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鐧诲綍

鍙渶涓姝ワ紝蹇熷紑濮

[连载] 还珠楼主往事 Ⅱ:处女作品.失书下落.青海探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楼主对社会的贡献,已经被总结出通俗文化的小说创作、戏剧文化的编剧和拍戏,但社会科学的贡献,尚未被肯定。
     《靑藏边界番族志》是社会科学范畴的著作。
      其大量工作应归为对“口传”历史的贡献、在广泛调查基础上对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的贡献。
      例如,对满清“八旗”的“口传”历史,让吾等清楚满清为何对付不了八国联军。

      所谓满洲八旗,分为左翼四旗、右翼四旗。
      其中左翼四旗是镶黄、镶白、正白、正蓝,右翼四旗是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有人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称为四镶,正黄、正白、正红、正蓝称为四正。
      但这显示不出贵贱,正黄、镶黄、正白,属于上三旗,其余五旗,属于下五旗。
      可以理解为白在黄之后,在红、蓝之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洲八旗兵,因兵额不敷,将随从使役家丁编入兵户。

      早期对满、汉严格分开。但兵额不敷日益严重。
      后来征高丽时,将一部高丽人编入旗籍;再后有一部分俄罗斯人投降,亦编入满洲旗籍。
      对汉人的放宽,从祖大寿、耿精忠、尚可喜、洪承畴(最著名)等降将开始,按照满洲八旗编制改编,称为汉军八旗。
      清兵入关后,因兵力不敷分配,又调蒙古兵分援各路,参酌满、汉两军,编为蒙古八旗。
      根据还珠楼主的历史记述,八旗兵并非仅仅满洲八旗。
      实际是满、蒙、汉各八旗,等于二十四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旗的军官,名称不同于汉人或世界其中地区。
       每旗设都统、副都统,正、副参领与委参领、佐领及章京、笔帖式等官职。
       佐领又分勋旧、公中两项,勋旧为世袭,公中系由士兵积资递升。
       以前读满清的书,很容易以为清兵就是冷兵器为主,与八国联军的“坚兵厉炮”不成对称。
       但后来读古籍发现晚清一度购买了大量枪炮,活力并不弱。
       从还珠楼主的口述历史(即还珠楼主从别人口中了解到并记录下来)中知道,后来还有个“内火器营八旗,额定五千”。
       为什么火器营八旗对外打不过八国联军,对内也几乎不起作用呢?

       两个原因。其一,火器营八旗“器械粮饷,平素极优厚,为各军所嫉,如调至前方,决难合作,”配合问题。
       其二,军饷太低,兵无斗志。其中原因之一是增加了内务府三旗,开支大。
       二十四旗,在京者名京旗,在各省府县者名驻防。
       京旗之二十四旗,实际是“外旗”。
     “在京又有内务府三旗,供皇室杂差役使;宫中秀女亦由该三旗按期选择。除内务府衙署各官职外,各省织造与粤海关监督一职,亦为该三旗额定之缺。”
       也即内三旗的肥缺,是外放到粤海关监督(最肥),然后是各省织造。

      “至康、乾之季,因京旗兵丁安习日久,非复在关外时可用。故由各旗挑选少壮者,先后编练护军营 (京语名大营)、前锋营、骁骑营、外火器营与十处练兵处。”
       在康熙、乾隆年代,已经有“外火器营”,战斗力不弱!
      (以前港产片,有清朝的“红衣大炮”)
       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起义后,清朝增加了神机营。
      (甲午海战后,又增加了虎神营。)
       满洲、蒙古、汉军各八旗与内务府三旗。男女丁口数目已有六百余万,军饷总额日益增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楼主记述了旗兵每月领军饷的递减。

    “前清营兵分马甲、步甲 (即马兵、步兵),月饷银均各三两,每三个月米粮一石一斗五升 (每石一百二十五斤),另有米折银二两一钱 (乾隆以前,每兵三月发米五石五斗二升五合,中含仓米高粱小米等项。
       嘉庆川、楚闹教匪以后,乃将杂米裁撤折银。光绪庚子以后又将此二两一钱米折裁去,兵之生活愈苦),每兵每月合计银三两七钱、米四十八斤。
       各步旗营经手办公各费,及户部内各项使费,均由此饷米内扣除,核计每兵按月所得,不及九成。

       至咸丰庚申后,因库款支绌,均按八成发放。
       待光绪庚子后,又均按七成发放,各兵每月所得,更为无几。

       至于服装,冬夏仅发一短单褂,名为号衣。其余所着衣履,均系自备。唯一经补甲,即终身食粮,故能勉维生活。
       若责其御侮卫国,真系难事。”

