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9|回复: 19

[原创] 古龙高二是如何脱离老四海读专科走上作家道路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6 17: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4-26 20:25 编辑

古龙高二是如何脱离老四海读专科走上作家道路的?



       本帖是根据早期读书笔记整理而成的。
       既然已贴出几篇读书笔记,又何妨再贴出此篇、以使古龙的高中有个接近完整的履历。

       研究古龙的早期历史,不能回避古龙参加“老「四海」(邹郎语)”的历史。
       但此早期读书笔记,目的主要揭示古龙如何脱离“老「四海」”、走正道,读了两个专科的。
       第一个专科“医学院”相关内容,已经整理为《古龙高三弃学疑似就读医学院半年》,在古武论坛帖出。
       第二个专科是淡江英语专科学校,众所周知。
      为了此读书笔记,曾到能收藏港台文献的专业研究部门抄录,不过时至今日,也无密可言,应该能从数据库得到更详细的证据。


      本帖的其中一个重要结果是:让古龙高二脱离老四海的“恩人”——推断为本名陈祖烈的陈衎夫。
      另一个重要结果是:让误入迷途的街头“混混”改过从良、服务社会,是一项福利工程,应该长期营运。


                                                                                                             2025-04-26 古龙武侠论坛首发
                                                                                                                             半剑飘东半剑西



□□□□□□
□□□□□□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01  古龙的篮球情结
§02  文山中学的著名篮球队
§03  陈衎夫的叔父陈其美
§04  陈衎夫与焦鸿鋆张锦云夫妇
§05  古龙为何选择就读淡江英专夜间部
§06  陈衎夫有资格在“老「四海」”让小弟“金盆洗手”
§07  古龙的高二暑假与高三时段
§08  一项社会福利工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01  古龙的篮球情结

       研究古龙者,不可能忽略古龙早年对篮球的喜爱。
       早期的古龙,还未沾染上社会的不良风气,是一个既喜欢文学又喜欢篮球的阳光少年。

       这是古龙发表《民生报》1985-05-22第八版的文章《唐矮子牛肉面》,古龙写道:

       到了台北后,最早吃到的牛肉面,就是唐矮子。
       那时候正是三军球场的全盛期,七虎斗大鹏后,克难、国光、铁路、警光、虎风、大道,甲组的篮球队固然是精英辈出,就连乙组的追风、力力,球技也有足观处。
       那时候我们有几个朋友,每当三军球场有好戏登场时,就拉着当时的篮球王子陈祖烈带我们去看“蹭球”,看完球就去吃唐矮子。
       那时候东门宝宫戏院对面的一块空地上,摊贩林立,紧靠着面临信义路一栋灰暗色的大楼,大楼下有走廊颇长,宽也有一两丈,唐矮子的面摊,就摆在走廊里,除了牛肉面外,还卖蒸笼、小菜、担担面、青椒炸酱,每一样都很入味,牛肉面更辣得过瘾。
       陈祖烈嗜辣,每次吃唐矮子,都辣得满头大汗,好像刚赛过一场球一样,非到宝宫对面去喝碗冰凉的绿豆汤不可。
       唐矮子短小精悍,每天练习担石头,练出了一身好肉,人又豪爽,格老子的硬是条汉子,虽然卖牛肉面,却交了不少朋友,后来陈祖烈老朋友帮他去美国开店,不知道是不是美国牛肉面的第一家?            

□□□□□□

       “后来陈祖烈老朋友帮他去美国开店”,可以参考陈祖烈家族在美国的创业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在《民生报》1985-06-28第八版《欣福与幸福》写道:

   今日之欣福,即昔日之幸福,老板姓陈,兄弟两人,怀宁街与衡阳路转达角处那几家店面,大概是他们的祖产,分家后兄弟各得一份,哥哥开家幸福牛肉大王,弟弟却开了家幸福理发店。
       说起这家理发店,倒真是大大有名,雇用女子理发师为男士理发,它无疑是台北第一家,陈老板很会做生意,而且噱头不止一眼眼,居然想到将他的女子理发师组成一支篮球队,组团劳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得“幸福理发”也随之声名大噪。

□□□□□□

      假如当时有人想到让古龙写篮球散文,估计可以写出好几篇专家级的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02  文山中学的著名篮球队

