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 先金梁期_香港武侠作家“大圈地胆”作品信息简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有港台专家对来自广州报纸业的武侠作家进行研究,并使用一个“广派”武侠作家的概念。
       基本研究结果是:“广派”武侠作家始于邓羽公(忠义乡人、凌霄阁主),后期的“广派武侠”包括佼佼者我是山人的创作,均受到邓羽公的影响。
       即:整个“广派武侠”始于1930年署名凌霄阁主的武侠小说《至善禅师三游南越记》。

       笔者认为先行者的观点是正确的——我是山人等受邓羽公的影响,实际上,忠义乡人提携了念佛山人,念佛山人提携了我是山人,不可能不受忠义乡人的影响。
       而笔者独立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以并存。
       笔者认为,先金梁期香港武侠作家群,子群成员——来自广州报纸业的武侠作家,武侠小说创作借鉴的武侠小说年代,
       早于邓羽公的1930年,至少要追溯到杜階平1916年的作品。
       假如“广派”武侠作家主要指曾经长期在广东从业或作品大量描述岭南一带武林轶闻的作家,那么杜階平也应算一个,著述武侠小说的最早时间,
       可追溯到1916年,早了邓羽公14年。

       笔者认为,并非所有对来自广州报纸业的武侠作家,均借鉴邓羽公1930年开始的武侠小说,至少有大圈地胆,所借鉴的是1916年的杜階平武侠作品。
       大圈地胆早期作品“技击丛谈”,与收录了杜階平武侠作品的“武侠丛谈”,体例十分相近。
       而大圈地胆早期武侠系列——“烂头何”系列,其中的“烂头何”是真实人物,有口传历史。
       正式将口传历史诉诸文字的,最早就是杜階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5-12 10:39 编辑

杜階平在《小说月报》1916年第7卷第3期第1-4页,发表的《拳术纪闻》,开篇就是“烂头何”的轶闻,杂志栏目为“栏目: 説觚”。文字如下:

         拳术纪闻(一)

       淸嘉庆末叶,有烂头何者,佚其名;本崖州宦裔何氏子。
       幼从少林寺僧醉痴学技击。醉痴高足八人,位次序艺不序齿。何其大弟子也。
       学成,浪游南朔。居恆恪守师训。善自弢晦。惟以卖药餬其口。

       晚年返粤。流寓于香山县之前山乡。
       其居停金翁,慈善厚重,䣊里称长者。
       有子名公济,未弱冠,有声庠序间。顾公济虽文人,而有尙武志。
       与何亲炙久,窥知其怀绝技。遂事以师礼,谢去举业,请受业焉。
       何感金翁遇之厚,且喜公济恂恂儒雅,逆知非肯挟技凌人者,许之。
       尽以其所学授之。毋隐。公济技虽精,从不向人前自炫,人鲜知之者。
       何居公济家五年,迺去而就韦冬暄之聘。

       翠微韦冬暄,武孝廉也。性豪迈,富膂力。
       其宅后圃,有石鼓一,重五百斤。韦奋足踢之。如转丸。
       初韦延师习技。师到门必先与角力。侍者以榼载二纸函,一钜而色红,一小而色白。
       钜者裹百金。小者裹五金。胜者留,进百金作贽;不胜者去,给五金作川资以辱之。
       先有一二拳师受创去,自是无敢应聘者。
       殆闻何名,独卑词厚礼延为师。
       何婉谢之,盖恐其秉性刚烈,异时或藉已术以贾祸也。
       嗣韦求之切,且指天自誓。何审其意诚,始勉就焉。积三年。
       韦以天生勇力,更得名师秘授拳法,殊自矜诩。
       偶醉后语何曰:“若以拳勇较雌雄,恐除吾师外,无论谁人,不得不让某出一头地也。”
       何哂之曰:“何地无才,汝乌得目无馀子。他人姑勿论,设与前山金公济遇,恐汝尙非其敌也。”。
       韦闻之,面发頳,嘿而退。

       何揣其必寻金较技。则夜走前山吿公济曰:“明日韦必来。子技固优于彼,然当念同门谊,姑饶之。彼善使单头长棍,其足以制人死命者。惟腾蛇鑽穴一法,子可执双头棍,用俊鹘摩空法破之,蔑不胜矣。聊辱之以折其骄气,勿遽伤要害也!”
       金唯唯受敎。预为戒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拳术纪闻(二)

