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9|回复: 3

[校对] 《财神与短刀》文字校订求证方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6 13: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中华武侠群下载的《财神与短刀》,部分地方自己拟进行一些校订,没有原版,不知对不对,就教方家。要是谁有原版PDF扫描版,能发一个就好了。

1. 第一部(三):   一个人如果忽然被人往一辆急行中的马车上推下去。“往”字疑为繁体“從”字转简体之误,改为“从”。
2.第一部(五):“赌老爷子的一根烟袋。”......    一把分文不值的旱烟袋,有人竟可用一袋价值连城的翡翠来赌。这个一根烟袋、一把烟袋,是否应统一为一根或一把?
3.第二部(五):可以划入烟喉,改为“可以划人咽喉”。他满脸都是剽悍英干之色,查了下百度,“英干”似有出处,照旧。
4.第二部结尾:已经有一双枕头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一双”或为“一只”?

4.因后面第四部开始用“哪”字,故将前两部应该用“哪”的地方的“那”字改为“哪”
5.第四部(二):就跟一张石雕像样。似乎少了一个“一”字。这样似乎也行,未改。
6.第四部(二):一手三暗器和金沙掌更是名震江湖。这个“一手三暗器”是否有误?     朝朱动笑,笑说......是否应为“朝朱动笑笑,说”?
7.第四部(二):一手袁公剑法已入化境。结合后文,应为“猿公剑法”              
一声吆喝自车后传来,老奴循声望去。结合上下文,此处“老奴”应为“老袁”之误。
老袁已如鬼魅般得迎了上去。“得”似乎应为“地”。但本文“地”多写为“的”,的地得混用未明确区分,比如多处将一般应用得、地的地方,写为“的”。也许原文如此,故一般未作校改。
8.第四部(五):拖着那床锦被垫在地上,就那么以手支头,侧躺在棉被上。结合前文,这个“棉被”似应改为“锦被”
9.第四部(六):伸手便待将金梅接住。“金梅”改为“金梅花”
10.第五部:那个白袍小将攸然左手一扬。“攸然”疑为“倏然”。但攸然亦可。因未见原文。未改。
11.第五部(二):他施展出袁公剑法飞身下击,袁公剑法改为猿公剑法。
                              他指着棉被上的朱动,“棉被”改为“锦被”
                 (三):朱动坐在那床绣着大红莲花的的锦被上,他的视线所及,除了除了树枝......,删掉一个“的”,删掉一个“除了”
                             大约维持著半盏茶的光景,铜掌魔发出裂锦似的一声大叫,像银臂魔的尸身奔去。遵大陆简体用法及该文前后用法,改“著”为“着”。改“裂锦”为“裂帛”。改“像”为“向”
                (四)黑衣蒙面人驾驶者马车转了个大弧。改“者”为“着”
                   (五)节比鳞次的屋宇。节比鳞次,改为“栉比鳞次”。秦冰冰又像旋风样的从侧门走了出了。出了改为“出来”。身后跟随者两个劲装打扮的丫鬟。改“者”为“着”
12.第六部(二):可是也不足以看下银臂魔的大好头颅。  改“看下”为“砍下”。
                               这么说出这种话来。改“这么”为“怎么”。你怎么说固然不错。改“怎么说”为“这么说”
                   (四)骑着马上蜂拥而至。改“骑着”为“骑在”。      铁蹄敲击再青石板上发出一片凌乱的蹄声。改“再”为“在”
                              关玉门不仅武功盖世,而且家境优裕。山西五大钱庄里的首富。去掉第一个句号,在山西前加“是”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改“功夫”为工夫       全身懒羊羊 改“懒羊羊”为“懒洋洋”      对任何人都可以泼辣的起来,改“的”为“得”
                              不敢在笑,改“在”为“再”     “俾子”改为“婢子”      连续堵了两天两夜 。改“堵”为赌      这也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前加“是”         只有金梅美没有笑。删去“美”    到还没什么 改“到”为倒   
                      (八)你就用这床棉被 “棉被”改为“锦被”     你不是说不认的齐大哥吗。改“的”为“得”
............................................................
发表于 2024-12-27 19: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1.第一部(三):一个人如果忽然被人往一辆急行中的马车上推下去。“往”字疑为繁体“從”字转简体之误,改为“从”。
原文就是“往”。不过按句意,“从”更合理一些。
2.第一部(五):“赌老爷子的一根烟袋。”......一把分文不值的旱烟袋,有人竟可用一袋价值连城的翡翠来赌。这个一根烟袋、一把烟袋,是否应统一为一根或一把?
应该是第二部的(五)。原文如此,没必要统一。
3.第二部(五):可以划入烟喉,改为“可以划人咽喉”。他满脸都是剽悍英干之色,查了下百度,“英干”似有出处,照旧。
