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连载] 《Murder in Canton(广州断案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权尊势重柳大人失踪惊圣驾  杯弓蛇影苏主事搭讪启杀机

       且说陶甘出来大街一看,早已华灯初上。各号商铺饭店,青楼酒家灯火闪耀,照得夜市恍同白昼。大街上人群熙熙,比肩摩踵。
       老远看见都督府衙门了,陶甘不由一阵欣喜。
       衙门正俯临兰湖,芭蕉椰树下碧森森的。草木葳蕤,花果点缀,十分庄雅。四名衙丁执戟禁卫,形象威武。
       陶甘进了都督府①衙门,径趋狄公驻息的公庶西厅。次第三层禀报,最后由一中军引导来西厅见狄公。

       狄公正伏乌木公案翻阅陈年档卷。看去已龙钟老态,眉额际皱纹深密,两鬓及胡须都花白了。
       乔泰立在狄公身后,甲胃兜鍪齐正。脸色间却神思惝恍,疑云翻卷。
       陶甘恭敬请安。狄公抬起头来,笑道:“你且在乔泰边上坐了。乔泰你也坐下。这些年来难得在一起叙怀,过去外放州县的那些日子何等留恋。我们几乎天天坐一起探讨疑难案子,一无拘忌。
      “对了,还有洪亮、马荣。洪亮墓木已拱,马荣也被妻孥缠绊,脱身不得。”
      他愀然看了看眼前的两个老亲随,又感慨沉重道:“今番调遣你两个来广州,也是想重温一点旧梦。协力办完这案子,恐再无聚首畅晤之日。”
      陶甘、乔泰也感伤十分,片刻无语。

      狄公呷了一口茶,又道:“陶甘,此刻想先听听你重游广州的观感,然后再让乔泰叙述一遍他适才经历的一起杀人案。”
     “一起杀人案?”陶甘惊疑。
      乔泰点了点头:“正是我们分手后的事,十分蹊跷。”

--------------
①注:都督府至今还在,百度地图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珠江国际大厦东侧约40米,属于“都府社区”。
官网称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道都府社区自唐设置岭南道(又称都督府),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从唐宋到明清,直到民国之前,一千年来都是岭南都督府的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陶甘也觉严重,遂禀道:“我租赁在小南门外西堤的花都旅店,离城里稍远。但监视江面十分便利。大凡江上船舶上下,水路进出,都瞒不过我眼睛,一目了然。”
       狄公颔首,表示赞赏。

      “广州城里商贾云集,市面兴盛。加上番馆林立,胡人经商贩货的尤多。不过依我看来,大多是守法侨户,鲜有不轨之举。二十多年来广州崇尚的依旧是吃、赌、嫖。白鹅潭的花艇、莲花山的窑窟,世所艳称。纸醉金迷,一刻千金。
      “许多富商巨公一夜之间便沦为乞丐,樗蒲之害尤烈。——地方靖安么,一时也还看不出许多端迹。番坊一带也算平静,胡人大多奉守我大唐律法。”
      狄公捻动胡须,满意微哂。
      陶甘又续道:“我与乔泰弟今日还遇见一个胡服穿扮的倪先生,经营着一个大船队。惯走海夷道,又通大食、波斯等言语。为人豪迈有气格,乔泰弟已应邀明日去他府上做客。”
      狄公道:“你两个此番倒要多留意胡人举动。那个倪先生飘洋航海,贯通华夷,尤需倍加监伺。”

      陶甘问:“老爷意思是需对胡人多作防范?”
      狄公小声道:“你们道我今番来广州作甚?明里是岭南巡抚使,监察海夷道商务贸易。实则是来找寻一个人的。”
      “找寻一个人?”陶甘、乔泰不由异口惊叹。
      “正是找寻一个要紧的人物。——这人物顷前在广州失踪。许多迹象判来与这里的番客胡人有些牵缠。故尔不仅要防范胡人番客异迹,尤要刺探出其中隐奥,解破许多疑难关节。”

