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考证] 远古涉侠小说__古籍真迹欣赏.版本考证.影像寻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07: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2.3.o3  《列仙传》世存本一览

      《列仙传》虽然成书于汉代,但经过帛书、纸质手抄件的辗转传承,传世本不少,
        其中字体较清晰的,有元明善本古今逸史本、明万历王世贞辑本、龙谿精舍丛书等。
        其他基本能辨认文字的,还有(明崇祯)寛永刊本、(明)江戸写本、郝氏遗书本等。
        上述,多数保留了西汉刘向的70位神仙。

        而道藏类版本,基本为71位神仙。如正统道藏太玄部、正统道藏洞真部(注:正统为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

        四库全书版本本,字体清晰、优雅,但其收录从道家系统,也列71位神仙,版本已增加了刘向去世后作者的文字。

        毛氏汲古阁藏本,属于珍贵的漢唐三傳本,直接題:(漢)劉向撰、(唐)沈汾撰 、(明)黃省曾贊。

       《列仙传》还有简本与繁本,简本为37位神仙,繁本多于71位。
         明宋勳撰《列仙传补》,第一位从盘古真人开始,洋洋洒洒。

         但原汁原味还是70位神仙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8 10: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BBC之前有拍过实地表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SjQZDoixU


感谢helloworld666兄费心帮笔者找资源。

更感谢helloworld666兄费心录制《武侠世界》供下载的辛劳!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恭祝helloworld666兄:

扶摇风清扬  潇洒任我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 14: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籍真迹搜寻不易,搜印制精良之真迹犹需博览群书,而考证隔代小说的传承关系更难上加难。多谢楼主献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07: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2.3.c1   西汉刘向《列仙传》之《彭祖》真迹欣赏

       珍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列仙传》之《彭祖》篇 .jpg
    图 珍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列仙传》之《彭祖》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07: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2.3.c2   析出文字(《彭祖(附赞)》原文[文言文])

       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
       常食佳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
       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

       遐哉硕仙,时惟彭祖。
       道与化新,绵绵历古。
       隐伦玄室,灵著风雨。
       二虎啸时,莫我猜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07: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3.c3  汉刘向《彭祖(附赞)》对照意译

  彭祖是殷朝的大夫,姓篯名铿,颛顼帝的孙子陆终氏的第三子。他经历了夏朝直到殷朝末年,活了八百多岁。
       常吃桂花和芝草,善于运气内修等养生之术。历阳山中有彭祖的仙室,历代人们在室前祈求风雨,没有不立时应验的。
       常有两只虎在室门左右奉侍着,人们祭祀完毕,就能看到虎的脚印。听说后来两只虎也成仙升天了。

       远古大神仙,其名叫彭祖。
       道行与造化日新,经历悠悠千古。
       隐居幽深的石室,显灵在祈风求雨。
       祠前两虎常咆哮,谁敢猜疑轻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07: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2.3.c4  彭城之祖篯铿考证

      《华阳国志.序志》载:“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与《列仙传》之《彭祖》篇中“彭祖者,殷大夫也。”,具体蜀之何处?四川西昌地区雅砦江边。
       彭祖是彭城之祖的简称,真名是篯铿,是帝颛顼的玄孙(第四代)。
       颛顼,姬姓,高阳氏,“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黄帝之孙。因此,
       篯铿是黄帝的第七代后辈。
       殷即殷商,也也即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篯铿也是导引术、膳食术的创立者之一,也因此,被商王请到朝廷任职,其实是想让钱铿传授长寿之术。但不知何故,君臣关系并不和谐。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后面隐藏诸侯国与主导王朝对立之意)。也即虞舜时代有三苗,夏朝有观国、扈国,商朝有姺国、邳国,周朝有徐国、奄国(成对立面)。
       其中与篯铿事迹相关,主要是邳国,邳国一直是夏王朝的封国,服务于夏王室,与代替夏朝的商朝王庭,自然保持了一定距离,但商王一直没有讨伐之心,因为地理条件与朝内情况不利远征邳国。
       到了篯铿与商王不可调和之际,商王借刀杀人,借口邳国上下有人谋反,派没有武功的钱铿领兵前去平乱。当时篯铿是对手是力能折兕(即空手能打死野牛)的诸侯。
       史称篯铿利用其因精通导引术、膳食术而结识的朋友,找到当年禹王征服三苗战将的后代,以及其他精通搏杀的同盟,最终打败了邳国对手。史称“彭伯克邳”。
       邳国的先祖奚仲曾经担任过夏朝的车正之官,立国后迁于邳地今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一带。“彭伯克邳”胜利后在当地受封,篯铿将邳地改名为彭城。

