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帖由 smsjsmsj 于 2009-1-15 20:21 发表 1、您即使没引证出来,总会记得大概的意思吧,老金自己说什么了? 2、看来您确实想不出谁在文革中有金庸的胆识。 3、? 4、金庸的支持邓小平是在文革中,金庸的正版书三联版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大陆的金庸小说几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安石先生 于 2009-1-15 20:56 发表 如果金庸不是写武侠小说,有几个人记得他反对文革?他能和李敖相提并论么?——也就是说,不必因为他的盛名就过于夸大其意义,这点不仅是针对金庸,古龙等人也是。
原帖由 smsjsmsj 于 2009-1-15 21:30 发表 看人看长处嘛,李敖读过的书还是比较多的,李敖在老蒋面前是个勇士。
原帖由 安石先生 于 2009-1-16 07:55 发表 哈哈,昨晚睡得早,没想到跟了这么多的帖子,关系到古金小小的一次交锋就足以耸人听闻了:) 待我细看并回复,印象中金庸一直看不起武侠小说,所以得了陈世骧这样的大学者揄扬后会欣喜若狂,古龙恐怕不会这么 ...
原帖由 静水深流 于 2009-1-18 19:12 发表 果然如此,我记得一开始的题目是政治话题,管理员到底谨慎。和气已经伤了,我也不会再讨饶宝地。我希望管理员把那个放冷箭的人的身份搞清楚,否则以后还有类似现象。明天要放假了,我也会离开这里,当然不会换 ...
原帖由 静水深流 于 2009-1-16 08:28 发表 金庸学术素养如何,值得讨论。不过傅国涌也有学术素养,只令人汗颜,金庸在讨论会上当着他面批评他写传记不客观,在自己小说里一定是负面人物。话说的当然是不留情面,不过傅也就因此怀恨在心,不到半年 ...
原帖由 smsjsmsj 于 2009-1-16 10:49 发表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说古龙:古龙绝对一无是处。 他写武侠小说为了什么?为了名、利、钱。 为什么要试图提高武侠小说的地位?他是写武侠小说的,当然要提高,对他有好处。 为什么求新求变,老一套没人看他的,上哪去 ...
原帖由 smsjsmsj 于 2009-1-17 15:10 发表 这和宿命论无关。 台湾? 第一、台湾和中国大陆情况完全不同。 第二、台湾的民主也是变了味的民主。 金庸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已:某种意义上,媒体不是政治势力的喉舌就是经济势力的喉舌。 这是在香港创办相 ...
原帖由 静水深流 于 2009-1-17 20:21 发表 1、 我自己从小读西方文学,在读古龙前读过大量西方【冷硬派】小说,看了哈密特,钱德勒和吉川英治的作品,再看古龙,对他文学上新奇感就降低不少,因为古龙对前者的仿借也很明显。 2、(读读《漫长的告别》可以知道古龙兄弟情怀的某种溯源;看看哈密特的《血腥的收获》,可以知道古龙的人物刻画和谋篇布局的源头——特别是《多情剑客无情剑》的若干细节是直接照搬。 3、看看《宫本武藏》日文原著,可能对古龙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有所了解),金庸仿借四大名著的痕迹比比皆是,所以就语言的原创性,两人差不多。 4、 我自己读金庸觉得更耐读一些,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隔了长时间重温,总有新的发现(当然也有瑕疵的发现),古龙的小说很难读两遍以上保持热情。有古龙迷说这是因为古龙小说更残酷更真实,而金庸更温情更童话,我说是胡说八道,我自己最喜欢的古龙小说就是《天涯明月刀》和《蝴蝶流星剑》。 5、金庸的价值在于文人性格的侠客和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中华哲理的武功理论以及中华传统小说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整体构架和宏大主题。当然金庸笔下的女子与小人比较可爱也是吸引人的一点。
原帖由 安石先生 于 2009-1-17 23:44 发表 我已经说了,就算我有奴性,不代表我不可以批评别人的奴性,因为我的奴性可能不会造成大的危害,而那些大人物就不同了,这方面的事例不便列举,政治上多的是,而且,我完全可以一边反省自己的奴性并努力矫正,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5-10 19:10 , Processed in 0.0335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