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连载] 还珠楼主往事Ⅳ:诸营救者. 沪上住址. 鬻書转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民国的名人传记、日记,记述“福履理路懿园”不远处有字画装裱商店,即使在日寇铁蹄威胁之下,生意仍然不差。
       买书法作品不比买寻常商品,要等墨迹干了,还要装裱。
       设想这些邻居的家中或公司的办公室需要书法屏条对联,直接在李寿民寓所下定,白天也好晚上也好,不用耗在那里等待,
       到时间后直接取得成品,拿到左邻的字画装裱商店装裱,多方便;“麦家圈”的喧哗环境,岂能比拟?

       最主要的是,“亭子间”自降身份,远不如“福履理路懿园”的光环效应。
       最初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直接达成协议,没有中间环节,在“亭子间”与在“福履理路懿园”都一样,但定价后者要贵得多。

       即使不住在“福履理路懿园”的有钱人,找还珠楼主也方便。
       如第3楼所述:

     “另外,懿园南抵福履理路——通黄浦江;其弄道宽约4至6米,也考虑到了汽车通行的要求。
        各住宅单元以行列式排布,在建筑上属于数个“T” 式弄道的组合,使得尽头的隐蔽私密空间和交叉形成的公共空间,形成过渡层次,节约了车行道,同时也方便回车。”

       在民国,这样的住宅区,不会太多。

       从黄浦江的别墅区,开汽车到福履理路,北上懿园,找李寿民选件、下定,后面的取件,走的是快捷通道。

     “路通,财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楼主的早期研究者,还得到结论:
       还珠楼主“初到上海,住在麦家圈一家书局楼上亭子间里,挂笔写条幅对联卖字,”
       但没有得到具体是哪一家书局,下面笔者试图将此书局找出,以确定还珠楼主在上海的第一个“落脚点”。
       首先是麦家圈的得名,不得不提及中国的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墨海书馆。
       墨海书馆于1843年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立,由于引入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促进了上海出版业的迅速发展,此标志着中国出版现代化的开始。
       墨海书馆早期主要印刷《圣经》等宗教书籍,及《六合丛谈》等综合性中文杂志,开启了先进印刷术下中文期刊的新路。
       继而墨海书馆出版了《数学启蒙》《续几何原本》等科学书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墨海书馆还造就了中国近代最早一批通晓中西学的学者,如王韬、李善兰等,他们翻译的西书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科学技术的窗口。
      高等数学的基本名词:“代数、函数、平方根、立方根、对数、无穷小、无穷大”就是李善兰为墨海书馆译书时首创的,他本身创立的“尖锥”概念、首给出了直线、抛物线、立方抛物线等方程,得出了定积分公式,是中国的第一人。

      其次是麦家圈的位置。
      以现在上海的延安高架路定义为东西向,则山东路为南北向,麦都思在东西向的福州路和广东路之间,南北向的山东中路之西侧,建立了墨海书馆。
      墨海书馆的兴旺,带动上述的长方形地带的一个“圈”,麦都思的这个“圈”,后来被称为“麦家圈”,因此,南北向的山东中路,并不都叫为“麦家圈”,只有此南段才是麦家圈,北段俗称望平街。

