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2|回复: 2

[转帖] 武、侠、人、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 12: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凡谈及武侠小说,所谈论的内容都不外乎武、侠、人、情。对于前三者来说,各位大家都尽其想象,竭尽所能的进行刻画和幻想,惟有情(这里只谈爱情)这一物无论对于那位作者,都近乎只有一种模式。

  对于泰斗金老先生,在他的笔下刻画了无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是对于情,却可用一个字概括“痴”,不论在那部书中,男女主人公必有一番痴恋,或是非你不娶,或是非你不嫁,而其他人物对着主人公也必有此情况出现。

  最有名的莫过于段誉,但萧峰又何尝不是如此。令狐冲一段痴恋,韦小宝又几时放过阿珂。其他也不必一一列举,各位自可比较。

  古龙则是“才”,男人是“人才”,女人则是“身材”。古龙对于女人的身材可谓挑剔,尤其是腿更是重中之重。他更多是把女人处于弱者的地位。至少在感情上如此。女人的爱情只是为了烘托男人的魅力而已。在古龙的书中,朋友之情是最令人感动的。但男女之情是最容易遗忘的,可能欢乐中的郭大路是个例外,但那也是友情转化的爱情。

  黄易则是“欲”,其中的含义不用我多说。我这样说绝对没有贬低黄易的意思,其实我最喜欢的就是黄易。对于大多数作家,至少对于认真对待自己作品的作家,很少有人提到“欲”,即便对于古龙,他也不想把自己的人物这样写,反派除外,不是他们要负责,我想是因为他们不希望别人贬低他们的作品。但黄易突破了这种封锁。其实人永远是作为一种生物存在,性欲和吃饭,睡觉的欲望没什么两样。爱欲永远是交融一处的。

  这实在是由本能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于异性的吸引就是一种欲.何必因为爱中有欲就认为爱不纯洁。黄易只不过把这些大方的写了出来,又何必一定要认为这就是媚俗。

  在黄易的笔下,男女之间应是“灵与肉”的结合。无论少了那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而且黄易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非常之大,而在这些方面,道家一向比僧儒要开放许多。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大唐中,黄易放弃了这方面的内容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外界的压力(指责和期望)或自身的压力(希望更多的接受)。

  我个人认为,如果说武的方面可以幻想,侠的方面可以借鉴人的方面可以虚构,情这方面反而是武侠中作者最写实的地方。作者希望情可以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而且要避免重复别人,而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自身的经历。

  从金庸先生并不否认的一段相思可知痴之来源,从古龙先生的生平可之才对其的重要。至于黄易先生不了解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大胆想象一下,说不定黄先生交女朋友的时候还想着养生之道。开个玩笑。

  谈过了情,再聊聊武。武侠小说怎能没有武,而且这是最好的供各位作者发挥的地方,所以各位作者在这方面更是不遗余力的想象。

  金老先生的武是“人道”,即人力之极。

  他写作武侠小说的时候正是剑仙和鹰爪并存的时候,他则选择了中间,尽可能以一种写实又不失浪漫的方式,描写武功。有时这种调和并不那么完美。

  在神雕里,他甚至让这一群大侠连用手指在石头上写字这么“烂”的程度都达不到,但以硬功见长的郭靖还是可以登萍度水。金老想象力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极限,如独孤九剑,双手互博,但正是这些极限带来了不少麻烦。独孤九剑总让没有内力的令狐冲过分厉害了。而双手互博则是金老先生自己都不太相信了。哪个武林高手的两只手不是一起用的,双手互博和用两只手到底差在那里。

  所以在神雕中郭靖几乎没用过,哪怕要丧命。老顽童也没怎么用过,只是传给了小龙女。在射雕中,也装糊涂从不让郭靖用,即便对着西毒。浪漫与写实之间,恐怕有不可调和的问题。金老对于功力也是十分看中,表现出来就是,那一仗再打一遍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可再现性,简直是科学实验。当然,金老可以说奠定了武学的基础。经典之作也不用我重复了。

  古龙的武是“诡道”,谁更狡猾(好听点是机智),谁更容易赢。几乎没有再现性,以弱胜强太多了就有点假了(香帅是个坏榜样)。反正好人总比坏蛋聪明些(至少最后)所以总能笑到最后。小李飞刀中的几句话几乎就是他的全部武学理论了。

