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回复: 0

[评论] 王学泰《监狱琐记》摘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孟法师 于 2025-10-20 14:10 编辑

王学泰《监狱琐记》(三联书店,2013年出版)
写的介于文学和报告之间,更偏重于尺寸之地各种狱友的传奇经历,并非采访胜似采访,夹杂许多不和时宜的段子。读完,有一种北京一半有趣的人都在作者周围五百米内的错觉。作者如何受苦,这种倒不怎么写。
本文主要是摘录,偶尔评一两句。


监狱琐记摘评:

“第二次是1964年7月,大学毕业之时。……毕业之前的几个月里北京师院中文系毕业班中剑拔弩张,充斥着紧张气氛,系里领导做出了“打人状”,许多同学都有不祥的预感,觉得毕业这关不好过,非得脱层皮不可,有些人就做好了挨打的准备。”

“虽然,每个人到了单位依旧是粉墨登场,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但私下里,却敢于悄悄地说些真话,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我们这些普通人如果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外,无论对谁、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说假话,心理上是难以承受的。真是‘一个人说点假话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说假话,不说真话,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也许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到像邵燕祥先生所说的“口吐铅字”,永无真情实感,而普通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口吐铅字,形象。中国的官员基本都是这样,你看新加坡,都是说人话的。】

“北京的收容站设在德胜门外的功德林,人们简称为“功德林”。这里因为是临时关押、流动性大、经费少、收容量大(特别在节庆或有重要外宾来访期间),伙食特别差。……据说功德林是模仿八卦修建的,关押在这里,开着门也很难跑出去。”

【还是个法阵。】

”我只是从一般读书的角度谈了我读《推背图》的体会和用途,并表明我不相信它对时局的预言与推演。曹轻蔑地说:‘你别以为就是你在研究《推背图》,我们也在研究。不过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研究,而你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当时我感到很好笑。“

”睡在我旁边的一个姓谭的,对我说,他是3608厂的,一天他去房山县城买东西,在大街上碰到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抓住他说,某天谭在大石河搂抱她、亲嘴。谭说那天我正在上班,不可能去大石河。这应该是很容易弄清楚的问题,不知为什么,这个谭某在这里被关二十多天了。我对他说,这很容易证明的,让你们单位的领导或同事出具一份那天你在上班的证明就可以了。“

【让单位开证明这种事感觉比路上被女人乱指控还要中式恐怖。就算是《追捕》里的杜丘又能到哪里开证明?只能边逃边搜集证据。】

”他对我说,‘很怪,为什么监狱老临桥而设呢?上海是提篮桥,南京是老虎桥、娃娃桥,杭州是六渡桥。’我补充说‘北京是半步桥’。‘半步桥’,有深意焉,人间、地狱(鲁迅曾说,中国的旧式监狱是取法于佛教的地狱,不但禁锢人犯,而且又有要给他吃苦的责任),仅半步而已。

【杭州还有小车桥监狱。】

“身子掉到井里了,耳朵还挂得住。”
“钱赚钱,不费难;人赚钱,难上难。”

“天下祸多从口出,号间门偶向人开。”(王学泰《监狱琐记》引聂绀弩诗)
“故宫旧撰无疆赋,南海新兴万岁歌”。(王学泰《监狱琐记》引狱友之雄诗)

“不许笔在监号里过夜。”
“大字报贴到他的床头。”这两句像诗。

“屋子大约有二十平方米,门在中间,对着门是通道,宽度约八十公分,通道两边是炕箱,即用木板做的矮炕。高度二三十公分,不到三十公分。这个炕长约四米,宽约一米八,可并排睡八人。看守所之所以不做高炕是为了防止自杀,因为炕高,晚上睡觉时,把一个重物做个套儿,套在脖子上,就会有上吊的效果。”

