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研读论文(初稿)
窃以为,还珠楼主之‘入世武侠’小说以《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系列为已知最长篇幅的作品,并以之构成还珠楼主‘入世武侠’小说的主体轴心,此其一;《云海争奇记—兵书峡》之最终完成时,当不亚于《蜀山》或《青城》之任一部作品之未来完成式,并将最终与另几部还珠内定的重要作品汇合成一个相互交融的共生体:此即‘蜀山世界’的全景图,是以我们所见到的,只是还珠楼主全部作品中的各种半成品或草图,此其二;因之,《云海争奇记—兵书峡》之未完篇使人无从得知还珠总体目标的全貌,但可由已知线索推测出未知的部分,此其三。
第一节
已知的《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的总篇幅是:
《云海争奇记》94万字,22回;
《兵书峡》62.1万字,24回;
全篇共计156.1万字,46回。(数据均来源于北岳/山西版《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第24—28卷)
这个目前所知的总篇幅相当于《蜀山剑侠传》(含《峨嵋七矮》、《蜀山剑侠后传》,约550万字)的约三分之一,《青城十九侠》(约230万字)的约五分之三,仅次于上两部作品的总字数,屈居季军。
关于两部书的题名:
《云海争奇记》中的‘云海’指的是黄山、白岳一带,乃是萧隐君—乾坤八掌地行仙陶元曜新辟居所,为长一辈正派人物继‘峨嵋三次斗剑’诸正派首脑剑仙飞升转劫后,剩余者最末一次歼灭邪派诸余孽的主战场,‘争奇’即指金华北山正邪小比武一章之后阙,双方正邪大比拼,所展现的准剑仙级高峰对决的现场版。‘记’武侠小说一种传统亦是典型的书名的起法。本书刚好到黄山斗剑进行时中断完篇,正切合题意。
《兵书峡》所指乃是一个地名,相当于我们所熟知的卧云村等还珠楼主笔下常见的桃花源式的避世隐居之所。在本书中,兵书峡作为以朱(江、唐)、白二氏遗孤为首的正义一方的‘大本营’,起到了最终推翻以‘老贼’曹景为首的僭位恶势力首脑和中国封建历史循环下的新政权──清庭的爪牙的‘革命根据地’的作用,而最终目的是重返昔日的乐土芙蓉坪,并以此为基础努力实现消灭帝王专政,‘均富均等’,亿万人民共享安乐平和岁月的伟大任务。
全书的主体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斗志的。在当时日寇侵华,内战频仍,中国国力衰微,民生惨淡,贫富悬殊,众心浮动,现实社会环境极其复杂、中国到了最危险时候的关键时刻,还珠楼主不顾生存条件的艰难困苦,毅然以《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等‘入世武侠’小说系列,为中国当代的传统知识分子作了他所能做到的代言,与此同时是他的《蜀山剑侠传》和《青城十九侠》的‘曲线救国’,折射他内倾、饱满而又忧郁的激情。
本书的出版情况:
……
从文艺作品欣赏角度来看,《云海争奇记—兵书峡》即使在六十年后的今天,照样能读出一定的新意,并没有因为岁月沙汰而沦为历史的牺牲或当时情势的被动宣传品。它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原创文学作品,并且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在还珠楼主这位超一流现代通俗文学大师的作品系年里,是属于甲榜的地位。说明了上述这点以后,我们再来以读者的眼光来看这部作品:它是以武侠小说的形式被人们所接受的。若再增加一句,《云海争奇记—兵书峡》连同其作者一样是受中国历史文化熏陶的产物,它代表了世纪之眼中国人的声音,它展示的是想象中的历史,历史中的现实,和现实中的想象。
《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的主线分三条,分别是:
