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金庸小说的一个最可贵之处是他的人民性
1、武侠精神:人民性
[孔庆东]:目前为止研究武侠小说,研究金庸读者,说金庸小说紧张、刺激,男人怎么样,女人怎么样,武功、爱情这都有,我过一段到电视台讲金庸小说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很好讲,我到北大可以这样讲,讲他的武功,讲他的爱情,讲他的历史,都可以讲,但是金庸小说人民性这是不能讲的。
[孔庆东]:我们看看金庸小说写武侠小说的内容有什么特点,可以简单谈谈。金庸笔下的侠最重要的一点不是统治者的鹰犬,不代表国家机器,与权力保持着清醒的距离。
[孔庆东]:金庸小说正面的侠都是这样的,真正的武侠精神本应如此。伟大的司马迁在《史记》里塑造第一批侠就是这样,史记为什么这么伟大,一端是人民性,一端是艺术性,他写的好,结构好,文笔好,史记所有的23史,27史都不如史记,最根本的原因是史记不把统治者放在眼里。
[孔庆东]:司马迁作为一个汉朝人,作为大汉朝的知识分子,竟然把自己的国家统治者写的那么不堪,把老刘家人写的流氓一样,这也是最伟大之处,也是后来的史家不能做到的之处,把自己的开国元勋,把刘邦的坏事全都写出来了。而把自己的敌人写的那么高大,把项羽写的那么质朴,纯情,最后还霸王别姬,(司马迁)敢这么写。
[孔庆东]:把老百姓帝王将相混在一块写,孔子就是一民办教师,居然有一卷叫孔子世家,怎么能写到世家,世家都是什么人,都是太子党,把孔子混在太子党一块写,这都是谋反之写,把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写成列传,专门有一个《刺客列传》,还有《游侠列传》。
[孔庆东]:我们什么事情都依靠法律,我们老哀叹说我们没有法律的社会,多年的宣传都认为中国的法律不如西方,一切的坏事都是因为法律不健全,电视上无论宣传什么惨事,最后的结论都是因为不懂法的结果,而加强法律是无期的永远的工程,因为法律不健全,弄了半天没搞明白,杨白劳为什么糟那么大的罪?因为不懂法律。这个办法可以解释一切,从来没有说法律本身不公正,中国人没有法律吗,我们有法律的时候西方人还是猴子呢,中国的法律从上古到近古今古最完备的法律,中国的问题难道是没有法律吗?
[孔庆东]:你看看杨乃武与小白菜,他的冤案环节每个都是有口证有物证,从法律上找不到毛病,但是人就完全按照法律被冤杀掉。这就说明法律是很无力的,关键是法律掌握在谁手里,掌握法律的人干什么,法律在他手里这个法律就是一个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最后杨乃武的冤案怎么弄的,法律没有改变,只是涉及到统治阶段的斗争,借助西太后的力量,小民顺便粘了点光,不过是满清官员和汉族官员的矛盾,最后把这个案翻了过来,谁说没有法律,法律都是有的。
2、武侠精神的堕落
[孔庆东]:为什么法律越多,人民越遭难,这是需要思考的。于是在法律之外产生一种自长正义的力量,正义不在法律那里,正义在我们心里。
[孔庆东]:正义不是在遥不可及,天天去追求,不像秋菊打官司,秋菊说的给个说法,老跟律师说这就行,律师很烦,你给我钱就行了,秋菊还问人家,你给钱,给一个说法。在纯朴乡下妇女秋菊的脑海中,这个说法在一个很悬的地方,老是对这个地方不放心,好像这个地方如果说是非正义的,就是非正义,给他钱只是希望能够买到这个说法,如果买不到也没有办法,假如律师说你是没有道理的,村长把你丈夫打死也活该,好像秋菊就没有办法了。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人们不相信法律,法律怎么违背人情物理,法律怎么可能违背天道?