【张承志早年小说里也写过插队知青坐着吊死,据说三毛也是坐着吊死。】

“这里的审讯与文教局的干部逼迫我交代问题时态度不同。文教局的干部总爱讲一讲大道理,比如他们是如何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与我的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呀,揭发、批判我的反动思想就是防“和平演变”呀,等等。而且有事儿与没事儿的地方,都要问一问,仿佛是秋天收枣,有枣没枣,都要打上几竿子,或许有点意外的收获,把案弄得越大越好。
这里的预审人员没有这一套。他很实际,一开始就说:‘王学泰,我们俩没冤没仇,你也没有把我们家的孩子抱到井里去。今天我审讯你,是因为我挣这56块钱。’”

【前一种更烦而且坏,越没水平越喜欢这样。】

有一次我问预审员,《宪法》中也有保护“言论自由”的条款啊,现在《宪法》并未废止。审讯员回答:“《宪法》是保护人民的言论自由的。你是阶级敌人,当然不保护你的自由。”我说:“我本来也是人民。”他回答:“你看看你那些言论。你是人民?人民有你那样说话的吗?从言论来看就证明你是敌人!”这真是“互为因果”。因为你是“敌人”,所以不给你言论自由;而“敌人”的定性又是由“言论”而起。

【到现在都没搞清人民是谁。】

“最坏的人”是永远以伤害他人为自己的生活宗旨、没有任何道德规范的人,这是任何社会也不能容忍的;而“最好的人”会永远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为他人、反主流”的,这类人也是会让统治者战栗的。

还有一位“冶金设计院”的技术员王某,他是“文革”中被派遣到阿尔巴尼亚的援建人员。从1962年到1972年这十年中是中阿友谊“蜜里调油”的时期……阿来到中国真是“要啥给啥”。被派到阿尔巴尼亚的援建人员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因此,王某能出国、能到“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那是很被人们羡慕的。

【神奇的友谊。】

那时正赶上北京要搞“水晶石,玻璃板”(意思是要把北京打造成纯洁而又纯洁的城市),地富反坏右都要清除,有点儿错误的就要赶出北京。

【似曾相识,记得2012后的某一年,北京大范围清理城中村,把一群人赶出了“环”,可能是嫌他们又穷又脏,代表不了北京吧。据说现在上海也开始“北京化”了。】

“……如果不是看守有意纵容,看守所根本不会有牢头狱霸(然而劳改场比较容易形成牢头狱霸,那是管不胜管的)。因为这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形成的,看守一旦看到有这方面的倾向会马上调号,有这方面潜质的人要找到追随者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看守所的牢头狱霸都是看守纵容或支持的结果。”

【有道理。】

“监狱建好了,大清朝也寿终正寝了。民国元年(1912)开张第一任典狱长是王元增(写过《监狱学》),这是一监的起始。我在翻检有关‘北京第一模范监狱’的史料时,看到一则关于招收监狱看守人员的资料,很有意思。其招收条件为‘相貌端正,有文化、有家私,不靠做监狱管理人员养家糊口’。我想入招‘第一模范监狱’的看守未必都能达到这个条件,在招收监狱看守时能有这样的想法,可见清末民初时人们对于“文明”标尺期待之高。”

【用爱发电。】

“有劳动力、又从事劳动的犯人按规定每月有两块五的收入,用以购买牙膏牙刷肥皂。城里人拿这点钱不当回事,而农村人舍不得用,给家里攒着,年底寄回去。那时北京郊区许多生产队的农民干了一年活,年底分红,拿不到钱,有的还欠生产队的钱。”(王学泰《监狱琐记》)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新中国。】

“他常常靠在属于他的小角落里吧嗒抽小旱烟袋。通常,他一语不发,只盯着别人,只要发现与监狱氛围不和谐音,立马就会制止或者汇报。比如人家谈到老婆孩子,他就会制止:‘嗨!说点别的,这不利于改造!’谈吃谈喝谈女人是监狱中永恒的主题,人家一说到吃,他马上就会严厉质问:‘监狱吃得不好吗?我觉得比我小时候在家吃的好多啦!’”

