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静水深流

[转帖] 时代周报专访金庸:办报纸是拼命,写小说是玩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8 12: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水刚贴出此文的时候,题目并非这样,后来我做了修改,就是怕大家会过多的涉及政治的话题,所以请大家在这方面多加克制。

观点不同实属正常,辩论归辩论,不要伤了和气才好,平心静气的讨论更为可贵,这点我们都要向冰火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2: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其实已经比较文明了,虽然火气有些大,有的论坛可要比这里恶毒上千百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3: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o2009 于 2009-1-18 11:08 发表
在底下看这个帖子看了两天了,终于忍不住上来骂骂,金庸的十几部小说我都看过,古龙的武侠书我也看了不少,这两个人我都喜欢,但我喜欢古龙的小说胜过金庸,象我喜欢吃麻辣口味胜过甜食,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别的书我没有你们 ...


啥时我也注册几个马甲来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3: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嘿,不冷静无所谓啊,我的地盘我做主,删了你那些放炮贴就是了。你应该感谢我,那些帖子实在有损你的形象——如果你还有形象可言的话。

呐,首先呢,你一过来,还没弄清楚论坛这些人都写过看过些什么东西,先抛出这么一句:

“我自己从小读西方文学,在读古龙前读过大量西方【冷硬派】小说,看了哈密特,钱德勒和吉川英治的作品,再看古龙,对他文学上新奇感就降低不少,因为古龙对前者的仿借也很明显。(读读《漫长的告别》可以知道古龙兄弟情怀的某种溯源;看看哈密特的《血腥的收获》,可以知道古龙的人物刻画和谋篇布局的源头——特别是《多情剑客无情剑》的若干细节是直接照搬。”

这段话真叫一个高姿态啊,预设立场在哪里呢?在于:因为我从小读西方文学(虽然说自己记不住外国人名),而且之前读过大量硬汉派小说(虽然把雷蒙德·钱德勒说成菲利普·钱德勒)——所以,你们这些不是从小读西方文学的,更没读过硬汉派小说的,看不出古龙模仿,也是情有可原的了。

老兄,装逼可以,但你要真牛逼啊,就你这连外国人名都记不住,把雷蒙德·钱德勒说成菲利普·钱德勒的半桶水,来我们这耍哪门子威风呢?

你要在这唬人,两个字:没门。俺好歹几年前就码了N篇关于硬汉派和钱德勒的帖子,说不准老兄还看过(我用其它ID发的),不管是对硬汉派还是对古龙,恐怕比老兄,都要熟悉那么一点点。你说,我能看惯你这装逼犯的嘴脸么。

然后呢,你又发表宏论了:

“古龙的黑道背景也不是半道生出,怎么他早期的武侠书无此兄弟渲染,前后风格差距如此之大?兄再好读一下那本书,并注意成书时间与古龙风格转型的时间来判断一下西方硬汉小说风格对古龙的影响。”

这句话的意思,明显就是古龙出道时没看过《漫长的告别》,所以不受影响,等到《漫长的告别》出版以后,古龙看到了,这时候,得,天降灵光,马上转型!

你看,又摆一个乌龙,连《漫长的告别》是什么时候发表的都不知道,还扮专家啊。

还说《漫长的告别》是98年出台版?噗哧,就你这水平我很难想象你会有眼光去买这本书的台版啊,你怎么不说你读的是英文版?

之后呢,开始对冰火指指点点:

“达希尔 哈密特的小说我不清楚冰兄读过多少,读到什么程度,如果还看不出来人物刻画,和布局的继承关系,那么希望兄再读一遍,我们再一一对比,好好谈谈。”

这话什么意思啊?嗯,小冰同学,你书看得太少了,没法跟我谈。赶紧去补补汉密特的课,然后认真领会,补完了我再教教你。唉,就你这德行,谈得出什么呢?

好,接下去,我就谈谈你憋了半天挤出来的“真知灼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4: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未发一言,你就好奇别人“怎么掰”?既然认定是掰,我也想问你,你是怎么在别人发言前,事先认定的?原来你就是这么考古的?果然佩服。”

当然很好奇啊,好奇的理由有二:

1、《漫长的告别》和《血腥的收获》我都读了不少遍,怎么就看不出所谓“兄弟情”的影响和《多情》的直接沿用呢?只有两个解释:一是你在扯淡,二是你水平高,看到了很多我完全看不出来的东西。不过,从你之前的发言来看,老兄“从小读西方文学”的半桶水装逼水平摆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显然不可能啊?

