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冰之火

[原创]古龍五個時期的武俠創作(上)定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5 17: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假漫漫,突见新朋友“冰之火”的大作,不觉精神一振,先浏览了一遍,感觉文章论述严谨而不乏新意,待贴完全篇后再仔细和楼主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21: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冰之火兄。

此文恢弘大气,到后头我竟然有舍不得一次读完的感觉,但还是按捺不住看完了,嘿嘿。

比较台湾武侠读者和内地武侠读者的评文,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因为双方的成长背景、社会环境不同,解读古龙小说的角度自然也不同。

台湾读者喜欢从“史”的角度切入,阐释具体文本,我注五经;内地读者喜欢从“文”的角度切入,评文随笔化,抒发内心情感,五经注我。

因此,叶洪生前辈的《论剑》在内地遭遇尴尬。许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叶洪生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去解析一些不入流的武侠小说家?他们不明白这是一次疏理武侠文学史的义举(当然叶的许多观点值得商榷)。

台湾读者偏爱《绝代双骄》和《楚留香傳奇》,内地读者喜欢《欢乐英雄》和《天涯·明月·刀》。似乎只有《多情剑客无情剑》能够得到双方的一致推崇。

仅就古龙早期作品而言,台湾读者多重视《孤星传》的开拓意义,而内地读者却是言必称《护花铃》,这两部小说的异同,正可以透露出两地读者视野趣味的差异。

所以读这篇文章,我屡屡想起的两个词是“他者”和“互补”。

静待兄的下文,别让我们等太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21: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倾向于葉洪生‧林保淳《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四階段(期)說

个人认为:

1、1960-1966年,《孤星淚》至《武林外史》,探索阶段,为吃饭和成名奠定坚实基础

2、1966-1976年,《武林外史》之后至《白玉老虎》,步入辉煌,其作品可谓百花争艳

3、1976年《白玉老虎》文字炉火纯青,但构思已经陷入死局,之后文风变得诡异,小说意境上已经渐渐有衰亡气象

4、赌局有回归唐宋傳奇、明清笔记体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21: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兄弟是学民商法学的,对台湾学术研究的细致考据一直抱有极大的敬意。

本文的文风在论坛难得一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17: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TO让你飞兄:

你客气了,其实不怎么严谨呢。希望你多指正。在旧雨楼和这边找到不少数据,非常受用。就是「《离别钩》1975年已经问世」这事,我很讶异,看来得重新评估《七种武器》,甚至大幅修改文章。

TO边城不浪兄:

在旧雨楼看到你的文章,才决定过来这边发帖(哈)。

其实两岸的评论倾向,我不清楚。这五年都在学习诗歌,读古龙小说也才三年,对"古学"极为陌生。和各位比起来,我差远了。所以选择史的型态,主要还帮自己梳理观念,边写边加强认识。顺便,也引荐古龙给葡萄海的文友,那边十之八九以诗为主,而古龙大有诗性。为了上述目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书写策略,直到现在还是不满意,只能说能力有限。楚留香傳奇以降,评论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想尽量避开别人说过的,而且重量级作品太多,事情又忙,非到七八月不能有初步结果。

在台湾,《欢乐英雄》和《天涯·明月·刀》应该也受欢迎吧,我自己就是,还把它们列入前几名。也许是台面上的大人物不喜欢(嘿嘿)。

我的排名是:《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一,《萧十一郎》第二(它们是同一组概念的不同展示),《七种武器》和《欢乐英雄》其次(谁三谁四都可以),《天涯·明月·刀》第六──其实,不少作品比《楚留香傳奇》精巧,但这个系列不真的那样浅薄,又有超越文字水平的贡献,给它第五。往下还有几部就不排名了,顺手拈来是:《流星·蝴蝶·剑》、《白玉老虎》、《绝代双骄》、《大人物》、《三少爷的剑》、《碧血洗银枪》和《陆小凤傳奇》(前五部)。以上十三部堪称上品,往下,《边城浪子》和《武林外史》可视为中品之首。

《护花铃》前四分之一还好,可是我这人恨「拼凑」,没办法,只好让它死。认真说来,潜伏期没一部喜欢的。《孤星泪》只是顺着叶老文章做点印证功夫,《湘妃泪》或许比它好看。

TO尧吉9303兄:

很喜欢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我分出震荡期,是觉得1973-1978年间优劣杂陈,不似之前或之后单纯。即使《英雄无泪》和《新月傳奇》档次不够高,毕竟还没有死透。个人不确定《离别钩》写于何年;倘若是1978年,那么古龙更确确然宝刀未老啊。《午夜兰花》后古龙明显萎缩了,他以「创新」开创时代,又以「创新」结束十余年的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9: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冰之火兄的帖子受益非浅,特回帖感慨一下,也顺道梳理下自己读书的经历,如有不当之处,尚请见谅。

