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95|回复: 3

[转帖] 黄易:少时读武侠就爱看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6 22: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易:少时读武侠就爱看情事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4-21 2:57:57 · 来源: 新京报

《寻秦记》等十部作品正版进内地   




黄易说,情色描写只是他某一创作阶段的心态。  






  原名黄祖强,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曾获“翁灵宇艺术奖”,后出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负责推广当地艺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1989年辞去工作,隐居大屿山专心从事创作。作品包括《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破碎虚空》、《覆雨翻云》等近40部。多部作品被搬上荧屏或改为网络游戏。

  近日,《寻秦记》等10部作品正式在内地面世,终结了黄易小说的“地下出版”时代。作为新一代武侠小说代表人物,黄易的作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两岸三地,其“穿越写作”更引起无数后来者模仿。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黄易说,并非因为在内地出版才删除了书中所谓的情色描写,而是给读者提供另一种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黄易言谈间滴水不漏,显示出学者般的严谨,与他笔下风流不羁的人物大相径庭。只在谈到黑洞之类的东西时,他才展现出天马行空的一面。目前,他“半隐居”在香港大屿山,并非每日写作,通常是早晨写两三千字,在从容的节奏下享受着写作的快乐。

       版本与改编 用情色突破传统的界限

  新京报:你的作品中颇有一些情色描写,在金庸、古龙的基础上往前大大突破了一步,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黄易:我不认为这可作为突破,只是取舍的问题。在我的武侠小说创作里,情色的描写限于《覆雨翻云》和《寻秦记》,《大唐双龙传》和其后便没有了。我少时追读武侠小说的年代,吸引我的除武功外就是男女情事的描写,但传统武侠在这方面颇为保守,我常想为何不可以把界限推过一点。在香港这个中西交汇的国际城市成长,思想变得开放,压根不认为在小说创作中对男女情事有更深入的描述算是一回事,但当然是克制的,也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

  由《覆雨翻云》到《寻秦记》大约是5年时间,可说是我的情色实验期,希望小说更开放和真实。我从来不是个在创作上守规矩的人,虽清楚留在界限内的安全性,但偏爱冒点险,完成少年时的一个想法。从《大唐双龙传》开始,我的心态改变,又不想重复自己,因而踏进另一创作阶段。现在要写也没法写出来,心态改变了。

  新京报:这些情色描写是出于情节和故事发展需要,还是为了吸引读者?或者是其他原因?

  黄易:如先前所言,情色的描写只是为丰富小说的“质感”,删除了也不会影响情节,问题在于你觉得是受不了的情色还是増添了小说的深度和美感?任何描写,都要先过得自己的一关,才去闯读者那一关。创作的过程是孤独的,当文字从笔尖流往空白的稿纸,你不但忘记了自己,还忘掉了读者,沉浸在小说的天地里,书中的人物宛如活过来般,带动着故事的发展。又似画画,画者根本没法亦无暇去理会画出来的东西别人是不是喜欢,一切由当时的心境决定。

  新京报:据悉,此次出版的著作删改了一些情色描写,黄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黄易:《覆雨翻云》和《寻秦记》删去了情色的修订本,早在多年前由我亲自操刀完成,好向读者提供另一个选择,并不是因为要在内地出版而改动。

  新京报:根据黄先生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已有多部,黄先生认为哪一部最符合你的本意?

  黄易:比较而言,《寻秦记》因主线简单,所以效果比《覆雨翻云》和《大唐双龙传》为佳,不会变成另一个故事。

      代际与传承  司马翎被低估了  

  新京报:有学者在研究武侠小说时,将金梁列为第一代,古龙、李梁列为第二代,温瑞安列为第三代,你是否同意这种划分?你又应属第几代?

  黄易:我倾向于以精神理念和时代的迁变去看武侠小说的传承和发展。从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到金庸、司马翎、梁羽生、古龙和温瑞安,代表着武侠小说的盛世,金庸更标志着武侠文学的巅峰成就。此后武侠类型的小说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一副后劲乏力,只能走下坡路的模样。

  20年前我拿武侠小说央香港博益公司出版,便被告知新的武侠小说已完全没有市场,香港的文化杂志《明报月刊》更以专题报道的形式断言武侠小说已死。金庸本人也屡次慨叹后继无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是因循苟且,任由武侠小说从衰落走向灭亡,一是以更大的勇气、更新的理念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开辟疆土。至于我该算第几代?我想这个问题不宜由我回答,一切交由读者决定。

  新京报:你特别喜欢金庸和司马翎,原因何在?

  黄易:金庸对人物刻画入微,有血有肉,非常立体,令小说像活了过来一样,如此功力,确实罕见。司马翎则是我认为被大大低估的小说大师。事实上他的《剑海鹰扬》、《檀车侠影》和《焚香论剑篇》三大著作,绽放的异彩是没有人能掩盖的。

  新京报:金庸所称的侠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你怎么定义?

