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9|回复: 0

[转帖] 20世纪文学发展史:武侠小说(10):金庸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 12: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文学发展史:武侠小说(10):金庸五
韩云波


第三是金庸小说中的哲学。

这里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人生哲学,表现为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历史哲学,表现为历史规律性的认识;三是技术哲学,表现为对武功武学的探求。

金庸小说中的人生哲学,焦点在于人如何体认自我,在小说中是关于身份的焦虑:一方面是血缘身份的焦虑,一方面是文化身份的焦虑。

血缘身份的焦虑集中体现为“身世之谜”。孤儿成为大侠,是武侠小说中的流行模式,可以方便安排解谜和复仇的情节,但金庸小说中的“身世之谜”却缠绕着人物身份认同的焦虑。这可以从社会结构的秩序意义来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结构是依从个人、家庭、家族、民族、国家的顺序展开的,其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家族,家族的命运与整个民族、国家相联相通。武侠小说里的门派、帮会、世家,都是家族的另一种形式。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首先需要获得在这个社会结构秩序中的身份认同。身世之谜或者血缘之谜就是这个结构秩序中的通行证。所以,乔峰就因为血缘之谜的揭开而变成了萧峰,由汉家江湖的盟主变成了汉家江湖的敌人。血缘之谜一旦错乱,爱别离、怨憎会,人性的弱点即纷至沓来,人世的苦难即纷纭无尽,社会的层级即纷乱倒错,在这时,英雄和小人都更加凸显出沧海横流的本色,小说的悲剧审美气氛也由此达到高潮。

比血缘身份更具有哲学意义的是文化身份。在香港武侠小说中,民族关系一直是情节主线之一,金庸的10部长篇小说中有7部涉及到民族矛盾,民族的血缘身份认同成为“国家-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在香港的殖民文化语境中,金庸、梁羽生等作家都赋予了作品人物在民族身份上的“杂合性”特征,进而涉及到民族记忆的完成或缺失,也就是一个民族是否具备相对完整的文化传统而得以保持其独立性的问题。金庸首先是在宋、辽、金、元的民族关系中,让郭靖作为一个主动者,在民族混融中表现阔大心胸与坚定立场;让萧峰作为一个被动者,最终无法摆脱身份的困惑,无法找到他所应归宿的“民族-国家”,他只能成为一个无根的人,最终以普世性的和平努力来完成了悲剧英雄的角色。金庸最后在满、汉的民族关系中,让韦小宝成了一个遗忘者,惨痛的民族记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在《鹿鼎记》第24回小说写到一半时候的韦小宝那里,真正是成了“商女不知亡国恨”:“我叫妈妈不用做婊子了,自己开他三家妓院,老子做老板,再来做庄,大赌十日,也来个‘扬州十日’。然后带了大批银两,去嘉定赌他妈的三次,这叫做‘嘉定三赌’。”当然,从人性本质的角度说,民族冲突是狭隘的,人民幸福才是永恒的,因此,当康熙让大家有饭吃、有钱花、不搞民族歧视,这个时候,清初那些遗老们的“反清复明”就走入了穷途末路。而韦小宝的文化身份,就成了中华五大民族共同的精灵,连他的生母也弄不清韦小宝的父亲是谁,不用再分什么满、汉、蒙、回、藏,只要不是外国鬼子就好──当然,这又是香港殖民语境下的另一重文化身份困惑了。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哲学,是对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小说情节动力的智慧问题。金庸在早期作品中,和许多武侠小说一样,强调的是武功的智慧,在“武学”论述上花了大量功夫,而同时他也发现,武功并不能解决问题,武功最高的人常常是悲剧英雄,到《鹿鼎记》,武功盖世的陈近南和不会武功的韦小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英雄死于宵小之手,小流氓左右逢源。这里揭示了中国文化语境下历史发展与文学情节的动力问题,用《三国》比拟《鹿鼎记》,可以看到惊人的相似。第一,武功是实战上的致胜之道,却非终极之道,吕布和关羽武功最高却不得好死,陈近南武功盖世而被小人暗算,鳌拜神力惊人却被小太监打倒;第二,计谋是战术上的致胜之道,也非终极之道,诸葛亮殚精竭虑却落得秋风五丈原镜花水月,韦小宝计出多方福星高照最后还是只有做缩头乌龟;第三,最后的胜利者,是司马氏顺应统一潮流三家归一,是康熙帝心系百姓福祉江山稳固,这是什么?这就是历史的智慧,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金庸小说中的技术哲学,主要在武功武学层面展开。武侠小说离不开武功描写,金庸之前的武功描写主要在现实的技击和幻想的神魔层面展开,金庸则将哲学意味、人生况味、诗意境界融为一体,开辟了武功武学的新阶段。和梁羽生重视剑、古龙钟情刀不同,金庸的武功是关于“内力”的武功,有正反两方面的命题。

其正命题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腋成裘”,写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的思考,《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从百花错拳到庖丁解牛掌的感悟,就是从集成到融会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技进乎道”,写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而上体悟,《神雕侠侣》中杨过领悟剑魔独孤求败“剑冢”四剑不同境界的过程,体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界。第三阶段是“逍遥无碍”,自在逍遥而涵纳天地,最终淡然无我,《天龙八部》里的逍遥派武功和《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都体现了“无为胜有为”的境界。

其反命题也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天龙八部》里提出的“武学障”,少林七十二绝技虽好,但“一人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这便是武学障,需要慈悲的佛法调和,在少林寺里,鸠摩智以及萧远山、慕容博,最终是“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从这里引出的是侠义观反思。第二阶段是《侠客行》里的“知见障”,知识成了人类认识事物真相的障碍,最终是不识字的石破天一片童真,才真正领悟了武功绝学,从这里引出的是认识论问题。第三阶段是《鹿鼎记》的“反武学”,武功武学已经让位于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了,引出的是历史观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6-26 17:51 , Processed in 0.0815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