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3|回复: 34

[原创] 《飞刀系列》阿飞父母揭秘_暨兵器谱补缺信息推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09: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飞刀系列》阿飞父母揭秘_暨兵器谱补缺信息推测



       百晓生兵器谱不仅前十缺了第6位,而且第11到第20位,貌似只写了第19位的向松以及隐名的一对判官笔(排名至少18),第21到第40位,貌似只写了第31位的高行空,以及隐名的松纹剑、九环刀,均缺多位。
       但要补偿第11到第40位中的缺位,除了武功等,还需要时间参数,在百晓生点评天下英雄的“窗口期”。
       既然李寻欢向北“出关十年”被纳入“窗口期”,而“出关十年”结束,向南“入关”的李寻欢遇轨迹相同的阿飞;回溯阿飞遇李寻欢之前的经历,可得若干纳入“窗口期”的武林信息。
       为此,先展示笔者早年读书笔记的一段内容,涉及阿飞的身世(包括父母是谁);
       继而,得到若干时间经纬;
       顺便,讨论一下为何以小李飞刀为主角的小说用名,是《多情剑客无情剑》而不是《多情刀客无情刀》?


□□□□□□
□□□□□□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多情剑客无情剑》初始,即使阿飞接受了李寻欢的盛意,但依然不肯透漏自己的身世,甚至连姓氏都不肯说,只让称其“阿飞”;
       这种情况实际一直持续到《多情剑客无情剑》全书结束(“他的身世始终是个谜,甚至在李寻欢面前,他也从来不愿提起”)。
       更多的信息,只能从古龙原著的暗示、有意无意的描述中挖掘。
     《多情剑客无情剑》“第十四回 有口难言”中,古龙写道:

  林仙儿冷冷道:“我……我想问你,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得到你?”
  阿飞道:“你不必找我。”
  林仙儿眼波转动,道:“那么,李寻欢有什么不测,我该去告诉谁呢?”
  阿飞骤然回过头,道:“你知不知道西门外的沈家祠堂?”
  林仙儿嫣然道:“你莫忘了,我在这城里已住了五六年。”
  阿飞道:“我就住在那祠堂里,日落之前,我绝不离开。”

□□□□□□

       沈家祠堂是古龙对阿飞先祖的一项暗示。
       “第三回 宝物动人心”中古龙写了多处的快剑断喉(阿飞杰作):

  查猛自然是准备抵抗的,但等到这一剑刺穿咽喉后,他的招式还没有使出来,所以他的尸体仍在保持着平衡。
  这一剑好快!……
      但暗器还未发出,他也已被一剑刺穿咽喉!
  李寻欢也不知是惊奇,还是欢喜,只是不住喃喃道:“好快的剑……好快的剑……”

  若在两天以前,他实在猜不出普天之下,是谁有这么快的剑法。……
  至于昔日纵横天下的名侠,沈浪、熊猫儿、王怜花,据说早已都买舟入海,去寻海外的仙山,久已不在人间了。……
      但他们的金镯刚褪下,面上的狞笑还未消失,阿飞的剑已如闪电,如毒蛇般将他们的咽喉刺穿。

□□□□□□

      在描述连李寻欢两天以前都会猜不出本尊的“普天之下最快的剑法”之后,古龙提到“沈浪、熊猫儿、王怜花”,又是一处暗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八回 兴云庄的秘密”中有一大段关于沈浪、王怜花的描述:

  李寻欢忽然道:“孙二侠已在兴云庄外守候了十三年,他究竟为的是什么?”
  这件事他一直觉得很奇怪。
  十三年前,正是他将要离家出走的时候,那时孙驼子就已守候在那里,他实在猜不透孙驼子的用意。
  孙驼子不但和李家素无来往,和龙啸云也全无关系,至于林诗音,她本是孤女,很小时候就已来投靠李寻欢的父亲。……
  孙老先生道:“王怜花本是沈浪大侠的死敌,后来却变成沈大侠的好朋友,因为他这人本在正邪之间,虽然邪,却并不太恶毒,做事虽任性,但有时却也很讲义气,很有骨气,所以,他虽然害过沈大侠很多次,沈大侠还是原谅了他。”
  李寻欢道:“听说王怜花已与沈大侠伉俪结伴归隐,远游海外,那也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
  李寻欢道:“听说这人乃是武林中独一无二的才子,文武双全,惊才绝艳,所学之杂,涉猎之广,武林中还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
  孙老先生道:“不错,此人不但星卜星相、琴棋书画都来得,而且医道也很精,易容术也很精,十个人都学不全的,他一个人就学全了。”
  他叹了口气,道:“就因为他见猎心喜,什么都要学一点,所以武功才不能登峰造极,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又怎会屡次败在沈大侠手下?”
  李寻欢突然想起了阿飞!
  阿飞的聪明才智是不是比王怜花更高,因为他只学一样事,只练一剑,他这一剑本可练到空前绝后,无人能抵挡的地步。

□□□□□□

      古龙再将“沈浪、王怜花”与阿飞挂钩。(两个男性,谁更可能?)
      最后一句,第一个他是阿飞,第二个他是王怜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怕读者不太明白,古龙专门写了最后一回“第九十回 蛇足”,貌似画蛇添足,其实颇具深意。其中古龙写道:
   
  这次要去的是阿飞,他说他要到“海上”去看看,找找是不是真有长生的仙草,不死的神仙。
  他说的当然不是真话,但李寻欢也并没有阻拦他。
  因为他的身世始终是个谜,甚至在李寻欢面前,他也从来不愿提起,但每当李寻欢说起沈浪、熊猫儿、王怜花、朱七七,这些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时,他脸上总会现出一种很奇特的表情。
  难道他和这些前辈名侠有某种很奇特微妙的关系?
  他这次要远游海外,为的就是要去寻访他们?

