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让你飞 于 2025-9-26 00:50 编辑
1985年9月21日,40年前的今天,一代武侠小说宗师古龙先生与世长辞。
他的生命如流星般灿烂,也如流星般短暂,仅仅48个春秋便消逝在茫茫的宇宙间,快得令人猝不及防。
正如他代表作之一《流星蝴蝶剑》中所写:
流星的光芒虽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星能比它更灿烂,辉煌!
当流星出现的时候,就算是永恒不变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芒。 斗转星移,40个春秋过去了,古龙留下的72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著,却依然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笔下的快意江湖,侠客浪子,酒与剑,自由与热血,友情与爱情,仇恨与宽恕,始终保持着动人心魄的魅力。
他的生命如流星,但他的作品却如恒星。永远不灭的恒星。
在这72颗星星中,有一颗分外特别和引人注意,它就是古龙的最后绝响——“大武侠时代”系列。
“大武侠时代”系列,是古龙在生命最后阶段寄予厚望的作品,也是他“求新求变求突破”创作精神的最后一次贯彻。当时古龙缠绵病榻,险死还生,却对进一步提升武侠小说的文学性念兹在兹,并付之以仅存的心血。他曾说:“我希望至少能再活五年的时间,让我把‘大武侠时代’写完,我相信这会是提升武侠小说地位的作品,也会是我的代表作之一。”
他又一次成功了——虽然,他没有再活满五年。
读者和评论家普遍认为:这部短篇武侠作品集,以明朝为大背景,以神秘组织赌局为主线,通过连环杀人案与江湖对决事件的交织,敷演出一个个轻薄短小,却又精彩万分的故事。每篇既自成段落,又前后呼应,以致独立去看,各是一首尾完备的短篇,合起来看,则是鱼龙曼衍的长篇。在语言上则更是炉火纯青,字字珠玑,处处留白,给读者无尽的回味,可谓古龙晚期作品中的杰作。
“短刀集”首篇《赌局》在《联合报》上的连载
说起该系列在台湾的发表,还颇具戏剧性。《赌局》《狼牙》《追杀》《海神》四篇以“短刀集”之名在《联合报》万象版连载,《猎鹰》《群狐》《银雕》三篇却以“大武侠时代”之名在《时报周刊》连载。具体日期为:
台湾《联合报》连载(标题“短刀集”):
《赌局》:1985.03.01—03.16
《狼牙》:1985.04.07—04.24
《追杀》:1985.05.29—06.15
《海神》:1985.07.20—08.08
台湾《时报周刊》连载(标题“大武侠时代”):
《猎鹰》:1985.04.28—05.19,374—377期
《群狐》:1985.05.26—06.23,378—382期
《银雕》:1985.06.30—08.04,383—388期
不同的标题,不同的报刊,导致读者一开始以为“短刀集”和“大武侠时代”是两个不同的系列。后来才发现,两者主要角色同为卜鹰、关二、胡金袖、程小青、聂家兄弟等人,情节亦互有关联,应该属于同一系列。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报周刊》373期上“大武侠时代”的预告
当时古龙名气太大,《联合报》和《中国时报》两大报业集团竞争非常激烈,名家新稿一时间成为争夺的焦点,而各自的副刊主编皆和古龙交情匪浅,同时求稿,新稿却只有一部,给谁好呢?古龙为了不让朋友失望,只能将新稿一拆为二,一家一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龙也不能例外。而且既然戏已做了,就要做足。
于是古龙将给《时报周刊》中的《紫烟》改为《猎鹰》,正式提出“大武侠时代”说法,并特意在篇首写了一段标题为“高手”的引言,以示区分:
在我们这些故事发生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 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代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 在这个特殊的阶层里,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人。 这个时代,这个阶层,这些人,便造成了我们这个武侠世界。 (中略) 在“六扇门”里,也有高手,他们的反应和嗅觉,似乎都要比别人高上一等,有时甚至会有一种野兽般的第六感,让他们总能在千钧一发的关头,逃过敌手致命的一击。 可是当他们出手时,却往往能一击命中,那种准确的判断,精密的计算,和无比快捷的动作,就像是一只鹰。 ——一只猎鹰—— 现在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一个猎鹰般的高手和他的故事。
