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9|回复: 64

[连载] 据“中国福尔摩斯”陈可友破案录改编之图文版《金陵大盗》暨原本掠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1 1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5-11 16:57 编辑

据“中国福尔摩斯”陈可友破案录改编之图文版《金陵大盗》暨原本掠影


      10集连环画《金陵大盗》可能会唤起某些坛友儿时的美好记忆,该连环画由朝花美术出版社于1985年初版。每集基本为126页、售价0.35元。
      那可是当年一些家境尚可的家长,送给儿女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每本的0.35元,可以让当年一个大学生过生日与同学在“冰室”饱尝“冰棍”。

     十本总价3.5元,那可是当年基层职工月工资的二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一。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1集《女贼落网记》版权页


      该连环画有如下奇特之处。
      奇特之一:在80年代的氛围出版却对民国40年代的老警察采取正面报道态度。
      奇特之二:连环画的主角原型当时尚且健在,主角在连环画是被誉为“中国福尔摩斯”的程慈航,程是陈的谐音,原型为民国南京(金陵)北区局的刑事科实际负责人陈可友,南京图书馆的资料显示,陈可友当年曾被列为民国“十大探长”之首 (陈可友退休后回福州三坊七巷定居)。
      奇特之三:连环画的反角原型,基本上是真实存在的,名字按照史实的有“锦线”三大盗:雅号“踏雪无痕”女贼李丽兰、雅号“金枝玉叶”女贼花锦芳及其师傅“江湖一奇”马太太。部分大盗名字略改,如偷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之车的盗贼,原名刘智远,被改名为刘振亮。


□□□□□□
□□□□□□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1集《女贼落网记》版权页 .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特之四:连环画描述的南京(金陵)盗案,均以历史上的真实盗案为原型。例如: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1集《女贼落网记》,盗案原型是1948年南京市赤壁路的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公馆被盗案、南京市百子亭外交部长王世杰公馆被盗案。
      如果搜索民国老报纸,可以在《大众夜报》1948-04-29看到报道《朱家驊公館失竊名貴古董世間稀有之物》。
      也可以在《导报(无锡)》1948-08-06看到报道《王世杰公館的怪竊案!》,记者華封三称:“主犯擅長飛簷走壁,情節絕似武俠小說”。

      关于破案者的报道,见《警察画报》1948 年第11期之26页
      标题为《三月前光顧朱家驊公館古董竊犯在鎮落網》,上面赫然有陈可友的相片
      虽然主力破案者是陈可友,但陈可友当时有直接上司劉海亭、江任,因此,《警察画报》的报道一般均列劉海亭、江任、陳可友,
      只有个别系列案的侦破,将协助陈可友破案的得力助手,如魯俊等名字也列上。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1集《女贼落网记》封面  .jpg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1集《女贼落网记》封面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2集《马歇尔丢车》封面 .jpg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2集《马歇尔丢车》封面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3集《黑心人之死》封面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4集《飞贼闹京城》封面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5集《智破案中案》封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2集《马歇尔丢车》,盗案原型是1946年12月25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座驾——美式吉普车被盗案。

      在民国南京机制部门档案中,记录了具体经过:
      当日马歇尔从南京宁海路5号的(马歇尔)公馆,乘坐那辆美式吉普车,出发到黄埔路上的励志社
      马歇尔的座驾车牌号USA20593633,停在励志社门口。当晚九点,发现该座驾被窃。

       当日较为重要——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的第一个圣诞节。马歇尔作为美国总统特使,专为会见蒋公而来。偏偏发生了座驾被盗案,国府颜面大损。
       兹事体大,最后担子落在被誉为“民国十大名探之首”陈可友肩上。

       经验丰富的陈可友,马上发现盗窃座驾者可能是军队系统的人。
       40年代后期军队和警察分属于军政部(国防部)和内政部两个不同系统,陈可友无能为力,后来通过民国警察厅韩文焕厅长等拿到“尚方宝剑”,
       最终不负重托,追回马歇尔的座驾。
       民国报纸有详细追踪报道:

       1947年的1月7日中午,陈可友抓获民国陆总车队驾驶员吴鹤鸣,吴鹤鸣供出窃车人为同车队驾驶骆芳荣的朋友刘智远,以及与刘智远的碰头地点——夫子庙附近的凤凰餐厅。
       1947年1月10日晚,连日蹲点的陈可友等,在凤凰餐厅发现刘智远,警惕性极高的刘智远觉察,驾马歇尔之车狂逃,最终弃车而逃,
       陈可友追回马歇尔的美式吉普车——原草绿色的车被临时油漆成奶黄色,布篷也被除去、车牌也被更换。

