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蛋·面·酒
古龙笔下,不论是早期世家的优雅,还是后期饕餮者的铺张,饮食菜单都免不了水陆并举、花团锦簇的,再加上种种所谓名士做派的附丽,真正吃的主题反倒很少去关注了。 但在古龙最成熟、最有分量的那些作品中,流行的饮食却总是很简单的家常事物──蛋和面,这似乎是古龙最钟爱的两种食品。 作为一个常备的道具,“蛋·面”不仅为古龙树立起各类光彩的人物形象,也推动了很多故事情节的发展。 《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为探听割露刀的消息请风四娘到夜宵摊子上吃面,古龙巧妙借萧十一郎欠摊主一吊钱的细节,透露出萧十一郎假大盗真侠士的面目;之后,萧十一郎与沈璧君一生的情感纠葛的开始,也是发生小公子下属在道旁卖卤蛋和酒、引沈璧君入彀的摊子前。 《大人物》中,古龙写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牛肉面摊子“七个半”。古龙说,在三更半夜里,仍有许多养得起漂亮车马、衣着光鲜的江湖成功人士来这里吃夜宵,因为他们寂寞──这几乎就是古龙的夫子自道。 《流星蝴蝶剑》中,律香川深夜为孟星魂做蛋炒饭的场景,曾被人誉为古龙笔下最诡异、最妖艳的画面之一。 《白玉老虎》中,唐玉杀光了大风堂乔稳分舵的四十四个人后,用半斤猪油,十个鸡蛋炒了一大锅蛋炒饭,并连吃了七碗──有点奇怪,古龙总爱让书中的反面人物来分享他最爱的蛋炒饭? 《碧血洗银枪》中,马如龙假扮一个贫瘠地方的杂货店老板,结识了表面声名狼藉、实质却铁骨铮铮的大盗铁震天,最终解开了自己被诬陷为杀人凶手的迷局。究其起因,却是铁震天每天都来他店里买二十个鸡蛋引发的。 《七种武器·离别钩》中,在杨铮“下班”后最喜欢去的面铺里,古龙借蓝一尘、应无物的出场,巧妙串联起书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之间的玄妙关系。 《英雄无泪》中,小高的出场便被古龙安排在一家挤满了苦力车夫的小饭捕里吃白菜煮面,古龙说,可是他的样子看起来却好像是位新科状元坐在太华殿里吃琼林宴,因为──小高对自己有信心。 《新月傳奇》中,楚留香撑着油纸伞、踩着古风盎然的高屐走过泥泞,为的是吃面。也正是在那面摊上,开始了楚留香又一段哀艳的傳奇。 《风铃中的刀声》中,丁宁带着一锅白菜肉丝面来和姜断弦决斗,丁宁解释道,因为这天恰恰是他的生日。 ……………… 如果资料查得更细致一些,我应该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 或许是种巧合:在古龙笔下,如果“蛋”出来了,就意味着坏蛋也一定出场了;但“面”出场的时候,古龙总爱夸奖那个很有爱心的面馆(摊)老板。古龙不止一次重复过一个细节:做面的老板总会在大冷天的早上挣扎着起来做生意──他们知道如果不开张,那些穷人就没地方去赊账。 但我仍想不出,为什么古龙独独钟爱这两种平淡少味的日常食品呢? 我曾听说过: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却比永久还久。 ──很明显,古龙并没有故乡。 他虽祖籍江西,一生并在香港、台湾两个岛城上生活过,但他笔下的蛋和面,平平常常,从来没有强调过采用了某一个地方的独特烹饪方式。 也许只有一个原因── 或许是某个人,在古龙某段特别重要的人生阶段里,用它们给古龙一生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就像《美食总动员》中,当那个刁钻苛刻得曾令巴黎所有饭店战栗的美食评论家,在古斯特餐厅品尝到一口普罗旺斯蔬菜杂烩后,味蕾在电光火石间把他召唤回到童年,回到童年的餐桌前吃妈妈亲手做的菜,他因之潸然泪下。 这是一种感恩的坚守。 最后一定要说说酒──这个古龙坚守了一生的嗜好。当然,这个话题曾有很多人说过。 酒的功用究竟在哪里呢?