       最后一句的“真系”是粤港语,这是还珠楼主曾经旅居粤港的间接证据,与粤港朋友通信,用粤港语“真系”,后来不自觉的写进散文。

       下为最新的数据,看清楚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

      “至于月饷,步军校与护军、前锋、骁骑各校,每月饷银名为五两,除按七成五发放,再扣库亏、车脚花费、笔墨纸张办公费等项外,月得仅三两二钱左右。
每三个月,有米一石一斗五升,另有米折银二两有奇。
       兵丁则分布甲、马甲、小甲。每兵每月饷银:布甲三两、马甲四两、小甲两五钱,均按五成五发放。
       马甲、布甲,每名每三个月军米一石一斗五升;
       小甲则每名每年一石一斗,米折银则与军校相同。”

       所以还珠楼主叹息:“而一兵以如此之饷银,何能维持其妻子生活?”
       引申——如何抵抗外强威胁(如沙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得工资不够,因此普通旗兵(“京谚有穷旗人”)需要兼职:
    “故至同、光年间,已有鼓吹手、瓦匠、扎花、裱糊匠、厨茶役等项,及各种小本经营,沿街叫卖,以图糊口。”

       因为兼职,而职业道德欠佳,以致汉人不敢领教。

     “清末旗人生计艰难,此项八角鼓,虽名为子弟消遣,间已有暗中要钱,且有明卖者。即或名仍称为不要钱;
        而子弟演员,常带一二人或三四人帮闲吃饭,或竟将音乐器具先入诸质库,令本家出资取赎,额外生枝,转多烦琐。
        演时复摆大爷脾气。
        渐致一班人提起子弟,多不肯领教,宁愿明白出钱,找生意唱手,可省许多麻烦也。”

        同样是记述历史,一句定性的话“旗兵军饷太低、士无斗志”,远不如还珠楼主清楚地告诉你:
      “每兵每月饷银:布甲三两、马甲四两、小甲两五钱,均按五成五发放。马甲、布甲,每名每三个月军米一石一斗五升;小甲则每名每年一石一斗,米折银则与军校相同。”
        有研究价值;
        只要对比当时社会上商品的价格,便清楚清兵穷到什么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多个朝代,属于汉族人当皇帝,少量是其他民族(少数民族)人当皇帝。
        封建社会,包括清朝的满族人统治在内的其他少数民族,未能长期统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汉族对少数民族强大的同化能力。
      (复习一下《最后一课》,老师为什么对用本国语言讲最后一课那么动感情,学生则长大才知道)
        还珠楼主如此记载。

        满洲语言文字,初与东部蒙古无别;既建清号,始酌量增减,制成满洲语言文字,故多有与蒙文通用者。
        自乾隆年,因承平日久,满人与汉人同化,其旧有强悍简朴骁勇之气已失。
        而满语除公文与军队口令,例用满洲文语外,旗普通习用之语,多系北京土语;但仍有少数满语掺杂其间。
        至在粤、闽、浙、苏各省之驻防,虽饮食习惯多与当地无异,而语言仍系京语。
        迄今三百年,虽满洲发祥之地,语言文字已多失传,仅索伦一处处沿用至今。
        该地已亡,硕果仅存之满洲语言文字,实难卜其消长。

        同化能力一个特征是汉语的同化满语。当穷得叮当响的满族小兵,讲汉语时,或已忘记了自己是个满族人,
        对汉人打仗时,也没有了什么其他民族动力,也就象征性打一下……不行肚子太饿了……

       其次是生活习惯的同化。
       还珠楼主如此记载。

       北京旗人,除女人梳头与天足不同外,早已旗、汉不分。
       女子多以针黹洗做衣服菜饭为日常工作,虽极贫之女子,其衣裤鞋袜亦系自做;如其不能,则四邻均以为耻。
       且家庭礼节较繁,虽同辈男子,对之极尊重,而于小过节,若有忽略之处,亦必受尊长之饬责。
       此等情形,对于新妇尤甚。至于归宁,又例得受无上之优待。
       是故往往因娘家招待不周,致生龃龉,亦系习见之事。
       长幼之序,极为分明,唯读书识字者,除富有之家外,其余实不多见。

       也即,满族人的女子,普通人家读书不多,比起汉人有差异。而对“家庭礼节”的重视,可能比汉人为甚至。另外,多数娘家,对外嫁女甚好。

       这是还珠楼主的新发现:
     “满洲之兴起,系因通国皆兵,而建国方略,闻系由《三国演义》扩大计划而成。”