       1947年1月12日民国《中央日报》刊登马歇尔座驾被寻获的消息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6集《害人终害己》封面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7集《保险箱被盗》封面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8集《玄武湖命案》封面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9集《朱家黄金案》封面

图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10集《七卡拉钻戒》封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5-12 11:53 编辑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4集《飞贼闹京城》,盗案原型是:
       1948年,南京市萨家湾英国大使馆、芦席营阿富汗大使馆、天竺路加拿大大使馆、上海路美国大使馆等多个外国使馆,被飞贼盗窃的巨案。

      破案者依然是陈可友和一帮手足,率先追回盗窃物的是,南京市芦席营的阿富汗大使馆。
    《警察画报》1948 年第11期第19-20页报道此事,标题为《阿富汗使館窃案破獲始末記:首都北區警察局破案紀錄》。
     最后,所有外国使馆的系列盗窃案,均被陈可友和手下破案。

    1948年8月4日《中央日报》报道《使館竊案均破獲——外長設宴慶功》,
    外長是外交部长王世杰,陈可友等被王世杰宴请,宴席设于南京山西路南轩(酒家)。

       1948年8月4日《中央日报》报道《使馆窃案均破获 外长设宴庆功》(右下角).jpg (417.49 KB, 下载次数: 0)
      1948-08-04中央日报报道《使馆窃案均破获 外长设宴庆功》(右下角)
      
    图  1948年8月4日《中央日报》报道《使馆窃案均破获》(放大图)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环画《金陵大盗》第10集《七卡拉钻戒》的原型,是1947年11月27日在南京市国泰越剧院被盗窃的七克拉钻戒,失主为当时面纱大王顾锡堃的太太。
     “卡拉”是民国说法,义同“克拉”。
      失事不久民国报纸称该七克拉钻戒“价值四百两黄金”,连环画据此设计,但面纱大王改为“颜料”大王。

    《铁报》1947-12-02详细报道此事,作者梁三百,对比《铁报》与连环画的内容,盗窃手段基本一致。

    图  《铁报》1947-12-02报道《七克拉钻戒被窃的失主》

    该连环画的内容说明称:

       解放前的南京一片混乱。官宦、警匪、盗贼间勾心斗角,黑道艳魁以交际花的面目活跃于上层社会,一连串刑事巨案轰动全国。人称“中国福尔摩斯”的刑事科长程慈航,与雅号“踏雪无痕”的女贼李丽兰、雅号“金枝玉叶”的女贼花锦芳,以及其它金陵大盗们进行了惊心动魂的斗智斗勇。然而由于黑暗的统治,程科长的报国之心,也不过是一场全陵春梦。
本集讲的是程科长破获七卡拉钻戒案后,被对手严中甫逼得无路可走,弃暗投明,终于回到人民怀抱。

      而真实的情况,陈可友也回到人民怀抱,继续为新中国的刑事案件处理,做出新贡献。
      1949年4月25日,解放军进入南京市。
      1949年8月5日,南京市下关商人金亚峰在其大马路寓所内的保险箱被撬,初步点检,失窃黄金珠宝首饰多件、稀珍古玩两件以及美钞五千。案情报至当时的治安处长(新警察局)洪沛霖,洪沛霖派了一帮得力警察,查办案件,其中就有陈可友。说明陈可友当时继续在(新局)警察部门任职。
      另外,50年代的报纸,曾经报道过某机要文件在火车上的失窃案,作案手段高明。兹事体大,惊动伟人周公,周公特别下批示,要发挥原在民国警察部门任职的老警察作用,因为新警察未必熟悉民国巨盗贯匪的手法。这说明,对于一直参与刑事案件处理的老民国职业警察,主管部门一直未忘记发挥其作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意是展示连环画《金陵大盗》,不料技术原因在论坛贴连环画是极为痛苦之事,实验几次效率均极低。只好作罢,改为展示《金陵大盗》的小说原本。
      该原本由陈可友的女儿陈秀娟创作,初载于《海峡》杂志等,并由内地若干报刊转载,初载署名为陈娟,小说名、转载名为《昙花梦》、《金陵盗案》等。
      难得的是,作者陈秀娟文笔极佳,作品《初到贵境》 获香港第二届工人文学奖冠军,《仙智堂诀别》获香港第一届职青文艺奖季军。
      陈秀娟发表《绿萍的青春》后,诗人流沙河对其颇为赏识,远自天府致书称誉小说结尾很有欧.亨利之风
     (而从小说原本第二章的“李丽兰日记”等,不难看出作者的文学功底。)