[孔庆东]:正义在我们心里,我们心里自有一秆称,我记得宰相刘罗锅里面有一句话天地之间有秆称,在老百姓心中。法律为了使我们办事方便,产生一套规则,这个规则如果不合适,随时更改他,没有这个法律,并不是说不能判案子。
[孔庆东]:我们看汉朝,唐朝法律最简单,但是治安最好,刘邦入关之后,萧何制定的法律只有一条,杀人者死,伤人抵偿,没有多少。萧何唱的我也曾约法制定三章,一个大活人不知道做什么事对什么事不对,难道没有考试作弊就是正的,这是没有的。人们心中有正义的,可是这个正义一旦出来之后,就复杂了,一旦正义被标榜出来,就揭露正义,正义就被不正义窃取。
[孔庆东]:邪恶的人拿着正义的东西,所以真正好人就要变得放荡,坏人号称自己守封建礼教,既然礼教被你们拿去了,他们不守了,这些人故意放荡,喝酒纵欲,赤身裸体,在屋里裸体而行,别人说你怎么不穿衣服,我以天地为衣服,房屋为裤子,你怎么跑到我裤子里面来。他认为这个社会已经乱七八糟,你们这些人成了正人君子,我们成了流氓。
[孔庆东]:为什么有很多艺术家他们的行为不容易被理解,是因为他们不按照我们的逻辑说话,有他一套自己特殊的逻辑,他非常敏锐的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包括侠客这个事情也是一样,本来是远离政府的一些人,为人民除害,但是政府看这些事不对,政府最恨管闲事的人,这一点从韩非子看出来,社会最讨厌两种人,一种叫知识分子,一种叫侠客,知识分子仗着自己会说话,侠客仗着自己会点武功,我们社会要长治久安,要发展,除非把这两代人除掉,一代一代的统治者想尽很多办法收服这两种人。
[孔庆东]:知识分子很难收服,侠客比较好收服,侠客不跟知识分子结合,如果跟知识分子结合起来,也不太容易收拾,如果只靠自己一点微弱的工夫不行,国家机器非常强大,国家机器慢慢把侠客收入到自己的机器里面。
[孔庆东]:武侠精神一直堕落,到清朝的武侠已经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清朝的武侠没有唐朝里面的大侠了。围绕《水浒传》的斗争,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什么一针见血指出水浒传好在投降,毛主席和鲁迅英雄所见略同,都认为替天行道的侠客替朝廷行道了,这可能是历史上的必然,是英雄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到了清朝之后,人们做了200年的奴才,到清朝末年社会上讲的都是包公案,施公案,任何一个武侠都被地方领导所率领的,一个优秀的公务员率领侠客。
[孔庆东]:人们说青天大老爷非常好,青天大老爷,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他们本来也应该是侠客,但是看京剧的时候都看包公,谁注意身边的这些人,作为一个人不存在,只是一个龙套,只是武侠上跟着乱跑,或者是包公嘴里随便呼唤的奴才的名字,武侠精神沦落,所以鲁迅小说在中国小说里对这个史实表示极大的悲痛。
3、金庸小说让武侠精神重新焕发光芒
[孔庆东]:武侠人物脱离朝廷是从现在开始的。金庸在他的小说中就把这一点武侠的人民性重新把它擦亮,让它焕发出光芒。就可以看到在金庸笔下的人物,最受人民喜欢的人物,不但不留恋朝廷的权力,连黑社会的权力都不留恋。
[孔庆东]:比如令狐冲,朝廷的官不做,黑社会也不干了,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当个峨眉派的掌门都好,率领几百个小尼姑,但是这样的事情也不做。后来他的老岳丈任我行,强迫他当接班人,已经选中了,你就是事业的接班人,但是他不干,他对一切权力都怀有本能的警惕,这恰恰是构成令狐冲光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令狐冲不是这样,当了一个什么东西,读者对他的喜爱程度会降低。
[孔庆东]:张无忌也是这样,一代明教领袖,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张无忌就是明朝开国君子,明朝的皇帝不命朱,应该姓张,但是张无忌没有本事,三下两下被朱元璋略施小计就排挤出来了,采用自愿的方式,退出了竞争者。最后拿出一张笔给赵敏画眉,周芷若在窗外笑了一声,又还原一个很世俗的(张无忌)。这是还原历史,如果张无忌当了皇帝,就不是历史。
[孔庆东]:我很佩服金庸,不像现在戏说历史,把历史说的乱七八糟,人家是进去游走一圈什么东西没破坏,好像进你家里转了一圈,没有改变格局,他(另外)摆上的几件仍然和(原有的格局)很和谐,这才是大师。
