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95|回复: 2

[分享] 月中寻桂探幽胜─古龙和他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力作《圆月弯刀》(文:江上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9 18: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书是古龙1976年的作品,属于作家中后期的创作。   古龙一生都在求新求变求突破,不断地在写作上发展和革新自我,早年的作品无论是思想观念、作品格调到语言风范带有摹仿旧派的陈迹,有的作品则可以看出明显的金庸风格。   时序推移到1965年至1968年,在这一阶段中,古龙开始了他的创新,古龙在创立“新派”时,特别注重于新文体的创造。因而有了《大旗英雄传》、《绝代双骄》、《楚留香傳奇》等等那样的一大批较好的作品。这些作品奠定他在武侠小说界的重要地位,而《圆月弯刀》不仅仅是文体创新的延续,而且在写作题材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   《圆月弯刀》1977年由台湾汉麟出版社出版。在这一时期,古龙很注重参加朋友自发组织的“武林沙龙”,在那儿他与其他武侠小说作家展开交流,抓住别人思想撞击时产生的火花去开发新的题材;同时也注重从别的艺术作品中去寻求启迪,特别是从古典作品中寻找开发新题材的导火索,在这一时期,他与汉麟出版社社长、武侠小说家于东楼交往频繁,他们谈起了《子不语》这一古典作品,讲到了书中《惊魂六记》用讲故事的形式,讲了许多神奇的故事,古龙当即抓住了这一闪而来的艺术火花,没使它稍纵即逝,从而开发了《七种武器》系列这一新的题材;又接着运用到了《圆月弯刀》中。写作《圆月弯刀》前,正赶上美国影片《步步惊魂》等外国影片在台湾放映,善于吸收其他文学精华、开启自己创作思路的古龙,经过大脑过滤,将有关情节移植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圆月弯刀》中主人公丁鹏屡屡惊魂就是受这些外国惊险影片情节发展的影响;同时也是受《惊魂六记》的影响。   而在另一方面,古龙又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狐仙”的寓言形象,在《圆月弯刀》中创造了青青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典型人物。   这一形象既不同于旧派武侠小说中的剑仙派,也不同于新武侠小说中的超技击派和铁血江湖派。   前者将人神化,诸如“口吐飞剑”、“空间斗法”等等,神化仙化了的人,往往使武侠小说流于荒诞。   后者神化了人的技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增加了小说的技击艺术化和打斗戏剧化,并无在题材上有所突破。   《圆月弯刀》则是在题材方面出奇招,开拓了一条新鲜的路子,他写狐仙(虽然是魔教人物化装而成)使作品更趋成人童话化、寓言化、神话化。   中国古典文学出现狐仙的作品很多,其中最集中的要数《聊斋志异》。《圆月弯刀》中的青青无异是《聊斋志异》人物的演化和移植。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胡四姐》中狐姐狐妹的影子,也可以看到《侠女》中白狐的影子。当然,经过武侠小说家生花妙笔,形象的再创造,青青已经是身怀绝技的武林奇“狐”了。   真正的招术还不在于演化和移植“狐”的故事,而在于古龙能出奇制胜,善于出人意外。   全文都是将青青当作狐来描写的,无论环境、气氛都充满了神秘、怪异,然而,最终的亮相,青青并不是狐,而是魔教人物。   在武侠小说中引入狐的故事,写狐的故事,又不是真正写狐,令读者猜不胜猜,想不胜想,这正是古龙的高深之处。正因为这样,在题材方面就有了创新。   《圆月弯刀》除了题材上的创新处,第二个鲜明的特点,在语言方面继续发挥了从《天涯.明月.刀》开始的文体革新,运用那种诗化、散文化了的语言,运用那种简洁、短促的对话,不时穿插哲言、警句。   例如:   “刀即是人,人即是刀,人与刀不分,刀感受人的杀性,人禀赋刀的戾性,人变成了刀的奴隶,刀变成了人的灵魂。   刀即是我,我即是刀。”   这段对话充满了禅机,充满了哲学意味。这一类哲言、警句文中比比皆是。读者有意艺海拾贝的话,自己就可以摘一串《古龙妙语》。   第三个特点,古龙在作品中颇多借镜,不少地方采用电影手法,特别运用时空跳跃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例如:   七月十五日,正午,烈日。   用细砂铺成的地面,在烈日下闪闪发光,剑的光芒更辉眼。   丁鹏的剑已击出。   这短短几句话,像电影镜头一样跳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交代了天象、地理、战场、战士。   省到不能再省,简到不能再简。   而短短几句话勾勒出的场面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的空间。这也就是古龙作品的魅力所在。