      “不知这人物是谁?”陶甘也小声问。
      “便是朝中中书侍郎柳道远大人。因中书令久缺,他实际上专擅中书省的权职,称西台右相。——掌佐天子,参议朝政,制书册命,总判省事。其余增减官吏,黜陟爵勋,戎饬百官,废置州县,临轩答复章奏,受四夷表疏贽币等等,是当今朝廷首要台阁。
      “圣上仁德,龙体垂危。宫中诸太子、娘娘大局,你我固然不敢妄议。但朝臣都归心柳大人,仰仗其平衡全局。然阉竖外戚结党,也在蠢蠢欲动,种种危机,一言难尽。——偏偏这柳大人上月授钦差来这五羊城巡察过后,回京匆匆交割皇命,又潜来这里,只带了一个苏主事的亲随。
      “柳大人私下广州,朝廷震惊。三省御前联议,乃委我星夜来广州密访柳大人去向。温都督门人两日前还见着苏主事陪同柳大人乔装穿扮在香坊行走,故尔我们须先从番客胡人线索下手。”
       陶甘、乔泰听了,甚觉惊异。又生忧虑,怕不能胜此重担。

       狄公略略停顿又道:“此中委曲,你两个勿得吐露于外。切记,切记。一丝疏忽,或误大事。只望你们协力助我勘明真相,接柳大人回京师。”
       两名亲随口中答应,心里骤起波澜,只觉坐立不安。
      “乔泰,你且将那杀人案情节讲与陶甘听来。”
       乔泰将适间胡人天桥下吊死长胡子,又遭侠客丝巾勒毙细节讲述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狄公郑重道:“那个被吊杀的长胡子正是苏主事。他显然有急事要向我禀告,当时跟踪你两个半日,因不认识你陶甘,不敢轻率。一直等到你们分手后才上前认乔泰。——谁知竟被隐伏的对手轻易杀害,断了我许多线索。
      “不过那凶手自己也死得蹊跷。莫非用丝巾杀人的侠客又与他们一伙是死敌,不然何以也盯梢到彼此,千钧一发时救了乔泰性命。又不露身分姓名,瞬刻潜踪。只留下杀人凶器的一条丝巾和一枚银币。”

       乔泰道:“看来柳大人果真遇了麻烦,保不定正与这里的胡人有关。不然又何以装扮百姓去香坊行走?”
       陶甘欲吐还止,面露难色。
       狄公道:“陶甘,有话直说,不必避忌。”
     “依老爷适才所述,这柳大人会不会是去狎伎,又怕张扬出去,名声有损,故有装扮之举。”
     “柳大人决非好色之徒,更不是皮肉滥淫之小人。他固然年轻未娶,仪态潇落,丰姿俊美,很可能引动这里的闺阁名媛甚而风尘女子。
     “但他岂会贸然沾花惹草,引弄蜂蝶。柳大人京师声望日隆;又系累世簪缨,诗礼巨族,自有好姻缘相凑。眼界胸次高旷,断不肯有此轻薄之举。”

      乔泰曰:“如今苏主事已死,柳大人成了无线纸鸢,如何寻觅?我们何不就苏主事之受狙击,穷追一番。并请温都督率这里的缉捕巡总协同破案。”
      狄公摇手道:“不可,不可。目下连温都督本人也不知我这个岭南巡抚使的真正来意,这事断不可招摇显目,我猜想来,柳大人潜来广州,必有深思,不便声张。
     “但他之所以没通报晤见温都督诸地方衙员,必是不寄信任于彼等。我们尤须谨慎行事,步步为营。只我三人知悉内情。浮面上的公务还需应付,暗里加紧侦查才是。”
      陶甘道:“苏主事仓猝被杀,不正说明我们的来意已被歹徒窥破。不然何以在苏主事与乔泰搭线时动手?”
      狄公曰:“其实歹徒一伙,目光只紧盯在柳大人、苏主事身上。但凡有人与他两个搭讪挂线,必致疑心,故尔启动杀机。——苏主事遇害,柳大人性命恐怕也在万分危急中。我们再不可懵懂延误。”
      未知后事如何,且俟下章续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明察秋毫狄仁杰造访都督府  顺水推舟姚泰开引荐“大食”商