    在非盈利论坛展示作家陈秀娟的原小说文本,作为坛友讨论资料,并领略女作家陈秀娟的妙笔,追思“中国福尔摩斯”陈可友的机智和职业道德,
    确为一大快事,相信陈作家能理解和谅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他侦探小说不同的是,小说原本的创作源泉,是女作家陈秀娟的父亲“中国福尔摩斯”陈可友对女儿的口述历史,较为翔实而可靠,
      其中有陈可友长期以来钻研的“盗窃学”心得,有江湖黑道修炼轻功的详细描述,可补充武侠小说“轻功”的背景知识,有“锦线”盗祖宗 “江湖一奇”马太太训练徒子徒孙的盗窃“秘籍”描述等,散见于下面展示文本。
      例如第一章中:

   “目前盗窃可以分为三种:有黑线、白线和锦线。黑线着重于夜间行窃,如‘拔闩子’、‘开窦子’、‘上天窗’、‘滚地龙’、‘钓鱼’、‘灯花’、‘插香’之流;白线着重于白日行窃,如‘闯门子’、‘跑抬子’、‘露水’、‘扒窃’之流;
   “锦线在三线中算是最高者,既能掌握白线的各种技术,又能不拘形式,出入于上流社会交际场中,见机行事,巧取豪夺,不露痕迹。”

     更有对著名盗窃案的破案心得,告诉读者,不菲钱财被盗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是过分招摇导致“财已露眼”;
     原因之二,是不够镇定、被高明盗贼分散了注意力;
     原因之三,是交友不慎;
     原因之四,是过分相信锁具的作用(而巨盗的私人财物只相信银行的保险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介绍了程科长的心得《盗窃学》,在警察局作培训的细节,如何从盗贼的蛛丝马迹中破案。是攻的一面。
      而“锦线”盗祖宗 “江湖一奇”马太太,则在小说中讲述“锦线”技巧,如何强取豪夺后全身而退,避免被发现甚至被捕。是守的一面。

      马太太专向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下手,帮助受害贫穷人,略有“义盗”风范。奇怪的是,被强取豪夺者,反而要对马太太“感恩戴德”,为何,小说有细节。

      陈可友对女儿讲述了民国二十多个真实的案件,构成了下面文本的真实素材。

     但小说不是单纯的侦探小说。
     作为女性作家,书中有大量社会百态的精彩撰写,男女感情、心路历程的细腻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5-12 08:57 编辑

章节对应楼数

第一章        第10楼
第二章        第14楼
第三章        第31楼
第四章        第□楼
第五章        第□楼


第□ 章      第□楼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一九四八年,早春二月,南京的气候,还是春寒科峭。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全市各大街小巷,到处都听到报童的呼声:
     “卖报!卖报!上海发生离奇大窃案!价值黄金四百两的七克拉钻戒被窃!”

       突出的新闻,离奇的窃案,珍贵的钻戒,吸引了许多人好奇心。人们争着买报纸,片刻间,当天的报纸就被抢购一空。
       据估计当天全市报纸的销量要比平常增加十万份。在茶楼、酒馆、餐厅、澡堂、戏院等所有公共场所,以至商店、机关、学校、工厂、住宅人家,人们谈论的中心,都集中在这个离奇的窃案上。

       南京十三家报纸,都用大号标题刊登这条新闻,占了第四版社会栏的大量篇幅,题为:上海发生离奇大窃案!七克拉钻戒不翼而飞!红线娘碰到妙手空空儿!

       事情是这样的:上海颜料大王钱雨泉的新任姨太大白玉姣女士,原是越剧名伶,她声色冠群芳,艺技夺剧坛,尤其扮演《红线女》一出,更是她的拿手好戏,因此外号“红线娘”。
数年来她名噪大江南北,不知多少人为之倾倒,向她追求。但是,财可通神,最后的胜利者,还是那百万富翁颜料大王钱雨泉。
       他为博得美人的欢心、不惜以四百两黄金的代价,由香港购得七克拉钻戒一枚,馈赠佳人。
       新婚之夜,宾客如云,钱某当众把这枚钻戒戴在白女土指上。钻戒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璀灿夺目,使人眼花缭乱,观者莫不啧啧地称羡。
       想不到一场巧取神偷的阴谋,就在这新婚的场面上酝酿!

