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我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连载] 还珠楼主往事Ⅴ:两利书局. 道歉风波. 烂尾之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4: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5 15:01 编辑

       纸行出身的陆宗植,以及印刷厂出身的过维三,之前并不是不清楚自己的短板,因此在与李寿民三方有合作念头时,曾经鼓动他像当年任《黑旋风》副刊主编那样,出来办报纸,那么侠义小说的“产业链”就建立起来。
      1945年一季度,李寿民曾经秘密潜回北平,当时抗战已看到曙光,这是真实的民国回忆:“早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生活在北平的日侨,就纷纷把家里的家具、器皿拿到街面上变卖。当时东单、东大地一带形成了一个市场,专门有日本人在那里卖家当。”
      李寿民更主要是看望数月不见的孙经洵和年幼的子女,同时打探北平的报纸销路、侠义小说销路,办报纸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借助原北平的老相识,另一种是把上海的友好编辑(如上海 《小日报》的通俗小说版编辑)拉到与原北平的友好连手。
      几个月后的8月15日,日寇投降,此后数月有其他的事,分了还珠楼主的心,结果,不仅大失所望,也断了在北平办报纸的念头。
      大概到1946年,李寿民已经决定将事业中心定在上海。同时,回顾在《黑旋风》任主编的辛苦岁月,以及对小说撰写的分心,还珠楼主还是决定报纸主业由其他人承担,他只是早期协助,以全力完成《蜀山剑侠传》等为主。而陆宗植、过维三觉得既然李寿民不出面办报纸,干脆就分两步走,对已完成小说,通过购买版权尤其是印版的方式,直接拿来印刷;对未发表小说,选定报纸,仅连载,出版权约定归于陆宗植、过维三的新书局。
       还珠楼主原已决定将新撰的《柳湖侠隐》与励力脱钩,因为担心写蜀山系的平辈和下辈,属于向下写,可理解为续写,脱离不了《蜀山剑侠传》,决定向上写,写师尊辈。
       最迟在1946年7月,李寿民已经确定,将连载《柳湖侠隐》的载体,定为《大英夜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4: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5 14:53 编辑

     《大英夜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报纸,一直到1941年,还刊登有抗日救国的言论,对战时宣传起到较大作用,以致日寇曾经想炸毁《大英夜报》,而该报董事平祖仁竟然被日寇杀害。
       在抗战胜利的1946年,《大英夜报》以英雄身份归来,还珠楼主的小说在其上刊登,意义非同凡响。
       但是1941年不是上海的沦陷期吗,为何《大英夜报》能刊登抗日言论?
       如果熟悉这段历史,便会清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上海100%沦陷要到太平洋战争爆发。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后,上海市区沦陷。此时由于日本尚未准备好与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开战,因此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此两区,尚未沦陷。
      《大英夜报》是在公共租界区办报的,名义上是英国商人的报纸,发行人是英侨山德斯.裴士(Sanders Bates)。

      这是日本学者植田捷雄的论文《上海租界问题的发火点》,载《中央公论》昭和14 年9 月,第94 页。其中有文字:
      “租界当局一方面主张租界的中立,另一方面,租界宛如蒋介石政权的敌中司令部和排日的根据地,而租界当局对此持默许态度。”
      “《译报》、《导报》、《大英夜报》等排日报刊公然发行……旧政权的国庆日、国耻日等节日上青天白日旗仍然飘扬。(租界当局)容忍蒋政府所策划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特区法院依旧任用蒋政权任命的法官,包庇排日分子。”
       日本学者的“排日”,就是中国人的“抗日”。
      《大英夜报》的“大英”可理解为“大英帝国”,日本人当时还不想与大英帝国为敌。
       但是,《大英夜报》实际是由暨南大学教授翁率平(留法)及金屋诗人邵询美等几个人掌握的。总经理为陆东升。主力人员为吴承达、陈恽衣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两租界沦于日本侵略军之手,被日寇视为眼中钉的《大英夜报》也被迫停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4: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5 15:00 编辑

       但还珠楼主的《柳湖侠隐》可是在《大众夜报》连载的。
       没错!因为“大英”虽然可理解为“大英雄”但老上海人还记得“大英帝国”,因此7月份注册时改名为《大众夜报》。
     《大众夜报》初期仍然是董事长翁率平、总经理陆东升。总编辑由何汉君担任,某些文献称“胡汉君”,姓是错的!
       原来的主力分配为:
       采访部主任吴承达,副刊主任陈恽衣,加上主力编辑秦瘦鸥。
       翁率平办《大英夜报》时,拉上暨南大学同事、王统照教授加盟,王统照答应协助办一个文艺副刊,但不到报社、继续在暨南大学两兼,于是翁率平请秦瘦鸥作为协调人、报社员工。
       秦瘦鸥1941年至1942年间在《申报》上连载小说《秋海棠》,
       被誉为“民国第一悲剧”“民国第一言情小说”“民国南方通俗小说的压卷之作”,它感动了千千万万多情男女,也奠定了秦瘦鸥在中国现代文坛的地位。
       因此,《大英夜报》改名为《大众夜报》后,请秦瘦鸥加盟副刊。
     《大众夜报》的版面增加为一日四大张。
       在7月底,《秋海棠》作者加盟《大众(英)夜报》的消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有了英雄报纸的盛名、“民国第一言情小说”的加持,还珠楼主的《柳湖侠隐》,在《大众夜报》初载,是不是很英明呢?