      且说狄公引陶甘、乔泰两人转去东厅参见广州府都督温侃,市舶使鲍宽。
      温侃、鲍宽见狄公来见,忙恭敬拜揖请安。
      ——狄公以西都牧鱼兼领大理寺卿,官秩在温侃之上。狄公向温、鲍两位介绍了陶甘、乔泰的官秩。温侃也向狄公介绍了鲍宽。一一见礼,又逊座献茶。
      温侃道:“遵狄大人嘱,我已将梁溥先生和姚泰开先生请到衙府。他俩位是广州商界领袖,又兼管海外业务,与番商多有生意往来。狄大人巡察海口商务,正可垂询梁、姚两位先生。”
      鲍宽插上道:“梁溥先生是故平南将军梁祥蛟的儿子。聪明俊雅,从小好观古今书传,天文地理。原袭荫职。因梁将军晚岁犯事,褫了官爵,连儿子的萌职也丢了。梁先生从此发奋经商图存,事业还胜过他父亲哩。
      “——为人甚有胸襟,也肯散财结客,周贫衅寡。又是广州最有名的奕棋高手。只除是花塔寺的方丈慧净,可以抵挡他两局,几是所向无敌。”

      狄公略微皱了皱眉头:“那个姚泰开呢?”
      温侃答道:“姚先生都做海外生意,与各号夷商番馆过往甚密。狄大人查询海夷道商务,不问此人,恐不行。其交道周旋之深广,连鲍相公也不如。”
      狄公道:“广州偌大一个城府,内通湘楚闽越,外接南番西洋,岭南道之命脉关钥所在,岂只梁、姚两家生意?”
     “两家实为首户,举足轻重。众皆唯梁、姚马首是瞻。与番商交通关节的,再无头面人物。”温侃辩道。

      乔泰忍不住插言:“听说有一个商船巨头叫倪天济的,海运业务最是茂隆。往来大食、波斯诸国,如走番禺、南海一般。他本人也精熟彼方言语习俗。”
      温侃惊道:“倪天济?我怎么没听说起这个名字?”他转脸问鲍宽。
      鲍宽忙道:“乔都尉所言不差。这个倪天济确曾是个海运巨头。不过近几年来他已歇业隐居,再没出海过。靠着半生积储财富,在广州尽欢作乐,挥霍放荡。”
      鲍宽身子干瘪细瘦,人虽未可称老,却已出露一副老态。尤其是他颔下的一络山羊胡子,一翕一翕,十分滑稽。
      狄公道:“既然如此,就请梁姚两位进来内衙吧。”
      须臾梁溥、姚泰开由中军引进西厅内衙,走到狄公前齐齐跪下。狄公命二人站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Murder in Canton》原书插图3 .jpg

      图  《Murder in Canton》英文原版插图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溥身穿一领茶褐色葛袍,绣冠布履,甚为俭朴。虽面容苍白,却气度轩昂,隐隐有傲物之态。姚泰开则络腮胡子一圈,刚修剪过,两颊显得有些生青。一身绫罗,光彩照人。
       狄公先问了梁溥一些广州市面上的近况,转而涉及番客的商铺、船期、货物、关税等。梁博一一作答,不亢不卑,条理清晰。言语间颇对番客侨户扰乱靖安、越轨违法事日益增多表示顾虑。

       又问姚泰开番商中要紧人物,宅第、眷属、风俗、祀典、寺庙诸项,姚泰开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狄公见他十分精明,记忆惊人。赞道:“你认识如此多的番商,不知对他们有何更深的看法。市舶使鲍相公还自谦不如你哩。”
       姚泰开道:“番商虽亦营营奔利,冀图发财,但大多不敢欺心。时常要去寺庙中念经忏罪,祈福禳灾。他们保持自己的言语、文字、习俗、信仰,对我唐民怀有戒心,对我大唐诗文、中华典册,也不予一顾。
      “只有一个叫曼瑟的大食商人,不仅能讲得一口流利官话,也识得中国文字。为人十分好客,今夜还约定在他宅第宴请我哩。故尔……”
       狄公听懂了姚泰开的意思:“姚先生既然有约在先,理应践诺,岂可空劳他人久候?不过,我们的乔都尉也很想去大食人家做客,开开眼界。不知姚先生能成全一回么?”
       姚泰开笑道:“想必曼瑟先生更会欢迎。乔都尉这就跟在下一起去吧。”
       狄公大喜,乃道:“时辰不早,梁先生也可以回府去了。”又转向温侃、鲍宽:“下车伊始,深扰日多。望两位协助本官,努力王事,克臻圣命。”