以江小妹、江明、唐氏兄妹等皇族血统的子嗣为首,在一班前朝忠义之士和江湖隐居高人异士的帮助下,反抗‘弑君’僭位的老贼曹景,直捣黄龙,恢复先王一手创建的芙蓉坪,并最终努力实现伟大理想的一段长达十数年的履历;
以黑摩勒、田铁牛为主的少年英侠的成长冒险经历,切合上述宏大主题,双线发展,或齐头并进,或交叉融汇,最终在某一个共同点上形成一股主流,此线索包含有许多自《蜀山》、《青城》以来新、奇、特的逸闻等待读者去发现;
较为隐晦的一条主线,或许可作为上述两条主线的中轴线,即以找寻前蜀山世界时期,元江取宝后遗落江南一地的‘娲皇至宝’为‘引’,以戚、龙二女、狄遁、七指凶僧等正邪各派高手能人的在江南的出现为‘料’,穿插起伏一段段草蛇灰线,绵延不尽的铺叙,凭添几许正题之外的热闹。
本书之前后分割点,当在黄山斗剑—云海争奇一幕发生之先后场。这也是还珠楼主在他的这一作品集中发出的一个重要讯号:蜀山世界时代已经随着黄山斗剑—云海争奇而宣告完结,接下去是更为实际而复杂的斗争。
另外,从前几回中所透露出的隐含消息中,我们可以得知这部作品的内部时间周期,大约是不止一代,当仍将在恢复芙蓉坪以后,作二次的拓展,主角或为虞舜民、苏兰珍之子,或者田铁牛等小辈,故事也将是与前另一番面貌。──至于作者是将它归入《云海争奇记—兵书峡》之外篇,还是继续以完成其三部曲的构思,则不得而知。
……
还珠楼主的小说技巧,从《蜀山剑侠传》早期的散文诗式的抒情语调,到中后期的雄强怪伟、劲简有力的全景兼穿插式铺叙的史诗化的‘强进’过程,和美仑美奂、惊魂摄魄的魔幻视听效果及互动式的现场感,从《青城十九侠》开始即诿诿而谈,大异其趣,能蜀山所未能的惨淡经营,别开生面,幽中逞奇,直到《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的通体浑成,备尽其妙,决不可以俗眼目之者,还珠楼主已经充分挑战了他的写作难度,达到了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高标准。我想除了《红楼梦》等少数能循环古今,倾倒众生的千古绝唱而外,鲜再遇如此的美文,和一个如此纯粹的灵魂。
还珠楼主擅长于‘千里伏线’,在《云海》中这很明显,比如七指凶僧的二度出现,便跨越了全书的大半篇幅,另一位或许后期重要人物的周平(作为黑摩勒的师弟),直到《兵书峡》之后作者还不着急让他再次出头呢。当然,在这中间也不断地涌现出各种有意思的新人,如早期的周鼎,中期的辛回,后期的葛孤、熊猛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很有可能在未来有极为出色的登台亮相契机。这正如在《红楼》、《蜀山》里,许多姗姗来迟的人物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还珠楼主擅长于‘话中套话’,亦即我此前曾表达过的‘人在故事中,故事在人中’,娴熟地运用这种传统的写作方法,意识流似的拼接转移主叙述者角度及情景,能产生各种色彩鲜艳的效果,譬如《云海争奇记》第五回,接前叙周鼎联合一新交异人将野猪杀死,虞舜民等人来到周于谓的家中落坐,同周鼎谈他五岁起失踪以后的事──从周鼎五岁时被老人救走,到十多年后又回来将乃兄周铭救下一命(至此仍是作者语气叙述,但已偏向周铭角度),接着转入周鼎亲身回忆小时情景(仍是周铭角度),直至老人带他往观千松岩寒花嶂一场比武,接转而下又是周鼎眼中所见(即所谓‘推窗望月’之‘单一视点’),继而又回到作者的‘全知观点’(此时倾向于尤嘉角度:“除申林、狄遁外,还多了一个老头,一个四五岁光景的小孩。”)不仅至始至终,隐含有佯主观的客观意见,且一点也不露其间迭经流转之斑痕。进出圈环,应付裕如,自然臻不觉有我之境界。──细味全书,殆通篇如是‘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夹叙夹议,这在《云海争奇记—兵书峡》里是很明显的。