  黄易的武是“天道”,并不是说他高明,而是什么都要和进军天道结合到一起。不过他的武把精气神各方面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在他眼中武学的极至是天人合一。可以说开创了武学的新天地。各种打斗场面也新颖刺激。

  (这次少说点,免的萧兄又把话题扯远了,开个玩笑)稍提一句温瑞安,他的武是“名道”,他只需起个名字就可以了,其他由读者去想象。

  侠是小说中最难下笔的一部分,无论谁都要把主人公往好里写,所以人物性格虽不同,所做所为却都象一个模子铸出来的。很难能有所突破,只不过因为作者的个人侧重点不同,所以表现的地方也有所不同而已。

  金老笔下的侠不愧“侠之大者”,从为国为民来写。不论是谁,总要把他作为亿万生灵的救世主。郭靖就不用说了,连韦小宝都要做点好事(虽然未必是主动的)。顺带说一句,我觉得韦小宝才是“真侠”,他的原则才是最坚定的,坏人一定要骗的,朋友是一定要的,对我好的一定对他好,生存才是基本人权。其他的都是“神侠”。

  古龙的侠是“侠之奇者”。侠义是从朋友之间来写。小集团和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虽有侠义之行,但比之金庸却窄了许多。但也刻画的并不逊色。

  各种奇行也可以说是想象的极限了。

  黄易的侠是“侠之想者”,黄易的主人公大多是在为生存而战,根本没有行侠的时间。更多的是有侠义之心,而不是侠义之行。就拿浪翻云来说,虽说是大侠,可仔细想想他的大多举动都是在为怒蛟帮服务。而且侠都是正派出的。邪就是邪,正也可能是邪,但侠却只能是正。而且他还尽可能的不去灌输读者侠的概念。在他笔下,人物只有强弱之分,而尽量不谈正义。

  事实也确是如此,正义本就是主观的概念,作者有何必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加于读者,不如由读者自己去想,也避免了按照为国为民的公式套用。

  这也多少和他武学的观念有关,无论正邪,其目的都是天道。在这种情况下,有何必一定要去强调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易的小说应叫武学小说,侠并不是他要表现的。

  人物才应是小说的灵魂。任何内容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作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描写人物。为了简单我只想谈谈对男主人公的看法。

  金老一向被推许为“各种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实情也确是如此。在金庸的笔下各种人物都只是普通人物出身,金老人物的刻画在于“机缘”,用各种外部的事件去推动人物和情节的发展。也许金老的本意是要塑造平民英雄,使得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主人公。虽然平民和英雄是决不可能并存一身的,所以写起来有点累,但更接近读者的人物也更受欢迎。

  古龙的人物刻画着重于“性格”,在他的笔下性格是一个人物的灵魂。他可以不管情节,但却一定要注意性格。这虽然突出了人物,但人的想象力却是有限的,所以陆小凤就象多了两条眉毛少了一点运气的香帅。

  黄易的人物一定是基于“资质”,无论哪个人物,其资质一定是PERFECT当然奇遇也不可少,但朽木一定是不可雕。主人公有才能,就是因为他有资质。

  虽然对于大多数平凡的读者是个打击,但是却成功了构造了一批梦想。

  以上小弟浅见,敬请各位仁兄批评。
发表于 2006-1-12 13: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武侠就是要能满足个人的某种瘾啦,当英雄嘛,当英雄的老婆嘛

都很爽阿,小时候爸妈不让看武侠,自己还能呲一大堆什么侠义仁义

道德 亲情友情爱情 ,还有诚信呐,跟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一

致的,侠的精神都是相通的,故事也是相通的~~讨论历史的话,背景

也差不太多,能如此百花齐放,经久不衰,已经很强拉,因为人的瘾

是永远过不够的,《甲方乙方》里面的“打死我也不说”就充分证明

了这一点,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真的不是英雄,于是继续陷在某种

精神崇拜之中,不能自拔 ,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 1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论断很是精彩,个人认为写出武的最高境界的是黄易,按中国儒家的思想,武的最高境界应该归于道,这点黄易在《覆雨翻云》一书中体现出来。侠当然是金老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嘛,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9 22:47 , Processed in 0.0340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