       月光融融,夜色如水。西厅的庭院内一排排木棉花,红火欲燃。
       巨大的榕树荫下一方石桌,狄公、陶甘夜膳罢,正坐在石桌边上议论。
      “老爷适才说柳大人无意问花寻柳,则与王事有关。有所忌讳,难以言宣,故只得微服私访。竟瞒过了京师一班同僚。”
      “柳大人运掌丝纶,王言无忝。操虑的是江山社稷的承胤大局,朝廷中三槐九棘,各号权位的势力平衡。王事鞅掌,早已将己身抛闪脑后。他这一失踪,朝中震惊可知。只怕没第二个人能扶持政纲,匡定大局。”
       陶甘又道:“不知这位柳大人可有什么嗜尚或癖好。”
       狄公想了片刻:“说起嗜尚,柳大人一不饮酒饕餮,二不贪货爱财,学养贯素,持身清正。至于癖好,倒有一桩,便是爱斗蟋蟀。平时差人访觅,不惜重金购买。圣上约御花园时,除了斗鸡,便是斗蟋蟀。”
      “斗蟋蟀?”陶甘暗吃一惊。
      “就在他离京的前一日,我们朝班上见面时,我听得他袖中有‘瞿瞿’叫声。他笑道:‘圣上病榻前,略可解颐。即刻便要传进内宫,故携在袖中。’——听柳大人说,那匹蟋蟀是名贵罕种,行家称作‘金钟’。”
     “金钟?”陶甘失声叫道。
      狄公问:“陶甘,你莫非也听得此名种声价,故有惊叹?”
      “不,老爷。我适间回都督府途中,偶遇一个盲姑娘。这姑娘正是以兜售蟋蟀为生。她说正是昨夜她在花塔寺后墙根捕到一匹金钟。鸣声奇特,为之兴奋异常,还说十两银子都不卖哩。”

      “果有这事?”狄公也惊诧。“只不知她这匹金钟与柳大人的金钟有何干系。”
      “听那盲姑娘说,这金钟是关内名种,岭南罕见。十分卖得价钱。此刻还在她家里的一根竹竿上吊着哩。养在一个扁葫芦里,喂食青瓜丁、林禽片。——说不定她捕捉到的这匹金钟正是柳大人袖中藏了一齐带来广州的。”
       狄公悟道:“天下也有此等巧合事?莫非柳大人身遭危难,袖中金钟逃逸,正被那盲姑娘捉到。——如此说来,柳大人之失踪必与花塔寺有关,或许就让人幽禁在那寺中,辗转求救哩。”   

       陶甘不解:“柳大人有此等闲心,潜来广州私访,还袖着一匹蟋蟀?”
      “闲心与否,且不论理。此刻不算晚,比似在此闲聊,何不赶紧去花塔寺周围走一趟,或有所获。可惜乔泰不在。——花塔寺原是广州一大胜迹,如此月夜访游,也不虚此行。”
       陶甘迟疑:“这……合适么?老爷你是堂堂的二品京官,朝廷股肱,万机在躬,岂还是当年州县吏一般,动辄扮个算命问卦的上街探虚实。’”
       狄公笑道:“难得松动筋骨,豁然怀抱,自在一番。我本就厌烦那一套仪仗卤簿,官衙排场。况且这里毕竟不是京师,有几个认得出我们的。吾意已决,休要再说了,赶紧换衣饰去吧!”
       未知后事如何,且俟下章续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5-9-9 14:17 编辑

