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 古龙高二是如何脱离老四海读专科走上作家道路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05  古龙为何选择就读淡江英专科夜间部

       焦鸿鋆是淡江英语专科学校的学生,很可能是与古龙同年进的淡江。
       推测焦鸿鋆可能过于喜欢篮球之类,导致考不上高中,或者高中没有读完。
       焦鸿鋆的初中历史,有待挖掘。
       如果焦鸿鋆与古龙,都在文山中学读过一年级。那么许多历史,就可以补上。
       关于焦鸿鋆的资料待进一步查找。

       但,古龙为何选择在淡江英专科学习,有大概率是与古龙自称的“好朋友”焦鸿鋆有关。
       而这段故事,应该有陈衎夫(陈祖烈)的因素在内。
       根据陈衎夫回忆录:
      “当年三军球场一票难求,球场容纳人数不过四千多人,但每场都会涌入五六千人。自己朋友多,又不知怎么拒绝,所以经常带人进场看球,经常在这个门口带两个朋友进去,又在另一个门再带两个朋友,结果博得‘杀四门’的绰号。”

       陈衎夫称为朋友者,不排除有焦鸿鋆,还有焦鸿鋆所带的古龙。
       基于焦鸿鋆姐姐焦鸿英的社会地位,陈衎夫称焦鸿鋆为“朋友”是有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4-27 07:10 编辑

§06  陈衎夫有资格在“老「四海」”让小弟“金盆洗手”

       关于“老「四海」”的资料很珍贵,可以揭开几个关键人物之谜。
      (资料来源于早期在友人帮助下的抄录,衷心感谢友人)

       老「四海」之“四海”,实际是台湾大学四海篮球场的称呼。
       1953年大学暑假期间,居住于阳明山管理局辖区的台大本科生FZY,在台大四海篮球场,与43个同学、同学的同学,
       立誓“一条心,二不白(不白吃、不白玩),三结义,四海为家”,基本目的说起来很容易理解,就是为了不被人欺负,干脆团结自保。
       从而有了“老「四海」”。

       资料表明,“老「四海」”后来人数越来越大。最早是有淡江英语专科学校的专科生(中专生)加入。
       尤其是,当时一些高中没有毕业或者考不上高中的国府中级干部子弟、富商子弟,可以选择读专科学院,纷纷在淡江英专读书。
       到后来,“老「四海」”已经不是FZY在主持。
       “老「四海」”分为交际、联络、经济、文书后勤等组;
       交际组负责“捞人”,主体是居住于阳明山管理局辖区的能人;联络组则是负责“搬马”,街头行动;经济组负责经济基础,文书后勤组可望文生义。

       按照邹郎的讲法,古龙“离家出走后,曾为老「四海」小兄弟,”;
       估计古龙仅仅是属于文书后勤组,因此没有街头搏杀的直接经验。最主要是加入为时甚短。

       笔者在前帖《古龙高三弃学疑似就读医学院半年》中,认为古龙加入“老「四海」”时间不长。
       停止于高二阶段的末期,在高三开始已经进入医学院读了半年,后因为见尸体不停呕吐而退学(荻宜语)。
       但高三下学期又准备淡江英语专科的考试。
       随之考上淡江英语专科学校,与焦鸿鋆成为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其中关键一节,是古龙如何脱离“老「四海」”?
        古龙是如何“金盆洗手”,走上读中专的正道的?

        证据来自邹郎的回忆:古龙“曾为老「四海」小兄弟,不久很幸运的认识了一些当代的公子哥儿们和有名气的朋友,他就是这样在刻苦流浪中,依靠自己的求进毅力,成为了一个名作家。”
        邹郎所谓的“一些当代的公子哥儿们”,笔者推断就是陈衎夫。

       陈衎夫有足够的资格让古龙脱离“老「四海」”。
       其一,“老「四海」”的骨干,居住于阳明山管理局辖区的能人,与阳明山管理局辖区的前辈陈衎夫,根本无法比。
       光是陈衎夫叔父对蒋公的提携之恩,已经是其他人不能望其项背的。

       1951年8月25日,陈衎夫(陈祖烈)大哥陈果夫(陈祖焘)去世,享年59岁。蒋公介石先后两次去吊唁,并亲笔为之写下了“痛失元良”四大字。
       1975年4月5日,蒋公介石去世,陈立夫(陈祖燕)急忙赶到荣总医院。经国先生跪倒在下,哭道:“我已失去父亲,你是我唯一的哥哥,日后务请多多扶助!”陈立夫(陈祖燕)多次提及此事,铭感于心。
       陈立夫(陈祖燕)享年101岁(2001-02-08去世)
       三兄弟名含焘、燕、烈,均为“水火并济”的四点水。