 一、前言部分最大的收获是关于分期的事。

以前从没关心过分期,因为老兄的帖子第一次廓清认识,功德无量,笑。而无论是哪种分期都让我看到,真正属于一个作家的创作生命是多么短暂,从成熟到辉煌大概也就是十年的光景,不禁让人想起了《流星·蝴蝶·剑》开篇的咏叹调,默哀一分钟。

二、潜伏期的亮点颇多:

1、对古龙早期创作矛盾态度的分析颇有见地,深表赞同。

2、早期作品读得很少,概因一开始接触的就是他成熟期的作品,一生的爱回头太难,呵呵……仅就还有印象的几部交换下看法:

《苍穹》──这个,拿《苍穹》和梁公的《云海》比,有点那啥了……呵呵,毕竟是初出茅庐嘛。我觉得男女主角双亡也就罢了,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个写书的家伙竟然如此大胆,结局说来就来,人物说死就死,太快了吧?

《月异》──很惭愧,一直没机会看《蜀山》,所以看完《苍穹》之后再看《月异》让我对写书人佩服不已,因为进步实在太大了。不知道它竟然是参考《蜀山》而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还在感叹天才就是天才,第一部作品跟第二部作品竟然可以差那么多。

《游侠》──很久以前看的书了,感觉很传统,当时拿到手的时候很疑心是冒名顶替的作品。

《护花》──倒是很喜欢《护花铃》,虽然它的结局让人吃不消。个人认为这部作品里的古龙特色已经初露端倪,特别是人物塑造方面,有几个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深沉机智的南宫平,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梅吟雪,热血少年狄扬,胸怀磊落的龙飞,荡妇郭玉霞和嚣张的得意夫人……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对后面的作品有影响,南宫平让我想起沈浪,梅吟雪倒是独一无二,狄扬和龙飞让我想起熊猫儿一类的人物,郭玉霞有林仙儿的雏形,得意夫人让我想起白山君的老婆,那个恶毒的白夫人……此外,双女角的对照设计也让我印象深刻,到了《武林外史》就更成熟了。

《失魂》──对《失魂引》的感觉还不错,虽然也是很久以前看的了,依稀记得故事性挺强,还有就是冰之火兄引用的结尾部分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个人非常喜欢,握手。

另,《孤星传》的赏读很赞,看得人很是心动,有机会要读一读。

3、第一次发现原来注解也很有看头,一是可以在里面补充一些由作品延伸开来的看法,二是很有趣,特别是那个注27,笑死我了。

PS:因为时间关系,再说好文也要慢慢赏读,暂时先到这里,晚上有空再继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风十四娘在2007-5-7 19:21:16的发言:

特别是那个注27,笑死我了。

終於有人發現我微小的幽默感

(古大俠也是很有幽默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23: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冰火兄的文章精密严谨,读来受益匪浅。顺便胡诌几句,算是共同讨论。

一、关于古龙的出生时间,还是倾向于1937年之说。证据之一:倪匡在古龙死后的讣告上写道他在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1985减去48正好等于1937;证据二:古龙在《天涯、明月、刀》中,不止一次的说到傅红雪的年龄是37岁,而那一年,正好是1974年。至于户籍登记,在法律上当然有最高的效力,但是在事实上,户籍登记出现错误乃至有意的变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情况比比皆是。

 二、关于古龙小说创作的几个阶段,以古龙自己的分类,是三个时期。当然,在古龙作出这个结论的时候,还没有结束自己的创作生涯,谈不上最终判断。古龙把《武林外史》、《大旗英雄传》、《情人箭》、《浣花洗剑录》、《绝代双骄》、楚留香之《铁血傳奇》归结为同一阶段的作品,还是有其道理的。《铁血傳奇》虽然开创侦探武侠之新格局,但是在文字上,仍与《武林》、《绝代》处于同一风格,尚未达到《多情剑客无情剑》挥洒自如的水准。

三、关于《护花铃》,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的开篇与古龙绝笔《群狐》之“飞上华山”一章的开头几乎完全一致。

《护花铃》:

 山风怒号,云蒸雾涌,华山苍龙岭一脊孤悬,长至三里,两旁陡绝,深陷万丈,远远望去,直如一柄雪亮尖刀,斜斜插在青天之上,白云之中。

《群狐》之“飞上华山”:
         
秋、重九、登高日。
华山。
山风怒号,云蒸雾涌,华山苍龙岭一脊孤悬,长至三里,两旁陡绝,深陷万丈,远远看过去就好像一把雪亮的刀,斜斜的插在白云中。

是古龙自以为这是其得意之笔,以至于反复使用呢,还是末期江郎才尽,不得不拿旧作充数了?

