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1-21 08: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3-1-21 09:02 编辑
上世纪,为武侠小说正名,尤其艰难,经历前辈的前赴后继。即使在港台,也有不认同武侠小说者。
古龙先生曾在某序中记录电梯经历,外人不认可甚至视看武侠者为另类,前述时代巨匠胡适对武侠小说的指责,此事对金庸先生刺激大。
由于金庸是作品最早进入内地的武侠作家,而金庸在大陆的公开身份又是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受到领导人的接见和宴请;
此双重身份的尴尬,坚定了金庸为武侠小说正名之决心,其明白必须提升到文艺小说、国际认同地位,才能让内地家长放心让子女阅读武侠小说。
于是,1987年12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和中国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了《香港国际中国武侠小说研讨会》(报道用了“首届”)。
此会报道不多,综合香港旧报纸片言只语汇总,与会专家有法国博士、美国华人学者、台湾学者专家报人、内地红学专家社科院专家, 香港学者专家。
报纸比较明确的是金庸、倪匡、武术电影导演徐小明等参会。
下面论述摘自香港老报纸:
由外文翻译的中文论文,观点为“武侠小说能够比旅游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在(武侠小说)娱乐性的背后,
他(西方人)可以了解到历史对中国人的重要,可以明自中国的种种和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如忠君,如教育。”
并介绍作者为法国博士(非华人)是法文《金瓶梅》译者。
论文《平心静气读金庸》会后似在《信报》6日连载,可查。
论文《从侠义的观念到武侠的风貌》,观点为“侠者所尚在义,是江湖道义,因此有时侠者的行为会‘不轨于正义’”。
论文《从金庸作品看武侠小说的思想结构》观点为金庸武侠作品体现了宏大的儒家思想(国家之儒)。
论文《论蒙汗药与武侠小说》生动有趣,观点独特。
教授论文观点为“(侠客)纵以本领超过常人,能够飞花摘叶,伤人百步,在处理时也必做到合于常理的解释。”
博士论文观点为“武侠小说的英雄始终必须是人,事迹可以离奇一点,却绝不流于无稽。”
还有若干论文因报纸影印件出现缺页、污损无法列出,怕有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