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鐧诲綍

鍙渶涓姝ワ紝蹇熷紑濮

[原创] 古龙论还珠楼主__暨《蜀山》大系滋生问题求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1 13: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雕侠侣》“第十六回   杀父深仇”中金庸写道:

        周伯通道:「郭兄弟在陆家庄留书给我,说道蒙古大军南下,必攻襄阳。他率领中原豪杰赶去相助,叫我也去出一把力。我一路寻他不见,只好追去襄阳了。」忽必烈与金轮法王对视了一眼,均想:「原来中原武人大队赶去襄阳,相助守城。」
       正说到此处,帐门中进来一个和尚,约莫四十来岁年纪,容貌儒雅,神色举止均似书生。他走到忽必烈身旁,两人交头接耳的说了几句。
       这和尚是汉人,法名子聪,乃是忽必烈的谋士。他俗家姓刘名侃,少年时在县衙为吏,
       後来出家为僧,学问渊源,审事精详,忽必 烈对他甚是信任。此时他得到卫士禀报,说王爷帐中到了异人,当即入见。

       金庸笔下,忽必烈的谋士子聪就是“藏春散人” 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
       金庸只写了子聪和刘侃,却不用“藏春散人”这些武侠小说常用外号(工具),不知何故?

点评

散人之号,有山野气,无富贵象。  发表于 2024-8-11 18: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2: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成吉思汗定国号元的《易经》,是“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另二为《黄帝内经》、《山海经》。
     《易经》一种写法是《易》经,正如《诗经》也写为《诗》经。
       不过文献经常言及的《易》经,其实是《周易》,仅占完整的《易》经三分之一。
       另外三分之二的名词,可从还珠楼主的小说中追寻。

       《长眉真人传》“第二回  苦忆心盟 宝马如龙寻旧侣  突飞神掌 佛光满地遁元凶”,还珠楼主写道:

       韩仙子笑答:“二哥不必如此,所说也是实情。此是父亲昔年所炼归藏幡,我岂不知它的厉害?你那阴谋,我早得知,父亲昔年并还传我破法,恐你妄用此宝为恶,命我一见,即行破去。……”
       说罢,手掐灵诀,将幡破去。……韩于鸿来时,便料乃妹不是易与,除归藏幡外,暗中还有极厉害的邪法附在韩仙子的身上。

□□□□□□

      韩仙子答道:“丈夫豪侠正直……偶然想起先父遗命,将那归藏幡破去。此幡虽是旁门左道,眼前炼有这类法宝的共只三人,以先父所有为最厉害。此外,听说正教中也有一件法宝,取名归藏,但是功效不同。”

      还珠楼主小说中,记述了邪派法宝之一“归藏幡”,被韩仙子根据乃父遗命“破幡”。
      但还珠楼主为何要加上一句,论及正派也有法宝——“归藏”,大有替“归藏”正名之意?
      答案是,《归藏》正是完整《易》经另三分之一。

      在《柳湖侠隐》“第五回  转世护双鬟 百丈虹霞飞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中,还珠楼主写道:

      矮老头道:“只要你认罚敢去,……新在月儿岛火海之中得了连山师叔的龙雀环和金鳞剑等奇珍,可以借用,到时万无一失……”

      连山即连山大师,《蜀山》大系峨嵋源流三祖之一。
      而《连山》正是完整《易》经的再另三分之一。

    《》= 《连山》+《归藏》+《周易》。
      一般也将《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为“三易”。
      为何文献少提《连山》、《归藏》?
      原因据说是《连山》、《归藏》已佚失,仅剩《周易》。
      据说光一部《周易》已经隐含丰富文化信息,妙用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2: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8-17 09:20 编辑

       《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阴阳一元论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其思想也经常在武侠小说中出现,即所谓“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几乎写武当派的武侠书都含有“太极”、“二仪”的文字,以至“四象”。
        一个鲜明的标识图是“阴阳鱼”,参考韩国国旗的中间部分(要加鱼眼),太极图中间的部分;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太极图中间的部分被称“阴阳鱼”(有鱼眼)。
       韩国国旗的外围部分是八(单)卦图案的其中“四(单)卦”。

       由《易经》诞生了易学,易学有其现代科学基础。
       据说当年有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访问中国,中国同行请他看京剧“封神榜”,
       物理学家看到八卦旗上的八卦图图案,说他看得懂,并说:
      “这不就是‘二进制’吗?”

       那么阴阳鱼呢?

