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摘自“峨眉开府”中的三个段落(含两个景点的描写以及一个人物名称),以最早的民国版本,以及最后的电子版本,以及中间的种种版本间的不同,来间接反映版本之间的流变。
最终的网络的电子版本一共错了十二处(十四个字)
第一,网络电子版本:
刚刚走出洞门,便见亭台楼阁,琼馆瑶榭,到处矗立,点缀得一座凝碧仙府霞蔚云蒸,祥光彻霄,瑞霭满地,绚丽无俦,仙家妙术,果真惊人。
……
崖上突然现出一座霞光四射的玉楼。众人见那楼阁共是三层,每层五间,形如重台梅花,通体碧玉砌成,琼槛瑶阶,金门翠栋,雕云镂月,气象庄严,奇丽无涛。再走上去一看,一层有一层的陈设,无不穷极艳丽,妙夺鬼工。至于设备之齐全,更无庸说。锦墩文几,玉案晶床,尽管华贵异常,却又不是富贵人家气象,于珠光宝气之中,现出古色古香,别有雍穆清雅之致。 顶层五间开通,成一敞厅,似是准备仙宾暇日登楼凭眺观景之用。比起下两层设备还更精美,四面碧玉栏杆,嵌空玲珑。更有百十盏金灯点缀其间,燃将起来,灿如明星,夜间望去,更是奇景。
……
只见祥云如带,横亘楼腰,二楼一段。便在隐约之间,顶层便于不知不党中升高了数十丈,仙府全景立现眼底。
……
这里客才去,跟着南海地仙天乾山小男带了三连宫中三十六个仙童弟子,西海磨球岛离朱宫少阳神君带了日前曾来峨眉先送礼物谢请的火行者元柄等四个门下弟子,相继到来。
第二,民国的励力版本(最早的版本)
剛剛走出洞門,便見五雲樓閣,瓊館瑤榭,到處矗立,點綴得一座凝碧仙府,霞蔚雲蒸,祥光麗霄,瑞靄窣地,絢麗無儔,仙家妙術,果真驚人。
……
崖上突然現出一座霞光四射的玉樓。眾人見那樓閣共是三層,每層五間,形如重台梅花,通體碧玉砌成,瓊檻瑤階,金門翠棟,雕雲鏤月,氣象莊嚴,奇麗無儔。再走上去一看,一層有一層的陳設,無不窮極精麗,妙奪鬼工。至於設備之齊全,更無庸說。錦墩文幾,玉案晶床,只管華貴異常,卻又不是富貴人家氣象,於珠光寶氣之中,現出古色古香,別有淵穆清雅之致。 頂層五間開通,成一敞廳,似是準備仙賓,暇日登樓,憑眺觀景之用。比起下兩層設備,還更精美,四面碧玉欄杆楯,嵌空玲瓏。更有百十盞金燈,點綴其間,燃將起來,燦如明星,夜間望去,更是奇景。
……
只見祥雲如帶,橫亙樓腰,二樓一段。便在隱約之間,頂層便於不知不党中,升高了數十丈,仙府全景,立現眼底。
……
這裏客才走,跟著南海地仙,天乾山小男,帶了三連宮中,三十六個仙童弟子,西海磨球島,離珠宮,少陽神君,以及日前曾來峨眉,先送禮物謝請的,火行者元炳等,四個門下弟子,相繼到來。
表一:
|
电子版本的错误 |
正确的文字 |
关于错误出现的说明文字 |
一 |
亭台 |
五云 |
是OCR过程中的通俗化修改所导致,因为所有的实体书版本都没有这样的错误 |
二 |
彻霄 |
丽霄 |
始自“山西版本”,其他版本没有这个错误,而OCR主要来自山西版本实体书 |
三 |
满地 |
窣地 |
同样来自“山西版本”,而其他实体书版本,也有不同的错字出现,但民国版本则没有出现错误 |
四 |
无涛 |
无俦 |
属于OCR出现的错误,实体书不存在 |
五 |
艳丽 |
精丽 |
始自“岳麓版本”,山西从之,所以电子版也出现同样的情况,属改字不准确的一类 |
六 |
尽管 |
只管 |
属于OCR出现的情况,实体书不存在,属于不熟悉还珠的用字习惯类 |
七 |
雍穆 |
渊穆 |
始自台湾“联经版本”,此后版本皆做此字,不知为何改之 |
八 |
栏杆 |
杆楯 |
始自香港之“鸿文版本”,其他版本皆作楣,山西改为杆,电子版本从山西 |
九 |
才去 |
才走 |
属于OCR出现的错误,实体书不存在 |
十 |
离朱宫 |
离珠宫 |
始自“联经版本”,山西从之,待考。另外最早版本里的“磨球岛”,曾自后来民国的“正气版本”错为“磨珠”,其他版本一路跟进,直至“山西版本”从新回归原字 |
十一 |
带了 |
以及 |
属于OCR出现的错误,实体书不存在 |
十二 |
元柄 |
元炳 |
始自香港之“鸿文版本”,后来版本皆一体为此字 |
表二
|
民国励力 |
民国正气 |
香港鸿文 |
台湾联经 |
大陆岳麓 |
大陆山西 |
出版 |
民国31年1月 |
民国36年2月 |
约50年代 |
民国73年12月 |
1989年2月 |
1998年2月 |
文字 |
丽霄 窣地 精丽 渊穆 杆楯 磨球 离珠 元炳 |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 磨珠 同左 元柄 |
同左 罩地 同左 同左 栏楣 磨珠 同左 元柄 |
同左 罩地 同左 雍穆 栏楣 磨珠 离朱 元柄 |
同左 罩地 艳丽 雍穆 栏楣 磨珠 离珠 元柄 |
彻霄 满地 艳丽 雍穆 栏杆 磨球 离朱 元柄 |
说明 |
基本无错 |
字型小错 |
延续正气 改俗字 |
延续鸿文 自改两处 |
延续鸿文和联经 自改一处 |
延续岳麓和联经 自改三处 恢复一处 |
数量 |
无 |
改动两处 |
改动四处 |
改动六处 |
改动七处 |
改动七处 恢复一处 |
三二对表二的说明:以上的表格,基本阐明了六个版本间的承袭和流变过程,不但从时间上可以证明,而且从内文的文字采用更可说明一切,且并不是孤立的证据,在小说里,比比皆是,有机会继续提供证据给大家分享。 另如果其他朋友还有台、港、大陆等其他的《蜀山》版本,望仗义拨冗地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以增补资料之完备,例如大陆的漓江、广西民族、远方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4 12:08: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