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5-6-14 07: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购料委”熊飞的“送达地址”为汉口界限路,历史资料显示,“界限路形成于清末民初,系英俄两国租界交界路,故名界限路。1927年收回英租界后,取‘中外合作’之意更名合作路。”
界限路不是“购料委”熊飞的办公地址,是住址,因为同一案件的胡家驹,另有一个“送达地址”,两者有距离,显示不是同个单位“购料委采购组”熊飞、胡家驹的办公地址。
具体而言,熊飞、胡家驹的住址,因为汉口“胜利街”而得以连结。
胜利街是武汉汉口的一条主要历史街道,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统一命名,它贯穿原五国租界区(英、俄、法、德、日)。
但与古龙熊飞生平考证有关的,仅仅是胜利街的很小一部分——胜利街被现在的合作路至车站路所截部分;
该段胜利街在民国时期曾被称为玛琳街或夷玛街,是俄租界的核心道路,1946年后统一纳入胜利街体系。
周边地标包括黎黄陂路(原俄租界夷玛街)和武汉红色机关旧址(胜利街与黎黄陂路交界处),均位于此段。
“购料委”熊飞的“送达地址”界限路,现在称合作路,在左端;右端为威尔逊路,现称“车站路”。
而汉口的“光明大戏院”正好是位于原俄租界界限路(现合作路)与威尔逊路(现车站路)交汇地带。
推测熊飞当时因为妻子小孩没在身边,单独到武汉从事“铁路修复”工作,晚上没事时,经常步行几分钟到临近的“光明大戏院”看电影,当时这类电影院,基本由原国府人员甚至前“情治部门”人员,接手承办,由于同为原公职人员,因此逐渐熟悉。
到“购料委”熊飞“保外就医”之后,因为失去公职,不排除此熊飞也在“光明大戏院”找到临时的差事,赚钱养家。
而后来,当汉口的创业者,到香港的油尖旺区一带,从事戏院、电影放映业务时,此熊飞也一同赴香港创业。
该段胜利街(玛琳街或夷玛街),第一是连结“购料委”熊飞的“送达地址”——1945年第四季度的地址,第二是连结香港40年代后期在香港当经理的企业“光明大戏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