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7-20 08: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老报人对恽铁樵提携文学新人的做法,甚至为赞赏,下面的话忘记是郑逸梅、还是范烟桥抑或他人所说,但记载比较客观,有许多例子。
“那时中国的小说,还在幼稚时代,居然经他的提倡,把小说的价值,顿时提高了。当时对于投稿的后进,诱掖劝勉,不遗余力,在他手中产生出来的小说名家,委实不少呢。他的性子,非常质直,所交的朋友,不论新旧,都以真诚相见。主任月报数年,他的文名,震动海内。”
在钱基博投稿之时,尚为新人,后来才证明恽铁樵的慧眼。
1913年《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上刊登的一篇小说《怀旧》,便是鲁迅先生的处女作。
恽铁樵阅后大加赞赏,逐段加了小评,如“接笔不测,从庄子得来”“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写得活现,真绘声绘影”,署“焦木附志”。
如上楼,焦木是时事小说革命外史之一、之二的署名,正是恽铁樵笔名。
据说张恨水的第一次投稿,也被恽铁樵所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