第六章 轻歌曼舞珠木奴筵席寄依恋  心猿意马乔都尉番屋萌情心

      且说乔泰跟随姚泰开坐一顶大轿先去姚宅稍作稽留。姚泰开换了件宽大的蓝布袍,戴一顶黑弁帽,又继续坐轿去曼瑟家赴宴
      轿中姚泰开对村夫显宝似地,向乔泰大输了一通吃经。乔泰第一次听说“吃在广州,死在柳州”的教训,十分稀罕。又信服姚泰开乃是第一等的美食家,饕餮家。
      大轿抬到怀圣寺附近一幢花园宅第停下。姚泰开道:“到了。”又嘱:“乔泰兄弟,宴席上千万看我眼色,不可造次。”

      一个头缠白布的司阍引姚、乔两人穿过一个修葺得十分齐整的喷泉池花园,向主人的客厅走去。
      乔泰见花园外隐隐耸着光塔的圆顶,新月下分外肃穆。心知曼瑟先生的宅第与他住的五仙旅店不会太远。
      曼瑟在客厅门口恭迎。衣装鲜丽,气态轩昂。姚泰开扪胸道:“曼瑟先生,今夜我冒昧带来一位朋友,是我们京城长安来的。”
      曼瑟看了一眼乔泰,不置然否。鞠躬道:“真主赐福。”遂引两人入席。

      酒席围着一张低矮的圆桌,主人宾客均坐在地毯上。烤羊、熏鸡的奇妙香味,惹得乔泰馋涎欲滴。他尝了一口侍仆敬的酒,只觉喷香醉人,又象奶酪一样有点腻腥的甜味。
      曼瑟与姚泰开谈了半日生意,间而又讲大食语,十分投契。
      姚泰开向曼瑟介绍了乔泰,曼瑟兴致很高,亲手与乔泰敬杯,渐渐酒酣,说话也觉松驰。

      乔泰道:“我就下榻在五仙旅店,正在怀圣寺后背,想来与贵府很近。”
     “噢,怀圣寺。寺内邦克塔圣光不灭,真主永在。先贤宛葛素①初来华夏,便在这一带布道。仙逝后葬在桂花岗。我们大食侨民也多居住这两处。”
     “曼瑟先生可认识一个叫倪天济的,他的船队经常远航贵邦。”乔泰又寻话头。
     “倪天济?认识,认识。”曼瑟两眼闪出一种奇怪的光来。“那姓倪的父亲是广州人,而母亲却是波斯人。波斯人与我们不友好,我们英主哈里发统率的勇士已经打败了波斯。”
      姚泰开见话题扯远,又怕乔泰言语有失。乃道:“曼瑟先生,如此良宵,美酒醉人。何不观赏一段大食歌舞,正可助兴。”

      曼瑟哈哈大笑,用大食语咕噜了几句,又拍了几下手掌。
      一个妖艳的女子从珠帘后轻轻跳出,追随着节拍激剧的音乐扭动起来。
      ——那是一名大食舞姬,描眉画眼,坦腹露乳。两片红唇如火一样,一对狐媚深邃的眼睛像大海翻起波澜,顿时吞噬了席间的一切。②
——————
半剑飘东半剑西注①:宛葛素今常译万葛素,相传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派门徒4人来华传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从波斯湾到达广州,于627年建造了怀圣寺。
注②:英文版原书此书本有插图4,唯恐与现行文化风俗相悖,不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泰开、乔泰两个如醉如痴,不能自已,曼瑟咧嘴大笑,小心捻着两角翘起的红胡子,十分得意。
      “她叫珠木奴。她的美貌没有一个见了不动心的,她的舞姿没有一个不五体投地。”
      琴鼓声遽止,珠木奴跳出舞毯向曼瑟、姚泰开、乔泰一一叩礼,又用一对妖媚的眼睛脉脉含情地流盼席间。
      曼瑟命与宾客斟酒。珠木奴笑盈盈先到乔泰膝前献杯。乔泰正眼花撩乱,心猿意马之际,接过仰脖一杯下肚。忽又闻到珠木奴身上的汗香,顿时热血狂流,六神摇撼。