       不过笔者对“建国方略,闻系由《三国演义》扩大计划而成”,不敢苟同。
       但记录了满族对《三国演义》的重视,不足为怪,不仅满族领袖,连外国领袖也如此。
       因为有对《三国演义》的重视,所以才有入关后对汉族文化的重视,发展到皇帝的吟诗作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1-16 09:38 编辑

       研究晚清民初金融史,资料难齐,“口述历史”非常难得。
       晚清时各旗兵所领月饷,有两者“平”的标准,按道理应发“库平”,但实际发的是“京平”,还珠楼主的清晰记录是:
     “京平”比起“库平”,每两少得银六分。
       ——非常精准!

       对于“银锭”,也有准确记录:

       其银平色,以两广与山西大宝(每个重库平五十两,俗呼方槽)为最佳。
       江西杭州宝锭银次之,每小宝重库平十两余。
       锭,每个重五两余,以淞江锭为最次 (京语谓之九八兑),而京中官商所用平,亦大小不同。
       官中所用皆京平,市面通用市平,钱店所用曰公砝平。
       市平比京平重二分,公砝平比京平重三分,其余如库平、广平、老湘平、信湘平及海关平,京中肆商均不用。

       真难为还珠楼主,如此详细地记录,并公之于世。
     (以此类比其青藏边界的民俗学记录,及其贡献)

       金融史的官府记录,有些未涉及如此详细的实际情况,因此为全面计,必须借助“纪实小说”。
       有部众所周知的著名小说,四大名著之外的第五部(原五大名著取消它成四大),因为涉及文明禁区,60年代到80年代图书馆不能借阅,但仍然允许研究金融史、经济史的老学者,进入图书馆珍藏室查阅,其中有丰富的宋朝各类商品价格,有文学之外的另一番价值。
       不过,喜欢懂脑筋的某理科生,从可公开阅读的四大名著《水浒》,依然可解读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
       话说武松他大哥多年卖烧饼后,在县城买了房子。话说武松他大嫂不小心,从楼上掉下棍子砸中某官人,也就是房子至少是2层。
       理科生的推论是,卖馒头利润高,宋代税收低,普通人都买得起房子。
       但仅仅是定性,也不准确。
       刚从图书馆珍藏室出来的老学者,告诉其真相,房子是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不是直接买的有永久产权,而是花了十几两银子(11到19两区间)从当铺里面典当来的,就是花钱买了别人典当在当铺的房子,使用权的存续期取决于原典当人是否赎回、以及契约的规定,大概率是具有长期使用权的物业,且结束使用权的对价是本金的一部分。
       老学者可以再到珍藏室查阅,得到结束使用权的对价,从而反推长期使用权的价值。
        ——并不是所有普通人都能买得起县门前闹市区的房子。
       而某理科生则去推算11到19两需要卖多少年的馒头才赚得到。

       但如果有人“口述历史”,讲几个自己以及朋友在宋朝买房子、买典当房、典当房被赎回的例子,就不用这么麻烦。
       一个作家,例如罗贯中,仅仅在《三遂平妖传》中不经意的增加一句话:宋朝一个烧饼是三四文钱,历史价值便有所体现。
       而还珠楼主,不只是一句话,而是统篇都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楼主著作被收录的《中国边疆图籍录》,是一套珍贵的索引,一旦出现国与国的边界争议,需要查古籍时,其价值便体现,从图籍录中得一书,查不到再找一书,图籍录属于“可并行处理”的候选库。

       举两例。
       1962年,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组织了一群印度学者绞尽脑汁,提出一个对中国不利的“证据”、对有争议领土主权有所索求。
       中国的应招,是找到“大师中之大师”陈寅恪,陈寅恪当时几近失明,但博闻强识,
       指挥几位助手、同事、学生,通过古代图志典籍、通过清廷与印度、清廷与西藏的往来信函、通过……,大量的证据,
       将自古以来的中印边境划分、将中国应有领土,清清楚楚陈述之,而且反驳印度所提,详细信息解释,为何“麦克马洪线”侵占了中国领土。
       其中的古代图志典籍,若干也应包含于中国边疆图籍录(自晋朝到民国)。
       也说不定什么时候,有新的边界争议,需要从边疆图籍录中找出古籍。

       60年代中后期,“库页岛”的归属问题引起争议,陈寅恪应外交部之请再次出山,
       论证了库页岛自古便是中国领土,这次更加驾轻就熟。
      (中国唐朝的使节最早发现库页岛,最早命名库页岛,取名为“夷州”)