      *    *    *    *    *    *  

       星期五晚上,梨家班越剧团在上海新城戏院献艺。白玉姣女士为了看看她昔日的同班姐妹们、便驾流线型私家车到新城戏院观演。
       她下车后,只见戏院门口有几个青年,耸肩膀、扮鬼脸在说风凉话。
     “哗,真漂亮!可惜——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贪钱嫁老婿嘛!你老祖父如果有一粒大钻戒一个十八岁的美姑娘呢!”
     “哈哈哈!”“嘻嘻嘻!”有的还吹起尖口哨。

       白女士耳朵一轰,下面的话听不清楚了。她又羞又气,狠狠地横那些人一眼,悻悻地走进剧场。
       她担心姐妹们也利用这枚钻戒嘲笑她,一进剧场,就把钻戒脱下,放在背带式的手包内层套袋里,并小心冀翼地把内层拉链拉好,再把外面的纽扣扣上。

      戏上演之前,她在幕后与姐妹们周旋很久,到戏快开演时,她才回到特别座。
      坐在她右边的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妙龄女郎,服装时款,举止高雅,银铃般的声音富有诱人的能力,仅仅交谈几句话,就使白女士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位女郎还带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乌黑的头发向后束着,系着一条水红色的蝴蝶结,身穿红色细绒羊毛衣裤,外罩一件白兔毛小褛,红袜子,小皮鞋,装束十分标致醒目。

      这女孩天真话泼,口齿更伶俐,对答非常得体,那水灵灵稚气十足的大眼睛更是人见人爱。
      白玉姣情不自禁地把小女孩抱置膝上,搂在怀里。心想这个可爱的安琪儿和香艳如仙的女郎,堪称“人间双绝”!
      她的心神被这小女孩吸引住了,不断地吻着那苹果般的小脸,怡然陶醉了。

      过一会儿,小女孩突然转过脸对那女郎说:“姑姑,我要小便。”
      那女郎摇摇头,对白玉姣投过亲善一笑,低声说:“这小妮尽找麻烦!太太,请你把我的位子留意一下,我马上就来。”
      说着,就把小女孩从白女士手中接过来,向女厕所方向走去。

      戏开场了,白玉校的精神专注到舞台上,去欣赏组抹们的表演。过一段时间,她才留意到小提包内的七克拉钻戒。
      她拧开纽扣,发现里层的拉链已被拉开,七克拉钻戒不翼而飞了。

      这时白玉姣如梦韧醒,大为震惊,那如花似玉的女郎和安琪儿似的小女孩却原来是神恼妙手空空儿。地在场内四处寻找这“人间双绝”,但已杳如黄鹤。
      她便立即去打电话向上海市警察局报案。

      上海警局立即召集刑警干员举行紧急会议,商讨破案对策。一面密派警探人员到水陆各码头、车站暗中侦查,并通令全国各大城市严密注意查缉。
      在上海警方档案里,这个女贼没有“露过脸”,因此上海警方认为她十之八九是新手。

       案件像电波一样很快传到南京。星期六天刚蒙蒙亮,南京的市区和近郊,有十几辆小吉普、三轮摩托车风驰电掣般从四面八方向首都警厅的停车场奔驰而来,嘈杂的马达声惊破了沉寂的早晨。
       车上坐的是各局刑事科长、各队刑事队长及专业的刑事警官。
       他们今天凌晨,接到警厅的特急通知,限于上午七点前到达警厅开紧急会议。这是纪律,刻不容缓,按照过去的惯例,特急通知意味着发生重要案件。

       车驶到警厅停车场,他们急急下车,只见个个身穿笔挺的英国制马尔登黑呢警服,足登黑色皮鞋,头戴高耸的警帽,金色的帽徽、肩章和纽扣,在晨曦下闪闪发光。
       这是全国第一,也是国际一流的警服。因为首都是国际观瞻所在,因此他们得天独厚。
       二月天寒地冻,他们都戴着白色手套,手指上钩个黑皮拉链日记小提包,一个个行色匆匆,进入大门登上二楼,走向会议室。

      厅长黄珍吾亲自主持会议,当他说明开会的目的是要大家来研究上海发生的七克拉钻戒被窃案件的发展与对策时,许多人耸耸肩膀,嘘一口气,认为小题大做。
      为了一只小小钻戒,何必如此紧张,一大早召开紧急会议;又何必郑重其事地劳驾黄厅长!
      按照常规,这个案件发难在上海,不在南京,一般只要通令警厅所属各局、队严密注意,协助破案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6-28 19:59 , Processed in 0.1111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