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 古龙熊飞生平第二个拼图[2025.6.29古龙武侠论坛首发]:五十年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9 10: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04  熊飞经济收入出现“拐点”时段推断

       但熊飞(鹏声)及其合作者所经营的,毕竟是小资本、小规模,类似于小作坊形式。
       虽然早期发现了契机、抓住的机遇,但一旦营利方式被其他人发现,同类、同质企业出现,竞争加剧将分薄利润,几年后例如1954年上下,需要规模化运作才能维持盈利状况。
       小作坊式企业,也进入了“淘汰赛”,经营者一着不慎,随时可能造成产销不畅、转为亏损,如果负债过重,经营会进入绝境。

      那么熊飞经济收入何时出现“拐点”呢?
      熊飞(鹏声) 原介入生意何时由盛转衰呢?
      这是《民生報》1985年4月10日关于古龙看望病重父亲的新闻,下面为最关键的文字:

      熊鹏飞几次无意识的要撑着坐起来,眼皮微睁,喃喃自语,像是还在等什么。
      浑然中,不知独子古龙已经来过了,还是又忘了,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无声的父子相会,旁人看了却是酸楚。
      守在床边的是跟了熊鹏飞廿几年的张女士。

□□□□□□

      往事该是历历如昨,但是张女士却不愿去谈它。她长在福州,廿几岁时逃难到台湾,现在已六十二岁了。但和熊先生相处只有廿几年。
  她说,和熊先生在一起,正是他最潦倒的时候,古龙应该知道,到现在她没有名份,求名利吗?熬到现在连幢房子也没有,图什么?
      现在她每天守着他,她只希望熊先生的子女也能轮流照顾病中的父亲。

□□□□□□

      虽然都没有往来,父子仍是连心的,只要报上、电视一有古龙的事,他爸爸从不放过,非看不可,出了事,也在愁。上回古龙被人伤了,他爸爸还到天母探望过儿子。
  “古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好像是剑什么的梅香,就是他爸爸指点的。
       本来熊先生也为出版社写过小说,后来是做生意做垮了,干的差事也不算好。”

□□□□□□

      张女士就是张秀碧,“但和熊先生相处只有廿几年。”就是张秀碧遇到熊飞是“1985年4月10日”的廿几年前,基于女人对初遇(事实)丈夫的准确记忆,廿几年至多也就廿九年;
      张秀碧遇到熊飞是1956年,“和熊先生在一起,正是他最潦倒的时候”。
      满廿九年之前是1956年4月10日,满廿九年半之前是1955年10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9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日采访张秀碧的,还有《联合报》,其记者的记录是张秀碧称:
      “廿多年前,刚认识他的时候,正好他做生意失败,那时,他很沮丧、潦倒,又碰到家庭发生不愉快,所以很快地他们就在一起,到现在没有夫妻名分。”
       更将熊先生“最潦倒的时候”细化为“正好他做生意失败,那时,他很沮丧、潦倒”。

       第4楼根据古龙自述推断出:1955年4月之前熊飞“弃家出走”;
       这两者并无矛盾。
       1955年4月之前熊飞“弃家出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意何时由盛转衰,甚至个人账户资金流濒于枯竭,已经无力支付两个小孩的学费、四个小孩的生活费用,熊飞的“弃家出走”,更像是逃避责任。
       熊飞“弃家出走”初始,还为遇到张秀碧。
       到了1955年10月10日至1956年上半年这段时间,熊飞遇到张秀碧时,是确认熊飞生意失败,熊先生处于“最潦倒的时候”。

       总结:熊飞经济收入出现“拐点”时段,大概率是1955年,熊飞遇张秀碧时正是确认生意失败已无法扭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9 1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05  熊飞是生意失败在先还是有外遇在先?

