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2|回复: 17

[原创] 民国省府秘书熊飞与被法办采购组长熊飞[同名者] 历史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9 1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5-1 08:22 编辑

民国省府秘书熊飞与被法办采购组长熊飞[同名者] 历史资料



       关于古龙父亲熊飞在内地经历,内地以前披露的可供研究用信息量几乎为零。
       笔者多年前已得到交通部特派员办事厅采购组组长熊飞的历史资料,但因为是不光彩的记录,一直希望证伪,心中无限纠结,哪怕珍贵资料放弃不用。
       后来找到另一位熊飞的发表的文章,但其中有时代语言,严重的禁忌用语,也只好先压下。
       感谢zyl0116012坛友,找到这位熊飞的任职资料。

       借着最近梳理熊飞的历史资料契机,整理出得到推论结论:

      古龙父亲熊飞,老文人,国学基础雄厚的熊飞,40年代在老家江西,担任过江西省政府秘书。并在“三一”兵役節发表役政宣傳文章。
      笔者在前帖《从古龙族谱溯其祖系__看华夏帝王源流》,已经得到,古龙祖籍,可定位于南昌市高新区辖境,具体是“昌东镇芦源村”, 熊飞远祖一直在江西,最接近的先祖是在江西省府所在地南昌。
      因此,熊飞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老家任职,也是可能的。

      这样,另一个与貌似古龙无关的同名者——在案被法办采购组长熊飞的历史资料,就可以公布了。谢天谢地!

      考虑到严重的禁忌用语,熊飞的资料,仅展示没有任何禁忌用语的局部扫描。
      另一个熊飞,也如此。
      但保留原始全文资料,假如古武论坛哪天需要,可以提供给管理员。



□□□□□□
□□□□□□

 楼主| 发表于 2025-4-19 20: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熊飞于1948年在《赣南兵役》第2卷第5期的第7-8页,发表文章《“三一”兵役節與役政宣傳》,其口吻就一个政府官员,关于“三一”兵役節如何进行宣传的布置。
      与熊飞的省政府秘书身份吻合。
      下面只列出全文的前半,下半有禁忌用语不展示。

         1熊飛 《赣南兵役》 1948年第2卷第5期 .jpg

       图  熊飛 《赣南兵役》 1948年第2卷第5期

       在1948年,国府的征兵,已经比较困难,比较需要熊飞这样能说会道的人(高玉树语)。
     《赣南兵役》是政府期刊,其办刊宗旨为:
       “兵役刊物。旨在宣扬建军国策,阐释兵役法令。报导各地征兵实况及国民兵编训情形,兵役法令规章及各种法规解释,及军事评论,兵学研究,文物记述,风土志异,社会素描,忠烈事迹,国内外时事研究及政治经济评述之专论译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9 2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赣南兵役》1947年第1卷第1期发表了“国防部长”白崇禧的文章“發展國防科學的道路”,此不是一般的期刊。


□□□□□□
  
      根据历史教材:
      “1949年4~5月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分别解放赣东北和赣西北地区。第48军军长贺晋年、政治委员陈仁麒率所属3个师共4.2万余人由上高、南昌地区南下,发起赣南战役。”

□□□□□□
  
      估计熊飞最迟在1949年6月,带着古龙母子到香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9 2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同名熊飞者,有严重的问题。

         2“中央社”公布采购组长熊飞贪污案通稿 .jpg

      图  “中央社”公布采购组长熊飞贪污案通稿

      从图可看出“武汉区铁路管理局购料委员会采购组组长熊飞,贪污犯刑案。”
      这个熊飞应该是专业为工科的,甚至长期在铁路系统任职,与文科的熊飞有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9 2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

         3地方报纸对熊飛舞弊案追踪.jpg

        图   地方报纸对熊飛舞弊案追踪

       从图中可看出,采购组组长熊飞,还不是一般的贪污,还有勒索,赃款25万元,发还被害人毛伯笙。
       最后判处采购组组长熊飞有期徒刑七年,剥夺公权8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9 20: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5-1 08:23 编辑

       关于采购组组长熊飞可能与古龙无关的逻辑上说明(近似反证),如下:

       古龙父亲熊飞,曾经帮助无党派的高玉树竞选、后高玉树当选台北市长,但是蒋氏父子反思失败原因,对在内地的下属当年的贪污腐化深恶痛绝。
       假如高玉树请有期徒刑七年、剥夺公权8年、勒索案底的人参加竞选,担任竞选宣传,必定会给对手、蒋氏父子下属很大的攻击机会。

       而高玉树之前已经经历了1957年竞选失败,对于竞选班子的选择会很慎重,不会挑一个“勒索赃款25万元”的人参加班子,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从一开始就不会选有贪污腐化、勒索案底的人。
       另外,采购组组长熊飞在监狱服刑要起码到1953年,能不能跑出来还难说!(更不要说渡海。)

