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3 11: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1-3 11:37 编辑
張恨水的《大江东去》经历了两稿,因为他后来见到了小说的第一男主角。
張恨水又写道:
三十年冬,友人刘君召饮于酒楼,先二日以函约,告以当有奇遇。予闻之,及时欣然往。至则座上有一少年军人,风姿英爽,侃侃而谈。
刘君笑曰:“此君与君所书《大江东去》主角,正二而一,而其在南京守城之战时,且参与光华门之役,此君若以材料相告,则不啻使君入火线矣。”此君闻言,初无难色。乃慷慨欷歔述南京失陷惨状。及予询及光华门之役,彼则告以某班长一手榴弹挽救危城之壮举,绘声绘影,令人兴奋……而于屠城及光华门两事,乃证实较多。乃告某君,予果将《大江东去》出版者,必增入此二事。某君亦首肯。
一席之会,又一年矣,近新民报社促予以此稿出书。予将存稿校阅一遍,乃割去原稿十三至十六回及十七回之半回,而易之以今稿。原文盖写京沪线战争,及略述屠城消息,自视固不如今稿之能现实也……校稿之时,予初欲改写章体,以白话作题。及检查原来回目,文题尚切,亦不隐晦,乃概存其旧。并新稿亦以新题领之。书成之经过如此,盖纪实也。
“少年军人,风姿英爽”正是当时为教导总队工兵营长的钮先铭,他曾率部驻守南京光华门;
其中的“某班长一手榴弹挽救危城”,钮先铭部下在南京守城战一个真实的故事。
張恨水据此在《大江东去》细述:
“敌人的目标,似乎就是这光华门的城垣,在轰轰唰唰,隆隆啪啪各种巨响之下,那炮弹,带着通红的血光,一个跟着一个,向这一带城墙碰砸,随着火花四溅,犹如在黑暗中伸出无数道魔爪与魔网。”(第162页)
“志坚道:‘关系这样重要.孙志坚愿带全营弟兄的血肉把这缺口堵上。’” (第165页)
“原来这手榴弹在拔开引信和塞进掩蔽部的中间,有几秒钟的时候,才能爆炸。尚斌要一定消灭这挺机关枪,他连手都伸进掩护工事里去.给予敌人挑上刺刀的一个机会。可是他这一只手,挽回了光华门的危局,以军人的武德言,已是至高无上的了。” (第167页)
这是中国铁血军人抗击日寇的真实描写。
“某班长一手榴弹挽救危城”对应于书中的章回及楹联标题如下:
第十三回 炮火连天千军作死战 肝脑涂地只手挽危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