【号子里的执行员,看来是扮演着时下的网络内容审核兼带节奏的网评员的角色。】

”这个案子当时闹得很大,有一次预审中去了将近一百个预审员。他悄悄跟我说:‘真他妈的吓人,将近一百个预审员,黑压压一片,跟听我讲课一样。……后来他们打我……’“

【100:1,优势在我。】

李少白消瘦,戴一副近视眼镜,颇有书生气。父亲是北京邮电学院的教授,但喜欢西洋音乐,希望儿子能学音乐,给他起名为“舒伯”(舒伯特的缩写)。不想儿子却爱好体育,不好音乐,而且写的字像火柴棍堆积,或说像甲骨文,简单的“舒伯”两字写不好,于是,删繁就简,改为“少白”,许多人以为慕李白而取了少白。虽然少白不喜欢音乐,但对诗、对艺术却有很好的感觉。他的新诗写得不错,在监狱时常常要搞些文艺活动,要写点应景的歌词、小诗一类,就这些应酬的作品让少白写来也往往有新意。可惜平反后,他专力于艺术摄影,不写诗了。当然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也没有诗,现在他是“紫禁城”的专职摄影师,还组织了“影友会”,很活跃。

【原来2013年起就没有诗了,那我的不写诗,也不算罪过了。】

但监狱是个“保鲜盒”,人一进了监狱,岁数就停滞了,进来时多大,出去时还多大。当然不会是生理上的“保鲜”,而是心理、心态或性格上的“保鲜”。

【此为经验之谈。】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第一场,为了保护首长安全,先派两个小丑上台为首长来‘扫雷’。两个小丑由徐连生和一小队一个能闹的年轻人扮演。两个人分别从左右上台,每人端着一个扫雷器(一根竹竿,前端安个铁圈儿),弯着腰满台跑,口中还念叨着我们编的“数板”,如“忙扫雷,扫雷忙”等。人们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

【这一套属于苏系国家的保留节目。】

【《监狱琐记》里写到他们自己编了一相声《白骨精现形记》,文化人看了会心一笑,一般人看不透,所以反响不佳。就象《戏台》,几个包袱皮太厚(也有觉得太薄的)。】

“人心、人的品质如何是很难定义的。而法律就离不开定义,不过良法是从事实出发、考察嫌犯给社会或他人造成的伤害,再联系所触犯某条、某款法律的程度从而加以惩处。而专制制度下往往不是从嫌犯造成的伤害的既成事实出发,而是更关注他属于哪类人,或说更注意定义人。如把他定义为‘地、富、反、坏、右’、定义为‘敌我矛盾’;或定义为‘人民内部矛盾’等等。接下去就是论其心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惩治。”

【缺乏制度自信。】

“当时正在批判《水浒传》,其罪状之一,就是宋江不想当皇帝,只想当忠臣。当时我就想“不当皇帝”是什么大缺点?中国人想当皇帝的还少呀。”

【合着批宋江是批这个,我还以为是歌颂他的反帝斗争呢。为什么宋江不招安就一定要当皇帝呢?】

“钱学森和徐璋本都是专攻导弹学的,不过钱搞的是‘导弹致导’,而徐学的是‘反导’。1950年代以后二人真是‘一正一反’,贯穿了他们的一生。现在钱学森是名满天下,而徐则鲜有知闻。”

【黑色幽默了。】

“其实监狱所承担的“改造”这个职责值得反思。如果对于因为好逸恶劳、放纵情欲、伤害他人的刑事罪犯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和罪责、改造其原有的思想意识、建立新的人生观还是有道理,而对于那些由于政治思想、政治主张而陷入监牢者也像对待刑事犯罪者一味地强调“改造”就不一定适当。”

【所以白改造。社会上意识形态无音喇叭全方位轰炸,也是白瞎。】

“而青海,听队长说‘到了青海,没有高墙电网,随便你跑,那时就怕你不敢跑了’”。

【那么《归来》里的陆焉识怎么逃出青海的,骑马吗?
按豆包:“……1963 年初冬的一个下午,陆焉识和十来个犯人被派遣到清除钢铁垃圾。根据自己肠胃的活动,他约摸这是下午 4 点半左右。他以手套被磨破,要去马车上取备用手套为由,走向马车。他花了五六分钟解开了三匹马当中的那匹青灰马的套,此时一个解放军正吆喝着往这边走,但他已经没有时间把马拴回去了,于是他骑上青灰马,朝着斜前方糖厂的红影子逃去,青灰马是光荣退伍的马,陆焉识靠读书学来的识马手艺认出了它是长跑手。解放军愣了足足五秒钟,才认出青灰马背上的骑手是谁,然后开始呼喊追捕,但陆焉识还是骑着马一路逃去。”
看来确乎如此。】