       后期,高玉树任市长后,对古龙父亲熊飞委任了政府在编官职,而采购组组长熊飞有期徒刑七年的资料均在,假如是同个人,不可能通过审查

       当初高玉树组建竞选班子,可能首先是看中古龙父亲熊飞江西省政府秘书和兵役等宣传经历。
       而高玉树任市长后,对熊飞委任不少政府在编官职,有些需要上面的省政府批准,上面可能由熊飞原来的江西省政府秘书经历,轻易就批准。

       推论:此采购组组长熊飞可能与古龙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00: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l0116012 于 2025-4-20 03:47 编辑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5-4-19 20:03
另一个同名熊飞者,有严重的问题。

        

我也被這個資料困擾過,因為關於古龍,有一份很奇怪的資料,似是而非。

是蕭逸寫的:https://m.xinminweekly.com.cn/content/11409.html

我跟古龙是成功中学的初中校友,同年级而不同班,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太多交往。

有时候在操场上,碰到总会聊聊天,一帮小孩子,听他瞎吹。他本名熊耀华,又矮又胖。原是江西人,家里在台湾的日子不好过。爸爸过去好像在大陆铁路局工作,到了台湾后,没有固定的工作,有点文才,到处帮工,后在台北市政府市长竞选的时候挂了个顾问的名字。古龙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抛弃了老婆孩子,娶了别的女人。初中读了两年多,古龙就离家出走了,小小年纪在外流浪,自己讨生活,自己管自己。


這份資料理論上具有極高的旁證可信度,但是“成功中學的初中”這個資料,是古龍“成功中學初中部”關聯的三份資料之一(其他兩分是金先生的和吳佳真的)

但是只有蕭逸這一份資料,是直接說了“初中部”。但是目前看其他更有可信度的資料都指向“高中部”——我大概有一些想法會等資料沈澱一陣子專門和俠友們討論下。

蕭逸1953的時候還在建中,當時發稿,如果有學籍,慣例是寫某某中學。所以蕭逸當時在《野風》發的就是省立建中蕭敬人——初中部的話題還是不在這裡討論了,太複雜了。


如果看這個材料,蕭逸是指出鐵路局的最重要第一表述人,也許可以和您的資料成為旁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1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千寻 于 2025-4-20 16:44 编辑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5-4-19 20:03
另一个同名熊飞者,有严重的问题。

        

请问这份报纸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资料:


1945年12月29日

交通部武汉区特派员办事处采购组组长熊飞、采购股主任胡家驹向新华水泥公司强索2300万元,被汉口地方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1946年4月改判有期徒刑10年。

《武汉解放战争史料 · 大事记》
https://www.whfzg.org.cn/book/dfz/bookread/id/1120/category_id/442995.html?btwaf=272807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16: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千寻 于 2025-4-20 16:46 编辑
雪千寻 发表于 2025-4-20 16:29
请问这份报纸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资料:

再看这则资料:


【民国时期的控告申诉检察】
1945年以前,控告申诉方面的资料缺。

1945年9月,武昌、汉口地方法院检察处成立后,把接待民众的控告申诉作为日常工作并为案件来源之一。汉口地方法院检察处首席检察官郑大纶在法院门口设置密告箱,接受民众密告。密告箱上写有密告须知:不论何人对于共党、汉奸、贪污、烟毒等案件都可向检察处告密;告密信应写明犯罪人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犯罪事实和证人证据以及告发人的姓名、职业和住址,否则概不受理。密告箱首次开箱,即接到密告信十余件。郑大纶亲自办理其中的平汉铁路局职员熊飞、胡家驹受贿案,经提起公诉,二犯各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但由于平汉铁路局长夏光宇说情,不到半年,二犯即以保外就医名义保释出狱。由于被密告者多系国民党党政的中上层人物,多数案件官官相卫、草草了结,从而告密和办案数越来越少,1945年9月—1948年9月,仅办理告发案件45件。

《武汉市志-政法志》
https://www.whfzg.org.cn/book/dfz/bookread/id/1071/category_id/409630.html?btwaf=38674038

这样看,此熊飞是彼熊飞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16: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千寻 于 2025-4-20 16:55 编辑