       2023年,《自然光子学》杂志上发布了一篇研究量子纠缠的论文,其中量子纠缠的实验图片中居然出现了“太极图”。

             2023年《自然光子学》杂志量子纠缠论文 配图——太极图.jpg
        图 2023年《自然光子学》杂志“量子纠缠”论文 配图——太极图

       这其实是“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对中华文化易学“太极图”的重视。

     《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是一本以物理—光学综合研究为特色的国际期刊。
      该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32.3。CiteScore指数值为5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否真的“《连山》、《归藏》已佚失,仅剩《周易》”呢?
       按照《左传》等古籍的记载,包括“三易”等著名典籍,
       直到公元前530年还存在于楚国,楚国有一个史官叫做倚相的,能读懂这些书。
       另外的古籍表明,至少在东汉时,《归藏》这部书是存在的。

       而《连山》在唐朝还存着,上述数学家唐代的李淳风,其作品《乙巳占》皆引用《连山》,
       事实上《旧唐书·艺文志》著录《连山》十卷,司马膺作注。

        因此,如果《归藏》佚失,当东汉之后;如果《连山》佚失,当唐代之后。

        那么,《连山》、《归藏》有没有换个书名,继续存在呢?

        古籍中存在一种说法:“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作,《归藏》为神农作,《乾坤》为黄帝作。”
        意思是,《连山》、《归藏》换名存在于《三坟书》中,对应于山坟与气坟。

      《左传.昭公十二年》写道:“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中的杜预,博学多通,是考证专家,
       在其著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中,也通过考证告诉我们:
      “《三坟》、《五典》皆古书名。”

       虽然,对《连山》、《归藏》是否换名存在于《三坟书》中,争议较大。
       但引起一场有关“三坟五典”的讨论。
       有趣的是,“三坟五典”也存在于武侠小说中。

       金庸在小说《连城诀》“第二章 牢狱”中写道:
  
       狄云叹了口气,低声说了声:“疯子!”也就没再去理他,慢慢侧过身来,突然想起:“他自称丁典,那是姓丁名典么?我和他在狱中同处三年,一直不知他的姓名。”
       好奇心起,问道:“你叫什么?”
       那疯汉道:“我姓丁,目不识丁的丁,三坟五典的典。”

       武林高手丁典,名字出处“三坟五典”,正是上古奇书的《三坟》、《五典》。

       古龙《大旗英雄传》中的“碧落赋”,原文出处为:
       唐代瞿楚贤的《碧落赋》,该赋第一句为
     “散幽情于曩昔,凝浩思于典坟。”
      直译为:“将深邃的情感散播于已逝的历史长河中,将浩瀚的思考凝聚于远古的典籍之中。”

       其中的“典坟”即是《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远古的典籍”。

       陆机的《文赋》中有:“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其中的“典坟”也是《三坟》、《五典》,广义类似于《碧落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2: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8-16 13:30 编辑

      《连山》、《归藏》的佚失,一定程度归结于创作年代的久远。
       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郑玄在《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结合其他考证者说法,《连山》创作于夏朝,《归藏》创作于商朝(殷商);而《周易》之周,意涵之一是周朝,意涵之二如下郑玄释。

       郑玄(郑康成)进一步作注解释三个书名:“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参考《易赞》、《易论》。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称:“连山似山出内气,连天地也。”
       不过,结合古代学者杜子春、朱元升等人观点,可认为《周易》为周文王所作,周喻周朝。

      宋朝的朱震所撰《汉上易传》卷一中也称:“连山,神农氏之别号也;归藏,轩辕氏之别号也”。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因此,“三易”之《连山》,对应于炎帝神农氏的别号“连山氏”。
      郑玄作注称:“得殷阴阳之书也,存者有《归藏》。”殷即是殷商。
      也即是商朝已经出现了《归藏》——殷之《易》——殷之卜筮,作者至少是周朝之前、不晚于商朝。
      宋朝的朱震认为《归藏》对应于“轩辕氏”,部分学者倾向于《归藏》为黄帝所作。

      古代学者杜子春、朱元升则认为《连山》为伏羲所作。
      而伏羲、神农、燧人并称上古“三皇”——原始社会时期的三个杰出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