或许是作者自己也无法按捺的缘故,在书中我们看到江南的风光(如‘富春江长图卷子’、‘江村民乐图’)、自然的变化(如‘江上风暴’、‘小孤山夜雨’)、底层的真相(如‘纤夫’,‘挑夫’)、饮食特产(如‘金腿’、‘明前旗枪’,各种地方菜)、人文地理(如‘说书’、‘永康方岩’)、民俗习惯(如‘草环’)、生活情趣(如‘茶艺’、‘煮鸡法’,各隐居者园林布景)、文学掌故(如《岳阳楼记》、《赤壁赋》等),及随处可见的文人风骨(移舟步月,山寺饮酒,不畏奸邪,泰然若素)等,都已经天然地化入了还珠楼主的歌唱中……充分显示了作为一个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素养、学识和情操。许多借人物之口穿插在书中的议论(如江小妹之‘富不交论’、虞舜民之‘不纳妾论’,百鸟山人之‘明清易代论’、江明阮菡之‘大同论’等),具有较深刻的理性思辨能力,并能在情感上予读者以共鸣。
作者使用一贯得心应手的半白话文,往往不经意就是一段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独具还珠特色的美文。作个比方,譬如装潢一座房屋,若论用料简省,质量上乘,且不失考究,则非还珠莫属也。当然问题还是存在,就是有的地方用词过于简省,字词间连缀语或主语的缺失,使初读者一时半会儿措不着头脑,我们若再联系到还珠楼主习惯于‘逆向思维’的写作方式(先交代故事之结果,后说明产生之原因),这就使一些畏难的读者对楼主敬而远之,终至于因噎废食,错过了阅读好书的缘份。作者的强烈的个性(特性)使他不容忍多浪费一个笔墨,但对现在的读者来说,却是一层短时期内难以逾越的鸿沟。
另外,作者运用巧妙的安排,使读者通过对各种上下文中先后产生的人、物、事的回忆和对比(它们交插循环地产生并作用于读者的潜意识),而拥有了对整体感的隐约把握,即如人们所常言的‘前后呼应’的道理一致。
第二节
人物始终是小说回避不开的古老话题,小说是描述一件或一整套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是这其中起主要贯穿作用的绳索,小说透过人物的形貌、言行、身份(和身世),他的决定和行动等来展开故事,从而折射出作者内心的想法。还珠楼主这位天才的小说家,在处理人物问题上十分把稳,他是将‘人物自然化’了,正如我们以旅途者身份观察身边的景物一样,在人物与其附近的生息地之间,是一种相互和谐,共荣共辱的关系。人物并非(如人们以为的那样)高于小说,而是与小说中的其它‘道具’一样,共同作用于小说的风骨、灵肉。我谨就《云海争奇记—兵书峡》中有最多展露机会的人物黑摩勒、田铁牛这师徒俩,作一个简单的评述。
关于黑摩勒:
书的一开始并没有出现黑衣摩勒的影子。直到《云海》第七回后半段,仿佛是作者无意之间,才以义侠之身份,暗中尾随保护虞尧民等人的‘泥中人’星叔—司空晓星随行弟子的身份,亮相了一把,其形貌特征为:“(钟玉麟)猛瞥见一条又瘦又小的人影,通体皆黑,头上好似蒙着一个黑套,看不见一点面目,怪物也似,由房内纵出,‘蜻蜓点水’的身法,落到中间门口,微微一沾地,便向外纵起,……赶紧回头看时,那人落到院中,身也未回,便行倒背着纵了上去,端的捷逾猿鸟!生平从未见过有这等本领的人物……”黑摩勒自述其身世为人:“一出生便没了父母,访问了好几年也没信息。到底姓什么,实在不知道。小时无人管我,承一姓黑恩人收养。因为淘气,常爱往绣谷村山洞里跑,弄得满身污黑,村人都叫我黑孩儿。后承师恩带走,学了点武功回村,常爱管点闲事,他们又为我起了个外号,我对外人,总称姓黑名摩……”至本书全部结束,我们仅知道黑摩勒的原师长是艾道长,至于黑恩人是谁,为何弄得一身黑,摩勒二字有何深义,其行径为何如此之奇等疑问,仍是未解之谜。
从书中我们可知,黑摩勒的年龄约在十二三岁左右,以现代人眼光来看,不啻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本领之高(学会北天山狄梁公之七禽/五禽七兽掌法、萧隐君陶元曜之乾坤八掌、七指神偷葛鹰之飞鹰爪、劈空掌等当世绝学)、遇合之奇(巧获灵辰剑、竽蜒内丹,先后拜葛鹰、娄公明为师,与无发老人、查洪为忘年交、受到青笠老人、壶公等异人的夸奖),悟性之高(知时间内学会太平柱八十三参),口齿之伶俐(对敌时骂功了得,遂使第一爱徒田铁牛极力效仿乃师),经验之丰富(伪装成树枝,‘抹脸’,‘装昏’)、胆量大,又聪明,从孤身行侠,到结识了周平、童兴、江明、铁牛、秋山、盘庚、熊猛等诸位师弟、弟子和同道,真可以说是还珠‘入世武侠’小说里头号种子选手。经历之险更是──全书中几乎所有惊险刺激章节都有黑摩勒的身影伏现,也可以说,哪里有黑摩勒,哪里就有危险,而黑摩勒正是能化解千般险难的人。