       当初印度尼赫鲁出招时,注意到陈寅恪,挖掘出一段历史,就是斯大林对陈寅恪著作的应用;
       陈寅恪懂得二十二种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英文,法文,德文,俄文,藏文,蒙古文,突厥文,吐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梵文,巴利文,印地文,波斯文,古希伯来语,尼泊尔语等等。
       陈寅恪著作涉及古代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古代各民族语言,对前苏联及边缘地区的民族关系史,也有所论述。
       故引起了需要处理多民族矛盾的斯大林,高度重视、选读其撰。
       另,斯大林在其著作《中国革命问题》中也引用了陈寅恪诸多论文。

       而还珠楼主的《靑藏边界番族志》,学术价值没有那些可论证边界争议文献那么大;
       不过可与其他论述靑藏边界番族的书籍,互为印证,对于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问题、文化冲突,潜在价值匪轻。

       还珠楼主的实地调查涉及玉树二十五族:
      囊谦族、拉休族、安冲族、迭达族、蒙古尔津族、固察族、阿乜六瓦族、苏尔莽族、苏鲁克族、札武族、格吉四族、杂曲诸族、娘错二族、称多族、文布族、拉布族、玉树四族、隆布族、中坝三族、觉拉寺族、拉卜寺族等。
      实在不可多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楼主著作《靑藏邊界番族誌》的初载报纸,是天津《商报》,具体是初载于“古董摊”副刊,副刊主编为王小隐。
       1905年,天津商会会长卞煜光因病辞职,商会改组,经公选王竹林为总理,宁星普为协理,么品珊为坐办(后由刘樾臣继任)。
       1905年冬,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商会创办了天津《商报》,服务于会员,报导商务和市场,十分畅销。
       可以类比于广州商会所办的《广州商报》。

       天津报纸最早的副刊,始于1902年《大公报》自创刊号开始的“杂俎”栏目,但副刊引发报纸热销,
       要算1915年10月1日《益世报》创刊号中、第七版设置的了“益智粽”副刊,其中涵盖谐文、小说、笔记、游记、诗词、歌曲等,风格以短小精悍见长。
       天津《商报》虽然创刊于1905年,但其特殊副刊却自1928年开始,
       即是“古董摊”(王小隐主编)、“杂货店”(吴秋尘主编)。
       其时的天津《商报》名列天津四大报之列,有副刊之后如虎添翼。
       到1931年增加副刊 “电影院”,1933增加副刊“鲜花庄”(刘云若主编),大大扩大市场占有率。

       因此,不难理解还珠楼主要将书稿投向主编为王小隐的“古董摊”副刊。
       而这天津《商报》的四大副刊中,吴秋尘、刘云若是王小隐一手提携的,等于王小隐一人相关了三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虽然王小隐是天津《商报》的副刊主编,但其主战场却是在《北洋画报》。
       1926年7月7日,《北洋画报》在天津法租界创刊,1937年7月29日抗战爆发,画报终刊,经营长达11年,出刊总共1587期
      《北洋画报》被誉为民国时期北方出版业中,办刊持续时间最长、出版期刊数最多,且为个人独立经营起来的、涵盖内容广泛的综合性画报。

      《北洋画报》的创办人为冯武越。
       冯武越是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广东番禺人)之子;当时的冯耿光曾凭着自己的名气和财气捧红了梅兰芳,对其爱子更寄予厚望。
       约1911年,年仅16岁的冯武越被父亲送去法国留学,后在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游学,所学专业为无线电航空机械维修。

     (在《还珠楼主往事 I》中,曾经指出人物关系,孙仲山——盛宣怀——吕葆贞——赵四小姐赵一荻——张学良(“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狂。”)
      而冯武越回国后,先在航空公司上过班,后成为了张学良的法文秘书。
      赵四小姐的“一荻”,是其英文名Edith的音译。
      而冯武越,后娶了赵一荻的大姐赵绛雪为妻。即新人物关系:

      孙仲山——盛宣怀——吕葆贞——赵四小姐赵一荻——赵绛雪——冯武越——张学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线电航空机械维修专业的冯武越,如何从1926年起创办《北洋画报》?
       资金方面,最初《北洋画报》的经费多由冯武越的叔父冯耿光与张学良资助。
      (不交代冯武越—赵绛雪—赵一荻—张学良人物关系,无法讲清楚)

      期刊策划方面,开始全靠王小隐。
      王小隐被誉为“《北洋画报》唯一柱石”。
    (当然,冯武越也客串写文章,署名为“武越”、“越”、“笔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11-21 18:27 , Processed in 0.0437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