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回复: 8

[原创] 古龙散文公孙舞剑篇_草圣张旭自言出处_暨古龙倪匡与张旭奇妙关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3 1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龙散文公孙舞剑篇_草圣张旭自言出处_暨古龙倪匡与张旭奇妙关联



       古龙一篇知名散文《谈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发表于1983年的《联合月刊》19-25期;
       但《联合月刊》其实是转载的,古龙原文发表在1977年06年1月的《大成》第43期第38-39页。
       古龙在《大成》中的标题也不同,原标题为《关于“武侠”》。

       以前网页中有过“听说我的朋友准备写《中国武侠小说史》”究竟有没有加上倪匡,即是否“我的朋友倪匡”的讨论。

       古龙在《大成》中有倪匡的名字,倪匡也是《大成》的专栏作家,不过不是“听说我的朋友倪匡”,而是:
       “听说倪匡准备写《中国武侠小说史》”。


□□□□□□
□□□□□□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2: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贴出证据,也一起欣赏古龙的“武侠”两字是怎样写的

          古龙《大成》43期 写了倪匡名字之证据.jpg

     图  古龙《大成》43期 写了倪匡名字之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在《大成》43期《关于“武侠”》中,与其小说相关较大的重要一段是:

       红线和大李将军的剑术,已被渲染得几近神话,但有关公孙大娘的传说,却无疑是有根据的,绝非空中楼阁。
       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对公孙大娘和她弟子李十二娘剑术的描写,就是非常生动而传神的。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矫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杜甫是个诗人,诗人的描写,虽不免近于夸张,可是以杜甫的性格和他的写作习惯看来,他纵然夸张也不会太离谱。
       何况,号称“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也曾自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由此可见,公孙大娘不但实有其人,她的剑术,也必定是非常可观的——剑器虽然不是剑,是舞,但是舞剑也必然可以算是剑术的一种,只可惜后人看不到而已。

□□□□□□

      古龙将其心得,写进陆小凤传奇的《凤凰东南飞》,陆小凤与金陵大盗金九龄斗法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2: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凤凰东南飞》中的精彩文字:

       公孙大娘淡淡道:“你第一阵纵然故意认输,第二阵也未必能赢!”
  这句话说出,她的剑已出手。
  剑光闪动间,她霓裳上的七彩带也开始飞舞不停,整个人就像是变成了一片灿烂辉煌的朝霞,照得人连眼睛都张不开,哪里还能分辨她的人在哪里?她的剑在哪里?
  若是连她的人影都分辨不清,又怎么能向她出手?
  陆小凤第一次与她交手时,已觉得她的剑法奇诡变幻,甚至比西门吹雪更可怕。
  现在他才知道,那一次她的剑法根本没有完全发挥威力。
  这种剑法的威力,好像本就需要这么样一身七色霓裳来烘托。
  古老相传,“剑器”并不是剑,只不过是一种古代的武舞名称,舞者彩衣空手,彩带如飞;
      直到公孙大娘,才将这种本来只作观赏的舞技,加以变化,变成了真正可以刺敌伤人的武技

  她在圣文神武皇帝驾前做此舞时,也许不用剑的,她生怕剑气惊了御驾。
  可是她私下却真创立了一种剑法,使得“剑器”真正变成了剑的一种。
  这种剑法既然脱胎于舞,当然和别的剑法不同,所以今日的公孙大娘才会特地换上了这么样一身七色霓裳,甚至不惜以真面目见人。
  因为这种剑法真正的威力,是需要“美”来发挥的,也只有她这么样的绝代佳人,才能将这种剑法发挥到极致!
  陆小凤心里在叹息,直到今天,他才知道武功的玄妙奥秘,绝不是任何人所能凭空臆测的!
  假如他今天没有亲身体验,也永远不会懂得这种剑法妙处何在,可是他并不想体验得太多。
  因为这种剑法的变化实在太奇诡,招式实在太繁复,一发出来,就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只要他露出一点破绽,只要他的眼神稍有疏忽,就很可能立毙于剑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3 12:16 编辑

       古龙创作陆小凤公孙大娘与斗剑法,创作根源包括第3楼的《大成》散文文字。

       带着阅读《凤凰东南飞》的美好回忆,笔者将《大成》古龙美文读了几遍。
       其中,号称“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也曾自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引起笔者的极大兴趣。

       但是,将找得到的张旭著作,找了一遍,居然没有发现张旭没有说过这样一段话。
       而古龙不会向壁虚构的!
       必有原因。

       终于找到古龙上述文字的出处,原来,话不是张旭自己说的,是别人引述的,可能是作者与张旭的对话,张旭没有写进著作,作者觉得重要,庄重撰文。
       出处在《唐国史补》,全文是:

