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回复: 1

[分享] 倪匡两则短文,相声《越吹越有》与“忆李小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期刊,大人, 一九七一年,三月(第十一期)
越吹越有(相聲)
倪匡
人物:張三、李四(張逗,李哏)
(張、李登台,鞠躬)
張李: 張三、李四,伺候各位一段相聲。
張:嗯,您貴姓?
李:姓李啊。
張:(不屑地)姓李,那可不怎麼樣,沒什麼大人物,就算有一個李世民,也是宰了自個兒兄弟,才當了皇帝的!
李:(向觀眾)瞎!歷史他倒挺熟!(不服氣地)那,您貴姓啊?
張:姓張。
李:(譏諷地)噢,姓張的有大人物?
張:有啊,張飛!
李:不錯,張飛是英雄。
張:本來嘛,家喻戶曉,老幼皆知啊,張飛的英雄事蹟可多呢,你看過三國沒有?
李:看過。
張:想當年,張飛血戰虎牢關——
李:(打斷話頭)噯,慢點,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除了張飛,還有劉備,關羽!
張:噢,還有他俩?
李:本來嘛!
張:(聲势汹汹地)你 知道什麽,要不是他倆跟張飛拜了把子,誰知道他們是誰啊!他倆是沾了張大哥的光!
李:唔,你怎麼管張飛叫大哥啊!
張:他姓張,我也姓張,五百年前共一家,我叫他大哥,你管得着嗎,你!
李:好,好,怎麼着?吵架來了!
張:張大哥曾經在百萬軍中救阿斗——
李:(急阻止)好了,別說了,百萬軍中救阿斗,那裏頭沒有張飛!
張.(瞪眼)沒有張飛,有誰?
李:趙雲,趙子龍!
張:(撇嘴)趙子龍,他算是哪棵葱!
李:噯你不用管他是那棵葱,百萬軍中救阿斗的,是趙子龍的英雄事蹟!
張:嗯…………這個這個這個………… 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李:(向觀来)看他還有什麼可以硬扯的。(問張)我怎麼不知其二啊?
張:這個這個這個…………趙子龍…………這棵葱,他是五虎將之一啊,五虎將裡頭,有張大哥啊,要不是五虎將裡頭有張大哥,誰知道趙子龍這個娃娃,趙子龍他是——
張李:(齊聲) 趙子龍他是沾了張大哥的光!
張:(笑)你可明白了吧!
李:(费解狀)我明白了,我更糊塗了!
張:虎牢關戰呂布,百萬軍中救阿斗,那還不算,還有長坂坡前退曹軍!
李:這才像話,長坂坡退曹軍,這是張飛的事。
張:(眉飛色舞)張大哥當橋而立,一聲大喝,嚇得曹軍,尿滾屁流,還有厲害的哩!(唱)喝斷了橋樑水倒流(做手勢)
李:他還唱「甘露寺」吶,唱得倒不壞!
張:一聲大喝,不但把橋喝斷了,還會河水倒流,你們姓李的,幹過這得意事麼?
李:那也不過是小說家的渲染罷了!
張:(怒)胡說,放屁,扯蛋!張大哥當年那一聲吆喝,我幫過腔來着,你知道嗎?
李:(警贼地)你?你幫着張飛吆喝啊!
張:對了,要不是我幫着張大哥,他一個人能有那麼大的能耐啊!張老弟的嗓門雖然大——
李: 噯,張飛怎麼又成了老弟了哇?
張:我想起來了,我那一聲吆喝,嗓門比張飛還大,那長板橋其實是我吆喝斷的,歷史學家不明所以,算在張飛頭上,所以我是大哥,他是老弟!
李:(以扇撃張頭)你別挨罵啦!
(張、李鞠躬退)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期刊,大人,一九七三年,八月(第四十期)兩次見面
兩次見面
倪匡
武俠小説名家倪匡,.曾為李小龍編這「唐山大兄」和「精武門」,
茲應本刊編者特請,撰寫一篇見解精闢的「李小龍給我的印象」。
晝寢未醒,主編來約稿(很有點孔明味道),囑談李小龍事。李小龍死後,人人在談,忽然之間,多了不少「童年好友」出來,也算是一絕。雖然「唐山大兄」、「精武門」,都曾有過關係,但是見到李小龍,前後不過兩次,一次是吃飯兼看「精武門」,一次是吃飯兼談論電影故事,兩次都有相當深刻的印象。
一起看「精武門」那次,坐的是樓座,當樓下觀衆一發現李小龍在樓上,紛紛湧到戲院的前面,仰首觀望,鼓掌喧嘩,要李小龍現身,李小龍起立,揮手,觀衆大樂,一批又一批湧過來,呼叫之聲不絕,李小龍頻頻揚手,如希特勒之檢閱羣衆。陪大明星看戲常有,未曾見過威猛如此者,眞是嘆爲觀止。當時就肯定,李小龍在電影界的地位,無人可以拍馬追得上。
照說,一個人有了這樣的地位(而且是極其穩固,無可動搖的地位),應該是高興之極的了,但是從接近他的人所說的一切看來,似乎又未必,這樣地位穩固的超級巨星,會看了一篇忠實的報導文字,而大興問罪之師,實在不可理解之甚,只好說他是謎一樣的人物了!
第二次見面的印象是:李小龍對電影有狂熱。曾見過不少對電影有狂熱的人,張徹是,羅維是,王羽是,蔡揚名是,李小龍也是。那天,他化了兩小時左右,講述一個電影故事(恰好是一部電影的放映時間),每一個細節,都詳細講了出來,連主角在走路時,採用什麽配音,都加以描述,那是一個很不錯的故事;後來沒有拍,講完之後,道:「請你寫劇本。」
當時,未加考慮就拒絕了,因爲本身對電影的熱情不高,在這樣的情形下寫劇本,更連一點創作的趣味都沒有了,完全變成了錄音機,十分乏味之故。並且建議他自己寫,他的回答是,不會寫中文;答以「可用英文寫,寫了翻譯。」結果,他的戲自編自導自演,成績斐然,但已不是那個故事了。他講的那個故事,簡單,有力,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故事,但當時在塲的鄒、何兩位,表示不同意,本人曾戲言曰:「你這種故事,張徹最喜歡!」他就夾起文件走,作要去找張徹狀。鄒、何兩位另有一個故事,是寫搶奪馬來亞一個錫礦的,準備去拍錫礦的實景,但李小龍反對,他的話很有道理,說:「礦的所有權,有文件,法律證明,不是拳頭可以强搶得來的。」由此可知,當時他十分清醒,有法律觀念,基本上不相信暴力可以解决問題,這是現代文明人應有的觀念。可是觀乎後來,他接二連三,用「硬物」指嚇人,那時,他的頭腦已經有點問題了。
李小龍是一個成功的入物,極其成功的人物,名與利,像洪水一樣湧向他,在旁人看來,他是一個值得羡慕的對像,然而,在他自己而言,如何接受一刹間湧過來的名與利,如何消化和適應,只怕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6 21:21 , Processed in 0.0374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