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02|回复: 49

[原创] 古龙熊飞生平第三个拼图[2025.7.14古龙武侠论坛首发]:父子争执&熊飞从政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4 11: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9-21 12:34 编辑

  古龙熊飞生平第三个拼图:父子争执&熊飞从政期


  古龙熊飞生平第二个拼图,结束于古龙父子关系一度有过的修复期,也即根据张秀碧所述的熊飞指导古龙《剑毒梅香》的创作时期,时间大致在1959年。


  由于历史资料极为缺乏,仅有些记者的报道。


  本帖先提出一个观点,大致在1959年到1960年区间,古龙父子曾经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执,此争执导致古龙熊飞关系再度恶化,从此古龙拒绝与熊飞有来往,直至1985年古龙到病房探父。


  本帖继而希望找到古龙父子激烈争执的相对准确时刻(或较窄的时段),作为古龙熊飞生平第二个、第三个拼图的交接时刻。


  古龙熊飞生平第三个拼图的结束时间,为熊飞从政期的结束时间。


  在第三个拼图中,熊飞存在若干未解之谜,可以从古龙熊飞生平第一个拼图中,找到参考答案。




                                                                                                                                                                          2025-07-14  古龙武侠论坛首发
                                                                                                                                                                                             半剑飘东半剑西




  □□□□□□
  □□□□□□

      2025.9.21古龙逝世缅怀日注:之前2025.7.14文字仅有些记者的报道。”应修改为“虽然有些记者的报道以及若干回忆文献,但更多资料有待挖掘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7-16 17:22 编辑

目录

§01  古龙的创作转型:被动的武侠创作之路
§02  熊飞未提《苍穹神剑》的背后
§03  古龙父子的最后一场争执
§04 《苍穹神剑》的前十四回标题
§05  古龙的游戏作:三处作注
§06 《苍穹神剑》第23集第25集标题的白玉微瑕
§07  《苍穹神剑》第一集存在熊飞示范作的可能性
§08  古龙在《苍穹神剑》中明确的创作自何章开始
§09  古龙对司马翎的借鉴痕迹
§10  古龙早期作品被他人续尾的现实性
§11  1960年的八书聚首
§12  高玉树的两次市长竞选成功是否熊飞均参与?
§13  熊飞的小说最早始于何年?
§14  熊鹏声在政坛的得意与落寂
§15  谁有可能道破“购料委”熊飞旧事?
§16  古龙熊飞生平第三个拼图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2: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01  古龙的创作转型:被动的武侠创作之路

       古龙从小立志当作家,而编织的还是纯文学的作家梦,这从古龙中学阶段协办文学杂志、向诗刊投稿、向文学杂志投稿可看出。古龙自述从喜欢读武侠类的连环画、小说,但这与从小立志当武侠作家是两回事。
      根据古龙去世后出现的回忆文章,古龙与其大妹都曾经有投稿帮助家用的计划,但推断多为豆腐干类的短文、翻译作品。
回忆文章指出,古龙产生创作武侠小说的思想,大致要到读淡大的半工半读时期,有工友或朋友向开玩笑,“要发财,可以去写武侠小说”,又有人称“别怕挨饿,大不了去写武侠小说。”
       言下之意,写武侠小说只是赚钱,还不能登大雅之堂。
       而正是这些类似开玩笑的劝说,打动了古龙,使得古龙从纯文学的创作,转向武侠小说的创作。
       只不过,古龙以前的文字实践均为纯文学类,写武侠小说迈出第一步,始终是困难的。

       而古龙在创作转型初始的困难性,造就古龙勉强地、不太情愿地,接受熊飞的帮助。这才有了1959年左右古龙父子关系一度有过的修复。

     (这有些类似民国时的白羽,白羽一直保留鲁迅先生的来信,以鲁迅的纯文学作品成就为榜样,即使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多篇武侠小说,却貌似不太以此为光荣,甚至自认其中若干水平尚不如其所写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2: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02  熊飞未提《苍穹神剑》的背后