比起那些事无巨细、一一从头道来的作品,古龙的作品更符合当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变得急促的人们的阅读习惯,符合他们的阅读兴趣,更符合今天由于时代发展、文化水准提高、读者智商参数大增后产生的不满足于灌输而更多冀求参与的需求。   本书开篇两节:一节从圆月说起,一节从弯刀说起,每节只有四百五十余字,却道出了全书精髓,提出了全书的总的悬念。初看似入云雾,大有月中寻桂、朦胧看花的滋味;只有半部下去,才知作家深意。作家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神秘的环境和诡异的气氛。令你不得不探索下去,兴趣盎然地探索下去。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名为武侠,其实多侠而少武。真正激烈的打斗很少,招式套路大都用极简练的语言一略而过,而注重写人物的矛盾冲突,注重环境气氛的渲染。人物运计使谋,反复较量,从而用内在的矛盾冲突引起的紧张,来紧扣读者的心弦,达到曲折惊险、跌宕多姿的艺术效果。   这也是古龙“无招胜有招”的艺术思想的真实写照。   上述诸点想来读者诸君在阅读过程中会时时遇到,自有体会,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笔是,本书内容由古龙缘起,有了较好的结构,起了较好的头,而后面大部分由台湾另一个武侠小说作家司马紫烟续写完成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古龙成名以后,稿纸如潮,无法一一履约,于是约请枪手代笔。由于古龙名气已大,约请的枪手也不能马虎。其时司马紫烟先生手笔不凡,为此古龙请他续完了《圆月弯刀》。   司马先生还接写过诸葛青云先生的《江湖夜雨十年灯》,后来成为春秋出版社的主力作家之一。   二是由于当时台湾武林沙龙十分兴盛,武侠小说作家们常在一起切磋技艺,代笔客串是一种时尚,也是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一种表示。   尽管如此,由于古龙在构思时已付出了决定性的劳动,作品的架构已经搭好,续写如同古龙出了一个命题作文,要他人来完成,体现得深还是浅是续写者的水平。   司马紫烟不负厚望,续得圆满,真正地续成了“圆月”,而不是“上弦月”,也不是“下弦月”。这是武林的一段佳话。   为此,台湾武侠小说著名评论家叶洪生在为古龙编著作年表时,将这一部书收入了进去。这确实是有他的道理的。   这里附带要提一句:古龙著作一共只有68部。古龙已于1985年去世,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猎鹰.赌局》。死者是不可能再创新作的了,而最近坊间却还不断有“古龙新作”、“古龙巨著”“问世”,岂非咄咄怪事!为此在下提醒众位侠友─买书、读书也要睁开你的火眼金睛,谨防假冒!   注:本文由古龙武侠论坛录入并首发网络,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古龙武侠论坛 http://bbs.gulongbbs.com/) 2006.11.29
发表于 2006-12-6 09: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十五日,正午,烈日。
  用细砂铺成的地面,在烈日下闪闪发光,剑的光芒更辉眼。
  丁鹏的剑已击出。
  
  这短短几句话,像电影镜头一样跳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交代了天象、地理、战场、战士。
  省到不能再省,简到不能再简。
  而短短几句话勾勒出的场面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的空间。这也就是古龙作品的魅力所在。比起那些事无巨细、一一从头道来的作品,古龙的作品更符合当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变得急促的人们的阅读习惯,符合他们的阅读兴趣,更符合今天由于时代发展、文化水准提高、读者智商参数大增后产生的不满足于灌输而更多冀求参与的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言深得吾心。

空灵、简洁但却丰富,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古龙文体。

可笑的是,有人还认为古龙的短句是为了拉长篇幅,多赚稿费,岂非愚昧已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8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月弯刀是我所读的古龙第一部作品,之后便被其深深的吸引住了.今天又看了楼主的文章,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12-4 01:10 , Processed in 0.0342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