的发言:

在古龙众多光芒四射的杰作面前,末期的午夜兰花、飞刀,又见飞刀、风铃中的刀声等作品难免被人忽视,甚至不值一提。

但我敢肯定,若干年后,古龙迷们会非常热烈地讨论这些作品。

敢于试验和创新的作家本就很少,我尊敬古龙的这种精神,也尊重这些作品,并迷恋于它们给我带来的独特阅读感受。

恐怕不是不值一提

而是沒有達到人們和作者自己所期待的新樣

就連飛刀又見飛刀也有極簡中的神韻

再用心一點,也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4-18 19:06 , Processed in 0.1073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