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yl0116012

[入库] 倪匡《青凤奇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22: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鶴 发表于 2025-4-24 20:23
是马?可以解释一下吗?我很久以前看过这短篇小说(英文版),我很喜欢余华,尤其是《许三观卖血记》。
...

当代文学和武侠小说有很多互文
如果您读过王小波的《夜行记》(该文很容易网上搜到),初看是标准的唐人小说改编。
而实际上,它的互文对象是聊斋的《老饕》。同样,倪匡也在聊斋改编里改写过老饕:https://www.xuges.com/kh/nk/lzxb/08.htm
他的趣味,和王小波的趣味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两者的人物,在结尾,都消失在雾气一样的故事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5 07: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zyl0116012 发表于 2025-4-24 22:16
当代文学和武侠小说有很多互文
如果您读过王小波的《夜行记》(该文很容易网上搜到),初看是标准的唐人 ...

谢谢,我看一看。



您有没有《青剑红绫》,这故事好像是倪匡迷一直追的"白鲸鱼"(white whale,英文说法,就是说一直想得到而到现在没得到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5 07: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zyl0116012 发表于 2025-4-24 21:12
《鲜血梅花》的中文并没有那么美妙,文字甚至有些干涩,第一页我印象中甚至看了回头书(读一遍没明白)
它 ...

谢谢你的解释。其实,说起解构、后现代等,古典侠义小说已经有了,像《绿牡丹》与《儿女英雄传》,雌雄就男人、作家直接对读者说话等颠倒小说的传统模式,很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0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鶴 发表于 2025-4-25 07:52
谢谢你的解释。其实,说起解构、后现代等,古典侠义小说已经有了,像《绿牡丹》与《儿女英雄传》,雌雄就 ...

顺着您说的古典文学的“后现代性”,中国古典书里,夏济安留学美国的时候,所专门指出的董说(董若雨)的《西游补》等,都是非常特别的小说。
对于我这样生在在上海的内地人,则有不一样的体验。
我童年时,生长于弄堂中,类似香港的“九龙城寨”,只是建筑物不那么魔幻,人们来自全国各地。
所以苏州、宁波、绍兴等方言,从小就听。后来“苏州评书表演”被短暂地用来作为一种替代品,在新时代的上海替代旧时代的“舞厅”。
我自然听得懂苏州话(老上海没有听不懂的),也就一路听了大量“苏州评书”。
相比北方评书受到河北、天津、山东的影响,苏州评书乃是更古老的口头文学,经典书流变不长,但是有大量民间学者参与(这被认为是风流的)。
比如清末绍兴的师爷、民国松江的报人(报纸从业者),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把这门技术里的文本发展得很好。

我想表达的是有大量古典小说,本质上是和“说书表演”进行结合的。“故事”在不同时代传播依赖不同载体,演化成一种“拟态”(拟态的意思是,《绿牡丹》的本质,并不仅考虑作为书本,而同时考虑“媒体结合”)
有时候是“话本”,有时候是“小说”,有时候是“四大名著”、有的时候是“图传”(《剑侠图》)、“词话”(《金瓶梅》)。
对于这样的情况,“话本”在表演时,如果要吸引非专业看客,最好需要一男一女,或者一男一旦(男扮女)。
女子着旗袍,高翘腿,怀抱三弦,卖的是俏,叫“水绿山青”。旦卖的则是周云瑞那样的小嗓子。
这时候,所开的书,必须有“女角色”。
女角色的必要、次元壁的打破、套路角色的高度应用,都是说书里面的基本技术
《绿牡丹》于苏州评弹叫《宏碧缘》,为经典书目。周星驰的电影《大内密探》,书路用的也是评书《狄青三取珍珠旗,飞龙女假替婚刺杀狄青》
除了评弹,京剧也是案例。著名的“大醉侠”原名“范大杯”、“范大悲”,即是还珠楼主为戏班所作的“台本式小说”(该本现在因为京剧禁止舞台上表演杂技动作,已经无法真正演出),和《萧十一郎》的逻辑类似。
张彻熟悉京剧,所以张彻经常从已经不流传、禁止表演的京剧中过桥。
倪匡熟悉评书,青凤中的武松鸳鸯腿,于吴君玉说书中,有极精彩的表演,也因此倪匡给这门功夫拔高到如此程度。
武侠小说的“拟态”,或者说“媒体结合”,于平江不肖生是“报纸报道”,于朱贞木就是“说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09: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鶴 发表于 2025-4-25 07:43
谢谢,我看一看。