       求同存异,可认为《连山》成书最早,作者为原始社会中最主要的部落首领(部落联盟首领)。

       按照郑玄等的考证结果,“三易”是古人卜筮时用来参考占断吉凶的底本。
       而创作于周朝的的《周易》,可以吸取前朝人著作《连山》、《归藏》中卜筮的精华,
       因而可以更加完善,使用者更多,
       又有作者周文王的光环,在同类卜筮书中自然成为主流。
       更主要是,孔子“晚而喜易”并且他及其弟子还为《周易》作传并称“十翼”附于易经之后;
       封建社会“罢黜百家,倾崇儒术”,随着儒家学说、孔子理论的传播,《周易》流传于世;

       用则进不用则废,自然《连山》、《归藏》随着时间推移,走向佚失。

       不过,尽管宋元以降,《连山》、《归藏》逐渐佚失书页(而《归藏》的佚失程度,比《连山》轻),
       但还是被前赴后继的藏书家保存下来,一直到清朝、民初。例如,《闰竹居丛书》版本、《玉函山房辑佚书》版本等。
       笔者有幸,辗转得到清王谟《汉魏遗书钞》影印本《归藏》(附《连山》)。

                清王谟《汉魏遗书钞》影印本《归藏》(附《连山》) 署名页 .jpg
       图  清王谟《汉魏遗书钞》影印本《归藏》(附《连山》) 署名页

             清王谟《汉魏遗书钞》影印本《归藏》(附《连山》) 首页 .jpg
       图  清王谟《汉魏遗书钞》影印本《归藏》(附《连山》) 首页(序言页)

       王谟的署名页有“皇清嘉庆三年”即1798年,“皇”是清(朝)的美称,国号还是“清”(“大元”还是“元”)。
       公元1798年,王谟正忙于把佚失的《连山》、《归藏》文字,重新刊出,保存下来。

       作个未必很恰当的比喻:
       公元2013年,古龙论坛把最早在台发表武侠作品的郎红浣武侠小说,重新刊出,保存下来。

点评

还珠楼主基本上认同的是三代三易的说法。他在《翼人影无双》里所写连山教以艮卦为秘密手势,以墨子为宗。连山易以艮卦为起始,墨子取法夏代,都是对郑玄说的发挥。  发表于 2024-8-16 2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0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传媒上的“易”书,一般是《周易》。
       所谓的“八卦”,严格是指八个单卦: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周易·说卦》对这八个单卦的解释是: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木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在电影《蜀山传》中列为宝物首位,是南明离火剑。
       其中的“离火”,取义于《周易》之离为火。
       这八个单卦可以这样记忆,根据《周易·说卦》,有
      “天地(乾坤)定位置,雷风(震巽)固相薄,水火(坎离)不相射,山泽(艮兑)亦通气,”。

    “三易”之《连山》、《归藏》、《周易》,三者的最表象的区别是,八个单卦的顺序。
      《周易》的顺序即是上面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马王堆帛书的顺序略不同)。

      而《连山》首卦为艮而乾在第七卦,属于逆向为序,卦序依次是:
      艮、离、坎、巽、震、坤、乾、兑。
      (艮为山,《连山》以山(艮)为首课理解)

    《归藏》首卦为坤,其次为乾,也属于逆向为序,卦次依次是:
      坤、乾、兑、艮、离、坎、巽、震。

      这种顺序,表达了卜筮时对卦辞理解重要性的取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09: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易”之《连山》、《归藏》、《周易》,三者的最明显区别,在于对“六十四卦(重卦)”的不同解释。
      “三易”的推理逻辑基础是用于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
         其中用“—”代表阳,用“- -”代表阴,
        采用二进制的表示,“—”以0代替,“- -” 以1代替。
        那么单卦是“3位数”,从“000”到“111”共8个元素,可用于理解单卦——八卦,
        其中“000”是3个“—”的并置,就是“乾”卦,“111” 是3个“- -”的并置,就是“坤”卦。

        在信息学,首个对象是0(第0个),8个对象是第0个到第7个,对应于“乾”卦,到“坤”卦。
        因而“001”为“——- -”对应于巽,依次类推。例如:
      “110”为“- -- -—”对应于震。

      常义下的“八卦”是8个单卦,记忆顺序为从“———”到“- -- -- -”,即“乾”、“巽”…..、“坤”。具体顺序见注解。
     “三易”的推演基础是“六十四卦(重卦)”,相当于二进制的“6位数”,
       记忆顺序从“000000”到“111111”,从0到63,共64个即六十四卦(具体顺序参考“三易”)。

