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 古龙金庸众师联趣__兼征天字1号对“冰比冰水冰”下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07: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坛友参与讨论。很有启发。
      “道道”作为形容词有“胸有成竹貌”,“故作深沉貌”等意涵。
      “古今”可为嵌入之自洽小对联。

       受启发续作一新下联(创新性属于坛友):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
下联:老道道道道古今

      ——老道长  胸有成竹地、语重心长地  诉说  古今往来 典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0: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传统建筑术语中,“栏”主要指横向构件,承担主要防护功能,例如:木制栏杆的横向构件常被称为“栏板”。
      “杆”通常指纵向支撑结构,例如:脚手架术语中,纵向杆件明确称为“立杆”(即垂直方向)。

      “栏”和“杆”,回归几何的抽象,是横与纵的对应。“栏”对“杆”,是自配置小对联。
      因此,“栏杆”可对“东西”。


     “老依”指三国时,“夫余国”国王依虑的父亲,247年(曹魏正始八年)“老依”去世,其子依虑年仅六岁,被部众立为“夫余国”国王。
     (虑的儿子、“老依”的孙子为罗)。

      高贵的国王“老依”可对卑贱的“小偷”。

     “老依”的祖先,扶余国历代国王自东汉末年起便向中原王朝称臣,三国时期延续对曹魏的朝贡与政治依附。
     在依虑出生后,慕容鲜卑和高句丽对于扶余国威胁加重,“老依”不得不频频派亲信向曹魏求救。
    “老依”曾经一直送亲信到扶余王城边缘,依依款款,表达了对亲信的殷切期望。

     扶余国王城的城墙并非中原常见的夯土或砖石结构,而是以粗大原木制成的木栅作为主要防护设施,形成环绕城邑的防御屏障;
     这种木栅构造与中原城池的夯土城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的建筑传统。

    扶余国内城边缘是横竖结合的栏杆结构。
    “老依”依依依栏杆,送别向曹魏求救的亲信。依义为紧挨、背靠。
    “老依”背挨栏杆,目送亲信的马车渐渐走远,依依款款,对曹魏的救援充满期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0: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晋司马取代曹魏后,继续保护扶余国。
      但到285年(太康六年),夫余国还是被慕容廆击破。

     “依依款款”可对“偷偷摸摸”。
    “依栏杆”可对“偷东西”,均是动词-名词相连的“谓语-宾语”结构。

       因此有: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
下联:老依依依依栏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9 1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加一个。庞察是一名老警察,庞察察察察动静——庞察一副明察秋毫的样子,正在察看监视现场的动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Caesar 发表于 2024-7-29 12:30
武侠小说章回体许多标题都用楹联,新派的古龙、金庸都用过楹联标题,他们的标题都严格遵循平仄吗?梁羽生我 ...

      多谢坛友参与讨论,您的问题已经思考了很久。假如结合自身的实践加以回答,可能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1: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标题(又称"回目")必须满足基本的要求。

      其一、概括性原则‌:标题必须准确概括该章回的主要故事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如《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就概括了全书起因。

      其二、顺序性原则‌:标题的前后顺序,必须与该章回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一致。
      例如《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先发生。“洪太尉误走妖魔”后发生。而不是相反。

      其三、结构性原则:标题必须是对仗工整的结构,指章回体标题通常由两句对偶的文字组成,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
       例如《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立首功"。
       通常可将标题视为对联,上联、下联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子句的子结构(词性)是一致的,如上联的“宴桃园”与下联的“斩黄巾”严格对应,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主语尤其对应,如“豪杰”对“英雄”。

      其四、平仄性原则:如果将标题视为楹联对联,则还有最基本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上联必须仄声收尾,下联必须平声收尾,不能颠倒”,“上联尾三字不可都是仄声,下联最末三个字不可都是平声”(不能三仄尾或三平尾‌)。
      例如,《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yì 借名流隐括全文wén"就满足“上联必须仄声收尾,下联必须平声收尾,不能颠倒”。
      “敷陈chén大义yì”不是三仄尾,“隐括kuò全文wén”不是三平尾。

      其中前两个原则是最基本,第三个原则的满足,必须看作者如何理解“对偶”?
      有时只是使标题满足基本的对偶,例如"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立首功"中,“三结义”与“立首功”不是严格的上下联关系。
      可能作者认为“三字”对“三字”就是“对偶”,“三结义”与“立首功”是一件事对一件事。

      第四个原则是对第三个原则——理解“对偶”的深化,视为楹联。但楹联的要求太多,例如,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
      而仅仅是满足“上联仄(声)收、下联平(声)收”已经有很大压力(指对职业作家的多个报纸连载同时举行)。

      感到意外的是,《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gōng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bù",貌似就不满足——刚好与第四个原则相反,“上联反而平收”“下联反而仄收”!

     《红楼梦》呢?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líng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xiù" ,貌似也不满足“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但曹雪芹怎么会呢?
       笔下宁可相信,按照古语的读音,《红楼梦》第一回也满足“上联仄(声)收、下联平(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1: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为了同时满足四个原则,可能不得不修改原拟标题的用词,降低用词的绝对准确性、文雅的程度等等。

       例如,《The Chinese Lake Murders(湖滨断案传奇)》这部书,英文原版与初译版,均没有章回体标题(回目)。
       为了给第四章赋予标题,本可以拟就为:“第四章 诉异状阴影罩花船(chuán) 查信笺案情显蛛迹(jì)”

       但是“船”是平(声),“迹”是仄(声),就与《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gōng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bù"一样,刚好与第四个原则相反,“上联反而平收”“下联反而仄收”

       无奈只能修改为“第四章 诉异状阴影罩花艇(tǐng) 查信笺案情显蛛踪(zōng)”。

       花艇与花船有微小的差别,而“蛛踪”没有“蛛迹”佳,“蛛迹”是蛛丝马迹的简化。
       事急可以从权,但时间充分,还是要重新拟就。对于“蛛踪”自己不满意!

       有时,为了同时满足第一个、第四个原则,既使得标题概况主要故事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又使得“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需要不断更改用词,直到最后满足,而时间也就耽误了很多。
       当时的实践,为了第四章,改过好几个标题,都不满意,最后只能重新回到原标题“第四章 诉异状阴影罩花船 查信笺案情显蛛迹”中,重新微调“交卷”,似乎花了近一个钟头,后来都不想兜兜转转修改,先满足四个原则再说,以后有时间才由其他坛友帮助修改,使得更为文雅一些。

       笔者只想作“历史重演”或“沙盘推演”,以体验早期武侠作家拟就章回体标题(回目)的艰辛;

      体验后的反思是:一个以稿酬为生的作者,每天尽可能多写些文字,怎么可能将时间大量花在更改标题上?

      怎么可能将时间大量花在“上联仄收、下联平收”上面?

      推想,这也是大量武侠作家,后期放弃章回体标题(回目)的原因之一。
      (有没有武侠作家是不为钱而创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8-31 12:27 , Processed in 0.0444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