[孔庆东]:这里面也有和权力似乎离的比较近,比如郭靖,帮助大宋朝守襄阳,不是为了个人的,也不是为了宋朝的朝廷,忽必烈说你宋朝如何腐败,忽必烈那段话很能打动人的,我们国家这么强大,你的小分子很快就被打掉。家说的振振有辞。但是郭靖不会那么多的道理,不会那么多的道理,他一根筋,他说不是为了朝廷,我是为了大宋的百姓,他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我不忍大宋百姓遭受不当,这是郭靖人物的闪光点,他当年要当官的话,在成吉思汗那里是金刀驸马了。但是他不要,他追求普通的人性,追求黄蓉的爱情,他宁安跟一个平民女子。
[孔庆东]:萧峰也是这样,地位很高了,当了南苑大王了,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帮助打下大宋,可以分一半江山可以,耶律鸿基希望兄弟开心,看他不开心老问,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一个相好的,很好的姑娘,被他不小心一掌打死了,他说兄弟这有什么可犯愁了,将来把南朝打下来,有的是漂亮姑娘,随便娶,他不懂得萧峰的爱情,他不理解他心里边的深深伤痛。萧峰把这一切都放弃,不但放弃,最后连生命都放弃了。萧峰的一死具有气壮山河的震撼力,按照逻辑也好,按照性格也好,按照武功也好,不可能死掉,什么力量使他死,多么大的天平压下去是他的生命,天下苍生的和平。武功最强,最豪壮的一个人,他却成了一个和平之神,他为和平而死。
[孔庆东]:所以说在《天龙八部》这样的小说里边他的人民性体现的是极为鲜明。与此相反,在金庸的笔下权力就意味着腐败,一般我们的反腐败把权力分成两种,一种是不腐败,传统把官分成清官和贪官两种。
4、《笑傲江湖》:围绕着权力展开的人性
[孔庆东]:人们要看包公,要看孔繁森,我一看电视大家看报告会,树立英雄,一看现场人们眼泪花花的掉,出了剧场就忘了,不是这个事不感人,而是那个离我们现实生活太远了。
[孔庆东]:我们从理论上认可有贪官必定有清官,但是放眼望去,谁是清官,清官是哪,除了宣传,整理出材料,更可怕的是某个人写了一本书叫《老残游记》,说清官比贪官更坏。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我喜欢包公,喜欢好人,好官多好,大家的县委书记都是焦裕禄多好。看了《老残游记》就坏了,清官更不好,贪官你给他钱就给你办事,你给钱就可以办的。贪官可以对付,贪官也是有效率,只不过润滑剂多一点,清官拿他没办法,清官什么都不要,就是不办事,清官要什么,清官要名,要名是更可怕的,贪官送给他一块牛肉,把事办了。一个人给清官送一块牛肉,正好是一个典型,大怒,把这个人拷起来,把牛肉放在街上晒,让全体人民知道我没有受贿,这个人扔在街上,活活站死,你站死是活该,因为你是坏人,你行贿,你居然向本官行贿,事也没办,他也死了,他成为一个清官,第二年升了省委书记,清官都是这样制造出来,清官更坏。
[孔庆东]:其实《老残游记》写的这个还不是最坏的清官,我们常说一将功成万古枯,一个功臣里面有多少的代价,金庸看出这一点,所有的权力都离腐败不远,权力本身就是腐败,我们如果幻想着有一些权力是腐败,有一些权力是不腐败的,在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必须认定权力就是腐败,直面这个东西,再去想怎么收拾腐败问题。
[孔庆东]:否则会被一群清官迷了眼,包公也是人,从老百姓中长出来的,这个机制都坏了,怎么从老百姓当中长出包公,我们的孩子从小受到的自私自利的教育,都是尔虞我诈的教育,从这些孩子里怎么能出包公,不可能出包公,从这个机制里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人。
[孔庆东]:在金庸的一部小说叫《笑傲江湖》,表面是武侠小说,其实是政治预言,是非常伟大的政治预言,这里面讲的权力斗争,人心为什么坏,围绕权力而搞坏的,这里有一个剑谱,这个是一个权力,谁有这个东西可以控制别人的命运,得到这个东西,为了练这个东西,人可以丧失人性。你想高人一等吗?你想对别人为所欲为,轻轻把别人弄死?先泯灭人性,先不是人,先不男不女,才可以,这一点太棒了。怎么想,怎么设想的,主要是围绕这个东西斗争的人,人性就会变化。
[孔庆东]:小说里岳不群性格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暗线,没有从小写岳不群怎么长大的,他在少年时代跟师傅练工夫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人,慢慢变化,是要追求这个东西,有些恶的层面慢慢扩大,发展。