       一些古龙研究的先行者,一些报道古龙生平的记者,一度写了诸如“熊飞爱上有夫之妇张秀碧”“为此抛弃古龙母子”;
       例如李飞刀的《无父无子无情无义》写了“年轻时代,熊鹏声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养成他只顾享受,不知艰难的纨绔习性。以至于到了中年以后,因为爱恋上有夫之妇张秀碧,使他断然抛弃了发妻与五个孩子,和张秀碧搅到了一块。”

       但对照《民生報》、《联合报》于1985年4月10日的报道,似乎不是这样一回事。
       尤其是张秀碧称:“和熊先生在一起,正是他最潦倒的时候,古龙应该知道,到现在她没有名份,求名利吗?熬到现在连幢房子也没有,图什么?”
       貌似张秀碧对熊飞是由同情产生爱情,一连“廿几年”陪伴着熊飞,忍受着没有房子、没有名份、没有名分的待遇。
       尤其是在熊飞患帕金森老年病病时,一直守护着熊飞。
       公正而言,即使不赞扬张秀碧的长情,至少错不在张秀碧。

      而还原历史,或不存在熊飞因为“外遇”而抛弃发妻、儿女的问题,推断生意失败是熊飞“弃家出走”的最主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9 10: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06  张秀碧没有名份之困惑

      在记者1985年4月10日的报道中,最令人困惑是张秀碧对“廿几年”来“没有名份”的申诉。
      在1985年5月1日出刊的《大成》杂志第138期中,“古龙说:他母亲已经在十八年前过世”,那么约1967年,古龙母亲郭新绮已经去世。
      就在熊飞遇见张秀碧的约12年后,之后熊飞、张秀碧在一起再度过约17年。
      无论是前12年,还是后17年,熊飞与张秀碧貌似没有登记结婚。

      在《来自过去的未来人—古龙》纪录片中,古龙同学称古龙有个继父,但继父不喜欢古龙。原文为“妈妈又改嫁了,那这个……后父又不喜欢这三个拖油瓶”,将古龙三个妹妹说成两个妹妹。
      由于古龙接受采访时称他有三个妹妹,那么按照古龙说法其三妹也是熊飞所生。
      但是,参考张秀碧对“廿几年”来“没有名份”的申诉,存在一种可能,熊飞与郭新绮只是分居,未办理离婚,而同学口中所谓“古龙的继父”可能只是“事实上”的继父。

      推测熊飞与郭新绮可能未办理离婚手续,或者熊飞觉得对不起郭新绮,因此一直未与张秀碧办理结婚登记,即使在郭新绮去世后,依然如此。
      才会造成张秀碧“廿几年”一直“没有名份”的事实。
      再根据张秀碧这种事实,继续推断生意失败才是熊飞“弃家出走”的原因。

     (考虑到做生意人有借高利贷的习惯,而“大耳窿”逼债穷凶极恶,是否存在一种可能:
        熊飞为了不让家人受到“大耳窿”的骚扰,被逼“弃家出走”呢?)

     (参考一些网页的记载:父亲为承包商、垫资借高利贷办工程,长期收不到工程款,与母吃饭时高利贷债主上门逼债,母子受到惊吓等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9 10: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在《大成》杂志第138期中称:“三十多年前,他父亲抛弃了他的母亲,以及他和三个妹妹,全家陷于困窘。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们兄妹。他上高中时,为了帮助家计,赚取学费,开始投稿,没想到从此走上武侠小说创作之路。”
       如4楼所述,“三十多年前”比三十年前更早,就是1955年4月之前的事情。
       1954年9月到1955年6月,古龙在成功高中读高一。
       1955年的3月到4月,是古龙的高一下学期。

       笔者两年前之帖《贺圣诞__古龙15周岁开始发表的翻译作品 》,其第5楼是古龙的一篇翻译作品《公鹅》,发表于1955年3月3日“中央日报”第6版,文字如下:

       一天早晨,有个农夫和他的妻子一同驾车进城,行经一个湖泊。他的妻子因为感到他们时常口角,便说:“爸,你看,那只母鹅和公鹅在湖中游得多么亲切而恬静,假如人也生活得像这样和平安乐,那不是很奇妙吗?”
       男的默不作声,继续驾车前进。
       在日落之前,这对老夫妇回家时,仍旧经过这个地方,在落日的余晖下,仍有一只母鹅和一只公鹅在水中悠然游泳。

       女的又说:“爸,看看这对鹅吧,它们仍旧是和平安乐的,假如人们也生活得像这样子,那不是很奇妙吗?”
       农夫说: “妈,假如你看得更清楚一点,你就会发现,那不是早晨的那只公鹅!”

□□□□□□

       古龙翻译作《公鹅》中的那只公鹅,是一只发生了“家变”的公鹅,发表时间正是1955年3月3日;
       早熟的古龙是否借《公鹅》暗示其“家变”?  
       抑或是有感于“家变”,专门挑这篇文章进行翻译呢?

