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1|回复: 6

[原创] 贺端午__金庸办明报、《鹿鼎记》与兼祧婚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0 11: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10 19:46 编辑

贺端午__金庸办明报、《鹿鼎记》与兼祧婚姻


      昨天管理员翻出笔者旧帖《金庸与著名艺人萧蔷_问答录___暨金庸自评金庸小说 》,
其中最关键是金庸的表态:
    (记者插问:听说您欣赏黄蓉,却不敢娶黄蓉?)
  如果世界上有黄蓉,愿意嫁给我,我当然要娶了,这样人生会丰富很多。①
————
        注:倪匡评说考证文献之一,《贺元旦__金庸导演和编剧的电影》,链接
https://bbs.gulongbbs.com/forum. ...4209&extra=page%3D1

     在将《贺元旦__金庸导演和编剧的电影》在论坛贴出后,笔者有一段时间感到不安。
     本来金庸的创作史值得考证,但避不开金庸的进入长城电影公司时的婚姻状况。
     本着“隐恶扬善”的精神,出于对金庸先生的尊重,
     笔者专门查了资料,可以说明“1951-1952年金庸与杜冶芬已经处于准离婚状况。”而朋友资料说明“1953年金庸与杜冶芬离婚”;
     因此,笔者考证得到的
    “早在1953年、1954年,金庸(查良镛)编剧的电影,主角是夏梦,金庸已有机会与夏梦解释剧本。”
     此时,金庸已经没有任何道德上的负担,而“隐恶扬善”精神也可以维持。
     因此,把该贴主要结论发完了,笔者终于释怀。


□□□□□□
□□□□□□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11: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10 19:51 编辑

        该帖写道:“金庸作为主要导演,却是在1957年底到1958年初,开始电影摄制的。”
        也即可以用导演身份与该著名影星接触。(影视界流传的两人直接摊牌,也约这个年段)。
        但后来,有侠友指出:1956年5月1日金庸与朱玫结婚,那么1957年……

        这使得笔名感到不安,但因为《贺元旦__金庸导演和编剧的电影》的一个考证结果是:
        如果金庸与该著名女星结婚,那么中国就多了一位吴宇森、李安,少了一位武侠小说的第二代或第三代领袖!
        而且是贺元旦专稿,删掉了不好。

        带着对金庸的内疚,笔者专门查了香港的婚姻制度。
        原来,香港虽然已经随内地而解放,但婚姻制度没有马上执行一夫一妻制,
        在50年代前期与中期,一夫多妻制是合法的,笔者再次释怀。
        资料显示,香港1842年被英国统治后,在社会很多方面进行近代化改造,但就是在婚姻制度上保持着原来制度,
        根据大清律例允许男子纳妾,上世纪50年代后期香港政府响应女权主义及平等原则,
        废除了在香港实行多年的大清律例(澳门随后也废除大清律例)。
        假如50年代后期就是1958年-1959年,金庸先生即使1957年向该女影星摊牌,也没有任何道德上的负担。

       但随着一个问题产生了,虽然1951到“50年代后期”之前,一夫多妻制是合法的,但却是一妻多妾制度,先者为妻,后者为妾。
       即使该女影星同意与金庸结婚,难道她作为大明星,愿意为妾?
       因此,需要再设身处地为金庸先生想想,如果同时并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11: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10 19:48 编辑

       因此,只能从大清律例往上溯,查古籍。
       可查到,明宣宗时代,著名的“三杨之一”的杨士奇,采取“兼祧婚姻”制度,娶了两位妻子都是正妻,俗称“两头大”。
       既然大清律例没有废除,明朝律例也应该没有废除,金庸按照“兼祧婚姻”,可以使得该女影星与朱玫都是正妻。
       所谓“兼祧婚姻”,来源于“兼祧制度”。例如,
       一个家庭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分为嫡长子长房,二儿子二房,三儿子三房。
       结果只有三房生了一个独生子,长房和二房都没有儿子,
       按照兼祧制度的操作流程来执行“传宗接代”,那么三房这个独生子就要兼祧三家人所有的财产。
       为了三家人以后都有人“传宗接代”,这个独生子就是这三家人的“儿子”了,
       因此这三家家长都要为这个独生子分别娶一位妻子,他和三房妻子所生的儿子再分别去继承三家人的财产,
       三个妻子都是正妻。