“但当预审员让他交代唱歌动机时,他说不出。‘什么叫动机?’‘就是你为什么唱歌?你干活还不累?再唱歌你累不累呀?’‘我不累。就是累一唱歌才解乏呢;有时有点儿憋得慌,一唱歌就觉得舒服了。’‘哦……’预审员觉得听懂了,‘原来你觉得憋得慌,有对现实不满的反动情绪,一唱歌就把这些发泄出去了。要不人家揭发你,说你三更半夜的乱吼乱叫呢!’”

【盘古开天地的动机是什么呢?】

“胡吃闷睡一天又一天”(王学泰《监狱琐记》)
“每日醉茫茫”(陈立平《黑狼笔记》)
“闲茶饭,日日年年”(还珠楼主,《天风报》副刊上任《前奏曲》)

“电影这种有刺激性的娱乐往往会引起犯人的遐想,特别是1977年下半年,旧电影开放了,许多电影的放映都能带来点儿震撼。”

【需要靠旧电影带来震憾,说明这些年停滞、倒退了。】

“那时一点点小事就开批判会,目的是占住时间,不让我们想别的。”

【秦始皇加马克思。】

“由于吃不饱,高校也不搞运动了,斗争也少了。校方为了安定同学的思想情绪,强调‘劳逸结合’‘保持热量’,倡导多睡觉、少读书。这样,自1957年以来那种人人自危氛围淡漠了,出现了后来校方所说的‘自由化倾向’(他们不懂得人本来就应该这样生活),有的高校还发生了‘选举问题’(同学们不愿意选举由系总支安排的人做班干部)。”

【吃饱是有代价的,吃不饱是有奖励的。】

“‘大跃进’促成大倒退。劳民伤财,破坏资源。这是不需要高深的学问、不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只要头脑正常,没有患‘脑迷症’,谁都能看得出来的问题。不过,在社会上生活的成年人被整怕了,谁看出来了,谁也不说。而青年学生正像那戳穿国王“什么也没穿”的小孩,不慎说了出来,于是就被整成反动学生。“

【当然也可以说,没有前三十年的失败经验,也不会有后来的改革开放。秦始皇也给汉朝做了榜样。】

”再不要搞‘以言治罪’了,特别是不要对青年和学生搞“以言治罪”了,‘以言治罪’实际上是在惩罚思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什么在引导它进步,占第一位的就是思想,特别是不同凡俗、各种各样的奇思异想。中国古代文明不就是基源于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思想?经历秦始皇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打压之后,此后再没有产生过如百家争鸣时期那样的原创性思想了,这是中国停滞两千年的根本原因。“

【土豆烧熟了,加点牛肉。】

“我还记得五十年前,顾惟乔讲课的样子。他顾自镇定地站在玻璃黑板前,憨厚地笑着,露出缺了一小角的门牙。从太阳系、恒星、行星、卫星讲起,再讲人造卫星和人类在宇宙科学方面的进展。讲人类对日月星辰的认识,讲‘盖天说’‘浑天说’。联系‘放卫星’,又讲了第一二三宇宙速度及其功能,讲苏联宇航为什么比美国先进,他说,苏联发射卫星的火箭燃料是易燃金属的合成物,而美国还是用固态氢和固态氧等陈旧的燃料,两者热值不能同日而语(后来我与专门研究火箭的人士谈起,他们说顾惟乔的话不全对),因此苏联火箭的推进力量要比美国强大多了。他畅想着二十一世纪的后宇宙航行,那时一定登上月球,飞出太阳系,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最后一句有点悲欣交集,这么好的地球都这么折腾,还想太阳系外的事?如果集人类全部资料真的搞流浪地球,那人类个体的尊严又何在呢?矛盾的。】

2025.9-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10-20 18:47 , Processed in 0.0379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