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着重传统自然演变形成面向的研究很多,当以Edward Shils为其中翘楚,他的Tradition一书迄今仍受称道。中译本书名叫《论传统》,由傅金坚、吕乐所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于1992年出版。
【2】Eric J. Hobsbawm 主编的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1983)论文集,研究主题囊括大英帝国的本土和非洲、印度等殖民地的范围。而Hobsbawm特就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欧洲为例,论证大众传统的由来。本书中译本叫《被发明的传统》(陈思仁等译,台北:猫头鹰,2002)。
【3】关于国民党从事中国人国族主义论述,可参阅陈奕麟,〈国民の创造から想像の国民へ——战后台湾の未完成の革命〉《思想》823(1993.1),页108-126;杨聪荣,〈从民族国家的模式看战后台湾的中国化〉收载于吴密察等著《建立台湾的国民国家》(台北:前卫,1993),页162-167。
【4】参见叶洪生〈从美学观点比较港、台武侠小说之异同——以梁羽生《白发魔女传》与卧龙生《飞燕惊龙》为例〉发表于中研院文哲所主办「国家政策与通俗文化」第二次研讨会上(1997年1月6日),页1,特别是注1(见该文页20)。
【5】正经有十二脉之说确立之时,奇经有八脉之说一直在酝酿、建构之中。奇经中的任脉最早出现于汉代《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那是讨论任脉与女子生育有关的一个脉,之后东汉《汉书・王莽传》有以真人真事加以记载,可视为任脉为人确知的明证。而奇经中的督脉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为早于汉代的文献。〔以上所说据李建民〈考古发现与任 脉学说的再认识〉《燕京学报》新12期(2002年5月)、以及〈督脉起源考〉(未刊稿,讲于2002年7月31日,史语所)〕。元明以降道家内丹说和民间道教气功武术的发达,可能是奇经在继任、督二脉被发现之后才又将之前唐代医家之说加以汇整而产生众说纷纭的奇经有八脉之说。到了1577年李时珍总结逾七百年的讨论和逾三百年的民间练气功实证经验,正式提出《奇经八脉考》(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页1623-1644。(以上所说见陈兵〈中华气功在道教中的发展〉,《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4期,页8-20)
【6】汉代马王堆汉墓中竹简《十问》中有谓「百脉生疾」,转引自林富士〈道教与房中术〉(引言稿纲要),页8。不过这时尚未有「奇经」的知识就是了。
【7】外省籍作家中也不是没有人以速成武学为吸引读者的手法。大约后于田歌《天下第二人》不久的卧龙生《玉钗盟》讲主角徐元平受少林寺慧空大师灌以三十年功力,也是讲到「运转奇经」、「上行十二重楼」之类的经脉话语。但十二正经论述则不见提及。见该作(台北:汉麟,1979)页38-40,页56-57。这则资料由老友王道还所提供,谨此志谢。
【8】现代物理学家以电磁现象解开气行经脉的身体观。据此,凭人的肉眼是无从窥知气的运行的。东方白此处所言是无稽之谈。
【9】参见林保淳〈武林新瑰宝奇儒访问记〉《佛乘世界月刊》22期(1999年12月),页49。
【10】我曾面访云中岳先生,知他是位练家子。之后他曾致书笔者,说他不懂中医,全凭幼年看乃父为人施术治病,记忆所及搬写到小说中,并提醒笔者,错误的医学知识有害于人云云。
【11】彼得,柏克(Peter Burke)于其 The Art of Conversation(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一书中,表示菁英和俗民的阶层划分没那么壁垒森严,只要他们之间有沟通的管道,文化是可以破除阶级的僵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