       这是《民生報》1985年4月10日关于古龙看望病重父亲的新闻,下面为最关键的文字:
       守在床边的是跟了熊鹏飞廿几年的张女士。……
       现在她每天守着他,她只希望熊先生的子女也能轮流照顾病中的父亲。
       ……
       虽然都没有往来,父子仍是连心的,只要报上、电视一有古龙的事,他爸爸从不放过,非看不可,出了事,也在愁。上回古龙被人伤了,他爸爸还到天母探望过儿子。
       “古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好像是剑什么的梅香,就是他爸爸指点的。
       “本来熊先生也为出版社写过小说,后来是做生意做垮了,干的差事也不算好。”

□□□□□□

       张女士就是张秀碧,这段记者采访报道的信息量极大,也有含糊之处。
       熊飞为出版社写过小说在先,“做生意做垮了,干的差事也不算好。”在后。
      “干的差事”应该就是从政,俗称“当差”,含糊之处是“做生意做垮了”的时间顺序。

       关于“古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好像是剑什么的梅香,就是他爸爸指点的。”前帖已分析过,就是1959年,熊飞指导过古龙的武侠小说《剑毒梅香》。

       但是,无论是古龙的自述,还是出版社的介绍,证据都指向古龙最早正式出版的书籍是《苍穹神剑》,而不是《剑毒梅香》。
       但为何熊飞未提及《苍穹神剑》?

       笔者在此帖提出一个以前未言及的观点:
       熊飞未提《苍穹神剑》的背后,是熊飞从心眼里,认为《苍穹神剑》就是父亲合著的小说,不是古龙单独创作的小说;
       熊飞认为单纯论古龙单独创作的小说,第一部武侠小说就是《剑毒梅香》。

       根据古龙去世之后一些历史回忆,《苍穹神剑》还有创作大纲,出版社就是因为《苍穹神剑》开始几章的精彩(或还加上创作大纲的成熟),而接受了《苍穹神剑》。
       推测《苍穹神剑》的创作大纲,是熊飞拟就的,作为国学系的毕业生,文艺创作之前先拟大纲是规范行为,或许本科考试都考过几次遵循试卷题目的文学大纲;而对于文学青年古龙而言,未必有大纲的训练。

       古龙在1961年2月中庸出版的《飘香剑雨》第六集开头,写下了《新岁献辞》,文字为:
      “匆匆岁暮,又始新春,倏然一年,弹指间过,所以望者,值此新岁,能为诸君,稍娱双目。苍穹有七,剑毒有四,孤星零落,书香只一,游侠虽全,湘妃未三,飘香剑雨,一巴掌矣,零零落落,深致歉意,残金得续,神君有别,稍强人意,诸书都全,才对得起,新的一年,加工加急,读者诸君,恭贺新禧,古龙拜年。”

       其中的“苍穹有七”,是指《苍穹神剑》虽然被第一书社出版了十四集,但古龙自己只写了前七集。出齐14集已经是1961年。
      (后来的租书店本以6册出现,由重组的18集每三集1册构成;香港武功出版社的《苍穹神剑》也是全6册,署名均古龙)
       “剑毒有四”指《剑毒梅香》只出了四集,于1960年6月到7月由清华印行、国华出版了四集(共14回)。
      《苍穹神剑》前七集对应于原“楹联标题”本总41回的前26回。
     (之所以强调楹联标题,是因为到1970年华新出版的《苍穹神剑》全1册,第一章标题为“星月双剑”,第二章标题为“勤修苦练”,已非“楹联标题”)

       按照26回七集,以及古龙迟迟未交稿第一书社只能请人续后15回,推断前五集每集4回,第六、第七集每集3回。(5*4+2*3=26)
       因此,第一集是第1到第4回,全书的要点、主要江湖人物已经亮相,根据写作大纲,古龙容易继续写下去。
      (第4回有若干古龙中后期作品不太见过出现的文字,与前三回出现的一致,故也以此推断写完前4回后结集。)