黑摩勒的言行经历,正是行侠仗义,舍己为人,替天行道的古今隐没风尘的异侠的真实写照。而且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似乎更富于深意:“我们因见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到处横行,欺凌善良,实在看不下去,由不得就要多事,况又加上芙蓉坪这段血海奇冤……为此日常往来江湖,与这班罪恶滔天的恶贼大盗拼斗,终年冲风冒雨,历尽艰危,稍一疏忽便有性命之忧。所行虽然大快人心,生活实多艰苦,……只把芙蓉坪这个民贼大害除去,助诸家遗孤重返故乡,我也约上几个同道,在西南诸省寻一山水清幽之处,开辟一些田亩,将两位师长迎接了来,自在其中田渔蓄牧;凡是孤苦无告的穷人,我都尽量收容,使其分耕力作,同度苦乐劳逸相对的安乐岁月,不是好么?”(《兵书峡》第十三回)这正是本书的关节所在。小小黑摩勒,自作为正义的化身,长存苦难的人间。
此外,在如《黑孩儿》、《……》等书中也有黑摩勒的影子。
关于田铁牛:
有一个黑摩勒,也有一个田铁牛。铁牛最初原叫黑牛,父母早死,家产被恶人霸占,身受凌辱。其形象是:“年约十岁,生相奇丑,年纪最小,却有力气。”(《云海争奇记》第七回),身世也是旧社会底层人家孩子的典型案例(书中相关例子尽多,远可推溯到《蜀山剑侠传》中的商风子、白癫、上官红等人),他和黑摩勒一样生具异禀,也同样来自民间最底层,但是其外表憨厚,内心却聪慧已极,比乃师的外表精干、一见而知还要胜强几分。天资颖异,进境神速,最奇是天性至纯,最敬师长。──这些也正可作为还珠楼主反复深化的美学及道德理念之一部分,为读者所注意。
铁牛的真正现身却是依旧要绕一个大弯,在《兵书峡》第一回意外地和早先七指凶僧、樊秋这两个‘反面角色’成了一队,与‘黑、江、童’三人组遭遇并汇合。据本回补叙,因当初黑摩勒收徒时,铁牛的本领太差,带在身边是个累赘,需要经过两三年的闭门深造,增加修养,勤习功夫,去掉粗野鄙俗的浑沌气。──黑摩勒生平不喜文人。独对虞舜民兄弟一家‘自惭粗野’以至于难得到‘穿着一件长衫’走进虞家正门,何等识见!──铁牛在黑摩勒老家的忘年交,四明山无发老人的教导下,居然有了显著提高,且不说武艺,但引一段铁牛目触美景的自述以为证:“师叔(指江明),这地方真好。你看前面,一大片水,无边无岸,直到天边,只远近水面上浮着几处沙滩石礁,又有那多水鸟飞来飞去。水这是这样碧绿,清得可以见底,山脚下的波浪打在礁石上,仿佛好几十丈雪花飞舞翻滚,一阵接一阵,没有个完。风声水声连成一片,比湖口镇上人家奏乐还要好听得多。再看后面,到处青山绿野,水田竹舍,花林柳阴之中,隐隐约约现出许多长桥曲水,亭阁楼台。最难得是,不论房舍田园、往来男女,都是那么干将整齐,真比画儿上还要好看得多。远看近看,各有各的妙处,叫人不舍离开……”,无怪乎江明也咤异道:“你师父前和我说,你样样都好,就是从小生长乡村,土气太重。想不到前后从师没有多少日月,居然大变本来面目,说出话来竟然大有诗意。”(《兵书峡》第十二回)当然铁牛也惹过一个笑话,就是把写《岳阳楼记》的范希文(范仲淹)也当成是某位当今剑侠前辈了。前后对照,相映成趣。
铁牛聪慧机敏,运气更佳,学会无发老人之天禽掌法,得遇异人赐寒山诸老故物,一把乌金扎‘至宝奇珍,断铁如泥’可兼充刀剑之用,在黑摩勒丢剑的那一段时光里,帮了大忙。还服过少清丸等‘轻身益智’的丹药,又得到水云鸿妻陈玉娥全套家传暗器。师徒二人行走江湖,除暴安良,永无分离。
第三节