      曼瑟又命珠木奴再唱一支番曲。珠木奴不快,立身又呜呜咽咽唱将出来。虽不懂其歌词,恍觉得音韵抑郁,声调幽怨,如啼残的的杜宇。歌罢又跽趋到乔泰面前。
      乔泰呆呆望着珠木奴,失魂落魄一般。
      曼瑟扔给珠木奴一块金币。珠木奴接过随手掷给一个侍候的乐工,竟用华夏官话问乔泰:“敢问贵客姓名,从未曾见过面。”
      乔泰刚喘过一口大气来,恍听得那珠木奴并非说番语,又惶惶不知所措。

     “军官爷不肯吐姓名,怕是摄了你的魂灵去?”珠木奴情场老到。
     “我叫乔泰。仙人王子乔的乔。泰,这位姚先生讳泰开,正是同一个泰字。”
     “呵,乔泰。”珠木奴笑道。“比姚泰开名儿好听。姚先生,你如何脸上悒郁?”
      姚泰开谄笑:“托真主福,已经放宽心了。肚中照例是坦荡荡的。”
      珠木奴也没听明白姚泰开意思,便又昵笑问乔泰:“先生京师是何官职?”
     “十六卫衙府的左果毅都尉,效命东宫。”
     “哎哟,原来是都尉爷。——看你胡子都有一二丝白的,怕是做爷爷了吧。”珠木奴又戏道。
     “我才四十岁,尚未婚娶哩。”乔泰心中放下一块大石,暗底佩服自己的勇气。
     “敢情是眼角开在天顶门,不看常人吧。”珠木奴自顾灌了一口酒。
      乔泰望着珠木奴美丽的脸庞又添一层红晕,不禁心旌摇摇。

      正要拿话砑光,忽听得“当嘟”一声,曼瑟将手中一只玛瑙杯猛地扔在地上,脸色铁青。
      珠木奴不理会曼瑟怒气,又娇媚地挨近乔泰一步,满斟一杯,笑道:“乔都尉,再吃酒,小心酒杯跌落。”
      乔泰更形惶惶,屏息不敢出气。
      姚泰开识趣,忙起身拱手告辞。曼瑟不理,用番语骂珠木奴。
      珠木奴也叽哩咕噜抢白一通,算是回敬。
      最后忽用华夏官话大声道:“我又不是你包下的。爱与哪个亲热与你何干?”说罢转身便走。两个乐工也跟着狼狈奔窜。

      乔泰尴尬,无地自容。珠木奴忽回头附耳小声道:“奴家住白鹅潭③上西北第四排花艇,幸能再会。”说罢一阵风去了。
      姚泰开示意乔泰告辞。曼瑟也不挽留,只一挥手,命撤席,自个转身去内厅。
      乔泰悻悻出来花园,自觉没情没绪。
      姚泰开劝慰道:“乔都尉休要烦恼,这是此间常有的事,不足为奇。我们司空见惯。那些番客大多喜怒无常,脾性古怪,不通我中华礼仪习俗。你也大可不必认真。”
      乔泰道:“今日之事,败了你们的酒兴。也怨不得曼瑟生气,只是珠木奴太猖狂了。我也有失检点。”
      姚泰开哈哈大笑:“乔泰兄弟还有此等肚肠。快莫再说了。珠木奴有心与你搭讪,也不可冷淡了她。只是曼瑟狷狭,寡恩傲礼,当面做脸给客人看。你休耿耿于怀。——改日我请你去消消气。
      “我有一处别馆,叫‘开颜居’,在城中法性寺后背,雅静幽僻。内中人物,尤胜珠木奴,保你开颜舒心。呃,此刻我先回去了。”
       姚泰开好言抚慰一通,叫了一顶小轿,自顾去了。乔泰惘然若失,夜风里呆呆立了半日。
       未知后事如何,且俟下章续述。
------------------
③        注:白鹅潭至今还在,百度地图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岛的珠江河面。
官网称『白鹅潭』是珠江流经广州最宽和水位最深的河面,自古以来是广州对外通商的重要交通水道。清朝道光年间,白鹅潭一带有数千花艇聚集于此,热闹非常。
推测富庶的唐代也如此。珠木奴正式住在花艇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轻车简从狄巡抚暗访花塔寺  水落石出柳侍郎毙命广州城

