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龙的文字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所谓的一句一段是某些人自以为是的总结,这种谬论早已被批驳得体无完肤,不再说它。更有意思的是,现在的某些写手(不愿称之为作家),搞出了一句话可以用几个字来表达,比如“我不想这么说”这句话,可以写成:“我,不愿,这么,说!”如此写法被频繁使用,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趣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斯徒说到的“虚”,相信古龙门徒都深有同感。这样的虚化处理,不一定象是叶洪生所言,将之完全归结于政治因素之中──当然,政治对于文学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也不一定是因为某些人所言的古龙“传统文化”(古文学、历史等等)差劲,其实写武侠小说的人中间历史知识真正达到专家级水平一个没有,都是业余爱好者。我自已认为,所谓的虚化处理,是因为古龙企图表达的是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斯徒所言的:人在由恶向善的转变中形成自身性格冲突、与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冲突,也通过冲突最终实现人自身的沉沦或升华。 关于武打场面的虚化,是古龙企图通过武功描写表达他的哲学思想(这个词可能有些拨高了,说是他的认识与看法也可以)。 对于古龙的作品,唯有《英雄无泪》与大家看法不同,有时间讨论讨论,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