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 端午赞__南洋公学撰述侠作的师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0 08: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恽铁樵创作的各种体裁小说,也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如:
       第三卷第一期,社会小说《新论字》署名铁樵。
       第三卷第一期,纪事小说 《赣榆奇案》(情侠原稿) 署名铁樵。
       第三卷第二期, 记事小说《孽海暗潮》,署名铁樵。
       第三卷第三期,言情小说《文字姻缘》 (樾侯原稿),署名铁樵。
       第三卷第四期,言情小说《泥忆云》,署名铁樵。
       第三卷第四期,时事小说《血花一幕》(革命外史之一),署名焦木
       第三卷第五期,时事小说《鞠有黄花》(革命外史之二) ,署名焦木。
       第三卷第六期,记事小说《洞庭客话》,署名焦木。
       第三卷第八号,哀情小说《七十五里》,署名铁樵。

      虽然很难查到恽铁樵创作的严格武侠小说,但标识为其他类型小说的,也有涉侠小说;
      更不能说恽铁樵不重视武侠小说。
      实际上,在恽铁樵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多篇著名的武侠短篇小说,例如钱基博的武侠短篇。
      恽铁樵后来将之结集编辑为《武侠丛谈》。

       这些著名的武侠短篇小说,笔者以前曾经逐字精校,详细见<林纾《技击余闻》[光绪34年]暨钱基博《技击余闻补》[民国3年]侠作 校对版>,链接为

      https://bbs.gulong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996&extra=&highlight=%E9%92%B1&pag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0 08: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老报人对恽铁樵提携文学新人的做法,甚至为赞赏,下面的话忘记是郑逸梅、还是范烟桥抑或他人所说,但记载比较客观,有许多例子。
      “那时中国的小说,还在幼稚时代,居然经他的提倡,把小说的价值,顿时提高了。当时对于投稿的后进,诱掖劝勉,不遗余力,在他手中产生出来的小说名家,委实不少呢。他的性子,非常质直,所交的朋友,不论新旧,都以真诚相见。主任月报数年,他的文名,震动海内。”
      在钱基博投稿之时,尚为新人,后来才证明恽铁樵的慧眼。

      1913年《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上刊登的一篇小说《怀旧》,便是鲁迅先生的处女作
      恽铁樵阅后大加赞赏,逐段加了小评,如“接笔不测,从庄子得来”‚“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写得活现,真绘声绘影”,署“焦木附志”。
      如上楼,焦木是时事小说革命外史之一、之二的署名,正是恽铁樵笔名。‚
      据说张恨水的第一次投稿,也被恽铁樵所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0 08: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878年出生的恽铁樵,18岁时(1896年)与夫人丁氏结婚。24岁时(1902年)生下大儿子阿通。
      38岁时(1916年),阿通因为白喉病去世。据说三个儿子都因为庸医所悟而去世,未能证实此说。
      恽铁樵家族本有医学传统,故悲痛中开始研究医学。
      根据族谱记载,其五世祖南楼为清代名医,伯父西农擅内科,同光间悬壶常州青果巷。堂兄仲乔在家乡行医,亦有名声。其家族的医学背景为“孟河医派”。
      民国六年,恽铁樵39岁,辞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主编之职
      民国九年,恽铁樵42岁,于六月离开商务印书馆,开始了医生生涯。

     (恽铁樵对鲁迅——周树人医生跨界成为文学家的处女作《怀旧》,大加赞赏,相信坚定了周树人弃医就文的决心,不料恽铁樵华丽转身为医生)
     (恽铁樵与鲁迅的职业刚好换个位

       恽铁樵曾经为作家、翻译家,也曾经为报刊的编辑、编审,现在则跨界成为医生。
       那么恽铁樵的医学水平如何呢?
       民国作家的正式印刷文字,提到恽铁樵的第四个儿子也得了伤寒症、生命垂危,其他医生都认为回天乏力之际,恽铁樵自己开方治疗,儿子最终转危为安。
       时间为民国八年左右,恽铁樵还未离开商务印书馆。因为消息传开,许多人都让恽铁樵治病,无法同时在商务印书馆上班。
       到了民国九年六月,恽铁樵“不得不”正式悬壶济世。

       文献有记载的还有,民国知名作家、杂志编辑“钝根、芙孙家的孩子,病重已到最危险的地步,都经他在死神手中把两条小性命夺了回来。”
       钝根为王钝根,芙孙为严芙孙。
       这充分证明其医学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20 08: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了《恽铁樵医著大成》,ISBN号为:978-7-5132-4469-5。
       《恽铁樵医著大成》全书由恽铁樵著述《论医集》、《群经见智录》、《脉学发微》、《伤寒论辑义按》和《药盦医案全集》组成。

      《论医集》不分卷,载医论18篇,分别从医学管理、医学教育、临证经验、医学思考与制方分析等方面反映了恽氏的中西医汇通思想。
      《群经见智录》三卷,载医论65篇,对《内经》理论大胆提出了新见解,批驳了余云岫攻击《内经》之谬说。
      《脉学发微》五卷,从中西汇通的角度阐述脉理、脉象,对于脉学发展或有积极意义。《伤寒论辑义按》六卷,以日人丹波氏《伤寒论辑义》为蓝本,同时增补多家注文,并将个人按语附于各节条文之后,是恽氏研究《伤寒论》的重要著作。
      《药盦医案全集》八卷,系恽铁樵生平临证验案之总汇,总计约两千案,分七门四十类,多连续记载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过程,对临床多所裨益。

       当今医学界总结了恽铁樵的医学贡献主要体现在:

[1]中西医汇通思想,恽铁樵主张"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既要继承中医精髓,又要吸收西医长处。
[2]理论创新:恽铁樵提出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长短,应相互借鉴。
[3]临床实践:恽铁樵擅长治疗外感热病,创制了融合中西医学特点的方剂。

       由于恽铁樵等民国医生的成就,诞生了一个“中西医汇通流派”。其要旨是:
       主张融合传统中医理论与西方医学技术,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实践路径。
       该学派以中医思维为基础,吸收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等成果,强调中西医互补:中医注重整体观与自然规律,西医侧重实证与局部分析。
       核心思想为"通其可通,存其互异",提倡以中医为本位吸收西医成果。

       一个出版了武侠短篇小说集《武侠丛谈》,自己也有多篇翻译作品、多类体裁小说(包括涉侠小说)问世的高产通俗文学家,后来演变为一个医生,这不能不说是通俗文学界、武侠界的一个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9-4 07:23 , Processed in 0.0427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