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论坛

 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同尘

[我喜欢的电影]东邪西毒──借尸还魂&醉生梦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1 1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醉的人没有,想醉的人却醉不了,想念却忘不了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1 1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者:鬼医死要钱 -- 发布时间:2005-4-10 7:16:12 -- 就算你宁可身化成灰,永堕鬼狱,还是挽不回你所失去的──也许你根本就永远未曾到。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也许这才是醉生梦死的根本含义。 李寻欢想醉,可惜却醉不了 梦 很轻狂 终于成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3 13: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醉生梦死.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4 2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喜欢东邪西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段罪恶背后都可以有辛酸,要不要太仁慈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3 22: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目中永远的经典,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6 2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既精辟,又透彻。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10: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梦邪在2005-4-6 16:57:17的发言:

李寻欢的血算不算热血呢,一个人没有多大的志向,却有博大的胸襟

谁说李寻欢没有志向呢?关键是你有没有看透,其实志向有的时候很简单,只不过他所追求的是你想也不敢想的,也愿去认知的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6 09: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个好电影,就算是把它放在所有的中国电影中间,它还是那么特别,那么与众不同。我从不把它当成武侠电影来看,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是一路货色。

每次看《东邪西毒》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猜测,王家卫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翻拍武侠电影,能拍出自己特色的不乏有人,但能把别人的故事和思想拍成自己的故事和思想的,除了王家卫外怕是没有了。

王家卫借金庸小说人物的“尸”,还古龙风格的“魂”,但最后生成的却还是王家卫自己的意境。

说王家卫与金庸的差别自然不用多说了,除了欧阳峰、黄药师和洪七这三个名字,其他的都跟金庸扯不上关系。在这一点上,当年还未大红大紫的王家卫不由让人鄙夷,一样要镀金做秀,而不敢创作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

《东邪西毒》貌似古龙风格,主要是在人物性格、语言、氛围及部分表现手法上,但也不尽相同,这部电影的人物都比较邪,也比较毒,缺少古龙所特有的那种明辨是非的正气和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热气。

古龙的人物孤独,忧伤,自省;而王家卫的人物忧郁,堕落,自私。古龙的黑暗源于对存在的迷茫,王家卫黑暗源于对情欲的迷惑。古龙如烈酒让人沉醉,王家卫如罂粟,让人沉溺。古龙如悲歌让人热泪横流,王家卫如怨曲让人黯然神伤。 

关于《东邪西毒》这个电影,还是老楚的评论最有韵味──

时间的灰烬是什么?

时间的灰烬是回忆。

每个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不舍抛却的重负。

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在回忆的碎片里,尽显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膜。

不错,时间的灰烬是回忆。

所以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那些活在回忆里的人们,一个个暧昧模糊。

我看到他们以回忆为琼浆,痛饮过往,最后,渐渐消亡。

有时候,你必须明白:生命里的一切极有可能只是一场盛大的幻觉,就象沙漠里华丽的海市蜃楼。

是谓──醉生梦死,就象那桩人所熟知的禅宗公案里说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7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东邪西毒》中古龙的血与魂

此文节选自林保淳主编的《傲世鬼才一古龙》(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2月初版)。作者周清霖,上海学林出版社编审室主任。本文由青龙于2007年1月31日录入并整理上传,热血古龙(http://www.rxgl.net)首发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与原作者名!谢谢。

  一九九二年,香港国际级导演王家卫以其惊人魄力,用整整两年的时间摄制了一部大型古装武侠片《东邪西毒》,张国荣、林青霞、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张学友、梁家辉等一干港台巨星级演员悉数上阵。电影的名字虽然取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傅》里的人物,然而整部影片的意识构成和戏剧结构,我以为完全是导演有意无意对古龙的一种致敬。

壮怀激烈的开篇,忽而让我想到了徐克的《青蛇》,似乎也有些奇幻的滋味。

一边是沙漠,一边是海洋。多年前的三毛曾写过撒哈拉紧邻大西洋,沙漠与海交织成最矛盾的风景,好比飞鸟与鱼。

酷烈与温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分明是古龙的风格:

海水虽然碧绿,可爱,可是在海上渴死的人很可能比在沙漠上渴死的更多。(古龙《新月傳奇》)

荒凉的风景最适宜作为古龙电影的背景,或者说有古龙风格的影片部喜欢以此为背景。如《断刀客》、《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充分抓住了古龙小说里苍凉的生命底色。空旷的大漠、险恶的江湖、冶漠的世情里发生的下是热血故事,就是激动人心的傳奇。

而《东邪西毒》是一个在孤寂贫瘠的环境里发生的绮丽华美的故事。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孤独里上演了一出刻骨铭心的纠葛。没有较强的故事性,没有过多的悬念、紧张和刺激,淡化情节的连贯性,很符合本片的风格,同时也有古龙小说记忆碎片的味道。突出片段或者人物,加强细节描写,更有古龙式散文的气质。这样的故事更注重营造氛围,侧重表现人物本身。

片名为“东邪西毒”这样一个并列词组,复杂的人物关系即以东邪和西毒为中心扩散开来。东邪与西毒的大嫂,东邪与慕容燕和慕容嫣,东邪与盲武士,东邪与桃花……西毒和他的大嫂,西毒与慕容燕和慕容嫣,西毒与盲武士,西毒与桃花,西毒与洪七,西毒与无名少女……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

集中的情节,人与人之间的纠葛。这正是古龙的强项,王家卫学得惟妙惟肖。

实际上,在本片中王家卫有双重借尸还魂的嫌疑,先是借金还古,打着金庸的旗帜,内里却是古龙的气质。

一直以为侠之一字,含义甚广,大王国家,小至个人,都有可称侠之处,何必强分高下?只不过,金庸重家国,号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龙重性情,我行我素,豪放旷达。

此外,王家卫也不是单纯地讲一个武侠故事,他还是渗透了自己一贯的风格.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王家卫先是“借金还古”,其次名为“还古”,实则还是讲述自己的梦魇。

一般来说,“侠”字讲究的是快意恩仇。而王家卫的影像缠绵悱恻,故事在回忆与现实中交替闪回,人物之间的关系暧昧难明。他骨子里没变,还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但在侠的普遍意义上,古、金是相通的。王家卫也抓住了这一点,所以,就其本质来说本片还是属于武侠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更重“侠”这一部分。虽然这其中搀杂着大量的爱恨情仇、贪嗔痴怨,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是武侠。许多武侠迷看不进或看不懂这部片子也是情有可原的,除非你看透了导演借尸还魂的意图,并且能接受这样的做法。

不过,王家卫有一点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和古龙一样,他把“侠”融入了日常生活,你可以说他把“侠”还原了,也可以说他把“侠”解构了。当“侠”进入日常生活,进入现实世界,它是否还保持着那锋利无俦的锋芒?当“侠”遭遇现实生活,当“侠”消解在日常生活当中,西毒与洪七的对白最能说明“侠”的困境与尴尬:

其实行走江湖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懂了武功你便有很多东西不能做。
你不想去耕田吧?又不屑去打劫。更不想抛头露面在街头卖艺。你怎么生活?武功高强也要吃饭的。其实有种职业很适合你,现在既可以帮你赚点银两,又可以行侠仗义,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尽管考虑一下,不过要快啊,你知道的,肚子很快会饿的。

这其实是古龙对于平民化“侠”的一种理解,真切而平实。在《欢乐英雄》中,这样的意识可说比比皆是。

其实,作为新派武侠作家,古龙比任何人更强调“侠”。他一直试图在“侠”当中灌注“人性”这口真气。在他看来,所谓“侠”,就是要体现人性。他也说过,人性并不仅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这样的境界同样可以是“侠”所表现的境界。

“侠”之一字,可大可小。有广义的“侠”,也有狭义的“侠”。“侠”固然有海阔天空、无拘无碍的姿态,亦有缠绵拖沓之时。没有了一般人印象中痛快淋漓的挥刀斩仇头,陷入胶着状态的“侠”,也是侠的真实体现之一。