       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饮醉辄草书,挥笔大呼,以头搵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 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2: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国史补》有不同版本,比较权威的是《钦定四库全书》。
       下提供证据。

             《唐国史补》所述于《钦定四库全书》书名页 .jpg

        图  《唐国史补》所述于《钦定四库全书》书名页

             《唐国史补》关于张旭记载原文 .jpg

        图  《唐国史补》关于张旭记载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2: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国史补》关于张旭记载原文,还有重要文字,未被古龙写进《大成》的散文。即是:
      “饮醉辄草书,挥笔大呼,以头搵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

       第1楼有古龙述“倪匡准备写《中国武侠小说史》”;
       当年古龙在的《大成》写这篇美文,论及倪匡,也留下关于张旭文字出处的悬念给后人。
       而笔者仔细研读了《唐国史补》关于张旭记载原文,又发现了:
       古龙、倪匡与张旭,冥冥中的一处关联——类似于张旭饮醉辄草书挥笔大呼——古龙倪匡也喜欢饮醉后创作小说——倪匡同样醒后竟然忘记当初如何撰之——醒后忘记古龙如何与其言之。

       故事之一,倪匡“卫斯理”系列某小说的序,倪匡写道“完全忘记,当时是怎样构思的”——饮醉后创作、醒后写第二部小说,多年后怎么能记得起当是如何创作——此篇卫斯理系列小说的。
       (具体小说名与序,后补。)

       故事之二,倪匡到台北找古龙,又一起饮酒高谈文学创作,当时有一家报刊出高价让倪匡写小说,饮醉后倪匡乘兴创作,写了一叠稿纸。
       临回香港,古龙送了倪匡自己的新作。
       倪匡在飞机上,拿出古龙新作阅读起来,发现自己的新创小说稿,某些情节设计,竟然已经在古龙小说中出现了。
       于是在飞机上,倪匡把自己可以卖高价的一叠稿纸,全部撕烂,在飞机上洗手间,用水冲走碎片——自然倪匡又要重新撰写小说。
       这里不是追述倪匡的创作态度之严肃、朋友版权的尊重,而是说明该故事背后的可能。

       古龙饮酒高谈中,将自己新作的情节设计告诉了倪匡,倪匡在饮醉中接受了情节,饮醉后倪匡乘兴创作,不自觉地将古龙的情节设计,与自己的小说原思路,融合在一起了。
       醒后已经忘记饮酒的细节,不但倪匡忘记了,古龙也忘记了,但倪匡曾经多了一叠稿纸——等于(被水冲走的)好多的稿酬。
       这才是朋友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4: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6 20:04 编辑

      《唐国史补》称张旭“以头搵水墨中而书之”,就是以头发为毛笔作书法,这够神奇的。
       但在1993年周星驰主演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将墨水泼在陈百祥扮演的祝枝山,如同出世婴儿的身体上,然后周星驰以陈百祥的身体画了一幅国画。
       陈百祥成名早,1985年与张国荣、张艾嘉合演《 求爱反斗星》时张国荣还是小弟。

       根据陈百祥的回忆,原与周星驰从没有合同过,对后起之秀周星驰敬而远之,但陈百祥拍戏甚为敬业,陈百祥以体为画实际拍了两次。
       第一次拍完,陈百祥、周星驰对了一次眼神,有了默契,“拍得不好”,于是陈百祥默默地到了办公室附近,将墨水冲洗干净,穿好衣服后;
       与幕后协调搬运陈百祥身体的武师(采用透明的器材)讨论了搬运的角度后,第二次才拍成功的。
      
       历史上,齐白石曾经以小孩子可爱的臀部作画的历史。
       齐白石事先与街上的穷孩子讲好劳动报酬分成,然后端来满满一盆墨水,孩子脱了裤子,将臀部浅浅浸到墨水中,齐白石让他们坐在宣纸上,于是宣纸上现出两个黑团子。
       齐白石在印有墨团的纸上,迅速画上几枝斜茎,勾勒两朵含苞的荷花;又在墨团上勾出几条荷叶筋络,题上两句诗词,盖上印章,一幅荷花图便画成了。
       时人称之为“坐画”。
       穷孩子将齐白石的“坐画”拿到街上卖,得到的钱与齐白石五五分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4: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3 14:33 编辑

       估计陈百祥以体为画,构思源泉可能仍然是《唐国史补》的张旭篇,这未必是主演周星驰或导演李力持想出来的;
      《唐伯虎点秋香》以4017万港元的票房成为1993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背后有电影监制萧若元的功劳。

       萧若元曾经与黄鹰有过合作,被称为“萧才子”,为饱学之士。
       估计萧若元看过张旭“以头搵水墨中而书之”的文字。
       周星驰电影经常放弃原编剧,增加新内容,为好笑为目的。陈百祥以体为画的情节,是后来加进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12-27 12:38 , Processed in 0.0474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