原文是“可以划人咽喉”。原文就是“英干”.
4.第二部结尾:已经有一双枕头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一双”或为“一只”?
一只是对的。
4.因后面第四部开始用“哪”字,故将前两部应该用“哪”的地方的“那”字改为“哪”。
这里可以改。
5.第四部(二):就跟一张石雕像样。似乎少了一个“一”字。这样似乎也行,未改。
原文如此。没有一。
6.第四部(二):一手三暗器和金沙掌更是名震江湖。这个“一手三暗器”是否有误?朝朱动笑,笑说......是否应为“朝朱动笑笑,说”?
原文就是“一手三暗器”。
原文就是“朝朱动笑,笑说”。
这段有个问题,第三小节的开头是“金梅探首窗外,只见一辆黑色马车急追上来”,而不是目前的:“金梅涨红着脸,骂了声:“一定是那个臭不要脸的女人……””。
7.第四部(二):一手袁公剑法已入化境。结合后文,应为“猿公剑法”。
的确是“公剑法”。
一声吆喝自车后传来,老奴循声望去。结合上下文,此处“老奴”应为“老袁”之误。
的确是“老”。
老袁已如鬼魅般得迎了上去。“得”似乎应为“地”。但本文“地”多写为“的”,的地得混用未明确区分,比如多处将一般应用得、地的地方,写为“的”。也许原文如此,故一般未作校改。
原文为“老袁已如鬼魅般迎了上去”。
8.第四部(五):拖着那床锦被垫在地上,就那么以手支头,侧躺在棉被上。结合前文,这个“棉被”似应改为“锦被”
原文是“锦被”。
9.第四部(六):伸手便待将金梅接住。“金梅”改为“金梅花”
原文即是“金梅”,而非“金梅花”,金梅即金梅花,不必强行统一。
10.第五部:那个白袍小将攸然左手一扬。“攸然”疑为“倏然”。但攸然亦可。因未见原文。未改。
原文为为“然”。
11.第五部(二):他施展出袁公剑法飞身下击,袁公剑法改为猿公剑法。
原文为“袁公剑法”,但结合上文,可改为“猿公剑法”。
他指着棉被上的朱动,“棉被”改为“锦被”
原文为“棉被”。
(三):朱动坐在那床绣着大红莲花的的锦被上,他的视线所及,除了除了树枝......,删掉一个“的”,删掉一个“除了”
原文只有一个“除了”。这里还有个问题,此小节不是从“银臂魔像拎小鸡样的,把金梅拎在手里”开始,而是从“这种怪异奇绝的情景,不仅使金梅吓得跌倒地上忘了起来”开始。
“她右手掣著短剑”,著应改为着。
大约维持著半盏茶的光景,铜掌魔发出裂锦似的一声大叫,像银臂魔的尸身奔去。遵大陆简体用法及该文前后用法,改“著”为“着”。改“裂锦”为“裂帛”。改“像”为“向”
改“著”为“着”,“裂锦”应为“裂帛”。改“像”为“向”
(四)黑衣蒙面人驾驶者马车转了个大弧。改“者”为“着”
原文为“黑衣蒙面人驾着马车”,改“者”为“”,没有“”。
(五)节比鳞次的屋宇。节比鳞次,改为“栉比鳞次”。秦冰冰又像旋风样的从侧门走了出了。出了改为“出来”。身后跟随者两个劲装打扮的丫鬟。改“者”为“着”
原文为“栉比鳞次”。
原文为“出来”。
原文为“跟随着”。
12.第六部(二):可是也不足以看下银臂魔的大好头颅。  改“看下”为“砍下”。
原文为“砍下”。
这么说出这种话来。改“这么”为“怎么”。
原文为“么”。
你怎么说固然不错。改“怎么说”为“这么说”
原文为“么说”。
(四)骑着马上蜂拥而至。改“骑着”为“骑在”。
原文为“骑”。
铁蹄敲击再青石板上发出一片凌乱的蹄声。改“再”为“在”
原文为“”。
关玉门不仅武功盖世,而且家境优裕。山西五大钱庄里的首富。去掉第一个句号,在山西前加“是”
原文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在山西前加“是” 。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改“功夫”为工夫。
原文为“功夫”,这里没必要改,用法不同而已。
全身懒羊羊 改“懒羊羊”为“懒洋洋”
原文为“懒洋洋” 。
对任何人都可以泼辣的起来,改“的”为“得”
原文为“得”。
不敢在笑,改“在”为“再”
原文为“再”。
“俾子”改为“婢子”
原文为“婢子” 。
连续堵了两天两夜 。改“堵”为赌
原文为“赌”。
这也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前加“是”
原文无可奈何前有“是” 字。
只有金梅美没有笑。删去“美”
原文为“ 只有金梅没笑”删“”和“”。
到还没什么 改“到”为倒。
原文为“ 还没什么”。
(八)你就用这床棉被 “棉被”改为“锦被”
原文为 “棉被”。
你不是说不认的齐大哥吗。改“的”为“得”
原文为“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7 2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捉虫。这里说明一下,本书前三部校对者为本论坛的“黄昏雨缘”,后面的校对者为“侠韵留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4: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不懂,袁公剑法是对的,取自越女剑的典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4-4 10:03 , Processed in 0.0426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