       而由于从第二集开始,署名才是古龙,因此推断第一集为熊飞提供给古龙的示范作(或者主体为熊飞,细节古龙补齐)。
       从第二集到第七集,才是古龙执笔撰写,很可能古龙开始写的第二集,熊飞还提供了修改意见,毕竟是古龙最早的独立操作武侠小说。

       推断:虽然熊飞从心眼里,认为《苍穹神剑》就是父亲合著的小说,但作为对“弃家出走”的补偿,熊飞后来还是将《苍穹神剑》的整部小说著作权,让给古龙,作为其文学的起步的奠基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03  古龙父子的最后一场争执

        本来父子合作,其乐融融;但是,在1985年4月熊飞病重住院时,传媒曾对古龙有过责问“为什么和父亲三十年避不见面?”,可能传媒还不知道1959年父子在《苍穹神剑》、《剑毒梅香》上的文学讨论与合作。
       因此,从逻辑上,在1959年的文学讨论与合作,到1985年4月之间,推断古龙父子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执,争执导致从此后古龙不再接受熊飞的任何帮助。
       作为对父子激烈争执的佐证,是1985年4月10日《民生報》第一版的记者报道:
      “父子间的距离,张女士避得很远,古龙的脾气,就是他爸爸的脾气,都很倔,当然,家里的事……张女士是忘了呢?还是不肯谈呢?”

       因为古龙的脾气、熊飞的脾气都很倔,加上有心结,产生激烈争执,完全有可能。
      《民生報》第一版的记者还再报道:“古龙对我(张秀碧)连声招唿也不打,唉!”,以及张秀碧的原话:“我没有关系,那是他们父子间的事……”
       张秀碧应该听熊飞讲过其父子争执的事情,但不愿对外人讲,“那是他们父子间的事”。

       另一方面的佐证,笔者在前帖《 从东方客小说辨析熊飞指导古龙可能时空轨迹》第9楼曾经讲述过:
       “但是,当父亲处于‘高光时刻’、唯一能‘处理市长私人函件’的1964年下半年,古龙反而与郑月霞隐居于‘边城’瑞芳镇;
        古龙离这个发迹的父亲,远远的,不肯沾父亲一点光!”

       故,从逻辑上、从文字证据上,推断古龙父子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由于下一次古龙主动见父亲,要到1985年(且熊飞病重与古龙无法交流),因此称,这是古龙父子的最后一场争执。

       下面将从其他证据出发,试图将古龙父子最后一场争执的发生时间,破译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本论坛的精英团队,尤其是凌管理员,精校了古龙此原著,其中《苍穹神剑》的标题,链接为
       https://www.gulongbbs.com/book/cqsj/

       推断《苍穹神剑》的整体标题,前十四回的标题完全为熊飞所创作,从第十五回到第二十六回,则由古龙所创作,而开始部分,例如第十五回到第十七回,还经过熊飞的审稿。
       之所以说熊飞只创作了前十四回的标题,是因为前十四回的标题与后面部分的标题,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后面分几个层次说明其变化)

      《苍穹神剑》的标题,从第一回到第十四回,标题错落有致,上联与下联,均为前短后长的一组文字。这种标题,拟就难度较大,但适合于对照章回内容的概况表达。这极端考拟标题者的文学功底。

       从第十五回到第四十一回,基本上是十六字的标题,相对容易拟就。
       当时的武侠小说流行“楹联标题”,本是古龙这些新青年的弱项,却是国学系本科毕业生熊飞的强项。
       熊飞既然介入了儿子的武侠小说创作,必须先有一些示范,但古龙总是需要自行创作以后才能独立自主。
       因此从第十五回开始的“楹联标题”,熊飞让古龙学习中创作、完全有可能。