[孔庆东]:东方不败也不是这样的人。为了说明这个人物,(金庸写了)一个任我行,在攻上黑木崖之前,跟令狐冲在一起,是多么豪迈大丈夫,智勇双全,拿得起放得下,后来他们齐心合力,终于收拾东方不败,还我河山,把原来的部属重新收归麾下,这个时候任我行坐到宝座上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下面这些人用原来对东方不败那套谀词同样对待任不行。开始的时候任我行很烦,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说这些无耻之言。此时此刻他坐到那张椅子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感觉产生了:这很舒服,挺好。后来又想假如没有点规矩收拾不了这些人,人心有变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时此刻令狐冲退出大殿,远远看去众英雄跪在地上,高高的椅子上坐着任我行,阳台照去脸上,此时坐在椅子上是任我行还是东方不败,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孔庆东]:关键问题不在于,不在于是道德好的人,是道德坏的人,是清官还是贪官,而是这套体制必然产生这样的情况,权力的规则使他背后必然要腐败,我推荐大家看看有个吴思的人写的《潜规则》,规则是坏的,人是不可能好的。
[孔庆东]:假如足球上场说规则说踢自己家门是得分的,肯定抢着往自己门踢,跟道德没有关系,完全是规则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小说上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涉及到几次农民起义,朱元璋的起义,李自成的起义,最后都不是什么喜剧的结果,特别是李自成的起义,因为他们只不过延续了原有的体制,我们看到任我行坐到宝座上,就能理解在《碧血剑》写的李自成,李自成打下大明江山之后,队伍迅速垮掉了,因为他比前朝百倍享受权力体制给他带来的实惠。
[孔庆东]:今天有很多不好的地方,黑暗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大的成就,今天这个成就不是今天建立起来的,今天这个成就是前面几代人积累起来的,当吃第六个烧饼吃饱的时候,不要忘了是前五个烧饼,我们拼命骂前五个烧饼不好吃,早知道我吃这个就吃饱了。
[孔庆东]:毛泽东从建国之初接班人的问题,接班人是毛泽东的常用词,考虑不仅是自己的位置接班人,而是整个国家的接班人,在太平洋的对岸,人家也在考虑中国的接班人的问题,早就预言了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第四代人,是高手跟高手的较量。
[孔庆东]:权力的问题是最严肃的问题,关系每个人生存,每个人命运的问题,按照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夺取全国胜利之后,只是革命的开始,只是给革命打下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真正来革命,什么叫革命,不是夺人家的权,不是阿Q的革命。真正的革命是改造灵魂,又回到鲁迅的命题,或者说革自己人的命甚至自己的命。
[孔庆东]: 在文革之后给文革所加的罪名有很多,像毛泽东所讲的文革时代或者更早的时代,很多权力机关已经资产阶级化。大家可以看看今年的畅销书《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写的很好,很真诚,看了这本书会受到很大的教育,从真诚中看到剥削阶级的子女到临死那天仍然梦想着失去的天堂,再看看他们那时候过着什么生活,在全国人民生活很困难的时候,他们家有72间房子。他们的父亲打成右派的时候,他们家待遇一点没变,警卫员、司机、保姆、厨子一大堆人,在她书里没有提到劳动人民一点的苦难,相反了一个人打了劳动人民打了耳光,过后想想不对,给劳动人民道歉了,然后说这个人人格何其伟大,赞扬这样的书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活在那样的社会的人民他们不应该提意见了,不应该反抗,这样的官僚衙门不应该变一变吗?真正的革命非常艰难,但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们毕竟还进行了。
[孔庆东]:俄罗斯是没有人民的发言,是因为俄罗斯的共产党很早就腐败掉,很早真的土崩瓦解,他们也缺乏毛泽东这样的人物,俄罗斯从赫鲁晓夫方式就败了,反马克思主义的路线,看现在的车臣问题解决不了,是一个死结。我们的民族政策是多么好,俄罗斯对车臣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两边都是你死我活,都是硬碰硬,没有说法,回到中国,中国一个是引进马列主义,加上深厚的传统文化,总是有很大的理论性的回悬余地,俄罗斯找不到说法,就是硬碰硬,他们不知道用和平的方式,这种方式是金庸小说所反对的。