因为很多时候,人生就是那么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
这四字看来虽平淡,其实却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最大的痛苦。遇着了这件事,你根本无法挣扎,无法奋斗,无法反抗,就算你将自己的肉体割裂,将自己的心也割成碎片,还是无可奈何。就算你宁可身化成灰,永堕鬼狱,还是挽不回你所失去的──也许你根本就永远未曾得到。
(古龙《风云第一刀》)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也许这才是无可奈何的根本含义。同时也深深影响了王家卫对于电影《东邪西毒》的核心构思。

古龙的小说喜欢采用诗的语言或者戏剧化的语言来构筑人物形象。这样的语言简洁,高度凝练,意象强烈而典型,类似电影里的蒙太奇。这也使得本片的造型有雕塑般浑厚的存在感。

具体来看,两个慕容的造型颇有日风,很有几分诡谲难测的意味。与沙漠融为一体的东邪是昏黄的色调,和那片沙漠一样无情不羁。西毒的黑色抑郁,大嫂在一袭红衣中寂寞死去,令人触目惊心。桃花暧昧难明的美丽,无言的诱惑。盲武士的黑色绝望。同样属于黑色的无名少女的执着哀怨。

而事实是,在这些角色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中原一点红、荆无命、林诗音、林仙儿、胡铁花等诸多古龙小说人物的影子。

此外,画面色彩单纯而浓烈,一切在晦暗的光线表现下,却显得浓墨重彩,有油画的感觉。空空如也的鸟笼,破败的房子和伞,看似粗糙的衣着装扮,颇具象徽意味。粗朴的生活用具:陶罐,大碗公,竹篮,草鞋,门帘,油灯,再现了贫瘠的生活环境。

所谓时穷节乃现,这一切使得人物回归最本质的生活。

影片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拍摄角度,都极富质感;而在一片粗砺的风景中,人心被磨砺得敏感异常,让人时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

这种简单却强烈的分割式场景构图,和古龙小说的无时代背景、人景互衬的写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侠武侠,有“侠”还须有“武”,况且“武”还在“侠”之前。王家卫所表现的武学境界亦具有古龙般独特的风格。

开篇东邪与西毒的比试,风沙动,海水滔滔,充满开天辟地般的压迫感。再看东邪对付马贼时的迎风一刀斩,干脆利落,威力巨大,盲武士与马贼的决斗中,犹可听见血从伤口喷出的风声。

这种残酷暴烈的美学,也完全体现了古龙对于武学和美学的见解,所谓“迎风一刀斩”,简单而致命。我们完全可以从古龙小说里众多高手对决的桥段中,看到这些被王家卫反复运用的镜头。

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慕容燕与慕容嫣的分裂神话。

是谁在水边与自己的倒影练剑?

“我在水中,影子却在岸上。”

孰为真执为幻?

『一个人受了挫折,或多或少会找个借口来掩饰自己,其实慕客燕、慕客嫣,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两个身份,而在两个身份的后面,藏着一个受了伤的人。』

爱与恨交织的最后分裂出一个旷古绝今的剑客。

如同古希腊神话里孤傲的水仙花一般的独孤求败自水边诞生,实在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构思,也完全借鉴了古龙式的描写──大量的独白、破碎的片段,在表现人物的心理,尤其是意识流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都知道,传统小说里的心理描写较少,但是现代西方小说里就相当多。古龙小说的成功之处有一点就是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甚王还引用了西方的心理分析。如《楚留香)里自恋的石观音,双性恋的水母阴姬……

唯美而艺术,完全符合古龙对武道的终极追求。

古龙小说喜欢用大量的“旁白”,议论兼抒情;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时大量的议论旁逸斜出,无形中削减了作品行进过程中具有的控制全篇的力量,也破坏了读者本身的阅读乐趣。毕竟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需要有人时时耳提面命。这一点王家卫由于拥有直观镜头的优势,就做得很好。他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把那些古龙式的简洁明了、直指人心的话语,用摄像机完全展露了出来,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具体的例子加下:

“很多年之后,我有个外号叫西毒,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他尝过什么叫嫉妒……”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大量的独白,有旁白的性质,贯穿全片。