       古龙就读省立台湾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众所周知。
       但古龙很可能是在文山中学读完初中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才转到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
       文山中学以有一支著名的篮球队而闻名。
       古龙的篮球情结,很可能就是在文山中学养成的。
       文山中学的介绍资料称其在50年代以篮球运动见长,其校队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
       笔者曾经在前帖《古龙先生的两份初中履历与被忽视的英语高水平》,提及此时,特别提到:
      “50年代,古龙疑似同时读过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和文山中学两间初中学校;
       但有个台北名人,真的也读过这两间初中学校。他就是傅达仁。
       傅达仁生于1933年,1953年是全台大专篮联的冠军队成员;21岁成为台湾篮球队的一员;
       24岁参加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亚运会,为银牌队成员;
       1969年,36岁时进入台视工作,成为了体育赛事的主播、兼记者和教练。

       傅达仁的父亲是抗日英雄、为国捐躯。
       1949年傅达仁16岁时,成为古龙的校友、师兄,因为作为烈士遗属,被安排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读初中;
       但他自己要求转学到文山中学(因为文山中学有一只很有名的篮球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达仁的回忆,可以对包括古龙在内的中学生,为何喜欢篮球,做个补充。
       下面是由傅达仁家人记录的傅达仁回忆:
      “所以傅达仁一出生就没有了母亲,父亲又是位伟大的战士,经常在外奔波,并且于1938年时壮烈牺牲,傅达仁因此作为孤儿被养在了大妈膝下,跟随傅家孱弱的遗眷到处奔逃,最终在南边长清县安顿,彼时他们的旧式大家庭早已没有了昔日辉煌,大房子变成了小房子,吃的喝的全都变成了井水和菜叶子。
       好在傅家并没有直接抛弃他,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运,在这样的家庭中,傅达仁从小就学会任何事情亲力亲为,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1941年傅家千方百计送他上了小学,他就认认真真读书,虽然当时学校离家远,只能独自寄住在别人家,受到了不少白眼,但傅达仁就像一株柔软而有力的小草,风怎么吹也不倒。

       也正是这段苦闷但充实的日子,让他对篮球生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要知道那个年代篮球是稀罕物,整个学校就只有一个,低年级是抢不到篮球的,傅达仁只有很偶尔的时候才能和同学玩上一回,或者是高年级打篮球不小心抛出场外,他才能在捡球的时候顺手摸一摸,这就让他对篮球有了渴望以及愿望。

      1945年傅达仁12岁,顺利从小学毕业,并且升入山东省抗战烈士遗族中学,这期间虽然还保留着对于篮球的幻想,但是他从来没有耽误过自己的学习,又进一步被推荐到了南京遗族学校,并且食宿全免,傅达仁度过了生命中最好、最安稳、最快活的一段时光,虽然这段时光非常短暂,但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对生活的信心。”

       在物质条件极不丰富的年代,打篮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多个内地的校友回忆,在70年代初期,小学有一个篮球场,小学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老师打篮球,同样物质条件极不丰富的老师,从篮球场得到免费享受、得到快乐;而小学生的快乐是帮老师捡球。
       这是现在从小玩游戏机的小孩,不能想象得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傅达仁家人记录的傅达仁回忆,可以辅助理解,1950年什么人有资格可以抵达台:
       “一切尘埃落定后的1949年,傅达仁也已经16岁,他被接着安排到台北师大附中读书,终于能够接触到他心心念念的篮球,他的天赋很快被发挥出来,初中毕业后在屏东农校读高中,一方面不落文化成绩,另一方面又组建了校篮球队,在球场上叱咤风云,当然很快他就不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申请转学。

       转学到文山中学,因为他知道文山中学有一只很有名的球队,他想加入这个球队,这时候傅达仁身高180,成功转学后毛遂自荐,在篮球队教练面前毫不露怯地展示了自己双手扣篮的技巧,顺利加入了他们,之后他就自发开始了魔鬼式训练,因为脑子聪明、反应快、弹跳力好等等原因,成为主力,此后走上真正的球员之路。

      1953年成为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校篮球队的一员,赢得过全台大专篮联的冠军;21岁时成为台湾篮球队的一员;24岁代表台湾参加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亚运会,拿下银牌;
      1969年,36岁时他凭着丰富的篮球知识储备,还有优秀的随机应变能力,进入台视工作,成为了体育赛事的主播、兼记者和教练。”

□□□□□□

       同时,也可能推测得到,50年代初期篮球明星的社会地位,这可以求解古龙高二能脱离“老四海”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03  陈衎夫的叔父陈其美