       香港是一夫一妻制度是1969年7月18日刊宪, 1970年7月10日经港督批准公布,
       决定1971年10月7日为本条例的"指定日期",实行婚姻改革。主要内容有:
       在指定日期及以后缔结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也不得缔结兼祧婚姻
       旧式与新式婚姻,凡于指定日期前根据华人法律及习俗在香港举行婚礼者,即属旧式婚姻,一如现在注册婚姻一样,都视为有效婚姻

       注意没有,婚姻改革规定,虽然不能再“缔结兼祧婚姻”,但原有兼祧婚姻制度依然有效,"指定日期"前的兼祧婚姻法律仍然视为有效婚姻。
       虽然不同朝代、不同皇帝,对兼祧婚姻制度执行不同,例如某些时期不会为“两头大”办“婚姻证”,
       但民间是允许的,官府态度是默认,没人告,“两头大”就可以存在,官府当成不知道。
       到后来,某些朝代,即使不是兼祧人,一夫两妻“两头大”,只要没人告,就可存在,官府默认。

       那么,假如金庸当年仿照兼祧婚姻做法,并存两位“冰人”的关系,两个正妻。
       到1971年10月7日实施一夫一妻制度,原有“两头大”还可以维持(参考赌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11: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10 11:40 编辑

       1959年,金庸与同学沈宝新,创办明报集团,中国武侠小说历史的著名一段,也开始了。
       是否同1959年是50年代最后一年,不仅兼祧婚姻连一妻一妾制度都不存在,有关系呢?
       金庸恰好是正牌的法律专业学生,精通法律。
       幸甚至哉!
       中国武侠小说的历史,继续朝着金古的“新派”大方向前进!
      而历史也应该记住朱玫,记住朱玫明报集团、对武侠小说历史的贡献!

      而金庸的《鹿鼎记》呢?
      昨天管理员翻出笔者旧帖《金庸与著名艺人萧蔷_问答录___暨金庸自评金庸小说 》中:
      记者问:为何《鹿鼎记》的风格和其他小说差异这么大?
      金庸答:是因为不想重复以前的小说,想要创新,所以故意让它和其他的作品差距大一点。

      笔者倒有猜测,金庸先生1957-1958年构想的兼祧婚姻,无法在现实世界实现,
      因此,只能借助《鹿鼎记》,把兼祧婚姻进行到底!
      这样,《鹿鼎记》中的公主,不会因为“后进门”而屈为妾,都是正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11: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倪匡先生1957年到香港,1959年结婚,兼祧婚姻已经消失。
      不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1 22: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书说古人可以娶上三妻四妾,是不是理解错了?要兄弟三房仅生了一个独生子,才能让独生子娶了三妻以便生子分别继承兄弟三房的财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1 2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6-11 23:33 编辑
胡不歸 发表于 2024-6-11 22:33
以前看书说古人可以娶上三妻四妾,是不是理解错了?要兄弟三房仅生了一个独生子,才能让独生子娶了三妻以便 ...

       常义下所谓“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的三妻,并非指三个都是“嫡妻”。
     (在某些朝代,三妻的定义是贵妾和良妾此类等同于民间“平妻”的高级妾室,四妾的定义则是指身份最低级的四类妾室。)

       虽然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但唐朝的律法是禁止男子同时娶两名以上妻子,以保障嫡妻的合法权益。妾室在受保护方面远不如嫡妻。
       嫡妻不是可以随意休弃的,必须满足七出之条才能休妻;但是,
       如果嫡妻是主持了公婆丧礼的媳妇,即使满足七出之条也不能被休弃;糟糠之妻不可弃,娘家已家破人亡没有亲属也不可弃,即使满足七出之条。

       古代、甚至到晚清民初,妾室依然没有地位,远不如嫡妻。
       举一例,说明为妾室争取地位的艰难之处。
       民国与吴稚晖、胡汉民、于右任并称“民国四大书家”的谭延闿,一直追随孙中山,曾任大元帅大本营内政、建设部长,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
       谭延闿父亲为晚清大臣谭钟麟,生母李氏是谭钟麟的妾室。
       因为是妾室,即使谭延闿如此高地位(宋美龄的母亲是谭延闿的“契妈”,宋美龄为其“义妹”),
       谭延闿生母李氏去世办葬礼时,族里人坚决不让棺材走正门,因为妾室的棺材只能走偏门。

       谭延闿只好自己躺在棺材上,诅咒自己“死了”,“抬我出殡走正门”,这样其生母的棺材才能走正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6-26 14:23 , Processed in 0.1042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