2、你图嘴皮子痛快,就这么着被人抓住小辫子,当然是下不了台,要找回场子了。我很好奇你要怎么找?

OK,这就出手了,言论如下:

“《漫长的告别》的主题是友情和承诺,双方是侦探和“有故事”的流浪汉。古龙小说中发生友情(两人或多人)的时刻往往是素未平生,初次见面,被首次交往印象的强烈吸引所打动,而且有一方(或都是)是身世有些神秘(往往是剧情展开的重大线索)孤零零的有些落魄的人物,而且后文有为友谊赴汤蹈火,不计代价的后续情节,这很像马洛与流浪汉相识的情节很相似。我说是源头之一,是因为读古龙中后期的时候有强烈的似曾相识感,回忆起来,《漫长的告别》的气质十分形似。我当时认定这部小说一定影响过古龙的友情创作,但武侠不可能直接借用某一部当代小说,所以说是之一。”

这段话猛一看,还真像回事啊?再仔细擦亮眼睛,不对,什么都没说啊。你只是分析了古龙小说中的友情特点,然后模模糊糊一句“很像马洛与流浪汉相识的情节很相似(唉,还是病句)”。我来仔细跟你说说:

1、古龙小说和《漫长的告别》都谈到了友情,这是确实的。而且,主人公愿意为了友谊赴汤蹈火,这也是确实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小说,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吧?难道老兄读了那么多“西方文学”,就看了一部《漫长的告别》?老兄口口声声汉密特,总看过汉密特的《玻璃钥匙》吧?哦,差点忘了,《玻璃钥匙》内地还没出版呢。

2、《漫长的告别》中的友谊特色在哪里呢?马洛和特里只见了那么几回,特里马上就翘了(直到结局才出场),还给马洛寄了张五千美元的支票,搞得马洛非常郁闷,想着把事情整个水落石出。结果最后发现,自己被特里结结实实阴了一把。所谓的友谊,就这样被无情的嘲弄了。

拜托,这和古龙的友情论有什么关联来着?因为特里身世有些神秘?老兄头一回读侦探小说?侦探小说里哪一个人不是神神秘秘的?因为他们落魄?凡是写友谊高贵的作品,常常要突出某人的落魄,两个成功人士的友情有什么看头呢?

另外,你说古龙小说中发生友情(两人或多人)的时刻往往是素未平生(老兄,是素昧平生,不是素未平生,看来你汉语的造诣明显更不如“西方文学”的造诣),这个话也是不实的。

古龙小说的友情有非常丰富的面相,既有李寻欢和郭嵩阳一见倾心(打了一架,惺惺相惜),也有楚留香和胡铁花,陆小凤和花满楼这种老友型,更有丁喜和邓定侯、卜鹰和关二这样亦敌亦友型的。

最后,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你又犯了一个基本错误:特里根本不是流浪汉,他有过一个最款的女人当老婆,他第一次出场,是在劳斯莱斯轿车上——没错,他是个酒鬼,但酒鬼和流浪汉完全是两码事。

总之,你要说钱德勒影响了古龙,我是绝对没意见,我自己以前也谈过。但是,绝对不是这种“友情论”的细枝末节的影响。

好,接下去谈《血腥收获》,老兄的言论如下:

“《血腥收获》第十章 《通缉嫌犯——男女不限》中戴娜 布兰德打洛尔夫的时候,因为我看在眼里,所以洛尔夫要杀我。

1 李寻欢和阿飞遇到一个人,阿飞救了他,他却要杀阿飞,李寻欢告诉阿飞,那人之所以要杀阿飞是因为阿飞刚才看见了他的丑态而灭口。突然想起来,王家卫《东邪西毒》有几句台词是照搬古龙,不知冰兄有无印象。

2 哈梅特是硬汉派开山人物,他的人物性格——尤其是《血腥的收获》(包括《瘦子》)中的一些黑道人物的出场与争斗有点像古龙人物。英汉小说那种案情推进的形式和变调的很多因素和古龙很像:侦探只身勇斗黑社会,两个或多个利益集团火拼,淫荡或蛇蝎心肠的女人(而正常女人往往是侦探助手,比如钱德勒《再见吾爱》,和古龙的少数女主角的功能类似),案件中黑帮人物的从中阻梗或突然来犯,以及最终真凶往往指到原点。”

关于第一点,哦,我的天,老兄还讲不讲理了?就一个“杀人灭口”(总之是看见了不应该看见的东西),鬼知道古往今来多少小说电影电视剧有这种情节,你居然硬能扯上“直接照搬”?