       而古龙创作的“楹联标题”,大多是十六字、上下联各八个字,是有其道理的——容易入手,有不少先人的十六字“范文”;十六字是四组四字,可以有大量四字大底。
       例如第十五回,已经有十六字的清朝林则徐范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打底,又有成语“豪言壮语”打底。
       因此古龙集了大成,写下第十五回标题“水流千里,豪士壮语;壁立万仞,异客奇行”。

       由于有成语“千娇百媚”、“返璞归真”打底,因此古龙又创作了第十六回标题“青芒紫电,流星落地;百媚千娇,玉璞归真。”
       只不过,这种十六字的标题,易于失之泛泛,未必能严格对应章回内容。换言之,无法从这些十六字标题,大体猜测该章回的内容。

       与熊飞所拟的第一回到第十四回“楹联标题”相比,风格断然不同,水平立判高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2: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熊飞所拟的难度大的第一回到第十四回标题,前五回的上联与下联(标题),均为4字+6字。
       后面出现了4字+5字。

       分析第一个4字+5字的上联与下联,出现在第八回。标题即是:
       山中壮燕,怎知人间世;河边娇莺,长向望城啼

      “怎知人间世”与“长向望城啼”构成一对五字的上下联。其平仄为:

       怎zěn知zhī人rén间jiàn世shì,           是:“仄 平平 仄仄”;

      长cháng向xiàng望wàng城chéng啼tí,是:“平 仄仄 平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2: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楹联标题,有其基本的平仄要求。以一对五个字的上下联为例,其基本的平仄要求是:

       其一,平仄相对原则:上下联对应位置的字必须平仄相反。
       例如,上联: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下联: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是严格的“平仄相反”。

        其二,避免三平尾与三仄尾原则:上联或下联末尾不能连续出现三个平声或三个仄声。
        例如,上联:花明楼外月(平平平仄仄);下联:柳暗水边村(仄仄仄平平);其中的花明楼是“平平平”,柳暗水是“仄仄仄”,不能出现在尾部,刚才的例子是出现在首部,允许。
平仄相对原则能严格遵守最好(前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即是),但那对于小说的标题,如果均必须严格遵守,则往往会与“标题的基本意义”相悖——无法通过章回标题概括章回内容。因此,只要求尽量遵守,并有些配套要求。

        其三,避免孤平原则:上联或下联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对五字联是一个平四个仄)。

        其四,上联仄收原则: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对照其一的平仄相对原则,则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但如果以“通过章回标题概括章回内容”与之矛盾,则勉勉强强可放弃下联要求,但“上联仄收原则”是强制性的。

       其五,二四分明原则:第二、第四字的平仄必须严格遵守格式,第一、第三字可适当放宽。  (鸣谢整理规则者!)

       回头看《苍穹神剑》的上标题例子,上联“怎知人间世”,下联“长向望城啼”,上联“仄 平平 仄仄”,下联“平 仄仄 平平”。
       首先满足了其一,平仄相对原则,仄对平,平对仄。
       也满足了其二“避免三平尾与三仄尾原则”,尾部分别是平 仄仄和仄 平平;
       也满足其三“避免孤平原则”,没有孤平,至少有两个平。
       其四“上联仄收原则”,上联尾字为“仄”.
       更满足“二四分明原则”,上联的二四字为“平 仄”,下联的二四字为“仄 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2: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一对六个字的上下联为例,其基本的平仄要求是:
        其一,平仄相对原则;
        其二,避免三平尾与三仄尾原则;
        其三,避免孤平原则;
        其四,上联仄收原则;
        其五,二四分明原则;
        其六,节奏划分原则:六字联通常分为2-2-2或3-3的节奏,对于2-2-2,每个2字独立成词,对于3-3,前后3个字独立成词。

        前五回的上联与下联(标题),均为4字+6字。第一个出现的6字对联在第一回。
       “第一回 柳丝翠直,秣陵春归双剑;梅萼粉褪,禁苑寒透孤鸿”
       “秣陵春归双剑”与“禁苑寒透孤鸿”构成6字的上下联。