       一个“6位数”可通过二个“3位数”理解,即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前3位和后3位,但聪明的中华古人早就知道,例如
       前述六十四卦(记忆顺序)第一卦,对应于第0个。
       古人称“乾上乾下”,即是前3位是单卦的“乾”,后3位是单卦的“乾”,
       合为“——————”,并置为前后6个“—”。
       六十四卦(记忆顺序)最后一卦,对应于第63个,
       即是前3位是单卦的“坤”,后3位是单卦的“坤”,古人称“坤上坤下”,
       合为“- -- -- -- -- -- -”,并置为前后6个“-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09: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以六十四卦的“复”卦为例,说明《连山》、《归藏》、《周易》三者的区别,
       “复”卦,古人称“坤上震下”,并置为前面5个“- -”最后为“—”,
         即是“- -- -- -- -- -- -- -- -—”二进制记号为“111110”。

       《周易》对应于六十四卦“复”卦的文本如下:

        复。亨。
       出入无疾, 堋来无咎,反复其道,十日来复,利有攸往。
       坤上下。坤王则震囚。

       复,返,归。震为林(《屯.六三》),震为莽(《同人.九三》),坤为地(《说卦》)。
       木,生则冒地而出,死则返归于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复”。
       亨,会聚也。万物复归,故曰“亨”。
     《彖》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反复,故曰“出人无疾”。
     《说文解字》:“堋,丧葬下土也。”坤为土,震居坤下,且震运逢囚,有丧葬下土之象,故曰“堋来”。
      反复其道,回归其路。震为途(《睽.上九》,故曰“道”(《随.九四》)。

      复卦上为坤,故当占曰“十日来复”。
     出入无疾,堋来无咎,故“利有攸往”。攸,所。

□□□□□□

       《连山》对应于六十四卦“复”卦的文本如下:

        复。
        初七 曰:龙潜于渊,复以存身。原兮无畛,操兮无垠。
        象曰:复以存身,可与致用也。

        复卦,坤上震下。坤王则震囚。
        复,返,归。震为木,震为莽,坤为地。
       木,生则冒地而出,死则返归于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复”。

□□□□□□

      《归藏》对应于六十四卦“复”卦的文本如下:

        复。
       曰:昔者陼王卜复自雉口。

       坤上震下。坤王则震囚。

       复,返,归。震为木(《归藏.陵》),坤为地(《说卦》)。
      木,生则冒地而出,死则返归于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复”。
      坤为西南(《坤》),坤为国(《周易.观.六四》,震为帝王(《周易.既济.九三》),西南国王,故曰“楚王”。
       (“陼”为“楚”的注音字,“陼王”应读作“楚王”)。
       白雉,得土之瑞。
       《楚辞.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周昭王逢白雉而后有南土之致。楚王卜复白雉,意指楚王求复国之瑞。”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09: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易”的推演系统,实际上不仅包含六十四卦(重卦)——“6位”二进制对象,
        还包含“12位”二进制对象——四千九十六卦(双重卦)。
        不过从已有书页分析,只是四千九十六卦(双重卦)的部分,未见全体。

        双重卦用两个六十四卦来表示,左六十四卦与右六十四卦。
        例如,左六十四卦为“复”卦——坤上震下;右六十四卦为“坤”卦——坤上坤下;
        写成“12位”二进制为“111110111111”。
      “三易”称:初九之变,复之坤,坤上坤下(复入坤、复再加上坤;其中的坤是“坤上坤下”)。
       对应之辞为:
       初九  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又如,左六十四卦为“复”卦——坤上震下;右六十四卦为“临”卦——坤上兑下;
       写成“12位”二进制为“111110111100”。
     “三易”称:六二之变,复之临,坤上兑下(复入临、复再加上临;其中的临是“坤上兑下”)。
       对应之辞为:
       六二 休复,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09: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8-17 09:51 编辑

       《左传》中有多处卜筮的记述。例如:

      《左传》成公十六年:“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
        可以理解为,使用左六十四卦为“复”卦、右六十四卦为“临”卦的双重卦,卦辞为“吉”。

        顺便提到,目前古龙论坛将稀缺武侠小说,进行数字化工作,不断充实书库,
        意义如同清人藏书家保存古籍(虽不能与保存《连山》、《归藏》的价值相比,但却是一种自发的、不计名利的奉献),几十年后,社会价值将会体现。

        毕竟,纸质书的保存年期有限,而纯扫描不方便研究。
        以前一些数字化书籍以EXE等文件格式保存,容易被安全软件误杀(删),
        采取纯文本格式,最可靠,也最适宜于便安全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9-17 03:39 , Processed in 0.0695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