《云海争奇记—兵书峡》,无论是从主旨和立意的严肃性、情节的连贯性和内容的延展性,还是写作技巧上的日臻圆熟、无可挑剔,都不亚于(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优于)《蜀山》和《青城》。这是我的阅读体会。我们可以说《云海争奇记—兵书峡》是还珠楼主最成熟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对该书的基本了解至今仍处于蒙昧阶段,更毋论深入地加入研读。加之二书篇幅浩繁,涉及到的人、物、景、事等实在错综复杂,确也使人有望洋兴叹之感。要想更为全面、客观、细致地加以评述,非短时间所能完成,本文所要达到的目的,仅在于通过认真、驽实的阅读,进行第一层次的、定位于具体到文本的探索和讨论。以方便将来更有利于阅读和思索的环境下,能够产生更富于实战精神的真正的研读:分析、整理、思考、归纳和总结。
……
横向切割,纵向穿插:
这体现在《云海争奇记》前三分之一段里。和《兵书峡》的第十七回至二十回。这里的‘横向’指的是同一时间两地各自展开分野式的画面,拼成两条线索的融汇。──表现在虞氏兄弟:弟舜民与兄尧民的两条‘回乡路’上的种种风波。‘纵向’系指是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在全书中或上或下,无分前后交感式的现在进行式(主)、过去进行式(辅)、和过去与现在的‘合龙’。就象一个永动的球体的滚动,──表现在分层次地披露朱(江、唐)氏及白氏一门遗孤的前因后果。最后,突然之间,还珠楼主插入一段百鸟山人的间接转述,将我们带回早在《云海》第十回就淡淡描画出的一段关于小妹家世的扑朔迷离的简短说明的回忆里而加之以具象化。而此前曾出场的重要人物,重要线索和细节,一一连贯成一条直达全书核心的主动脉。是以我们又可反观《兵书峡》第十七回以前的所有文字,不外是一种大的铺垫而已。也许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不,又回到了江小妹母女隐迹风尘、托庇于苏半瓢老人,打渔卖蟹黄港村的、属于读者们亲切的‘早期印象’中了。
求主舍次,弃用结合:
本书的另一位主角黑摩勒,在江、唐、白氏一门复仇振邦路线图之外,给予我们另一种美的享受:夺宝冒险闯通关的履历。黄山斗剑—云海争奇作为本书前半部分的纲领,实际上作者并未忘情于过去的从属于蜀山世界时代的辉煌。他是很偶然似地穿插了一些可爱的人物,如峨嵋派女剑仙余英男(《云海》第五回)、青螺峪‘西川八魔’中的漏网之鱼:五魔公孙武(《云海》第二十回),到‘黄山斗剑’时已晋升为‘前辈剑仙’的木尊者……带给读过《蜀山》者一丝‘出世仙侠’年代里的声色嗅触。──而《云海—兵书》所要说出的,其实是属于这个当今世界的各种日常琐事。(虽然我们很难区分何为入世,何为出世,在还珠的各种‘说法’里)──以此,《云海》至‘黄山斗剑’伊始,黑摩勒不等观战再无可能遇到的‘火炽场面’,也自愿暂离娄公明的师门,走上并回到了江小妹、江明们尚未走完的人间的天路中去。理想和现实,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新旧的恩谊,──选择或判断。还珠楼主令人佩服地撇开了那种我们所能想见的,大场面描写/全景式拼盘,他终于没有再犯一泻千里、挂一漏万的老毛病,他顺利通过了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考验。本书中类似情节尚多,都是以不言之言出之,非仅此一例也。
云中飞瀑,激流直转:
详见《云海争奇记》第十八回至第二十回;此乃本书还珠写来最卖力的一段:金华北山一役。内中人来物往,复杂多变,颇多亮点,此处不作评述。只举还珠楼主以虚入实,不动声色地诱君入瓮一例之高妙。开场伊始,双方派代表言明,试看:“花四姑听他(指金线阿泉)声高语亢,神色不逊……一眼瞥见来人年纪不大,却似一个熟脸,尤其那精光灼亮、隐蕴凶威的一双重瞳怪眼,黑眼珠特大,几把全眼眶都撑满,直看不出什么眼白。分明以前熟见之人,只差了一个年纪。猛地想起三十年前一个熟人,不禁心中一惊,气焰顿敛……”(《云海》第十八回)此是一伏。之后再看:“偏巧这时,由村外进来一伙化子,内有三人胁下俱夹有一个麻布包,看不出是哪一面的,一窝蜂似进来,直奔当中主台……”(同前),同样是一伏,然读者未必留心及此。