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粗粗一阅,感觉这文章至少有两个问题:一是过分夸大了外省/本省身份对武侠小说接受程度的区别,二是对小说的隐喻理解太过偏狭。
当然,最好玩的是,这篇文章一直以很严谨的学术语言行文,却在评论古龙上流露出了近乎恶搞的一面。请看下面两段:
一般來說,小說是不能離開地理背景的,即使是極力避免歷史背景的古龍小說,他所寫的《三少爺的劍》還是以明朝的靖難之變為背景,發生的故事當然離不開山東、南京。
在這裡,古龍是否完全不寫歷史背景的小說呢?這一點陳曉林必須看一看古龍的《三少爺的劍》再說。
我差点怀疑起自己的记忆,《三少爷的剑》何时扯上“靖难之变”了?上网一搜索才知道,好家伙,原来是因为俞飞鸿和何中华版电视剧《三少爷的剑》里出现过建文帝!
敢情他自己从来没读过原著,居然还敢大剌剌指点陈晓林“必须看一看古龙的《三少爷的剑》再說”,实在有够无厘头,莫不是周星驰的学界传人?
在法律领域,至少在民法领域,我对台湾的学界很有好感,因为民法研究这块,法律技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权利义务必须有一个好的框架。
但是文学研究,尤其是武侠研究这块,我很质疑有无这样过度诠释的必要。
若不是边城仔细看了这文章,我还真没有发现这样的大言不惭之处。
这样的文章面目可憎,根本谈不上对古龙一个基本的尊敬态度。
虽说多元化是更上位的价值观,但是我对这样的研究是很不以为然的。
提到这,必须提一提冰与火的武侠作家地图分布学说,我觉得如果是游戏之作无可非议,我自己就有不少这样的游戏文字。
但如果堕入其中,还真以为发现了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么这个和推背图一样,为的实在是幻惑人心而不是愉悦人心。
──仅对文不对人。
对文不对人地说几句题外话:
法学界也有刑事实证学派,也研究犯罪与地域的关系,用事实证明是有关系的。而从道理上说,地域不同,文化也会有差异,自然而然也会影响当地人的性格,文风呈现地域特征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那篇文章言之有据,脉络也十分清楚。无论如何,是以一种他的方法整理了武侠小说的系统,而且也是很认真的。所以我觉得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早先的武侠小说,我的了解是很有限的,所以十分感谢冰之火的那篇文章。
3楼称之为“游戏文字”,那就不妨游戏一下好了,若是仔细观察,游戏也有游戏的益处。
哈哈,邊城果然發現了,靖難也讓我嚇了一跳
另外,如果你聽過宋澤萊這個人,就不會覺得他的說法有甚麼奇怪
--他的說法當然偏頗了,因為我自己就是台南人,誰說我不喜歡武俠呢?
把武俠、政治和省籍建構出必然關係,是深藍和深綠學者常犯的錯誤
至於地理背景論,和宋的寫實主義有關,倒不關政治的事
不過我也不覺得他的文章到達面目可憎的地步,因為外省人確實對武俠有格外的情感
這是多數台灣學者都會提到的,只是宋把本省人視為另一種人,未免過了
至於我的武俠作家地圖分布,我要小小抗議一下
一些作品的時空分布我也做了地圖--是興趣和系統化問題,不是搞分化
不会啊,我看到了。
同意边城的说法,那个隐喻的理由十分牵强
其实还是林、叶说的有点道理,武侠的因素被影视极大的利用,导致人们对阅读需求的丧失才是武侠小说式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4-1 03:20 , Processed in 0.0343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