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4|回复: 14

[讨论] 古龙笔名未必取自李贺《湘妃》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 1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1 12:35 编辑

古龙笔名未必取自李贺《湘妃》考

       熊耀华先生为何起笔名为“古龙”?
       熊耀华先生在世时,其朋友早已经习惯了“古龙”之名,将“古龙”视为原名,不会问:“为何取名为古龙?”
      不是熊耀华先生的朋友者,没有机会询问“为何取笔名为古龙?”

      而吾等喜欢古龙著作者,更缺乏机会询问“熊耀华先生为何取笔名为古龙?”
      只能从本原考证。


□□□□□□
□□□□□□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中,熊耀华先生最早取笔名古龙发表著作,是1954年3月1日,当时古龙15周岁,处于初中阶段尚未读高中。

       以前武侠吧上不少网友坚持,“古龙”源于唐诗,因为古龙从小喜欢读书,包括古诗词。
       也即是唐代诗人“诗鬼”李贺创作的一首著名七言诗《湘妃》,最后一句是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认为熊耀华取了其中的“古龙”为笔名。

       多数人的姓名,分开来,均可在古诗词中找到全部的字,但连在一起,就要碰运气。
       查遍古诗,其中有名词“古龙”的,貌似就是“诗鬼”李贺《湘妃》。
       熊耀华不选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杰(王勃),
       熊耀华偏偏选诗鬼(李贺)的概率为七分之一。
       李贺生于公元792年,在十五岁时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
       李贺短短27年的生命,留下317首诗词,
       熊耀华偏偏选中《湘妃》的概率为1/317。

       这是个乘积型概率,熊耀华选中概率为1/7乘于1/317等于1/2219,即万分之4.5。
       不是无可能,概率不大。此其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2: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1 13:43 编辑

       其二,李贺《湘妃》中的“古龙”是什么?
      《湘妃》全诗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语文》教材上的直译为:
      千年的斑竹林还是那么青翠,长伴着神娥,覆盖着青碧的流水。
      田家少女的歌声正在秋野飘荡,山陵的竹叶上却染着点点红泪。
      遥远的苍梧弥漫着凄凄别情,巫山蜀山的云雨只能在梦中相通。
      幽怨的秋思吹上青苍的枫树林,凉夜的波间古龙在悲凄地长吟。

    “诗鬼”李贺笔下,“古龙”是可以“在(凉夜的波间)悲凄地长吟”的物体。
      继续查古籍,龙指“形状如龙”,“吟古龙”即是“古龙吟”
    “龙吟”指形状如龙的物体,被风吹,发出的声响。
      古的本义是久远,例如名词为“古久”;《说文解字》称古从故。
      结合“龙吟”,古龙就是老的、成长期已经久远、差不多“故去”的形状如龙的树枝,
     “吟古龙”就是上述龙状树枝,被风吹后发出声响,如吟。

       从解释中,不难理解,《湘妃》中的“古龙”,不是什么崇高的标志物。
       其实也难怪,“诗鬼”李贺笔下,多是些奇奇怪怪的物体,不然为什么叫“诗鬼”。

       认为古龙笔名取自李贺《湘妃》的前提是,熊耀华不仅熟读唐诗,而且读懂唐诗。
       那么,才15周岁的熊耀华,将久远的、将“故去”的龙状树枝,取为笔名,
       概率不超过1/4。就算1/4吧。
       又是乘积型概率,熊耀华选中概率为1/4乘于1/2219等于1/8876,即万分之1.1。


      (反例是,熊耀华选“青枫”的概率高于1/4,青枫指“青苍的枫树林”,也可以选“伴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2: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三,关键是《湘妃》中的“离鸾别凤烟梧中”。
       离鸾别凤此句古籍的解释是,鸾、凤为舜的两个妃子,鸾、凤在人生的最后归宿,与舜的最后归宿不同;
       因此,舜既离开了鸾,也与凤离别。
       但是,不少熊耀华的同班同学证实,初中的熊耀华,当时正对“凤”同学着迷。

       在一首“别凤”的唐诗中,找来两个字“古龙”;
       一写古龙,就想起“别凤”,何苦呢?

       加上,前面分析出,熊耀华选中概率仅万分之1.1。
       因此,得到考证结果:
       古龙笔名未必取自李贺《湘妃》。
       注意“未必”两字,因为概率大于零,无法百分之百否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12: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不少网友认为,熊耀华取笔名为含“龙”,是为了与“凤”同学对仗,有龙追凤之意。
      但又一种否定意见认为,古龙与古凤并不对仗。
      甚至有权威人士认为,古龙与古凤不是兄妹吗?无法“直系结婚”,怪不得谈不成恋爱。
      不少熊耀华的同班同学的回忆文字中,古龙对“凤”同学仅是单相思,当年条件比古龙好的,大有其人;
      而且熊耀华被同学称为“大头”,与“凤”同学相貌有差距,因此权威人士认为“怪不得谈不成恋爱”。
      笔者以前不太注意“古龙配古凤”,主要是受古龙在小说中写道:
     “凤”是雄性,“凰”才是雌性,因此“陆小凤”是男的,所影响。

      最近,重读古龙的1959年的武侠处女作《苍穹神剑》,深为20周岁的古龙,当时撰写章回体对联的水平,所折服。
      古龙《苍穹神剑》精校版在本论坛的链接为

       https://www.gulongbbs.com/book/cqsj/

第一回 柳丝翠直,秣陵春归双剑;梅萼粉褪,禁苑寒透孤鸿
第二回 剑影鞭丝,苍星银月殒落;风住尘香,孤鸿落花飘零
第三回 金粉笙歌,多少酸辛往事;淡烟横素,几许别离情绪
第四回 七年学剑,秦淮金粉似梦;九月高歌,中原豪士如云
第五回 初露头角,江南已传侠影;再展身手,临城又挫飞龙

       其中已经有“飞龙”,那么“古龙”之龙,就是天上之龙了!