这样的话确实有很多照搬了,《血腥收获》里的无名探员是要吃饭的,也是要聊天的,还经常跟人打架,这些跟古龙都很像啊。

第二点:“侦探只身勇斗黑社会,两个或多个利益集团火拼,淫荡或蛇蝎心肠的女人,案件中黑帮人物的从中阻梗或突然来犯,以及最终真凶往往指到原点。”

嗯,总算谈出一点东西了,这里的一些东西,确实和古龙相通,我之前的帖子也谈过,不重复。但是,如果老兄也看好莱坞电影,看西部小说,看日本时代剧,当会发现这种情节套路,在许多类型体裁中都会使用,绝不仅仅《血腥收获》和古龙小说为然。

比如“真凶指向原点”,这根本是所有侦探小说的共同之处嘛。凶手必定是主人公熟悉的、在作品一开始就出场的人物,这样才有戏剧性。如果凶手是路人甲,那谁会看呢?克里斯蒂、奎因、卡尔,无一例外。

再比如“侦探只身勇斗黑社会”,这和美国式个人主义的精髓是一脉相承的,迄今好莱坞电影还是这么个套路。

再比如“两个或多个利益集团火拼”,这也是类型小说常见的路数,打个比方,商业小说,总是数个企业集团互相倾轧吧?黑帮小说,总是数个黑社会组织火拼吧?《倚天屠龙记》里,明教和五大派也是如此。

再比如“案件中黑帮人物的从中阻梗或突然来犯”,拷,作者设置黑帮不就是让它来犯的,难道让它帮忙?

冷硬派影响古龙最大的地方,在于侦探的气质、和整个不公世界的疏离,绝非你在这边绞尽脑汁的拉郎配,明白?

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台词照搬古龙,这个话题被人谈烂了,老兄想出新意,请从其它方面下手。另外,这和主题毫无关系。

总而言之,按照老兄这种程度的推理,不管你说出任何一部小说,我都能说它影响了古龙,你信不信?就连老兄桌子上面摆的台历,也影响过古龙,君不见,《边城浪子》里不是有“乌兔太阳申时。大吉。忌嫁娶。忌安葬。冲龙煞北。晴。”吗?

拷,浪费这么多精神陪一个连“素昧平生”都说不清楚的家伙打字,我看我也是有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8: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石先生 于 2009-1-16 23:29 发表
也许,金庸终于发现,文人的抗争并不能改变什么,既然如此,还不如追求唾手可得的实利了……何尝不是一种心灰意冷与漠然?——这个解读纯属想象,呵呵。

金庸本质上不是文人,是商人,还有点政治家的襟怀。
实利麽,我想安石兄到了80岁,还会追求实利吗?
应该不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8: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石先生 于 2009-1-17 22:00 发表


(至于可以拿出几千万捐给国学院,却不肯设立一个武侠小说方面的奖项,还是让人感到遗憾。)

另外,虽然对政 ...

我看到金的理由,我觉得很充分。写作是用心写的,不是用钱诱惑的。当然他的原话里另有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8: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边城不浪 于 2009-1-17 22:22 发表
当然,对他重修自己的作品,这个我也很有点腹诽。现在的金庸,屡屡让我有老糊涂之感。


我们老了,或许比现在的金庸还糊涂呢。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8: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边浪”关于“奴性”的观点,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父母或者老婆面前,也够“奴”的。

另外功利,金庸在商人圈里算不功利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8: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msjsmsj 于 2009-1-17 23:22 发表

晚年重修小说(细节矛盾修改、人物结局也要修改)才是金庸,他的修改伴随着他的创作。
至于修改的好与不好,要交给时间去评价。
这一代看着二版长大的人对于新修版本的偏见未必小于安石先生对于金庸的偏见。
修 ...


以后,我们旧、修订、新,三个电子版本一起看,也是乐趣(当然可能也是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10 19:10 , Processed in 0.0336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