这段后加的文字,为《时报周刊》(包括万盛结集本)独有,香港版本和新加坡版本(后面将说到)均无。 所以,“短刀集”和“大武侠时代”,其实是一回事,同一个系列。可能古龙自己也觉得“大武侠时代”这个名称更大气、更恢弘,所以就将其取代了“短刀集”。
该系列拆分给两家报刊连载完毕后,又由万盛出版社结集出版(《银雕》未收入),共两册,第1册名为《猎鹰》(1985.08,合刊《猎鹰》《群狐》),第2册名为《赌局》(1985.11,合刊《赌局》《狼牙》《追杀》《海神》),其中《赌局》内页标“原名短刀集”,进一步说明了“短刀集”实为“大武侠时代”的原名。
但原本每篇故事有着明确的先后次序,拆分连载并结集出版后,次序被彻底打乱。
打乱后的次序为:《猎鹰》《群狐》《赌局》《狼牙》《追杀》《海神》。
万盛本作为今本的源头,读者自然按其次序阅读,先《猎鹰》、《群狐》而后《赌局》等,细心者便会从“颠倒错乱”的时间线中看出蹊跷。
——这便是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今本之祖本——万盛本,次序、文本等存在不少问题
香港方面,七个短篇全部在玉郎机构旗下的《清新周刊》连载,统一标为“短刀集”。古龙去世后,玉郎以“大武侠时代”之名先后出结集本3册,和连载的次序也不尽相同。 《清新周刊》连载次序为:《赌局》《狼牙》《紫烟》《群狐》《追杀》《海神》《银雕》。
玉郎本的出版次序为:《赌局、狼牙、追杀》(第1册,1985.10);《紫烟、群狐》(第2册,1985.12);《银雕、海神》(第3册,1985.12)。
正确的次序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篇《赌局》是可以肯定的,《联合报》和《清新周刊》开篇都有一段前言:
有的刀虽然短,可是通常都比长刀更凶险,比长剑更毒恶,一击致命,生死呼吸,杀人于方寸间。 有些人和故事也和短刀一样,短、奇、险、绝。 现在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类的故事。
前言之后是关于赌局这个组织的说明文字,然后故事才开始。
故事讲的是薛涤缨和柳轻侯的比剑及引发的赌局。结果柳轻侯败,薛涤缨死;赌局卜鹰胜,关二败。
紧接着是《狼牙》。
开篇进一步补充说明赌局的情况,并告知读者卜鹰和关二的赌局又将开始,赌注是一颗充满了神秘传奇的狼牙。
最后关二赢得了狼牙,但真正的赢家还是卜鹰。
《清新周刊》上的连载
第三篇应该是《紫烟》而非《追杀》,因为《追杀》的开头说得很清楚,“追的一方是新近才入刑部当差的程小青,据说他最近几乎因为一件冤狱而遭处决,所以才下决心入刑部,管世间所有的不平事”,“右手已齐腕断去”,程小青自断右手和含冤入狱发生在《紫烟》和《群狐》两篇中,涉及济南城连环命案,直到最后案件侦破,程小青才得以释放。破案过程中,还穿插了聂小雀和唐捷的一场轻功决斗及引发的赌局,更彰显情节的相互关联和巧妙交织。
另外,香港本在《紫烟》开篇还有一段引言,是《时报周刊》没有的:
对于“赌局”,大家知道得已经不能算太少,可是“财神”呢?财神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根据江湖中消息最灵通的一些人的说法,财神的主舵在山西,很可能只不过一栋平常的房屋而已,只不过谁也不知道它究竟在什么地方? 财神一共有九位,其中大部分是山西的大地主和尊号钱庄的大老板,他们的节俭和理财都天下闻名的,其中只有一个人是例外。 这个人就是关西关二,就是名闻天下的关玉门。 (中略) 他这一生中,唯一的一个真正的亲人就是他的寡姐,和她辛苦守节抚养成人的独子,他就是关二的嫡亲外甥。 现在这个年轻人竟卷入了一连串神秘的杀人案件中,而所有的案件,全都开始于一股紫烟。
引言承上启下,《紫烟》故事发生在《赌局》《狼牙》之后,于此一目了然。再次证明古龙将系列拆分发表时一系列的“良苦用心”:删掉此段文字,加上“高手”文字,并将《紫烟》改为《猎鹰》。
故前五篇次序为:《赌局》《狼牙》《紫烟》《群狐》《追杀》。
玉郎本《紫烟、群狐》开篇引言
最后是《银雕》和《海神》的次序。两者在台湾的初载时间分别为——
《海神》:1985.07.20—08.08
《银雕》:1985.06.30—08.04,383—388期
《银雕》比《海神》整整早了20天,按照随写随刊的创作习惯,《银雕》的创作时间也应该比《海神》要早,最起码开稿时间要早。
《银雕》以程小青调查“银雕”真实死因为主线,展现了紫丁香组织与江湖势力的暗战,当然也少不了卜鹰等一众高手的插手。《海神》则讲述卜鹰在“以身入局”的一场豪赌中,如何遭遇海难流落荒岛,遇见神秘的“海神”,与其展开一场可怕的狩猎游戏;最后大家都认为卜鹰已经遇难或死于海神之手,开始筹备他的葬礼……
对比两个故事的时间线,《海神》明显发生在《银雕》之后。所以七篇的正确次序应该是:
《赌局》《狼牙》《紫烟》《群狐》《追杀》《银雕》《海神》。
《银雕》在《时报周刊》上的连载
那么为何《银雕》才被视作古龙的遗作,而非《海神》呢?