       上联“秣陵春归双剑”  为2-2-2的节奏,秣陵、春归、双剑,均独立成词;
       下联“禁苑寒透孤鸿”  为2-2-2的节奏,禁苑、寒透、孤鸿,均独立成词;
        因此,满足其六“节奏划分原则”。

       上联“秣陵春归双剑”的第2、4、6分别为陵líng、归guī、剑 jiàn,对应为平、平、仄;
       下联“禁苑寒透孤鸿”的第2、4、6分别为苑yuàn、透tòu、鸿 hóng,对应为仄、仄、平。
       因此,满足了其五“二四分明原则”;

       上联“秣陵春归双剑”的尾字为“仄”,其四“上联仄收原则”;实际上,下联尾字为“平”,对于尾字也满足其一“平仄相对原则”;
       显然,上联与下联没有三平尾与三仄尾,也满足了其二“避免三平尾与三仄尾原则”,
      上联至少有两个平。下联的第一个字禁jīn,也是平,下至少有两个平;因此满足其三“避免孤平原则”。

       因此,“秣陵春归双剑”与“禁苑寒透孤鸿”作为6字的上下联,满足了第一到第六个原则。

       第一回的上联与下联均是4字+6字。
       看4字部分,上联:柳丝sī翠直zhí,第2、4字对应为平、平;

       下联:梅萼è粉褪tuì,第2、4字对应为仄、仄;满足了上联仄收原则和二四分明原则。

       由于第一回的上联与下联均是4字+6字,即10个字。
       10个字实际有更大的变通,某些位置的平仄,有些变通处理原则,抽查了前面十四回的标题,大致均满足了楹联的平仄要求(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2: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仔细分析前十四回标题的上联、下联最后一字。

第一回分别为剑 jiàn(为“仄”)与鸿 hóng(为“平”)。
第二回分别为落luò(为“仄”)与零líng(为“平”)。
均满足其四“上联仄收原则”与其一“平仄相对原则”;
第四回分别为梦mèng(为“仄”)与云yún(为“平”)。
第五回分别为影yǐng(为“仄”)与龙lóng(为“平”)。
第六回分别为断duàn(为“仄”)与生shēng(为“平”)。
第七回分别为去qù(为“仄”)与来lái(为“平”)。
第八回分别为世shì(为“仄”)与啼tí(为“平”)。
第九回分别为宿sù(为“仄”)与豪háo(为“平”)。

       也均满足其四“上联仄收原则”与其一“平仄相对原则”。

□□□□□□

       第十回的标题“成仇因片语,一剑傲然突遇强敌;倾心为一笑,孤鸿北来得伴同行”要略加说明。
       其中的“强敌”是“强适”的通假;“适”意为“主人”,参考《礼记·玉藻》:“敌者不在,拜于其室。”
     (敌是舌+反文偏旁,适是舌+走之偏旁)

       这第十回讲述小蜜蜂陈丰,拿主角熊倜(星月剑客的传人,即上联的“一剑”)作挡箭牌,只言片语无意中得罪了地头蛇——金面韦陀于明,也即上联的“成仇因片语”;
       于明与熊倜不是“敌人”,于明拿陈丰问话,文字有:
       “好极了,好极了,想不到苏州城里还有敢向我金面韦陀于明叫阵的人物。”
       熊倜来到苏州城。遇到地面上的强势“主人”——“强适”。

       适应读shì,是“仄”音。

□□□□□□

第十回分别为适shì(为“仄”)与行xíng(为“平”)。
第十一回分别为剑 jiàn(为“仄”)与心xīn(为“平”)。
第十二回分别为逆nì(为“仄”)与机jī(为“平”)。
第十三回分别为技jì(为“仄”)与兵bīng(为“平”)。
第十四回分别为傲ào(为“仄”)与花huā(为“平”)。

        因此,前十四回除了第三回,共十二回的上联、下联最后一字,分别为“仄”与“平”,均满足其四“上联仄收原则”与其一“平仄相对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10-16 18:31 , Processed in 0.0383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