与此类似的,还有《名剑风流》与《白玉老虎》中关于蜀中唐门的描写。

四、《孤星传》显然受狄更斯《孤星血泪》(译名颇多,或《块肉余生录》,或《雾都孤儿》)影响颇深,非独有自传意味,名字也基本袭用。古龙在一篇文章中曾说到有一次去花莲,遇到一个他的读者。一夜在微醺之后,这个读者告诉他,有一阵曾很消沉,甚至想死,但看了《孤星传》后,他忽又发现生命还是值得珍惜的。古龙说:我听了他的话,心里的愉快真像得到了最荣誉的勋章一样。可见在古龙心中,此书应当也是有着重要位置的。

期待冰火兄的下文,也感谢冰火兄来此发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3: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只贴在葡萄海。后来有位六厘兄转贴到几个大陆论坛(真是辛苦他了),我想想也好,就自己发帖到旧雨楼、热血古龙和这里来(热血古龙是林保淳教授推荐的,可是我试了几次,内文都会错乱,只好任凭它荒废在那里)。 

贵论坛的好处是,灌水帖不多,讨论切中要点。我喜欢这样。讨论贵精不贵多,点阅率其次(当然也重要),回复量其次又其次。虽然现在忙着中、下篇和别的事,但上篇以后还打算修改。因此,各位的响应很有价值。 

大部分的古迷,应该喜欢古龙在书写中融入自己。就这点看来,虽然孤星传相对单调乏味,却比护花铃更有意义。不过,各位意见也让我清楚:非补强论述不可。护花铃到底招谁惹谁(答:冰之火),这部分,更新时会加入。 

护花铃的开场写景,让我想起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朱贞木有多部作品参考了这些日记,而朱贞木和环珠楼主在景色描摹上,又影响后来的作家,梁、金、古自然也不例外。 

我同意孤星传受到块肉余生录的影响,所以文章也这么写了。台湾应该只用块肉余生录的译名吧,不清楚几十年前的翻译情形。必要的话我去查查,或许又和别的书连上关系。

拿苍穹比云海,是因为有类似的对象,正好拿古龙的青涩比梁羽生的成熟,让大家知道他的创作元年差「高层」有多远。男主角说死就死,的确很没出息。 

月异星邪一开始读,就感觉似曾相識。后来从叶洪生的文章知道,那是模仿了蜀山。也许该明确标出「参考」的章节或故事梗概。以后一并更新。 

出生时间,至今还是犹豫,因为两种说法都有左证。比如1941年之说,古龙自己说苍穹神剑写于十八九岁(想不起来哪篇说的),由此推得。两种说法都有可疑之处。1937年之说,未尝不可能托大几岁(免得当老小弟?)。1941年之说,未尝不可能夸耀创作之早(十九岁就上武侠擂台)。基本上,金庸、古龙都不够诚实(恕无礼,可他们要是老实人,就写不出那些坏家伙了。幸哉,幸哉),古龙又太早离家,如果有更具效力的证据就好了。 

白玉老虎的唐门我倒喜欢。古龙把唐门写绝了,此后的温瑞安也跳不出去,只能顺着基本设定而下。唐傲的虚写很棒,不输给金庸的独孤求败和王重阳;后二者是属于过去的虚写,唐傲却是现在进行和未来的虚写。 

我在名剑风流的批注中介绍手冢治虫的皮诺可。古龙的朱泪儿写得比她早(手冢创造皮诺可于1970年代)。但手冢似乎没有管道去读古龙武侠。我怀疑两人仍有更早的取法对象,不然就真是巧合了。 

以上补充,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8 17:04:1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1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没人灌水,那么就从我开始吧,后面的人跟上

可惜对古龙前期作品没下过什么功夫,后期作品先入为主,前期就难以卒读了,想起《绝代双骄》还是七八年以前看的,只能先搬条板凳坐着学习,期待楼主的中、下篇

同时强烈建议本贴永久性置顶,可算是新人的入门教程;想起旧雨楼的那套电子版古龙全集,里面的评论让人抓狂──那简直是糟糕透顶,即在楼里早经看厌了诸君的ID,而楼外竟终于也未能幸免而备受刺激──这也是我要遁到古龙侠坛的缘由。

PS:楼主的排名挺有意思,除了英雄无泪、大地飞鹰,余者皆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6-2 01:12 , Processed in 0.1040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