       如论如何,发表于1955年3月的此文,与发生于1955年4月之前的“家变”,应该有某种契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30 07: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07  熊飞“弃家出走”之时间段

       在1955年4月之前,还发生了1954年6月中下旬到7月初古龙要参加升高中“联考”此一重大事件。
       基于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笔者认为熊飞“弃家出走”应该在古龙高中“联考”之后(参考内地若干高考考生父母熬到高考毕才离婚的报道)。
       故,认为熊飞“弃家出走”的时间段,大概率是1954年9月到1955年4月之间,即古龙在成功高中读高一期间。
       而不是某些古龙研究先行者认为的古龙“高二”期间才发生“家变”。
       古龙读高二是1955.09~1956.06。

      《来自过去的未来人—古龙》纪录片中有文字:
“1956年
古龙因父母离异
在高二这年离家出走
靠着朋友的周济
以及到处打零工
勉强维生
但生活困窘
荒废学业
所以被退学
退学后
一边打工
一边准备考试
隔年考上淡江英专”

□□□□□□

      “在高二这年离家出走”以及“1956年”指向:高二的下学期古龙“离家出走”,走向台北街头。
       也印证了上述结论,在熊飞“弃家出走”的高一,古龙尚未“离家出走”走向台北街头。
      “但生活困窘、荒废学业,所以被退学”理解为高三开学前被成功高中“退学”。
      “退学后一边打工、一边准备考试”是本应读高三时间段:1956.09~1957.06。
      “隔年考上淡江英专”就是1957.09~1958.06,古龙在淡江英专读一年级。

      1978-08-01出刊的《大成》第57期,“淡水之夜”此节, 古龙写了“那时候我在念淡江,在淡水,几个同学忽然提议要喝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30 07: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6-30 11:39 编辑

      古龙在《大成》杂志第138期中称:“全家陷于困窘。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们兄妹。”
      理解就是在1954年9月到1955年4月之间某日开始,郭新绮要独自支撑起这个有四个孩子的家。
      1955年4月,古龙的高一尚未读完。
      但古龙在成功中学的高二上学期还继续上学。《从北国到南国》1955年11月发表于《晨光》杂志第3卷第9期,正好在高二上学期期间发表。
      古龙还在成功中学的学生刊物《成功青年》发表笔记文学《古都残梦》,(文章由zyl0116012坛友和helloworld666兄成功发现)。

      在早期关于古龙的报道中有过描述:“因此母亲带着他们自立门户没多久,古龙便逃离了他破碎的家。”
      这个“自立门户”说得非常含蓄,根据《来自过去的未来人—古龙》纪录片,古龙同学口中的“继父”,推测为古龙家庭出现了“事实上”的继父,所以有“破碎的家”之说法。
      因为当时古龙有三个妹妹,生活费用不少,推测此“继父”在经济上支持了古龙兄妹,包括古龙的学费,但如古龙的同学所言,此“继父”不喜欢古龙,原文为“后父又不喜欢这三个拖油瓶”。
      因此古龙不喜欢这个“破碎的家”,根据纪录片中同学回忆,此后经常在同学家“吃顿饭 睡一夜”。
      只要看不到这个“破碎的家”,古龙便能寻到满足感。
      根据《大成》第57期古龙文章,在成功高中第一学年结束后的暑假,古龙还在复兴岗参加“暑期战斗文化训练。”(当时当局办的免费青年训练营)这时候连续多天,古龙完全是住在外面。
      这种满足感加上免费,故“中午吃饭,吃得比平时在家里最少多两倍。”
      古龙不仅参加了话剧演出,演了一个“被父母宠坏了的小太保”,还对“一个年纪比我(古龙)大一点的女孩子”有了朦胧的感觉。
      但结束了在外的集体生活,古龙又要面对现实。(复兴岗使得他感受到一直独立在外的满足感)
      终于,在读高二期间,古龙“逃离了他破碎的家”。
      完整的高二应该是1955.09~1956.06。

      注意1955年10月10日至1956年上半年,是熊飞遇到张秀碧的时段区间。
     (张秀碧曾说过“正好他做生意失败,那时,他很沮丧、潦倒,又碰到家庭发生不愉快…..”)