  且说狄公、陶甘一番化装,穿扮如两个穷酸秀才。头上青纱皂帻,脚登方平履。一个蓝布袍,一个褐布袍。也像是蒙馆的先生。一路观赏街景,慢慢转悠向花塔寺而来。

  这日正是观音菩萨生诞,烧香许愿的人分外拥挤。一时士女喧阗,游人如蚁,香车玉勒,轧轧成堆。庙市也繁华兴旺,香烛、泥偶、木鱼、佛珠的小摊比比皆是。杂耍献艺的都拉场表演,围起一堆一堆人。问卦占相的最多,一字排有十来个课摊。

  狄公见巍峨的山门额上刻着“敕建宝庄严寺”①六个栲栳般大的金字。山门内苍松翠柏,交植左右,中间重背石径,十分齐整。殿宇佛堂巨烛高烧,渲如白日。——心中不由暗暗喝彩。

  “这人山人海的,哪里寻觅踪迹?无异大海捞针。”陶甘道。

  “我们先去花塔四周转转,看看那堵墙根。”狄公也觉渺茫。

  两人转到花塔院内观瞻一番,不禁喷喷赞叹。峻峨的塔身庄严肃穆,飞檐映月,铃铎咽呜。塔内藏有希卉佛骨,寺僧珍重,不啻拱壁。这宝塔又平添一种神秘幽邃的气氛。

  ——想到柳道远或就在这里失踪,狄公不由打了个寒噤。两人又细细看了那三面砖墙,却有好几处裂罅,一时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狄公、陶甘转出院门,刚步入观音殿门槛,忽听得殿外香炉旁有女子操中原口音讲话。

  回头一看,原来是个穿红系绿,两腮搽抹了厚厚胭脂的窑姐。旁边站着个干瘦的虔婆,正在议论香客。

  狄公道:“陶甘,你先殿内各处转转,我稍后就来。”说着走向那女子拱一拱手。

  女子见是个老儒,嫌憎穷酸,爱搭不理。虔婆则抢道:“五十个铜钱,房间就在西院外翠香阁里。”

  狄公京腔问话:“小姐可是北边的人。我正厌嫌广州女子腌脏哩,牙齿都是黄的。”

  女子乃道万福,妖妖调调答道:“小女子正是青州营邱县人氏。”

  狄公道:“要与小娘子说句话,可行?”

  虔婆笑道:“说话、捧茶、侍夜都一个样,五十个铜钱。”

  狄公从袖中摸出一串铜钱,正一百。拆解半串递与虔婆。

  虔婆接过,笑逐颜开道:“香姐,随这客人去吧。”

  狄公与香姐道:‘你随我来,六祖堂外有一茶亭,我们去那里吃口茶吧。”

  香姐嫣然一笑,随狄公转去六祖堂。

  狄公扯定香姐进了茶亭,茶博士端上两盅珠花茶。狄公付了赏钱,叫香姐坐了。便问:“那老虔婆不像是北边的人,可与你有亲故?”

  “非亲非故。只是小女子卖身于她,叫她声阿妈。”

----------------

  ①注:宝庄严寺今称六榕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从青州被拐卖来此地的?”狄公又问。

  “说来话长,客官也不耐听。我被卖过几转。——阿妈上月刚从水上人家处买我来,正图报恩哩。”

  “如何说要报恩?”狄公不解。

  香姐道:“小女子转卖几回,最苦莫过于水上人家做媳妇。他们是至轻至贱的人物,官府明令不许与岸上人通婚,也不准在广州城里居住。只幽伏在水曲破船上度岁月,世世代代,像虫豸一样受人驱赶虐杀。

  “还要接番客过夜,百般凌辱,无处诉苦。城里的伎馆行院从不接番客,就这一点,也够庆幸的。——阿妈待我好,挣了钱全数给她,也心甘。”

  ________________
  .
            《Murder in Canton》原书插图5 .jpg

  图《Murder in Canton》英文原版插图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9-10 14:19 , Processed in 0.0371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