      1944年的出版业,最旺在东西向的福州路,其次是南北向的望平街,然后才是麦家圈。
      麦家圈的书局相对不多,可以实施穷举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楼主在上海的首个住地“亭子间”所在书局,有下列的候选对象:
       第一候选,好运道书局,自从1935年上下已在麦家圈经营,1936年销售《张素娟开篇专号》等,猜测当时急于打开局面的李寿民,会被名词“好运道”吸引,小书局,“亭子间”租金低,当时李寿民不得不考虑租金成本。
       第二候选,中醫書局,以销售医书、卫生环境书为主。1929年6月3日开幕,41年代仍在经营,由于还珠楼主患胃病,严重时甚至要吸鸦片治疗,而医书馆时有中医坐馆。选择中醫書局,也可作不时之需。
      第三候选,新華書局,这是最有可能的。新華書局是麦家圈最著名的书局,1943年4月22日报刊刊登《麥家家圈新華書局啓事》,“敝局職員吳炳泉業已辭職離局所有在外一切往來與本局無涉”,1944年8月还有麥家家圈新華書局的销售广告(新華書局当时也卖其他商品如温度计);
       列第三原因是,大书局的“亭子间”租金高,李寿民能不能付得起。  
       第四候选,自然書局。其地址为麥家圈五马路口,其特征是较为爱国,抗日战争初期,1931年日寇向锦州进攻时,自然書局于当年12月20日发行“抗日救國賀年卡片”。
       第五候选,南星書店。南星書店也类似于自然書局,于1931年10月22日发行《日東侵掠我東北暴行之真相》等综合出版物。
       第六候选,明菲書局。曾经买成套书送扇面,可能引起李寿民的注意。李寿民是扇面书法高手。1937 年到40年代还在营业。
       第七候选,顔華書局。小书局,“亭子间”租金低。
       另外,可能当事人记忆有误,将出版社、书报社记忆为“书局”。
       第八候选,五洲書報社。1940年已经营,1946年10月还能见到《青年中国周报》的出版消息。
       第九候选,大华出版社,地址在加号的“A号”,也销售“风流艳史”一类的书,列为李寿民最后的选择。(又麦家圈一带的房子,也经营“无烟产业”,因此,书局没有福州路、望平街多)

       还珠楼主的可能选择如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再解释“亭子间”
       亭子间,是上海人对弄堂房子一种房型的称谓。它位于灶披间上方、晒台之下的空间,正房后面,面积也只不过是六、七平米或八平米不等,在整个房子环境里属于最局促的空间,也是最差的部位。
      还珠楼主最初住的是书局上面的亭子间,还没有比房东炒菜油烟四起上冒的冲击,但书局旧书的味道、间歇生火的烟熏,直接影响亭子间住客。由于南北不通风,只有一扇窗门,油烟味道总在斗室里循环,因此房东一般不住人,大多用作堆放杂物,或者居住佣人。
      更多是出租,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不乏找到租客。
      因此,可以理解,为何陆宗植在麦家圈亭子间,要嘘寒问暖——太委屈一位著名作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上海怀旧视频对山东中路亭子间的介绍.jpg       
         
       图   上海怀旧视频对麦家圈亭子间的介绍。

      上图可辅助理解还珠楼主当初的艰难。

             带亭子间弄堂房子的外观.jpg

      图   带亭子间弄堂房子的外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曾经住过亭子间、在亭子间搞创作的,不仅仅是还珠楼主一人,实际上,民国时期,不少优秀作家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蛰伏在亭子间里,笔耕不辍,也在亭子间诞生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
       根据记载许多著名人物如鲁迅、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丰子恺等,都曾在亭子间里居住过。
       而且他们的主房,还不如还珠楼主的书局主房好,下面有多家房东。
       记载中,“亭子间,上面是晒台,下面是灶间,太阳穿过晒台传递热量,烟火水汽穿透薄薄的楼板向上炙烤,一屋仿若蒸笼,冬天又阴冷。但这些大家们正是在这里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楼主的早期研究者,曾得出上海正气书局老板陆宗植在“麦家圈”望平街209号,发现还珠楼主的结论,并认为陆宗植“1937年离职自办正气书局”,依据是老出版人俞子林的回忆,但回忆的年份未必准确。
      笔者已预先在18楼先写上“1946年陆宗植的身份是上海正气书局老板”——之前不是正气书局老板;
      预先在10楼先写上
      “1941年2月,励力出版社在上海成立分社,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求生存、发展。”
     “不排除当年参与营救还珠楼主的外援,也取得励力上海分社的干股,分享还珠楼主小说销售利润。这也是励力老板回报援手行为的一种方式。”

       这个励力出版社上海分社大有玄机,早期研究的陆宗植在“麦家圈”办公点“望平街209号”也是回忆有误,未必是陆宗植的准确办公点,但却是励力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准确办公点——就是四马路山东路209号305室。在北段俗称望平街
      只是后期(送李寿民到唐家弄31号陆家之后)的1946年9月19日(星期四)公告,“八月一日起將勵力出版版社牌號改爲「正氣書局」仍在原址營業”,“正氣書局陸宗植謹啓