为中山陵尽瘁主事的工程学家夏光宇

夏光宇(1889—1970),名昌炽,字光禹,民国后以字行,作光宇,江苏青浦镇人(今属上海市)。土木工程师。1913年4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科。同年起,在北京政府交通部任职,曾任国际交通专门委员,两次赴美国考察,任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交通部代表、万国工程师大会及国际水利会议中国出席代表。回国后,任广三铁路管理局局长、京汉铁路南段办事处处长等职。1927年起,历任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主任干事、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总务处处长,又先后兼任首都阵亡将士公墓委员会常务委员、谭延闿墓工程委员会委员。他在中山陵前后期的建设中作出不少贡献。1929年总理迎榇奉安大典,奉国民政府令派为陵园事务指挥。1931年,任全国运动大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兼主任干事,又任首都建设委员会专门委员、国民政府交通部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委员。1932年3月辞去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总务处长职,之后专注铁路与交通建设。1949年后离职寓居香港,不久前往台湾,1970年在台北逝世,终年81岁。

北大学子 专情土木

据《民国人物大辞典》及史料记载,夏光宇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幼习举子业,清末废科举,就读于江苏高等学堂,1910年毕业,奖为举人,授内阁中书。不久,入京师大学堂深造。辛亥革命时期,夏光宇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与叶楚伧等人交往,加入南社,写诗明志,唱和互励。

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新政”的产物。维新派创立该校,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学堂有师范馆(今北师大前身)、译学馆和大学预科。由于国内缺乏教育人才,执教的除少数先辈留学生外,大多是聘请的欧美各国专家学者,授课都用外语。1909年,京师大学堂开设文、法、理、工、农五个专业。工科土木门(系),学制三年,授课用英语。1912年民国建立,是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夏光宇与李文骥(中国桥梁先驱)等20余人于1913年春季大学毕业。他们是中国自己大学培养的第一代土木工程高级专业人才。

夏光宇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是土木工程科第一届第一名毕业的。当时,土木门教授中有一位德国桥梁专家名叫乔治·米勒,他向当局建议,修建武汉过江大桥,作为辛亥革命成功纪念,得到了鄂督黎元洪、川粤汉铁路督办詹天佑的支持。北京大学付给活动差旅费用,夏光宇、李文骥等13名土木门学生在米勒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汉口,参加对长江大桥桥址的初步勘测和设计大桥的实习。由于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工作进行顺利,三四个月就全部完成。武汉长桥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前后经历了五次规划,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设成就的一个标志。夏光宇参加的这次实习是对武汉长江大桥的首次实际规划,当时提出建议将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江面最狭隘处作为大桥桥址,经武昌汉阳门、宾阳门连接粤汉铁路,并设计出公路铁路两用桥的样式。构思的桥梁结构仿照当时世界著名的最大钢桥——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的福斯桥,桥面铺设铁路、公路、电车路、人行道。虽然限于当时的国力,这次规划最后成了一纸空文,但其选址被历史证明为十分适宜,此后几次规划选址与之基本相同。

夏光宇毕业后在交通部任技士,旋由技士、技正、视察而为路政司考工科长、国际交通专门委员,并两次赴美国考察,任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交通部代表,万国工程师大会及国际水利会议中国出席代表。回国后,任广三铁路管理局局长、京汉铁路南段办事处处长、汉滠地务处处长、南段管理局局长、郑州商埠局长、汉口特区市政主任。

接洽工程 建设陵墓

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底定南京后,国民党成立的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由上海迁往南京,蒋介石、伍朝枢、邓泽如、古应芬、吴铁城、杨杏佛被加推为委员,夏光宇被聘为主任干事,接替原杨杏佛一职,负责孙中山遗体奉安南京前的葬事筹备事宜。

此时,中山陵的建陵工程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祭堂、墓室竟还在建设之中,原计划1927年3月16日前竣工,但是由于政局风云的变幻,时局的动荡,使得建陵工作十分缓慢。孙中山亲属和葬事筹备委员们十分焦急,他们决定,把石阶、左右围墙、碑亭、陵门、牌楼等作为二期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标,以求早日将孙中山先生从其逝世暂厝地北京香山迎回南京安葬。但是,1926年10月,第二期工程的招标广告出来以后,开标的结果久久未能公布。原来,投标的各营造厂看到时局混乱,物价浮动,困难重重,所以定的标价都相当高,其中标价最低的,也大大超过了建筑师原先的预算。当年12月,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把开标情况保密,将保证金发还各家营造厂,延期第二期工程的进行,并请中山陵建筑师吕彦直更改图样,把第二期工程再分成几部分来进行。

时间又过去了几个月,在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任主任干事的夏光宇,开始负责在上海接洽第二期工程的招标。1927年10月27日,蔡元培在南京主持了第二期工程的开标,夏光宇与孙科、林业明、杨杏佛、吕彦直等到会。这次共有五家营造厂投标,经过讨论,决定由上海新金记康号承包。会后,夏光宇又到上海与新金记康号接洽第二期工程的价格,磋商合同的订立。中山陵第二期工程最后由新金记康号营造厂以最低造价中标。