      突然想起,“凤”同学全名为“古稚凤”。以前有人说是古雏凤,
      但一位“资深古龙书友”提供了“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第35班的名单,
      古稚凤为全班五位女生之一。  

      熊耀华同学当时在第36班。
      这并不是说全校已有36个班,36是累积数字,班号不重复,以后容易认师兄师姐。

      突然想起,熊耀华同学在20周岁时对联水平颇高,15周岁与“古稚凤”读隔壁班时,
      对联水平也应有一定水准。
      熊耀华同学的“古龙”,不是与“古凤”为对,而是与“稚凤”为对啊!!!
      古和稚,都应作形容词理解。

      辞典释形容词“稚”之义,譬如:
      稚态(幼儿的神情、天真的情态);稚女(幼女、少女);稚小(幼小、年少);稚幼(幼小、幼稚无知)….
      作为形容词的“稚”,可与作为形容词的“古”,成为对仗。
      龙凤配,众所周知。
      因此,“古龙”与“稚凤”为对。

     15周岁的熊耀华同学,选与“稚凤”为对的“古龙”作笔名,以他发表的文章,向“稚凤”宣告,概率高于50%。

     而要在1972年,也即是18年后,古龙才会突然想起,“凤”是雄性,“凰”才是雌性,可以为男性起名为“陆小凤”。

点评

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赞同。  发表于 2024-6-1 17:5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 17: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古龙这个笔名的由来就是“古稚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 17: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在处女作《苍穹神剑》中也提到了“稚凤”,看来古龙对古稚凤真的一往情深呀。

  原来这天阴教组织甚是严密,教主分为玄龙、白凤两堂,玄龙堂下又分龙须、龙爪、龙尾三个支坛,白凤堂也有稚凤、凤翼、凤隐三个支坛,这三个支坛各有所司,龙须坛是专司为教中吸收人才,新教徒入教等事,龙爪坛专司刑责,龙尾坛掌管教中各类计划,凤翼坛专司教中各种祭礼,凤隐坛是为教中归隐或受伤之教徒而设。
  那稚凤坛却管的是一宗极为奇异之事,原来天阴教徒必须夫妇同教,若有新人入教,而未婚娶,那稚凤坛在一年之内,必定要为他们找到配偶,完成婚娶,故此坛中大多俱是些未婚少女。

  ……

  快到玉皇顶时,有几个白衣妇人走了下来,吴钩剑忙迎了过去,低声说了几句话,遂叫熊倜过去,说道:“这就是我的内子,玉观音汪淑仙,现在教中稚凤堂下,这位就是我说的少年英雄熊倜了。”
  那妇人笑着对熊倜福了一福,熊倜见她甚是硕白,身后那几个少女也均甚娇美,那些少女见熊倜望着她们,均掩口娇笑起来。
  龚天杰哈哈大笑道:“熊兄日后若加入敝教,小弟必叫内子替熊兄物色一个国色佳人。”
  熊倜听了此话,再想起他所说的稚凤堂所司之事,不禁红生满面,玉观音见了,也笑着打趣着:“你若要找个好太太,不先拍拍我,那怎么成。”说完媚目横盼,词色更是不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08: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2 08:55 编辑

       多谢管理员认可。
       终于明白“古龙”的“古”应作形容词理解。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第八十七回 血洗一身孽”:

       笔最短,也最险,使的赫然正是昔日“生死判”嫡传的打穴心法,这人在兵器谱中的排名,绝不会在“风雨双流星”向松之下。
       剑是松纹剑,剑法隐然有意,出手萧疏,竟在剑先。

       隐然有古意的“古”就是形容词。
       古龙的第二部小说《剑毒梅香》也有多处“稚凤”的文字。
       也有“古”的形容词。例如“第四回 神君复现”中,
      “他整了整斜背在背后的一柄形式颇的长剑,一掠而至那扇仍然亮着粉光的窗前,”
        的“一柄形式颇古”。
      “第十二回 弥天之恨”中,
      “天绝剑诸葛明连忙走到右边的一个檀木架上,依言取过了那只制做形式甚的绿玉瓶子。”
        的“制做形式甚古”。

        也有“龙”。例如:
        长江下游水路总瓢把子小神贺信雄、江里白孙超远…
        就是与“凤”相配的“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 19:07:30 此帖为手机版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以为形容词讲,因为小时候读圣经,提到古蛇,网上查了一下:“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旦……”——启20:2“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启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 22: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只知道古稚凤这个由来,倒是没注意湘妃考一说。古龙笔名是来自暗恋女同学这件事,在台湾算是常识了吧,他当时很多同学作证,像是35班的朱邦复(中文计算机之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6-28 09:02 , Processed in 0.0934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