古龙有个形象的比喻:酒是种壳子,就像是蜗牛背上的壳子,可以让你逃避进去。就算有人一脚踩下来,你也看不见了。 这虽是句妙语,但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和十年前不同了,我现在喜欢微醺远胜过酩酊,也不觉得所谓“充满想象力的尸饮和吊饮”究竟有何过人的趣味。 关于古龙笔下的酒,我的味蕾只坚守在《武林外史》。 ──我喜欢沈浪、金无望、熊猫儿初次见面以酒论交,并从此一生肝胆相许的豪情。 ──我为善调酒却不喜饮酒的楚鸣琴那段妙论“喝酒与调酒是两回事,喝酒只不过是游戏,调酒却是艺术,能将几种劣酒调为圣品,便是我一大快事。这正如画家调色为画一般,阁下几时见过画家将自己画成的画吃下去”粲然抚掌。 ──我认同沈浪与快活王交流的饮酒经验:英雄若不病酒,正如美人不多愁一般,总令人觉得缺少些风味……曹阿瞒与刘皇叔煮酒论英雄后,是谁先真个醉倒?班定远投军从戎时,是否先饮下白酒三斗? ──我欣赏沈浪逃亡时,快活王敬他一杯酒的凝重;也欣赏熊猫儿逃亡之时,不忘在快活王寝宫墙上题词“只可惜酒太少了点”的洒脱。 ──我甚至认为,《武林外史》一开篇的那首古风“风雪漫中州,江湖无故人。且饮一杯酒,天涯洒泪行”,在意境的幽微上,丝毫不减唐人高处。 我的坚守,同样是种感恩的坚守。 在那样物质贫瘠的年代,那样偏僻封闭的内地乡村,能读到“调酒之难,最难在成色之配合,那是丝毫也差错不得的。此酒若是将女儿红多调一成,‘唐老太太的撒手锏’便成了‘唐老太太的裹脚布’,再也吃不得了”这样轻灵俊逸的文字,是何等的幸运? 只是,“唐老太太的撒手锏和唐老太太的裹脚布”、“少林武功如同红烧五花肉,武当功夫好似忘了加盐的青菜豆腐”这样的妙谈在古龙笔下,终是一去不复返了。 古龙,在狂热赞美无度的饕餮和酗酒生涯上一路滑了下去,不知胡底。 仅仅是岁月无敌的缘故么? 薛兴国在《握紧刀锋的古龙》一文中说,吟松阁事件后,在多方调停下,古龙最终与那老大(柯俊雄?)达成了和解,由老大摆酒谢罪。但古龙到了场,看了看满桌的山珍海味,忽然大叫一声:“伙计,来一个蛋炒饭!”惹得老大手下的人以为古龙故意不给面子,差点拔刀相向。好在有人知道古龙最爱吃蛋炒饭,才终于打过圆场,调停成功。 这个时候,蛋炒饭究竟是一种坚守,还是他的一个惯性而已? 因为吃完蛋炒饭,古龙仍得言不及义,把酒释“前嫌”,直至烂醉如泥,直至最后──他用美酒埋葬了自已的肉身。 又记得,古龙在他的作品中最爱提到的一种酒名是竹叶青,一个非常优美、很有中国古风的名字。但友人最终为他送行的,却是四十八瓶昂贵的洋酒XO──据说是他生前最喜欢喝的酒。 那个由美妙文字织成的精神世界,终究和现实不同的。它们,终不能真正成为蜗牛背上的壳子,让他躲进去,不去管别人踩下来的脚。 在他那无比辽阔的精神疆土中,他是唯一的国王;但在这个尘世上,这个江湖中,他只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江湖人。 四、夜宴 时间:午夜。 地点:一片飞云般飞起的山崖,在山之绝巅。一片平石,石质如玉,宽不知多少尺。 人物:主人、主客、两个陪客。 事件:夜宴。 目击者:苏苏。 点评者:古龙,丁情。 这一场夜宴来自楚留香的最后一个傳奇:午夜兰花。 《午夜兰花》大概是古龙笔下最晦涩的一个故事:生搬硬造的人物、牵强附会的逻辑、支离破碎的叙事。 把一个残酷的现实江湖写成神话、梦幻乃至荒诞,《午夜兰花》在创作手法上明显借鉴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叙事的风格。它在故事上或许是拙劣的,但是在武侠文学的意义上,却是个深具开创性的试验品。 我喜欢这场午夜里的妖异聚宴。 这一场夜宴,没有菜单,却是古龙笔下最奢华的一场宴会。 据当时唯一在场目击者苏苏描述:这个宴会的宾主一共只有四个人,可是侍奉这四个人的随从姬妾厨役却最少有四百个;做东的主人身上穿的一套衣服和衣服上饰物的价值是──三万八千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间这一生中所有的耗费,而且这三万八千人所过的生活还是极富裕的生活,吃的是鸡鸭鱼肉,穿的是绫罗绸缎,身边的是娇妻美妾。 