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安石

[转帖] 韩云波:20世纪文学发展史 武侠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5 09: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摘一段已经写好的《评传》:

  有人猜测这是从“梁慧如”与“白羽”变化而来;也有人提出“羽生”或可释为“白羽的学生”;还有人说“梁慧如”加上“白羽”,就“生”出了梁羽生。各种谣言不胫而走,梁羽生本人却始终对此讳莫如深,虽然他也曾强调过自己的笔名与白羽无关,但并不愿意做出更多的解释。直到二〇〇五年十月四日,他才在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江湖侠士情”演讲中,首次揭开这个秘密。其时距离《龙虎斗京华》刊出预告的那天,已是相隔半个世纪犹多了。
  依梁羽生自己的解释,所谓“羽生”,乃“羽客”之意。如北周庾信〈邛竹杖赋〉:“和轮人之不重,待羽客以相贻”;唐柳宗元〈摘樱桃赠元居士〉诗:“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指神仙或方士。当然二字拆开亦各有涵义。“羽”字缘于“羽扇纶巾”,因梁羽生希望自己能做个隐逸名士;“生”来自“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南北朝时有个叫道生的和尚,原本没人听他说法,但他坚持说法,最后连石头都对他点头。三个字中最复杂的是“梁”,并不代表姓氏,而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中的“梁”。南北朝时以梁朝文学最盛,而陈朝的阴铿亦是承梁朝萧衍、萧统等人而来,其诗作甚至被视为唐代五律之滥觞。杜甫诗〈解闷十二首〉(之七):“颇学阴何苦用心”,说明其有学于阴铿、何逊;〈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亦说明李白曾受到阴铿的影响。梁羽生本名陈文统,用“梁”为姓,含有“继承梁陈文统”及“开创李杜盛世”的自勉之意。另外杜甫还有句名诗“无边落木萧萧下”,齐高帝萧道成与梁武帝萧衍都姓萧,那么依据历史,“二萧”之下当为“陈”朝,而“萧萧下”是需要“无边落木”的。“陈”字的繁体“陳”,因为“无边”,去掉“阝”还剩下“東”;“東”又因为“落木”去掉“木”字,便只剩一个“日”了。当年的梁羽生,也正是希望自己能像初生的太阳那样,在武侠小说的世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
  【按:“梁羽生”笔名三字,解释起来颇为复杂,或许另有来历,亦属难言。一则当日匆忙,似难费心及此,除非早已想妥;二则“梁”字抱负甚大,与其视《龙虎斗京华》为“临时任务”的心态殊不相符。这看来更像他成名后对原意的曲解。并且在演讲的数日之前,梁羽生曾特意委托孙立川先生在自己“百年”以后,才公布笔名来历;时隔数日即自行披露,内中或有隐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09: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没出版,陆续撰写之中,好像是先放在他的博客那里,供大家批评。见:

http://blog.sina.com.cn/hanyunb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13: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翻了一下書
參考了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比如天涯明月刀,第三章第二節三,林保淳)
但還談不上抄襲(幸虧先前說的是「貌似」)

我剛開始評古龍時,也跟葉洪生的觀點跟得很緊
屢次修訂後,慢慢就把它丟了,因為已經長出自己的植物

不過,故作專業,不知道是寫給一般人讀,還是寫給神仙讀的
你瞧瞧:

古龙不仅在人性内涵和武功描写上力图创新,他还用诗意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简洁明快、追求场面感和诗化意境的新的武侠语言形式,具有典型的“都市文体”意味,其核心特色是蒙太奇的诗性特色。如果说30年代新感觉派的穆时英以《上海的狐步舞》让这种风格得到发扬光大,那么古龙是第一次把这种风格运用于通俗文学创作,开启了一条浩荡的语言审美之河。古龙的语言,长短句有机交错,形成跳荡的节奏;意象纵横排列,饱含情感的张力;大量运用电影手段,形成时空或并列或错乱的镜头式场景,这种诗行化甚至图形化的字段排列,模拟了电光石火之间紧张激烈的武侠武功内在节奏。古龙还以具有现代都市平民色彩的世俗智慧,使他的作品在字里行间充塞着无数的格言警句,是大众文化时代华丽审美和世俗审美的极致表现。

穆時英,一般讀者會知道嗎?都市文體的意涵為何?"蒙太奇"的詩性特色是什麼?世俗智慧和"不世俗智慧"差別何在呢?