此书我没有看过。因市场上没有,以前没有特意收集,也会关注下。
我看了大量邵氏电影(天映公司修复以前,邵氏是电影爱好者心目中的“白鲸鱼”)以及全部张彻电影。
因为编剧90%都是倪匡,对他的写作能力,在之前几乎没有特别的感觉(《铁手无情》是特例)。

后来看他的长篇,女子形象极好
——把“风情女郎”写入古典小说,似乎就以他和古龙为鼎盛(最初王度庐的《宝剑金钗》里的翠纤,应该是一个著名的“风情女郎”,很可能也影响了古龙的“翠浓”)。
但是收尾高度套路,“某某大会”只是北派说书人“神州大擂台”的滥用,几乎看不下去。

最近从他的《聊斋》开始,看到他的一些文字,感觉有所变化,才发现了乐趣。
希望后面能够看到这书,也看机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5 10: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zyl0116012 发表于 2025-4-25 09:42
顺着您说的古典文学的“后现代性”,中国古典书里,夏济安留学美国的时候,所专门指出的董说(董若雨)的 ...

谢谢您分享您的经历!

平江不肖生我略微知道,几年前有英文的平江不肖生列传,很有意思,也讨论新文学,新文化等。

我喜欢作家用久的技术放在新的小说,跟新的技巧融合,这大概是为什么我喜欢后现代文学,英文的后现代小说也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5 10: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zyl0116012 发表于 2025-4-25 09:58
此书我没有看过。因市场上没有,以前没有特意收集,也会关注下。
我看了大量邵氏电影(天映公司修复以前 ...

对,邵氏电影我们西方人都知道的,西方人所有了解武侠的就是从邵氏电影 Shaw Bros. (Bros.=Brothers).可惜大部分的人到现在还不知道「倪匡」这两字。虽然倪匡真的是很有名的大人物,我还是觉得他在一方面还是被低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0: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鶴 发表于 2025-4-25 10:19
谢谢您分享您的经历!

平江不肖生我略微知道,几年前有英文的平江不肖生列传,很有意思,也讨论新文学, ...

我近十年看的后现代作品,勉强算的也就是托马斯 品钦的《性本恶》(INHERENT VICE)了,也是结合了老旧侦探类型;唐 德里略中国国内出版也不少,陆陆续续看得散。英美推理、奇幻看得稍多,侦探我看Chester Himes(现代文学技法)和Robert B. Parker(受武侠的影响)为主,我也是老电视剧的粉丝,很熟悉侦探斯宾塞生活的时代的波士顿;
奇幻看 Brian Lumley为主(构建式)
他们的书都不是国内阅读和出版的主流,几乎都没有再版过。类似若有好书,欢迎您多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0: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鶴 发表于 2025-4-25 10:19
谢谢您分享您的经历!

平江不肖生我略微知道,几年前有英文的平江不肖生列传,很有意思,也讨论新文学, ...

平江的首部作品《留东外史》您有机会也可以看(虽然通俗性不高),从文学、史学价值,是高于《江湖奇侠传》的,只是后者名声太高。而且留东对当时人物有极真实的描写,甚至真名都不改,所以国内不太谈论。
取材新闻、掌故是不肖生的写作方法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5 1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zyl0116012 发表于 2025-4-25 10:42
我近十年看的后现代作品,勉强算的也就是托马斯 品钦的《性本恶》(INHERENT VICE)了,也是结合了老旧侦 ...

你喜欢Boston,你应该看 丹尼斯.勒翰 (Dennis Lehane) 的小说,还有Richard Price的《Lush Life》(不知道有没有中文版).

我也推荐罗斯·麦唐诺(Ross MacDonald))和约翰·D. 麦克唐纳 (John D. Macdonald)的小说.

我也和喜欢侦探小说,很喜欢Robert B. Parker. 我喜欢托马斯 品钦,着现在正在看他的小说《Mason & Dixon》(梅森和迪克逊). 堂·德里罗也喜欢.

喔,说起托马斯 品钦,十月七号他有新的小说出来了,叫《Shadow Ticket》. 我很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11 05:15 , Processed in 0.0325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