       篯铿带领封地人开荒植被、掘井灌溉、生产加工、圈地筑城,彭地迅速发展,成为东南一强。因此后人称篯钱铿为彭城之祖,简称彭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07: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老彭即为彭祖。
       注意:网络上经常误写为钱铿,彭祖的原姓是草头下钱,不是姓钱。

      《列仙传》之《彭祖》篇中“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
       因此,后人经常称彭祖活了八百余岁,彭祖也成为“高寿”的代称。
       其实,当时的岁数按照小花甲计算,一年相当现在的60天,800岁相当于131岁,850岁相当于140岁,从科学上,还是有一定可能。
       李庆远,曾名李清云,清朝中后期和民国前期的中医学者。据《李氏族谱》记载,他生于1677年(清康熙16年),死于1933年,享年256岁。
       即使打了折扣,还是高于140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 0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彭祖,有专著《摄生养性论》,又名《彭祖摄生养性论》。
       全论如下(对现代人有意义):

       神強者長生,氣強者易滅。柔弱畏威,神強也。鼓怒騁志,氣強也。
       凡人才所不至而極思之,則志傷也。力所不勝而極舉之,則形傷也。積憂不已,則魂神傷矣。積悲不已,則魄神散矣。
       喜怒過多,神不歸室。憎愛無定,神不守形。
       汲汲而慾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久言笑則藏腑傷,久坐立則筋骨傷。
       寢寐失時則肝傷,動息疲勞則脾傷,挽弓引弩則筋傷,沿高涉下則腎傷,沉醉嘔吐則肺傷,飽食偃臥則氣傷,驟馬步走則胃傷,喧呼請罵則膽傷。陰陽不交則瘡痍生,房室不節則勞瘠發。
       且人生一世,久遠之期,壽不過於三萬日。不能一日無損傷,不能一日修補,徒責神之不守,體之不康。豈不難乎!足可悲矣。
       是以養生之法,不遠唾,不驟行。
       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疲,臥不及極,先寒而後衣,先熱而後解。
       不欲甚飢,飢則敗氣。食誠過多,勿極渴而飲,飲誠過深。
       食過則癥塊成疾,飲過則痰癖結聚氣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 0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欲甚勞,不欲甚逸。勿出汗,勿醉中奔驟,勿飽食走馬,勿多語,勿生妝,勿強食肥鮮,勿沐髮後露頭。
       冬不欲極溫,夏不欲極凍。冬極溫而春有狂疫,夏極凍而秋有瘧痢。
       勿露外星月之下,勿飢臨尸骸之前,勿睡中搖扇,勿食次露頭,勿衝熱而飲冷水,勿凌盛寒而逼炎鑪,勿沐浴後而迎猛風,勿汗出甚而便解衣,勿衝熱而便入冷水淋身,勿對日月及南北斗大小便,勿於星辰下露體,勿衝霜霧及嵐氣。
       此皆損傷臟腑,敗其神魂。
       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鹹多傷心。此並應於五行,潛稟四體,可理可究矣。
       志士君子,深可慎焉。犯之必不便損,久乃積成衰敗。是故心為五藏之主,氣為百體之使,動用以太和為馬,通宣以玄寂為車,關節煩勞即偃仰導引。
       若不營攝養之術,不順和平之道,須臾氣衰於不竟之際,形枯於聲色之前。勞其渺渺之身,憔其戚戚之思。聞斯道,養深可修慎。
       是以真人常日淡泊,不親狂蕩,而愚者縱意未至,損身已先,敗其神魂,傷其魄矣。悲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6-1 15:55 , Processed in 0.1160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