      其二,陈衎夫是篮球明星。
      在50年代的台北,其地位、知名度可类比现在内地的奥运冠军。
      虽不能说一言九鼎,但起码可以弄个理由,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弟,脱离“老「四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邹郎所谓的“有名气的朋友”,笔者推断就是焦鸿鋆。
      关于焦鸿鋆的名气,上面已经讲述拉自其姐姐焦鸿英的名气。
      光是梅兰芳亲传弟子焦鸿英与经国先生戏剧艺术交流的故事,已经足于让这些未真正见过大时代、大场面的“老「四海」”话事人目瞪口呆。

       因此,帮助古龙的,可能除了陈衎夫,还有焦鸿鋆。
       古龙考上淡江英语专科学校,与焦鸿鋆成为同学。
       但古龙就读于夜间部,原因是白天可以打工解决生活费。
       古龙的打工,不排除就是在焦鸿鋆帮助下的。
       甚至在MJ顾问团担任图书管理员,不排除是在陈衎夫、焦鸿鋆帮助下取得岗位的。

      这阶段古龙的收获甚丰,看了原版的《教父》,后来提前一步,在中译本面世之前,写出《流星蝴蝶剑》。
      也正是《流星蝴蝶剑》改编的邵氏大电影,使得古龙在天母置业,终于暂时结束“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生活,有业保资。
      这实际追根溯源,要归结于古龙“当代的公子哥儿们和有名气的朋友”。

      注意“公子”,就是世家子弟,谁可匹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07  古龙的高二暑假与高三

       如此,可以为古龙的高二暑假与高三阶段,写上履历。
       由于专科学院(医学院、淡江英专)是秋季入学的,倒推:

       1956年夏季,在陈衎夫帮助下,古龙已脱离了“老「四海」”,准备医学院专科班的考试(只需初中毕业学历)。
       1956年秋季,古龙开始了医学院专科班的半年学习。
       1957年上半年,因为“古龍面對屍體便作嘔不止”,停止医学专科学习。
       1957年夏季,因为焦鸿鋆准备考取淡江英专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古龙准备淡江英专的入学考试,并结束本应就读高中三年级的生活。
       1957年秋季,古龙开始在淡江英语专科学校就读夜间班,并与焦鸿鋆成为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7: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08  一项社会福利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恢复高考制度不久,某高校组织学习了法律、心理学的本科生,到“少管所”,与“被教育的少年”组成笔友,写信交流。
       这些本科生,通过介绍自己、解决困难、赠送书局或介绍自学书籍,与“被教育的少年”交流一段时间,效果优良。
       一些原来的街头“混混”,从此改过自新,选择职业学校读书,有了一技之长,既养活自己,也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这是一项社会福利工程,应该长期营运下去

       而古龙,从小喜欢交友,由此也得到回报,可以遇到贵人、脱离苦海。
       不知是否这段“改过自新”生活有关,古龙中后期的创作,叶开几乎没有杀过人,叶开用飞刀,更多是为了救人。

       考证这段历史,令人感慨万分。
       降低入学标准,让更多的少年有书可读,也是一项社会福利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7 07: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为古龙好朋友焦鸿鋆的姐姐焦鸿英,在1949年电影《美艳亲王[The Handsome Man]》出演女主角的电影海报。

         1949年电影《美艳亲王[The Handsome Man]》.jpg

        图   1949年电影《美艳亲王[The Handsome Man]》海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7 07: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美艳亲王》实际是在内地拍摄的。
      上海的《大众夜报》1948 年11月24日第2版发表署名逸秀的报道《看焦鴻英拍“美豔親王”》。
      还有《活报》1948.11.18第3版思樓的《焦鴻英之「美豔親王」》;
      上海《风报》1949.2.14第3版單靑的《焦鴻英的美豔親王》。
      焦鴻英是名人是无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07: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回答侠友的问题,收获甚丰是指古龙从此养成了直接阅读外文原著的习惯,尤其日本原著的精华,已有多位坛友得出考证结果。
      而古龙的朋友曾经询问古龙为何在《教父》中译本出版前就写了《流星蝴蝶剑》,古龙得意地回答,他看的是英语原著(未必是淡江时,应就是原著在台北出书他马上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23: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4-30 23:39 编辑

       古龙为什么走上武侠作家道路?
       他原来一直想做文学青年、做诗人,即走纯文学的道路。
       但后来他的同学告诉他,如果想多赚钱,就应该去写武侠小说。
       古龙豁然大悟。
       就像白羽一样,原来一直想走纯文学的道路;最终向现实低头,依靠写武侠小说谋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11 00:22 , Processed in 0.0337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