       §01中文字“那时候我们有几个朋友,每当三军球场有好戏登场时,就拉着当时的篮球王子陈祖烈带我们去看‘蹭球’,”
       这位篮球王子陈祖烈,在篮球历史上有许多记载,“台湾篮球王子陈祖烈1959年当选世界杯男篮锦标赛明星球员”。
       即使是个别研究古龙历史的海外华人专家,也写上“陈祖烈,本名陈衎夫。”
       不过根据笔者早年在某研究单位抄录的资料,恰好相反。

       篮球王子应该是“本名陈祖烈,字衎夫”。
       陈祖烈的大哥陈果夫,本名陈祖焘,字果夫。
       陈祖烈的二哥陈立夫,本名陈祖燕,字立夫。
       二哥陈立夫因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当选“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

      陈衎夫的叔父陈其美,在吴波发表的《陈其美在癸丑之役后的革命活动述评》,刊载于黑龙江史志2008年Z1期第14-15页写上:
      陈其美是革命烈士,是孙中山最有力的支持者,他参与组建中华革命党,多次于危急之中潜赴上海、大连等地发动讨袁,为反对袁氏和维护共和作出了有力的贡献。张继曾赞扬这一时期的陈其美“与兴中会时代的陆浩东、郑士良,同盟会时代的黄克强,国民党时期的宋教仁,后先辉映”。
      在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有陈其美的名字。

      陈衎夫的社会地位,可以从其叔父陈其美当时在台的社会地位得到参考,这个“革命烈士”,与蒋公介石的交集如下:
      1906年陈其美时28岁,在日本认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孙中山有力助手。
      孙中山先生多次组织反清建立共和,苦于没有军事专家,因此请陈其美推荐军事人才;
      陈其美将其结拜兄弟、留学系统学习过军事的蒋公介石,介绍给孙中山先生。

      因此,陈衎夫的叔父陈其美,对蒋公有提携之恩、订交之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04  陈衎夫与焦鸿鋆张锦云夫妇

       根据篮球史记载(原文照录):
        陈衎夫是50年代台北篮球运动黄金期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1959年世界杯男篮锦标赛,代表中国台北队参赛,场均贡献20.1分,入选赛事全明星阵容,并助力球队获得第四名(队史最佳战绩)。
       在1987年曼谷亚锦赛中,担任中华台北男子篮球代表队主教练。
       附录  中华台北男子篮球代表队的历届教练

陈祖烈:1987年(曼谷亚锦赛)
刘俊卿:1989年(吉隆坡亚锦赛)
古吉雄:1997年(釜山东亚运)
钟枝萌:1998年(曼谷亚运会)
钱一飞:1999-2002年(福冈亚锦赛、大阪东亚运、釜山亚运会)
李清棋:1991年(神户亚洲杯),2003年(哈尔滨亚锦赛)
李云光:2004-2006年(澳门东亚运、多哈亚运会)
郑光锡(朝鲜名정광석):2007-2009年(日本德岛亚锦赛、天津亚锦赛)
张学雷:2010年(广州亚运会)
周俊三:2011年(武汉亚锦赛)
许晋哲:2012年 (2012年亚洲杯篮球锦标赛、2013年亚洲篮球锦标赛、2013年亚洲篮球锦标赛资格赛、2013年东亚运动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4-26 20:42 编辑

       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张锦云是台北女篮主力队员。
       陈衎夫对于张锦云而言,是前辈、教练,甚至很可能是张锦云的偶像人物。
       焦鸿鋆是古龙的好朋友。
       古龙散文中“那时候我们有几个朋友,每当三军球场有好戏登场时,就拉着当时的篮球王子陈祖烈带我们去看‘蹭球’,”
      “几个朋友”之中,是否有焦鸿鋆呢?
       焦鸿鋆不是名人,但他姐姐是个名人,他姐姐焦鸿英不仅仅因为是梅兰芳亲传弟子而闻名,
       不仅仅因为出演1949年电影《美艳亲王[The Handsome Man]》而风靡台北,而且是因为曾经被报纸报道与经国先生的一段遇合而著名。

       那么,焦鸿鋆与陈衎夫又如何遇合呢?
       1960年上下,古龙的好朋友焦鸿鋆,与陈衎夫的同行后辈、也是台北女篮主力的张锦云订婚。
       而古龙与陈衎夫(陈祖烈)的遇合,在《唐矮子牛肉面》已经写得清楚,就是陈衎夫(陈祖烈)带他们几个进场,免费看篮球比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11 00:00 , Processed in 0.0809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