因为《银雕》的篇幅比《海神》要长得多,故事也复杂得多,创作耗费的时间精力当然也更多,以至于晚开稿的《海神》已完稿时,《银雕》还差一点没有写完。据古龙知己好友陈晓林回忆,当时他曾去探望古龙,得知其病情反复,体力不支,实在无法再写下去。古龙还将最后两章的情节设定向他口述,坦言日后自己若无机会,希望他能帮助续完。
见面后数日后,古龙忽然在家中昏倒,在诸事匆忙中,弟子丁情只抄了古龙旧作中的一句话,聊作结束,以应付《时报周刊》的最后一期连载,这句话就是古龙晚期作品中常见的名言:
这个世界上岂非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
去年年初,笔者在查阅新加坡图书馆的电子报刊时,又发现了“大武侠时代”在《新明日报》上的授权连载。
1985年3月13日至15日,新加坡《新明日报》相继在头版等醒目位置刊出“古龙重出江湖”、“写在古龙的‘七把短刀’之前”、“《七把短刀集》及《白玉雕龙》——古龙抱病撰写两部新著,本报早已购得独家版权”的公告,并于3月14日开始连载。连载次序为:
《赌局》(七把短刀之一)1985.03.14-03.26
《狼牙》(七把短刀之二)1985.03.27-04.08
《紫烟》(七把短刀之三)1985.04.09-05.05
《群狐》(七把短刀之四)1985.05.06-06.07
《追杀》(七把短刀之五)1985.06.08-06.21
《银雕》(七把短刀之六)1985.06.22-07.29
《海神》(《短刀集》之七完结篇)1985.07.30-08.21 《新明日报》对古龙“七把短刀”的预告
《新明日报》的宣传和连载,提供了几点非常重要的信息:
其一,古龙在创作伊始就已决定了《短刀集》的第一部(或第一集)是七篇,所以又名“七把短刀”。以此看来,古龙至少是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创作构想(除《银雕》未及收尾外)。但整个《短刀集》(《大武侠时代》)应不止这一部,它是古龙打算花五年时间完成的“巨著”,只不过古龙已没有机会写出来了。
其二,连载次序全部正确,和故事时间性完全吻合,证实了笔者对七个短篇先后次序的梳理。《银雕》为第六篇,《海神》为第七篇即完结篇。结尾处卜鹰打算参加自己的葬礼这一设定,也符合文艺作品暂告一段落时的悬念和气质。
其三,各篇连载日期基本和《联合报》《时报周刊》同步,有些篇目还更早,如《银雕》从6月22日开始连载,比《时报周刊》还早8天,进一步证实《银雕》构思较为靠前。
其四,从《赌局》开始到《海神》完毕,长达5个多月,中途无一天断稿!这在古龙身体健康时都很少见,何况是重病缠身之际。可见一来古龙对待该系列比以往任何作品都来得重视,二来该系列的写稿、供稿应有一定的提前量,各报刊才能从容安排版面和刊发日期,不至于因断稿而中途停载。
古龙在完成“大武侠时代”第一部共七篇的同时,还曾为友人的新创杂志《大追击》双周刊助稿,连载“大武侠时代”的衍生篇《财神与短刀》,塑造主人公浪子朱动这一崭新人物形象。但该篇仅仅连载3期后(1985.07.26—08.23),古龙便撒手人寰,后由风中白续写10余期后也无疾而终。
也正因如此,《银雕》和《财神与短刀》曾一度佚失,近些年才被挖掘出来,并被公认为古龙的两大遗作。 热爱古龙的读者常感叹:如果再给古大侠哪怕五年生命,以他那无与伦比的创作力,不仅整个“大武侠时代”系列将顺利完成,还将诞生多少精彩的作品!可惜天妒英才,徒唤奈何!
陈晓林曾说过:“有人说,人生三大憾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我则认为更有无可补赎的憾事:四恨天不假年,未让古龙完成他充分构思的最后杰作。每念及此,我辄有忽忽若狂、惘惘不甘的人生荒凉之感。”
如今晓林先生也已驾鹤西去,与古龙重逢于天上,人世间又少了一个真正懂古龙的人!
幸好,古龙的作品必将永远流传下去,懂得欣赏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四十年前“七把短刀”的回响,依然会振动起人们心灵深处中的那串风铃。
程维钧 写于2025.9.21凌晨
本文著作权归程维钧(让你飞)所有,并于“别存古意”(bensegulong)公众号原创首发,现授权古龙武侠论坛转发。
本文为最新考证成果,依《著作权法》规定,凡在各类著作、文章中引用本文考证过程、结果、资料者,均需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微信公众号或本论坛),敬请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