直到第二十回,正当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一位凭空而降,非知邪正的“豹头银髯、身材高大的黄衣老僧”,将客方的剑侠一辈引往黄山,顿时形势转向有利于主方。按照思维习惯读下去,当是主客之间残余者们的一场‘武斗’。我们正作如是观,而还珠楼主的决定使所有人惊讶:“(花四姑)刚一发慌,阿泉已纵上台来,刚喝得一声:“贼婆娘!”底下话未出口,花四姑已一眼瞥见阿泉手中所持黑牌,不禁心寒胆裂,“暧呀”一声喊道:“罢了!”双脚一垫劲,由座上倒纵出去,到了台后,急慌慌拨头转身,再一跃便往中台后面纵落,往花家大门中如飞窜去,身法绝快,晃眼无踪。”令人大奇之馀,贪看下文。
另外,在《兵书峡》第十一/十二回有一段可作‘攻心战’观的描述,还珠运笔也足见外柔内刚之致。其余多处均有布置,备尽其妙,读者自可玩味,不表。
第四节
接下去是我所喜欢的快谈本书精彩点的环节:属于我自己的阅读体会,愿与诸君分享。
上文就黑摩勒、田铁牛二人论述了一番。要论的人还太多,也可不论。给我印象特别突出的人物倒并非单指以上这几位(包括江小妹、江明等首一级的主角),虽然说他们在书中的出场时间和亮度确非他人可比。若就人物的可爱/可信度而言,则以下诸人为我所独喜:小铁猴侯绍;金眼神猬查洪;童兴;马琨;阿婷;丐仙吕瑄诸弟子;小龙女吕不弃;李玉琪;壶公老人……
本书中的精彩段落多到难以数计,不按顺序报:有小孤山黑铁二人过青笠老人之十三阵一段、有铁船头黑、江、童、清、玄五人诛灭竽蜓、犬鹙、妖蛇和一个超极怪物星蜍一段、有金华北山葛鹰与查洪比武至马玄子突降一段、有黑摩勒永康方岩之行一段、有马琨武汉黄冈之行一段、有黑铁二人黑风顶之行一段……
还有美丽的爱情故事,关于阿婷与陈业;祖存周与雷红英;申林与玄玉;辛回与郁馨;江小妹与李玉琪;江明与阮菡……
从游戏的角度来看,《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系列纯然是一部最值得关注的多主题、多线索、多主人公、多出场人物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地域广大,事件庞杂。何异的白雁峰、壶公的黑风谷、青笠老人的小孤山、龙九公的小菱洲……一一对应着黑摩勒等人的一次次闯关任务。各角色的鲜明个性和所起到的推动剧情发展的独一无二的作用:何异善于酿酒、葛鹰天下神偷、查洪气功绝顶、车卫最爱整人……最具玄幻魅力的一幕发生在《云海争奇记》后半部分,‘黑、江、童’三人组路遇清缘、玄玉,之后还珠大段大段地施以地毯式轰炸,精彩环节层出不穷,冒险元素尤为齐备:奇遇、组队、诛妖、夺宝、任务……此段可作为后世玄幻类角色扮演游戏的‘模板’。
《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的未完成是一个遗憾,正是‘刚开头就煞了尾’。我想知道早期周平、周鼎的后来故事?壶公老人、百鸟山人如何远赴清庭化解一场危机?苏兰珍及她出家哥哥的身世之谜?黑摩勒最终是否跟随娄公明学会剑术?老贼曹景的末日,清庭铁卫士中有几多高手?兵书峡内的十七异人姓甚名谁?铁船头的那位古怪异人又起什么作用?……
本书对后世的武侠作家群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劈空掌、玄耗软甲、小龙女吕不弃的白衣造型、马琨‘人性的弱点’、丐帮的一整套行规,葛鹰的好吃与小妹的请客,亦敌亦友、暗控全局的老前辈们(一个老龄化的社交圈子),少年群侠的成长史……
另,但凡《蜀山》、《青城》里有过的特长,或深化过的,《云海—兵书》二书总是有其回荡的影子,而《云海—兵书》的精彩处,又与前二者的各自特长兼而有之,并共同影响到了其后的武侠小说写作新时代的洪流,被各后世名家所领会并化用。自不待言。
然本书并非绝对完美,其缺点在于:部分情节叙述上的过于繁琐(非‘失真’而是‘过真’)至于枯燥、部分人物缺乏细节而显得扁平、无性格,部分景物描写因用词贫乏而显得单一重复──或有如太史公之写屈原、荆轲则一派豪情,而写蛮夷则一带而过,其冷热之情可知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