     (古龙接受记者采访曾称:“上一辈的感情纠纷,造成家庭的不幸,为人子者怎么能对这件事加以评论或任何诉说?”)
     (古龙对记者称:“當時他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怎麼懂得上一代人愛情與婚姻的觀念?” 十七周岁从19556月开始,满十八岁为19556月,与上述文字互为佐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30 07: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6-30 11:40 编辑

       古龙“逃离了他破碎的家”之后的重要经历,可参考前帖《古龙高二是如何脱离老四海读专科走上作家道路的?》、《古龙高三弃学疑似就读医学院半年》。
       古龙得以脱离老四海之关键人物焦鸿鋆,其家庭背景可参考《五一乐__古龙同窗好友焦鸿鋆:其父其叔其姐其姐夫》。

       焦鸿鋆与古龙,都是被淡江英专录取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30 11: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08  古龙大妹晓云:另一个励志故事

      熊飞生意出了问题“弃家出走”,对于古龙的大妹熊小云(一说熊晓云)也是沉重的打击。关于古龙大妹晓云,存在另一个励志故事,需要继续挖掘。
      从古龙去世后台北的回顾性文献得知,古龙和大妹晓云都有过投稿的经历,企图通过赚稿费养活自己、帮助家用。因此古龙与晓云年龄间隔应该不是很大。
      按照古龙自己的说法,晓云“她和我一样,少小离家,而且少小离境,到现在居然是美国一家连锁珠宝店的女东家了,她的珠宝店,在夏威夷一地就有十余家之多。”

     (晓云曾经托倪匡其他让古龙见熊飞化解父子隔膜,古龙聪明地不让倪匡开口)
      根据张秀碧叙述:“他大女兒(晓云)是最孝順的,每個月都會固定寄錢回來,負擔醫藥費,最近還寄了一千美元。其實這也是子女的良心。”

      古龙自述,虽然有三个妹妹,但只有晓云和他“比较亲”。
      “我们的家人离散,兄妹飘零,幸好大家都还有一点坚强的意志,和一点遭受横逆的韧力。所以都还没有死在阴沟里。”

      熊晓云少小离境,后来“美国一家连锁珠宝店的女东家”且开了连锁店,这个励志故事,值得大书特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30 11: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7-1 11:38 编辑

       古龙的三个妹妹为小云、小燕、小毛。推测小云当老板用名“晓云”,小燕也使用正名“晓燕”。
       尽管只有晓云和他“比较亲”,但貌似古龙也没有忘记二妹小燕。
       古龙小说《大地飞鹰》“第五十三回 交易”中有:

  这个女孩子也笑了。
  “我姓齐。”她说:“在我做男孩子的时候,我叫小虫。”
  “在你做女孩子的时候呢?” 
  “我叫小燕。”

□□□□□□

      小虫是小燕的另一个名字。《大地飞鹰》是古龙1976年创作并开始连载的。
      在1985年古龙创作“大武侠时代”系列时,“聂小虫”是一个响亮的角色。
       在《群狐》中古龙写道:

       我也没什么别的法子,只不过我碰巧知道聂小雀是个双胞胎,有个孪生兄弟叫小虫,如果先把小虫藏在山上,一边让小雀儿躲起来,然后小虫子及时出现,弹响这只古筝,聂家岂非就赢了。”……

       他越说越糊涂,胡大小姐却明白了。
       聂家原来有个“三胞胎”兄弟,小雀、小虫、小无,可是江湖中却只知道其中两个,小无根本从来都不露面,到了真正的关键时刻才出现。趁别人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已把赌局乱了,把难题解决。
      其实这三兄弟究竟谁是小无?谁是小虫?谁是小雀?有时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分不太清。

□□□□□□

      古龙的三妹为小毛(正名为熊懿)。直觉中,汉字“小无”潦草中与“小毛”区别不大。
      古龙创作“小无”未必由“小毛”而得,但小虫与小燕的关系已经由《大地飞鹰》所定义,而“云雀”和“小燕”都是鸟,“云雀”对应小云——小雀。“小燕”还原为——小虫。
      三兄弟对应三姐妹。

      1985年创作“小雀、小虫、小无”时,古龙身体状况已很差,几个月后逝世。
      是否在最后的日子中,古龙不由自主地想起三个妹妹,并将素材写入“大武侠时代”系列小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10-27 09:55 , Processed in 0.0360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