       翌午,韦果诣前山访金。金使人要于路,延入祖祠招待室,盖金族人讲武地也。
       旣晤,略致相慕语。韦即乘间请曰:“闻君久从何师游,外功高妙。僕不才,亦窃以此自负。未审谁为健者,亟欲与君一扑为戏。君肯赐教否?”。
       金夷然曰:“是奚不可。惟相角时,偶有干犯,请勿以孟浪见罪。斯可矣。”
       导之入藏械室。指示韦曰:“诸械任君择用,僕固无不可者。”
       韦见金状态文弱,已心轻之。继听金言含藐视意,遂愤然取壁上所悬单头长棍。瞪视金曰:“僕用此。或可不辱尊命。”。
       语毕,持棍趋祠内旷场,蓄势以待。金亦携双头短棍随其后。
       少林棍法,以老到称著。二人同出一师,初交手,工力悉敌,皆无懈可击。
       战酣,惟见双棍起落出没;势如疾风暴雨。呜呜有声。观者方却立目眩。
       瞥见韦陡蹲于地,突举其棍,猛向金脐中直捣。
       金急耸身一跃,越过韦后;以棍尾从高猝下,点其拇指。
       复从臀后一拨,韦棍坠,被击,顚去寻丈。
       蹶起欲遁,而正门已严扃矣,迺由旁门逃出。
       韦旣垂翼归,耻其技之不若人。并怼其师之靳其术而不传于已也,微以语侵何。
       何晓之曰:“凡学吾术者,当戒惰,尤当戒骄。惰之弊,业不能精而止耳。骄之弊,将并其所固有者而失之,且足以招尤。
     “子心粗气浮,所得未及十之五,即目空一切。今略受挫辱。亦云幸矣。人患不自知其短。苟能平乃气,虚乃心,循序而习之。
     “俟火候到时,某当不惜以密法相授。绝诣非能躐等求也,子何怨我为。”

       韦闻而愧悔。痛自刻励。何亦不吝诱掖。
       逾年,韦技已精。何遂辞归。

       咸丰间,韦从军,积功至副将。会广西藤县大盗赵金龙、赵金凤、兄妹作乱,负固排云岭,数败官兵。
       粤大府檄韦会勦。韦威勇素为贼所讋,故先声夺人,连阵皆捷。
       已合围矣,韦急功。潜于风雨夜,独骑登山后,窥贼垒。
       误堕阱,贼伏起。群以长矛攒刺之。遂殉焉。

       先是韦有爱妾蒋燕燕,江西绳伎女也。虽乱头麤服,而貌颇娟好。更挟惊人技,牆高丈有五,能一跃而过。善用飞鎚,操纵如意,能于五十步内碎人颅。
       随父鬻技至香山。韦见而悦之,以重金赂其异母,纳为妾。
       年馀,产一男。及韦西征,蒋委其子于嫡。易钗而弁。寻至营。韦多资其臂助。
       方韦之冒险探敌也,蒋屡阻之。又请随卫,皆不听。竟及于难。
       蒋誓雪夫仇。卒用诱敌计,手刃赵金龙。贼援至,力竭。含笑自刎死。可谓奇女子矣。
       时洪杨势盛,广西已沦为贼薮。殆年久事平。无有为之表彰其义烈者。
       幷韦冬暄一生事迹,亦仅得诸里閈父老之口述。久且湮没无闻,可伤已。

       韦子超,蒋氏所出。受遗传性,亦英猛过人。
       长而从学于唐家六。善点脉法。惜蚤死。无可纪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7: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階平的拳术纪闻(三)发表于《小说月报》1916年第7卷第4期第5-8页,文字如下:

       同时有卢二伯者,操客籍语。年近古稀,鬚眉苍古,故人皆以二伯呼之。
       肩药囊,背负葫芦,贮酒以备醉。
       恆往来于前山翠微间,售药自给。其药膏每帖取値十钱,满千钱则止不售。贫者赠之。
       弗少吝。得其药者,以治刀棒伤、及风痹等症,罔不瘳。人因争购之。二伯杖头常满,莫漫愁沽也。
       日者有近村莽少年,亦就其旁,开场卖药。半日无过问者。
       少年嫉卢之利市也。借端詈卢,卢不答。
       少年欺其老。临去,行近卢前,佯为足误,踢翻药囊。钱与药满散于地。
       卢起,微拍少年肩曰:“君何盛气乃尔。吾明日将避而他去,让君独营其业可乎。”
       言竟微笑,俯而自拾其钱。