      陆宗植才成为正氣書局的老板。

             1946年9月19日(星期四)启事  .jpg
      图  1946年9月19日(星期四)启事

      其中文字:“劉君無意經營業”“將上項版權連同紙型一併出售”(曾经在另一帖解释过“紙型”)
      特别是“以前版權方面如有糾葛槪歸劉彙臣自理”
      大有玄机。

      这件事与前面预先在10楼、第18楼先写的文字,紧密结合,可以解开一些谜团,特别是解释还珠楼主为何积极鬻书、疏于著述。以及还珠楼主如何回报送李寿民到唐家弄31号陆家的陆宗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 12:59 编辑

      上图的1946年9月19日(星期四)启事是最早见报的“励力出版社上海分社”改名“正气书局”,以及陆宗植当老板消息,几天后,其他报刊也有类似消息,但以此为最早日期。
      一般人认为陆宗植拾到宝,却不知李寿民的委屈和知恩图报。

     还珠楼主的早期研究者,还得到结论:

     “某月,上海正气书局老板陆宗植(苏州人,患驼背残疾)听说《蜀山》作者在沪卖字,立即寻到麦家圈亭子间,嘘寒问暖之后,将先生接到老垃圾桥(即浙江路桥)北堍唐家弄31号陆家去暂住,在上海开始写作生活。”

      这里有关键词“老垃圾桥”、“浙江路桥”、“北堍”。
      堍的含义是“桥两端靠近平地的地方”,综合意思就是:还珠楼主住在老垃圾桥(即浙江路桥)北端,靠近平地的地方。   
      为何叫“老垃圾桥”?
      查历史资料,大量的传记,表明在老垃圾桥(即浙江路桥)的旁边,有个码头。
      由于周边租界内的生活垃圾常在桥旁码头外运,所以此桥又被称作“老垃圾桥”。
      而浙江路桥是正名,当时一直有异味,原因是40年代时岸边还有个化粪池,运载车不断在浙江路桥进出,因此充满各种异味,尤其是夏天。
      不难想象,虽然住的是陆宗植的房子,但居住环境中等,如果交友,友人需经过老垃圾桥(即浙江路桥)访客,会难受一点。
      与“福履理路懿园”相比,差别很大。

      由上,还珠楼主先住“亭子间”,再住“老垃圾桥北堍”,后才是“福履理路懿园”。
      因此前称,在沪上活路是逐渐打开,先苦后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老垃圾桥(即浙江路桥)北堍唐家弄 .jpg
      图  老垃圾桥(即浙江路桥)北堍唐家弄

      还珠楼主曾经住在北堍唐家弄的31号,由上图,尚算一个安静的场所,可以著书立说。
      而还珠楼主在此唐家弄,开始酝酿报答陆宗植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1 14:24 编辑

       由于多年来一直希望解开还珠楼主被营救之谜,因此收集许多资料,包括励力出版社上海分社、正气书局、陆宗植、过维三的资料。
      但保存了多件正气书局版权页之后,笔者有些怀疑,陆宗植到底是不是一直搞出版社的?
      因为,多件(蜀山大系之外的)正气书局版权页,都没有陆宗植、过维三的名字,甚至1947年4月、10月,正气书局分别初版的朱鴻儒小说《怒火之花》、《魔窟血痕》,都没有。

      后期才发现还珠楼主的早期研究,可能记忆有误,陆宗植和合伙人過維三,都不是出版老手。
      一直到1943年陆宗植还是中一紙行的老板,没有“1937年离职自办正气书局”的可能。

      陆宗植之所以住在北堍唐家弄31号,是因为方便业务,离老垃圾桥(即浙江路桥)的码头近。

      而一起受让励力出版社上海分社的“過維三”,1937年是民光印刷所的二老板,大老板是周春泉;1941年才成为民光印刷所的大老板。

      一个搞紙行的,与一个搞印刷的,合作顶下励力出版社上海分社的牌子,共同成为正气书局老板,由于非出版老手;
      因此,正气书局版权页上,一般不署陆宗植、過維三的名。
      1948年上下,過維三依然从事印刷所业务,但正气书局的出版,必须有行家、出版老手在把关,陆宗植、过维三之外,是否还有“无形之手”在操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4-12-4 15:48 , Processed in 0.0356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