5、金庸最推荐的大侠:要懂得人情物理
[孔庆东]:金庸小说写的武侠,最后用和平的方式,止戈为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以暴力杀来杀去,最后双方都失去了正义。金庸笔下侠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他是个人修养,正像儒家所讲的修炼,这个修炼过程也是以他是否接近人民的价值观为尺度,他里面比较推崇的高层次的大侠,他都是有人心的,不是修炼的无情,修炼到最好是张三丰,张三丰一闭关很长时间,但是有一次见到张无忌的时候,居然揉了揉眼睛,眼睛湿润,有泪花出来。
[孔庆东]:我们看到修行到神经境地的百岁老侠客,竟然能流泪,佛是有情的,佛是关心人民的,佛之所以受人顶礼膜拜,是因为他关心我们,我们为什么觉得西方基督教讲的上帝没有人性,为什么觉得上帝冷冰冰,离我们很远,我每次看耶稣从来没有感到亲切,后来认为耶稣是一个美的形象,因为我读圣经的时候非常恐怖,老命令我,你们要干什么干什么,不干就得灭掉,就得杀掉,上帝的手指一按,一个原子弹就过来了,现在美国的电钮杀人就从圣经来了,上帝的手指。你觉得上帝是很伟大,我干不过你,他是以暴力威胁人,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所谓圣经,所谓新约旧约,这是单方面的约,不是两个人商量,没法商量,必须按手印,不按手印就得对付你。我们的佛是为你流泪的。金庸讲人的修炼,也是有这个标准。
[孔庆东]:比如在《书剑恩仇录》里,主要任务是陈家洛,这个人有缺点,这个人很多人不喜欢,对朝廷有幻想,因为发现乾隆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想利用血统关系搞一个策反,按照毛泽东的思想放弃人民战争,不依赖人民的力量,企图弄一些雕虫小技,策反敌人里面一两个官员想策反,陈家洛最后是失败的。
[孔庆东]:金庸推崇像胡斐这样的大侠,为了一个不相识的普通百姓,为他打抱不平,不为金钱和权力所动能做,不为美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所有的人恭维你,你真好,你是大侠,就是要收拾那个人,就是要打抱不平,这就是大丈夫,金庸就是要写这样的大丈夫。
[孔庆东]:即使有了权力的人,天龙八步的段誉,最后继承了权力,继承了王位,但是是金庸笔下一个好国王,好君主。金庸小说里特别强调减轻人民的负担,课捐杂税多如牛毛,交不起钱,村长和派出所过来,给你打的半死,减轻人民负担是好的统治者,好的皇帝,比如《碧血剑》里,皇太极跟大臣们说,大明的江山为什么会亡,为什么会搞的百姓这么坏,不就是因为老百姓没有饭吃,所以江山要完蛋。将来我们得了明朝的天下,我们入关之后,一定让老百姓有饭吃,有了饭吃,咱们的江山是巩固。他的目的是让江山巩固,但是途径是让老百姓有饭吃。在房顶要杀他的袁承志心里一动,这不是好皇帝,我该不该杀他,我不杀他是不孝,没有报复仇,但是杀了他,人民就少了一个好皇帝。袁承志是汉人,皇太极是满族人,满族人当皇帝就一定差吗,汉人做皇帝就是好人吗?
[孔庆东]:有一次康熙火了,你们这帮天地会的反贼为什么一定反清复明,难道老百姓在姓朱的统治下过的好吗,现在国家过的这么好,你们老百姓为什么推翻我,康熙感到很悲愤,你们天地会老要反我,为什么,就特别不可理解,感到特别气愤,韦小宝说,皇帝别生气,我今天再不反清复明专门反明复清。康熙来说非常孤独的,我是好皇帝的,你们只不过不是满族人,你们一定把我反掉,为什么?
[孔庆东]:怎么衡量统治者,有一个很朴素的道理是否为百姓,这里没有去用西方的卢梭的契约论,他讲的是很真实的,皇帝从来不是选出来,包括在民主选举制度上。投票选出来的人,真的是投选出来?都投票决定的?你选谁不选谁,都是受他操控的,都是电视影响的,背后都是权力的结果,都是金钱较量的结果。你以为你选布什就是布什,你选克里就是克里?
[孔庆东]:金庸笔下的光彩侠客形象,最光彩的形象不是知识分子的形象,像陈家洛这样的侠客不是多么光彩的人物,也不是金庸笔下最喜欢的人物,很多毛病,跟知识分子一样:狭隘。好不容易爱上一个,又被害死了,做很多事不应该的,像陈近南也是,号称是军师,最后死的窝囊,被一个小人弄死了。
[孔庆东]:在金庸笔下知识分子气质的侠客都不好,他笔下一流的英雄都是草莽英雄,略通文化,这个文化够用就行了,能写信能上网就可以了。就是够基本的,关键是懂得人情物理。
[孔庆东]:你要懂得天道。这样的人是他笔下的人物,像萧峰、郭靖等等,还有胡一刀,这些人草莽之气,呼之欲出,这些人不是武功最高,但这些人是最有人味的人。(大家肯定想)这个人要是我的朋友多好,虽然说自己当不了这个,假如是我家邻居多好,你觉得这个人可亲,他和我们生活是那么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