这已是神话了。 这一场夜宴,本就是神的聚会。 他们饮着酒,微笑地看着悬崖下──在他们脚底下,无数有名和无名的江湖人排着长队,浩浩荡荡奔向黑色的死亡。 而远处的虚空中,一个穿灰色长袍的苦行僧也在微笑──很特别很妖异的一种微笑,古龙说,就像一朵鲜红的兰花在他那张惨白的脸上突然绽放。 在《午夜兰花》的混乱、破碎的叙事空间中,其实还是能看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层次:依次是神(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们)、妖(兰花先生)、精灵(割头小鬼)、人(飞蛾扑火似的江湖人)。 人的位序最低,因此成为宴桌上最大的牺牲。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一向仁爱的楚留香会如神一般冷眼看着这些江湖人如飞蛾般投入烈焰而无动于衷?又是什么力量使得古龙背叛了自己从前的江湖理念,认为这个计划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死的都是该死的人? 也许在历经沧桑后,我们要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快乐虽然都是平等的,但有些人的痛苦,却远远比其他人的痛苦更有价值──他的痛苦,需要无数人的痛苦来殉葬。 当古龙最后揭示,神妖之间的所谓恩怨不过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而已,神和妖似乎都从危崖上、虚空中被古龙拉回到地面。所有繁芜复杂的、故弄玄虚的叙事都仅仅是重复一个前人早已发现的道理:女人最大的心愿,是有人爱她。 我没有想到是这个答案。 记得一个早逝的女诗人曾经不无骄傲地说过: 你寻找一枝花朵/却找到一颗果实。/你寻找一汪泉水/却找到一片海洋。 你寻找一位女人/却找到一个灵魂──/你失望了。 楚留香绝对料想不到,他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傳奇,竟会被一朵特别的兰花所破坏。 他以为兰花先生仅仅是一个女人,却没有想到他找到了一个灵魂。 古龙没有给出《午夜兰花》一个清晰的结局,因此我看不出来,最终楚留香面对兰花先生的时候,是否“失望了”? 当古龙的江湖只偏重于讲述一段傳奇,而不再继续从前的道德批判之后,我很高兴的是,在漠视无数殉葬江湖人的鲜血同时,古龙内心仍有他的敬畏。 特别这一次,他敬畏的是一个有灵魂的女人。 我曾尝试着为古龙寻找一位前世的知音。 结果我找到了俄国诗人茨维塔耶娃,恰恰一个有灵魂的女人。 他们都是感情特别炽热却灵魂常常陷于孤独的文字天才;他们在差不多相同的年龄,对一切绝望而后仓皇躲进死神的疆界;他们对自己的作品,都有种非同寻常的怜惜和自信。 特别奇异的是,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他们对自身不断发出的咒语和预言。 必须承认,《午夜兰花》并非一场绝对孤独的叙事。夜宴的参与者之间,还是洋溢着脉脉的温情的:主人邀请的三位客人都是他终生信赖的好朋友,除此之外,他也给慕容、袖袖、苏苏三个所谓兰花先生的“诱饵”,留下了位置──只因他们都是楚留香所要救的人。 他无疑忘掉了第七个。一如茨维塔耶娃生前的预知: 你为六个人摆上了餐具 可是六个人不会使世界毁灭 与其做个僵尸和活人相处 我到宁愿成为精灵 来陪伴你的……像个胆怯的夜贼 啊,我任何人也不去得罪 作为不速之客的第七个 在没有摆上餐具的桌边就位 …… 我并非兄弟、并非丈夫、儿子 也不是朋友, 还老是责备: ──你给六个人摆上了餐具 却忘掉了第七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