基本資料也有問題,比如:
《七种武器》系列(1971-1979)-第六部離別鉤是1978
《天涯·明月·刀》(1973)-早了一年,是1974-1975

从《红与黑》、《老人与海》、《人鼠之间》等欧美文学名著以及日本文学中吸取经验
>吸取了紅與黑的什麼,人鼠之間的什麼?最好不要把古龍的「讀書談」照搬照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4: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联想到“羽扇纶巾一书生”,挺符合梁氏的名士(文人)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14: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论述不错啊,能不能借我在《梁羽生评传》里参考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4: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穆時英及《上海的狐步舞》算不上什么专业,因为抄的是《古龙传奇》“文体”一节。原文如下(这一说法出自何处不得而知,也许是谭贤茂的《古龙传》):
古龙小说有自己独特的文体,这种文体与商业运作自然密切相关,所以,有人称为“都市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爱用简单的陈述句或判断句。跳跃的结构,感性的文字,充沛的感情,组成一种简洁明了而又动荡不定的印象。
古龙是第一个将此类都市文体运用于武侠创作的作家。但在小说史上,他并不是第一个尝试这种文体的人。
最早成就都市文体风格的作家可能是陶晶荪,他在二十年代写有几篇玲珑活泼的短篇小说,已颇能表现出都市生活的光与影。到了三十年代的穆时英,这种都市文体得到最充分的发扬光大。穆的小说在当时的上海风行一时,许多句子被用作广告。到目前为止,穆时英仍是都市文体的经典作家,很少有人能写出超越《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这样的作品。他将蒙太奇的诗性语言运用得炉火纯青。
古龙在这种文体的发展长河中,尽管不是开拓者,却是全力实践的一个,同时又是将这种文体推向大众的最有成就的作家。
古龙本身的长处与不足,均与这种文体有关。我们在前面已多次提到,这种文体容易为都市生活中的读者接受,也容易产生商业性效果,也便于大量的生产。所以,在目前,它是相当流行的文体。
然而,这种文体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比如常常让人感到深度不足,肤浅有余,或者充斥着过多的废话与无病呻吟。总之,如果作者没真情实感,没有灵动的才气,那么,以这种文体创作的小说,就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不过是商品社会中的文化消费品,看完就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14: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段論述?
是指我對那些論述的牢騷嗎?
如果是的話,當然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14: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石先生 于 2008-8-5 14:46 发表
提到穆時英及《上海的狐步舞》算不上什么专业,因为抄的是《古龙传奇》“文体”一节。
原文如下(这一说法出自何处不得而知,也许是谭茂贤《古龙传》):

    古龙小说有自己独特的文体,这种文体与商业运作自然 ...

所以我說「故作專業」
真要引穆時英,就要好好解釋一下
OK, 我是國文系畢業的,近現代文學史沒問題
但這本書難道只寫給國文系中文系的閱讀

穆時英可不是張愛玲,一般人有隔閡的

是大众文化时代华丽审美和世俗审美的极致表现
>這種句子也太不像個教授了
 你的學生寫這樣,你會不會叫他重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14: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私家侦探 于 2008-8-5 09:17 发表 [url=http://bbs.gulongbbs.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4240&ptid=7490][img]按:“梁羽生”笔名三字,解释起来颇为复杂,或许另有来历,亦属难言。一则当日匆忙,似难费心及此,除非早已想妥;二则“梁”字抱负甚大,与其视《龙虎斗京华》为“临时任务”的心态殊不相符。这看来更像他成名后对原意的曲解。并且在演讲的数日之前,梁羽生曾特意委托孙立川先生在自己“百年”以后,才公布笔名来历;时隔数日即自行披露,内中或有隐情?

總覺得這些名家
多年以後的說辭不準
梁羽生不是也否認過他的「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5 15: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不仅在人性内涵和武功描写上力图创新,他还用诗意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简洁明快、追求场面感和诗化意境的新的武侠语言形式,具有典型的“都市文体”意味,其核心特色是蒙太奇的诗性特色。……

这段话不是冰之火兄写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7-1 19:59 , Processed in 0.0326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