中山陵的第二期工程于1927年11月24日开工。第一、二期工程两期同时进行,施工进展加快。1928年8月8日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作出决定,翌年1月1日为孙中山先生举行葬礼。9月27日国民党第170次中央常会又将奉安大典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四周年时举行,要求陵墓工程务必在11月12日前全部完成。为此,姚新记营造厂日夜施工,林森坐镇四方城内亲自指挥,夏光宇与孙科等不怕辛劳,常来往工地视察。1929年2月国民党第196次中央常会又决定改期在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至三四月间两期工程全部告竣。而吕彦直建筑师忽于此时身患绝症,不久溘然长逝。

吕彦直在世时,夏光宇与其多有交往。两人经常为修建中山陵墓之事书信往来。2012年黄檀甫(吕彦直的合伙人,1928年,吕彦直因病入院治疗,委托黄檀甫为其全权代表)的后人向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捐献了吕彦直去世后由他们家族珍藏的吕彦直给夏光宇的一封书信复制件。在中山陵的实际建设中,夏光宇曾向吕彦直提出建议,牌坊不要紧挨着陵门,在陵门与牌坊之间增加一条长达数百米的墓道,将牌坊移至墓道的南端,得到吕彦直的采纳。

奉安中山 贡献陵园

1929年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奉安委员会。经奉安委员会第10次办公处会议决议,推定办公处主任秘书郑洪年,秘书黄祖培、夏光宇,典礼组副主任席楚霖,布置组副主任唐英,警卫组代副主任熊斌,招待组副主任陶树模,自4月10日起于一星期内拟定孙中山先生奉安仪式方案。为使孙中山先生顺利安葬南京,夏光宇经常与迎榇专员办事处林森、吴铁城通电,5月接洽杠夫一事,并向两位专员报告筹备情形。之后,夏光宇参与了隆重的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

奉安大典后,6月30日葬事筹备委员会撤消,中山陵的未尽事宜由国民政府组织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继续办理。夏光宇开始在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任职,担任总务处处长。1929年7月,总理陵管会对中山陵第三期工程进行登报招标,工程包括碑亭、陵门、大围墙、牌楼、卫士室等建筑。7月26日开标,上海的陶馥记营造厂以41.9万银元中标。那时,陵园管理委员会的一些常务委员,对于承包中山陵墓室、祭堂工程的上海姚新记营造厂极为满意,很希望姚新记能再次承担造陵任务。7月29日,常务委员会决定,如果姚新记营造厂能照陶馥记所开的标价承包,就由姚新记承包第三期工程。夏光宇奉命和姚新记营造厂专门进行了磋商。但是,为第一期工程饱尝艰辛又受到巨大经济损失的姚新记表示,不能照陶馥记营造厂的标价承包。这样,陵园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才最后决定,第三期工程由陶馥记营造厂承办。工程自8月开工,历时1年又10月告竣。

1928年11月,国民党中央建议建设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夏光宇与傅焕光等被推定为阵亡将士公墓筹备委员会委员,1931年4月,被指定为常务委员,尽心办理陵园东部的建设。他曾多次与傅焕光、陈果夫等常委一起开会研究阵亡将士公墓的建设、进展及安葬等问题。

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存在前期,正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首都南京迅速发展和建设时期,南京成为全国的军政中心与国家首都,中外人士云集,人口激增,各种军政机关、社会团体、科研院所与各类学校迅速增加。总理陵园内的各项设施也得到逐渐完善,陆续开展各种文化体育与教育事业。

为筹备1931年10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运动大会,1930年4月,国民政府派林森等9人为筹备委员,林森为常务委员,夏光宇为主任干事,择定中山陵园界内、灵谷寺公园的正南面盆地建造中央体育场,聘请基泰工程司杨廷宝进行设计,1931年2月进行工程招标,由利源建筑公司以84.93万元中标承造,中标后即动用3000名工人日夜开工,结果建设成了一座民国时期“远东最大”的体育场。

夏光宇对中山陵园的建设尽瘁主事,作出不少贡献。他在中山陵任职,前后花了6年的心血,陵园规模始定。1932年3月,他辞去了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总务处长职,任建设委员会简任秘书,5月任铁道部参事,并先后兼任业务司司长、新路建设委员会委员、代理委员长,粤汉铁路整理计划委员会主席委员,仍旧专心工程建设。1938年交通、铁道两部合并,夏光宇改任交通部专门委员,设计考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央设计局设计委员。抗战胜利后,初任交通部接收武汉区特派员,兼武汉区铁路管理局局长,1946年2月专任平汉区铁路局局长。他还曾当选为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首任会长,中国工程师学会历届总干事及武汉分会会长等。1949年后去台湾,1970年病逝。



来源:https://m.fx361.cc/news/2016/0505/125446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9 22:55 , Processed in 0.0533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