□□□□□□

       可能又怕读者太过明白,古龙多列了熊猫儿变成三个男性,更不好分辨;但补偿性添加了一个名字“朱七七”。
       阁下或不会将阿飞与熊猫儿、王怜花挂钩,假如阁下已注意到“沈家祠堂”;
       但“朱七七”给阁下是什么启示?
       ——沈浪的“爱人”。
       需要一点跳跃思维:沈浪除了“朱七七”之外另一可能的“爱人”——白飞飞。
     (当年的人很保守,“爱人”是流行说法,照笔记录时加了引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3-15 10:07 编辑

      “第二十一回 以友为荣”中古龙写道:

  她愉快地躺在床上,让阿飞在窗外又等了很久,才轻唤道:“外面是小飞吗?”
  “小飞”,这名字是多么亲切。
  阿飞的人影停在窗口,道:“是我。”
      林仙儿道:“你为何不进来?”
  阿飞轻轻一推,门就开了,皱眉道:“你没有闩门?”

□□□□□□

       以上是爱人之间的林仙儿对阿飞的称呼“小飞”,比照其他小说,推测阿飞依然不肯透露他的姓氏,但透露了他的“小名”(注:当年将父母对儿女的称呼叫小名)。
       因此,有可能阿飞的“小名”为“小飞”。

       上官金虹与林仙儿的女儿叫小仙,小仙对应于仙儿。
       龙啸云的儿子叫龙小云,小云对应于啸云。
       跳跃思维的结果,“小飞”比照于白飞飞的“飞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跳跃思维:让阿飞的生身父母,与沈浪、白飞飞挂钩。
       回顾《武林外史》,可以从沈浪、白飞飞的行为,与《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阿飞的行为。
     《多情剑客无情剑》记述阿飞的惊人追踪术(“第五十六回 出鞘剑”中),而《武林外史》也有沈浪的追踪术。
      可比较沈浪的野外生存能力,和阿飞的近似野兽的本能。
      还可比较白飞飞与阿飞的搏斗直觉、对阵谋略(白飞飞的第二个身份)。
     《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一、二回,写“李寻欢神情看来很惊讶。他发觉这少年虽然对人情世故很不了解,有时甚至天真得像个孩子,但智慧之高,思虑之密,反应之快,他这种老江湖也赶不上。”
       智慧之高,思虑之密,反应之快,有可能是沈浪、白飞飞的优点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习一下《武林外史》沈浪、白飞飞时空共存的部分。
      “第三十四回 连环妙计”中古龙写道:

  朱七七和白飞飞,是两种多么不同的女孩子!两人正像是两个极端,两种典型,一个热得像火,一个却冷得像冰。
  但无论如何,这两个女孩子都是可爱的。
  沈浪实在想不出世上还会有比她们更可爱的女孩子。

□□□□□□

  那里是一块凹进去的岩石,四面有柔枝垂藤,宛如垂帘。自枝条间望过去,她容光更是明媚绝世。
  沈浪悄悄走过去,站在她面前,没有说话。
  她也没有说话。
  两人的呼吸声,胜过世上所有的柔情蜜语。
  然后,她整个人投入沈浪怀抱里。
  沈浪轻抚着她如云柔发,良久良久。
  风更轻柔,春意更深。

□□□□□□

  沈浪垂下了头,道:“我……”
  白飞飞流泪道:“你既然不能断定,你就不该如此说。你可知道,我一生的幸福,全在你手上,你又怎忍心将我一生断送?”
  沈浪默然半晌,轻抚着她的柔发,道:“我错了……我错了……你能不能不怪我?”
  白飞飞幸福地叹息一声,伏在沈浪胸膛上,柔声道:“我一切都是你的,你纵然杀了我,我也不会怪你。”
  风,温柔地吹着,有如此温柔美丽的女子伏在自己胸膛上,轻叙着如此温柔的言语,如此温柔的情意……
  沈浪纵是铁石人,也不禁软化了。
  温柔……永远是英雄们不可抗拒的。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沈浪终于柔声问道:“这些日子来,你遭遇了什么?可以说给我听么?”

