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静水深流

[转帖] 时代周报专访金庸:办报纸是拼命,写小说是玩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20: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msjsmsj 于 2009-1-17 20:25 发表

和西方与欧洲比,印度最像中国,。


把逻辑理理清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对待文学真诚,任何人的文学直觉都值得尊重。

孔叫兽之流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诚~~

        我自己从小读西方文学,在读古龙前读过大量西方【冷硬派】小说,看了哈密特,钱德勒和吉川英治的作品,再看古龙,对他文学上新奇感就降低不少,因为古龙对前者的仿借也很明显。(读读《漫长的告别》可以知道古龙兄弟情怀的某种溯源;看看哈密特的《血腥的收获》,可以知道古龙的人物刻画和谋篇布局的源头——特别是《多情剑客无情剑》的若干细节是直接照搬。看看《宫本武藏》日文原著,可能对古龙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有所了解),金庸仿借四大名著的痕迹比比皆是,所以就语言的原创性,两人差不多。

文字的个人风格,能否给人带来阅读上的快感,在金庸那里快感是情节上的,一种想象力带来的意淫,和文字快感没有太大关系。

       我自己读金庸觉得更耐读一些,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隔了长时间重温,总有新的发现(当然也有瑕疵的发现),古龙的小说很难读两遍以上保持热情。有古龙迷说这是因为古龙小说更残酷更真实,而金庸更温情更童话,我说是胡说八道,我自己最喜欢的古龙小说就是《天涯明月刀》和《蝴蝶流星剑》。

      金庸的价值在于文人性格的侠客和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中华哲理的武功理论以及中华传统小说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整体构架和宏大主题。当然金庸笔下的女子与小人比较可爱也是吸引人的一点。

说实话,我更关心小说的趣味性,而不是这些深文大意,从趣味上来说,金庸小说当然还是很吸引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0: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里绝大多数回帖都是鸡同鸭讲,大家撑着要讲最后一句话,谁也不肯先住口,很没劲。聊政治,大有比古武更适合的地方。我看是可以打住了。

另外,“静水深流”兄的这段话很有趣:

“ 我自己从小读西方文学,在读古龙前读过大量西方【冷硬派】小说,看了哈密特,钱德勒和吉川英治的作品,再看古龙,对他文学上新奇感就降低不少,因为古龙对前者的仿借也很明显。(读读《漫长的告别》可以知道古龙兄弟情怀的某种溯源;看看哈密特的《血腥的收获》,可以知道古龙的人物刻画和谋篇布局的源头——特别是《多情剑客无情剑》的若干细节是直接照搬。看看《宫本武藏》日文原著,可能对古龙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有所了解),金庸仿借四大名著的痕迹比比皆是,所以就语言的原创性,两人差不多。”

这一段,有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可惜基本上在扯淡,和这个水贴倒也相得益彰。

若老兄有意思,可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去考古开一个相关长帖,咱哥俩好好玩玩,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msjsmsj 于 2009-1-17 20:25 发表

和西方与欧洲比,印度最像中国,。

插個嘴

印度有種性制度的傳統, 文化社會方面相當特殊, 和中國或其他地區都不好比較
印度還有一盤散沙的傳統, 民族和語言相當混亂, 統一王朝在時間軸上短, 各自為政之方國在時間軸上長

來, 大家儘量回到武俠吧
政治贏了輸了反正都是空砲彈, 不如談談武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0: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石先生 于 2009-1-17 20:30 发表


把逻辑理理清楚吧。

挑毛病?
好,改一下:和西方比,印度更像中国。
政治方面我就此打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0: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武侠正确。
钱老先生说的(大意):鸡蛋好吃就行,管下蛋的鸡干什么。
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是很好吃的鸡蛋,不管下蛋的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1: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有时候我们赃否金古
纯粹是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个人
倒不一定抬举不抬举他的小说

当然对作者的理解也有助于研究作品
但是我们对作者理解的正确度
也必须下更多苦功才能更令人满意
所以相关的探讨甚至辩论都是无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1: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边城不浪 于 2009-1-17 20:44 发表
这个帖子里绝大多数回帖都是鸡同鸭讲,大家撑着要讲最后一句话,谁也不肯先住口,很没劲。聊政治,大有比古武更适合的地方。我看是可以打住了。

另外,“静水深流”兄的这段话很有趣:

“ 我自己从小读西方文学 ...


辩论就是那回事吧,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没必要战而胜之,羞辱对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1: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就是那回事吧,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没必要战而胜之,羞辱对方。”

说得很好听,可惜很难做到,而且这种辩论,难免不带点火药味。

不管谈什么,在公共场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总得有点儿真知灼见吧,这才对得起观众。各位关于政治的观点,真是没什么看头。在武侠论坛和武侠读者说这个,未免有点和象棋冠军下围棋,和围棋冠军下象棋的意思。

若要谈政治,天涯的关天茶舍无数高手候教,何苦来这边呢?

还是回到武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1: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读《漫长的告别》可以知道古龙兄弟情怀的某种溯源

這種說法我不同意
古龍的兄弟情懷直接的源頭是他的生活經驗和性情
完全不需要從文學上獲得什麼啟發
兄可研一下古龍的黑道背景

看看哈密特的《血腥的收获》,可以知道古龙的人物刻画和谋篇布局的源头——特别是《多情剑客无情剑》的若干细节是直接照搬

我更注意「照般的若干細節」外更多的不同點
多情劍客無情劍借鑑毛姆的人性枷鎖、王度廬的鶴鐵五部曲、獨孤紅的大明英烈傳等書
並予以融會貫通,但篇旨和意構上是古龍自己的

何況把情節和底下的語言原創性連結起來,不大對吧


看看《宫本武藏》日文原著,可能对古龙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有所了解),金庸仿借四大名著的痕迹比比皆是,所以就语言的原创性,两人差不多

我沒讀過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原文,只讀過小山勝清的書
宮本武藏的確對古龍影響不小,但可不只這些時代小說有影響
比如,白玉老虎和宮本武藏有什麼相干嗎

一個好的作家取法多方,會再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不能簡單的把原創性和這些借鑑模仿畫上等號

如果單單橫向比較,會誤解其關連性
很早以前我就發現手塚治虫的怪醫黑傑克和古龍的名劍風流都有一個怪女孩
越看越像,但深入理解兩人背景,就會發現前者不可能借鑑後者

有時候會有這種氣質上的雷同或其他因素導致的類似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11 03:22 , Processed in 0.0387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