  黄易:我写的虽然是武侠小说,但心中却从没有着意地塑造出符合某一标准的“侠”出来。我两个系列的小说,一名“玄幻”,一名“异侠”,就是想表明这方面和传统武侠精神的分异。我更想写的是人,和人类超越自己的可能性。所以金庸小说里我最爱读的是反武侠的韦小宝,因为他的想法颇令我生出共鸣。我爱看司马翎,亦因为他对人性的描写入木三分。

       穿越与玄幻 《寻秦记》绕过“金庸障碍”

  新京报:由金庸的传奇故事发展到古龙的武侠加推理,到你首创的玄幻和“穿越”小说,是武侠小说的必然吗?

  黄易:历史没有可能不受制于时势。大师们杰作在前,不得不求变。台湾的张大春说金庸等于一个黑洞,任何靠近的物体都要化为乌有。的确,金庸既是推动武侠小说最大的功臣,也是武侠小说发展最大的障碍。但武侠小说是中国独有的小说品种,就这么一命呜呼实在可惜,“金庸障碍”或许是推不倒的,但可否绕过去呢?《寻秦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

  新京报:当下的网络文学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模仿的是由你所引发的“穿越”写作,你怎么看这种写作趋势?

  黄易:我没有看过其他“穿越”的作品,没有资格去评说,却可谈谈个人的感受。于我而言,《寻秦记》式的小说只可写一部,要我写另一部形式类同的小说,实没法找到足够的创作动力。不过可能性是无限的,我的感觉并不适用于其他创作者,且期待更优秀的作品面世。

  互联网的出现,令社会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话语权再不是被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上,而是交了出来给广大的网民。在这样的生态下,我对年轻一代的武侠创作是完全乐观的。

  新京报:武侠小说作者、北大才女步非烟曾说要超过金庸,你以为如何?

  黄易:我的老师绘画大师丁衍庸曾说过,“做人要谦虚,创作必须骄傲”。步非烟说要超越金庸,我是可以理解的。武侠小说里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无名小卒挑战天下第一高手更是惯用的情节铺排,有这样的志气绝不应被打压。不过话又说回来,像金庸般殿堂级的人物和成就,是不可能像赛跑,你跑九秒九我跑九秒七那样的超越,能另树一帜已是非常难得。

       黄易讲科学

  黑洞

  科学的不断发展,无限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黑洞理论更使我感到,“虚空”是我们最习以为常、却隐藏着最大奥秘的奇异东西,现实往往比小说更离奇怪诞。我小说里“破碎虚空”的观念,就是来自对此的思考。

  进化

  在过去的50万年,从进化的角度去看,人类的脑袋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使猿人变成了有高度智慧的生物,就像一朵该3个月才开的花,3日后便茁壮盛放,其中的原因仍是个不解之谜。人类学家称此为“失落的环节”。英国科幻大师克拉克便以一块透明石板,喻示人猿的进化来自外星生物的助力。这种人类的变异,并非逐渐蜕变,而是强加上去的。这使我们在现代人的脑外,还残存着爬虫的脑、哺乳动物的脑。当我们丧失了“人”的理智时,便会变成禽兽不如的东西。我的作品凌渡宇系列里的《兽性回归》,便是探讨这个主题。

  口述/黄易

  C08-C09版采写 本报记者 张弘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ulture/2009/04-21/008@025757.htm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22: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版黄易首现大陆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4-14 11:07:12 · 来源: 新京报   
    《寻秦记》等10部作品陆续推出,称尚无封笔想法



  本报上海讯 (特派记者张弘)昨天下午,“黄易精品”系列图书新闻发布会在上海花园饭店举行,由上海英特颂图书有限公司策划,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云梦城之谜》、《覆雨翻云》等10部作品正式面世,黄易小说的“地下出版”时代也宣告结束。

  我的武侠小说是“1+X”

  在发布会现场,面对记者对于他小说“穿越”风格的提问,黄易称,穿越只是一种手段。“其实我在《寻秦记》中只是想写实,当一个现代人到古代时,他的心理会怎样呢?如果你是他,会觉得一切如梦,不真切,做什么都不需要负责任。他的心理要融入古代,那时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穿越就有了很高的利用价值,并会产生很多变化。”

  在论及武侠小说创作时,黄易称,自己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可以用1+X方程式。从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到金庸、梁羽生,以及古龙、温瑞安,有一条清晰的传承脉络,这条线就是1。到金庸那里打到顶峰状况以后,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我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写好了之后拿到出版社,出版社认为新武侠完全没有市场,也没有前途,而我的看法正好相反,认为武侠小说有无限的可能性,这就是X。”

  “我不是一代武侠宗师”

  回顾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黄易称,一般的文学题材的创作很容易入门,但是武侠小说入门很难,自己当初的创作是一个真正无方向的时代。对于出版策划方称自己为“新一代武侠宗师”,黄易称,“这是出版社的宣传,我从来没有这样自称。”对于武侠小说的前景,黄易表示了乐观,“时间会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武侠盛世终将开启,但是,要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武侠。”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问及是否还在写作的时候,黄易还表示,“写作是我最大的乐趣,我想我不会封笔。”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ulture/2009/04-14/011@11071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易的武侠小说也曾是我的最爱,只藏了四套,大唐双龙、寻秦记、覆雨翻云、边荒传说,感谢安石先生摘来的图片和资料信息!
仔细看黄易的脸颊跟古龙去世前的消瘦劲儿很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4: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也许是酒色过度吧?据说温瑞安特别好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9 22:38 , Processed in 0.0346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