□□□□□□

      其他的证据先搁置。
      不排除白飞飞怀上了沈浪的孩子。
      结合此前罗列的古龙诸多暗示,不排除阿飞就是沈浪、白飞飞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将《多情剑客无情剑》、《武林外史》结合起来,只能说,阿飞有一定概率是沈浪、白飞飞的孩子。
       有没有更准确的描述,更直接的证据呢?
       有!
       这需要另一本古龙原著,古龙笔下一出场就死亡(饮了毒酒)的人物。
       虽然此人在古龙该书只占了很少比例的笔墨,许多读者看过都忽略此人。

       在《碧血洗银枪》“第一回 四公子”中,古龙写道:

       武林中有四公子,银枪,白马,红叶,青莲。这一代江湖中的年轻人,绝没有任何人的锋芒能超过他们。……
  喝酒的人来了。雪停了之后,比下雪的时候更冷,他们穿着皮裘,还觉得冷。这个人身上穿着的,却只不过是件薄绸衫,料子虽然不错,却绝不是在这种天气里穿的衣裳,所以他冷得在发抖。虽然冷得要命,他手里居然还拿着把折扇。……
  这人虽然穷,却不讨厌。他甚至可以算是个很让人喜欢的人,长得眉清目秀,笑起来嘴角上扬而且还有两个酒涡。杜青莲已经开始觉得,这个人可爱极了。……
  杜青莲大笑,道:“现在我也知道你是谁了。”
  这人道:“哦?”
  杜青莲道:“除了沈红叶外,哪里还能找得出你这么狂的人?”
  武林四公子中,最傲的是“白马”马如龙,最刚的是“银枪”邱凤城,最潇酒的当然是杜青莲,最狂的就是沈红叶。
  马、邱、杜,三家都是豪富、望族,白马、银枪、青莲,都是有名有姓的贵公子。红叶的身世却很神秘。

  据说他就是昔年天下第一名侠“沈浪”的后人。
  据说“小李探花”生平最好的朋友,天下第一快剑“阿飞”,就是他的祖先。
  阿飞的身世,本来就是个谜,所以红叶的身世也如谜。他也从来没有说起过自己的来历,人们把他列入四公子,只因为他从小就是在叶家长大的。
  叶家就是“叶开”的家。叶开就是“小李飞刀”惟一的传人。——小李飞刀是什么人,有什么人不知道?

□□□□□□

      古龙这些话说得特别拗口,需要再翻译一下。
      沈浪与阿飞,都是沈红叶的祖先,因此沈浪与阿飞是直属的血缘关系;
      考虑到沈浪与阿飞的年龄差距,沈浪是阿飞的父辈甚至爷辈(可以是叔公)。
      再根据《多情剑客无情剑》、《武林外史》提供的证据,沈浪是阿飞的父亲。

      这是早期读书笔记,略整理后的结果。整理时发现当年还漏了一个细节,需要排除“朱七七”。今补充如下(使用第四本书的证据):

      沈浪只有两个“爱人”:朱七七和白飞飞,再根据《边城浪子》描述的阿飞饮食习惯:“他吃东西时特别慢,嚼得特别仔细,就好像吃过了这一顿,就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吃下一顿了,所以对食物特别珍惜。”
       可否认阿飞是沈浪、朱七七(钜富之女)的孩子。排他之后,仅有可能:
       阿飞是沈浪、朱七七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碧血洗银枪》还提供了第二个“加强证据”——沈红叶从小就是在叶开家里长大的。
       叶开是李寻欢的徒弟。沈浪、王怜花是李寻欢的前辈。
      《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三十四回 惊人的消息”中有:

  孙小红道:“因为他听说昔年天下第一位名侠沈浪是令尊的好朋友。”
  李寻欢道:“沈大侠的确是先父的道义之交,但他多年前便已买棹东渡,退隐于海外之仙山,却和这件事有何关系?”

□□□□□□

      沈浪是李寻欢父亲的好朋友,而王怜花还将武功心得《怜花宝典》赠予李寻欢。
      因此,沈红叶从小在李寻欢的徒弟家里长大的,也印证了沈红叶两个祖先沈浪与阿飞的关系。

      综合古龙四本书的信息,阿飞原名有可能是“沈小飞”。
     ——李寻欢生死之交“沈小飞”的后代沈红叶从小在李寻欢的徒弟家里长大
     ——顺理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器谱第三位是李寻欢之“小李飞刀”。
      李寻欢另一身份是李“探花”,“一门七进土,父子三探花”。
    《多情剑客无情剑》一书如同古龙大多数原著,没有朝代和年代背景。
      但是,公元607年(隋朝大业三年),隋炀帝时期首次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史上首次采用“进士”名称。
      进士科以考试时务策为主,选拔具备政治实务能力的人才,成为科举制度的核心科目。
      因此,李寻欢的李府祖先的“七进土”,出现在隋朝大业三年之后。
      因为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颁布废除科举的诏令, 1906年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及地方岁科考试。
      因此,肯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之前。

      “父子三探花”有新信息。
      “探花”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进士及第”后的庆典活动中,原义非指科举名次,而是指新科进士中选出的两位年轻俊美者,担任“探花使”参与游园采花、赋诗迎状元的仪式。
       唐朝的“探花宴”是固定活动,由探花使在杏花园等名园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故最早在唐朝出现的探花名词,与名次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3-31 19:39 , Processed in 0.0351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