“只有孤独已久的人才会有喃喃自语的习惯,只有孤独的人才会欣赏自己的说话。”

这些简洁有力的对白,无一不透露着古龙的风格。

“你知道喝酒与喝水的分别吗?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寒。”

而很多对白,实际上并不需要回答,不需要响应,每一个生活在记忆梦魇里的人都是自说自话的梦中人。

“我曾经问过自己,你最喜欢的人是不是我,现在我已不想知道。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会问起,你一定要骗我,就算你心里有多么不愿意,也不要告诉我,你喜欢的人不是我。”

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一句一句随着场景烙印在观者的心中。

还有那坛著名的“醉生梦死”酒,更是将古龙所特有的箴言式的语言艺术通过音乐和色彩,做到了极致。

“一个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都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该多开心……”
  “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比『忘记』更困难。不幸的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人们常常会想一些自己不该想起的人和不读想起的事。”
  “忘记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除了『死』之外,还有什么事能让人完全忘记。如果真能将一切忘记。”
  “不但是忘记,而且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生命也没有了,死也没有了,快乐也没有了,痛苦也没有了。这是一种多么痛快的解脱。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所以人们才发明了酒这个好东西。在酒里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也就是这坛“醉生梦死”的由来吧。”
  “无论多么深的悲哀和痛苦,日久也会淡忘的。忘记,本就是人类所以能上存的本能之一。可是在这里,时间好像也遗忘了这些痛苦的人们,让他们浸淫在往昔的回忆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其实真正的醉生梦死只不过是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反而记得越清楚。”

西毒之所以变得狠毒,用他自己的话说乃是因为尝过忌妒的滋味。曾经心爱的人最后竟然成了自己的大嫂,教他情何以堪?

“要想不被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是先拒绝别人。”

自小是孤儿的西毒与哥哥相依为命,早早便学会了保护自己。因为过度保护自己而失去了幸福,失去了最爱的人。

这是怎样的悲剧?

“我只希望他说一句话罢了。可是他不肯说,他太自信了。他以为我一定会嫁给他。谁知道我嫁给他哥哥。在我们结婚的当晚,他叫我跟他走。但我没有。”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去争取?既然是这样,我不会让他得到。”
  “以前我认为那句话很重要。因为我相信有些事一旦说出来就是一生一世。现在想想,说不说也没有什么分别。有些事情是会变的。我一直以为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间,我最喜欢的人也不在我身边。如果能重新开始该有多好。”

如果感情里也分胜负,西毒的大嫂是输还是赢恐怕没人说得清。她曾经以为她赢了,后来才知道这段感情没有赢家。

其实,这一段最让人难忘的感情叙述段落,恐怕灵感还是来自古龙小说中的思想阐述:

“一个人若是不能和自己真心喜爱的人在一起,那么就算将世上所有的荣耀和财富都给了他,等到夜深梦回,无法成眠时,他也同样会流泪。一个人若是能够和自己真心喜爱的人在一起,就算住在斗室里,也胜过广厦万间。”
 
  “人们为什么总是要等到幸福已失去了时,才能真正明白幸福是什么?”

《东邪西毒》的英文名字:Ashes of Time──翻译过来就是:时间的灰烬。

时间的灰烬是什么?时间的灰烬是回忆。

每个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不舍抛却的重负。

“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在回忆的碎片里,尽显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膜。

不错,时间的灰烬是回忆。

所以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所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那些活在回忆里的人们,一个个暧昧模糊。我看到他们以回忆为琼浆。痛饮过往,最后,渐渐消亡。有时候,你必须明白:生命里的一切极有可能只是一场盛大的幻觉,就像沙漠里华丽的海市蜃楼。

是谓──醉生梦死,就像那句人所熟知的禅宗用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我仿佛看见王家卫轻轻叹息,又在暗暗微笑。

叹息的是,虽然完成了电影,但心中的“醉生梦死”依然日以继夜。
  
微笑的是,若非古龙及其作品中的那些“血肉精魂”对自己的影响,恐怕无论如何,也拍不出这样一部伟大的电影。

[/quo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6-17 12:23 , Processed in 0.07690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