       少年掉臂径去。行不三里许,即觉心悸气结、筋骨拘掣。倒道侧,呼痛不已。
       适唐家六过而见之。熟视久,大惊曰:“此少林点脉法也。不速治,殆矣。汝曾开罪于人否。”
       有知其顷辱卢事者,为吿于唐。并代求救。
       唐摇手曰:“解铃须用系铃人。余无能为力也。速往哀之。或可免。”
       于是一二好事者。苦邀唐同往寻卢。唐亦欲一识其人,许之。
       至则卢荷囊行矣。追及,唐与众代为谢过。
       卢重违众意,勉从其请。至少年前,以隻手倒提其两足,轻击其背者三。乃掷之地曰:“愈矣。”
       少年长吁一声,已能起坐。卢数之曰:“贫老人藉卖药以延残喘,与世无争。有何宿怨,而必对众凌辱我。此等害群之马,本宜除郄。今日若不念唐君情面,虽以百金餽我,亦不屑援手也。”
       旋顾谓唐曰:“吾友烂头何非君师耶?然则点脉回生法,君亦优为之,何必重烦老夫手续也。”
       一笑而去。唐坚邀过从,不听。
       自是前山翠微间,不复见卢二伯行迹矣。

       香山当咸同之际,群盗杀掠无虚日。独不敢犯前山翠微唐家三乡者,徒以公济等诸人在耳。
       职是乡人皆敬礼拳师。
       农隙,毕集族祠,以修武事。即童子亦效尤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20: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階平的拳术纪闻(一) ~(三),讲述的是“烂头何”在广东香山县(今属于中山市)的武林轶闻,文中指出“晚年返粤,流寓于香山县之前山乡。”
       查地方志,前山乡位于今广东省珠海市与中山坦洲的交界地带。
       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为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
       1925年,孙中山逝世,为了纪念他,把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
       1957年尚有“前山乡”的建制,但隶属由中山县改为“珠海县”(现珠海市)。

       杜階平的拳术纪闻(一)一开始就交代,“淸嘉庆末叶,有烂头何者,佚其名;本崖州宦裔何氏子。”
       淸嘉庆末叶一般指“1799年~1820年”,应就是“烂头何”出名的时期。
       杜階平交代了“烂头何”是少林僧的高足:“幼从少林寺僧醉痴学技击。醉痴高足八人,位次序艺不序齿。何其大弟子也。”
       武艺最高才是大弟子,不问年龄。

       崖州今属于海南省的三亚市,是“烂头何”的籍贯,海南省1987年以前一直属于广东省,1988年才成为“特区省”。

      杜阶平的武侠小说,多描述广东一带的武林轶事,这种风格,影响了以念佛山人、我是山人为代表的先金梁期香港武侠作家。
      推测杜阶平也是广东人,待验证。但至少比较了解香山县的历史。

      杜階平的拳术纪闻(三)称:
    “香山当咸同之际,群盗杀掠无虚日。独不敢犯前山翠微唐家三乡者,徒以公济等诸人在耳。”
      有侠友称“唐家”是今珠海市“唐家湾”,今“大学林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23: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来,学习了,果然有干货!楼主厉害。
我更好奇这句:“后来询问了接近罗斌环球集体的老前辈,得知大圈地胆本名是黄健,这个名比较健康,问老前辈为何黄健要起名大圈地胆,老前辈笑而不语。”
谁询问的?楼主吗?
环球的哪位老前辈呢?名字不方便说吗?
黄健,这个名比较健康——这个推论厉害了
老前辈笑而不语——这位老前辈还挺逗!考据文章写出言情小说的效果了。大圈地胆根本就不是环球圈子里的人,这位老前辈恐怕根本就不知道,还故作神秘,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9 14: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老辈武侠研究专家,曾经提出了“广派武侠小说”、“广派武侠作家”的概念,后来网页中看到有人进一步将概念拓广,例如“广派技击小说作家” 新概念,以包含更多作家。
台湾老专家的研究,“广派”的作品,无论技击小说还是武侠小说,均开始于邓羽公,也即是30年代。楼主的考证帖,得到杜阶平的作品时间,按照“广派技击小说作家”的新概念,杜阶平也属于其中。那么“广派技击小说作家”的作品最早时间,也就远远突破30年代。从1916年已经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6-26 14:25 , Processed in 0.0931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