            《大英夜报》更名《大众夜报》创刊号第二版. 还珠楼主《柳湖侠隐》.jpg (230.25 KB, 下载次数: 0)

      图 《大英夜报》更名《大众夜报》创刊号(1946.8.1)第二版. 还珠楼主《柳湖侠隐》初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21: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8 08:39 编辑

      析出上楼创刊号第二版、还珠楼主《柳湖侠隐》的文字,即是:
      “第一回  地胜武陵源 红树青山容小隐  人飞方竹涧 蛮烟瘴雨救灵婴

     滇南盘江下游哀牢山附近,有一大片湖荡。那湖荡一面容纳在哀牢山溪涧中,一头又通着盘江,湖波浩浩,甚是清深。”

       正是《柳湖侠隐》初版的第一回标题、第一回文字。

     《柳湖侠隐》在《大众夜报》一直连载到1947年1月12日,从第二版中析出文字:

      “第四回  衡岳云先开 策杖同攀金锁峡  洞庭叶未下 烟波初泛木兰船

       挺出云涛之上,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
       家师现在后洞行法,本不知你们方才会来。还是萧师叔路上想起,封山云雾虽被她解去,中间那层云带”

      对照初版文字,“家师现在后洞行法”到“中间那层云带”是第五回内容,
      但“挺出云涛之上,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却由不是第四回结束部分内容,
      再查1947年1月11日缩微胶片内容才是第四回收尾部分文字。

      “家师现在后洞行法,本不知你们方才会来。还是萧师叔路上想起,封山云雾虽被她解去,中间那层云带”
       是正气书局初版《柳湖侠隐》第三集的开头部分“第五回  转世护双鬟 百丈虹霞飞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

       其中,“中间那层云带”下续文字为“仍非外人,所能越过”

       因为1月12日是星期日。从1月13日的星期一查到下个星期日,缩微胶片都没有还珠楼主的小说。
       还珠楼主早期研究,已经得出:“《柳湖侠隐》在在《大众夜报》一直连载到1947年1月12日”的结论,这是正确的,但是,严格而言,应该说:

     《柳湖侠隐》的第一回到第四回,以及第五回初始若干文字,在1946年8月1日到1947年1月12日止的《大众夜报》中连载

      连载于《大众夜报》的第四回结束部分,在初版时略有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21: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8 08:34 编辑

       小说《秋海棠》闻名于民国的秦瘦鸥,在《大众夜报》创刊号1946年8月1日起推出的文章,其实是秦瘦鸥的译作《乱世餘生》,一直连载到1947年1月30日。
       还珠楼主与秦瘦鸥本来是不同类型小说的作家,也无需借光秦瘦鸥
       只是如果还珠楼主的侠义小说与秦瘦鸥的言情小说一起连载的话,读者群会大得多。
      
      不过,秦瘦鸥反而在还珠楼主去世前夕,在香港发表了《茅山侠隐》和《血溅铜沙岛》两部武侠小说。
     《茅山侠隐》为全3册,上册的目录为:

      第一章 侠盗与隐士
      第二章 判官遇燕子
      第三章 约能手索镖
      第四章 当筵逞绝技
      第五章 七友下茅山


      《茅山侠隐》有两种正版的版本,能找到;
      《血溅铜沙岛》也是全3册,但仅找到台北吕氏书社的版本,疑似未授权。如下

          吕氏书社版《血溅铜沙岛》全3册 .jpg
         

      图  吕氏书社版《血溅铜沙岛》全3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7: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8 08:42 编辑

       以陈恽衣辞去副刊主任职为标志,《大众夜报》的管理层后来发生变化(原因后补),使得《大众夜报》提前结束连载,其中有什么关系?

       时间回到本世纪80年代前中期,华夏大地的高校,虽然本科生人数不多,但社团活动多,最旺盛的是自办杂志、自印校园歌曲,所有难点都集中在“汉字打字”上。高校的团委有一台中文打字机可申请使用,但蜡纸要自己买、汉字要社团自己打。
       蜡纸上打下汉字(杂志的某一页,或某校园歌曲歌谱)后,抽掉垫纸,自己买纸张、油墨,后面的油印杂志、歌曲,相对没那么复杂。

      下图是当年比较先进的中文打字机(现在当然是老掉牙了):

          八十年代凤凰牌铅字中文打字机 .jpg

       图  八十年代凤凰牌铅字中文打字机

       汉字打字机结构包括滚筒、铅字盘、机头等部分。
       铅字盘内含有小方格,用于存放铅字,每个格子二边都有小金属条托住铅字。
       汉字的打字类似于英文打字,理解不复杂。移动后定位汉字,如同打字母般在蜡纸上打出单独一个汉字。

      但铅字盘的汉字有限,例如当时最多可以装2480个铅字,如果是不常用字呢?
      团委那有几个备用汉字铅字盒。
      一般铅字盘最前面的汉字是最常用的,如“的”“是”“我”等,最后两排是最不常用的汉字铅字。
      当杂志使用了不常见的汉字时,需要在备用汉字铅字盒中挑出铅字;
      接着用新铅字,跟换最后一排的旧铅字。

      如何更换?
      取出旧铅字:使用适当的工具(如金属捏子)轻轻地将旧铅字从小方格中取出。
      安装新铅字:将挑选好的新铅字小心地放入铅字盘的小方格中,确保它与其他铅字保持平行且稳固。使用金属捏子或其他工具轻轻调整,使新铅字完全嵌入方格中。

      打印一本杂志的时间,花时间最多的是,出现原来2480个铅字中不存在新字时,挑选新字、更换新字的时间,如果一本杂志的供稿人喜欢用古籍之字,打字的人就经常要熬通宵。

      上述原理,用到《柳湖侠隐》的印版。
      每份报纸的大一张,由诸多子印版构成,还珠楼主的专栏是主打,要单独制子印版,图标子印版是固定的,文字版每天都变化。
      如果陈恽衣还当副刊主任或管理层没有变化,可以将每天文字版卖给过维三的民光印刷所,到印版大量出现后,字粒的价格已低,过维三支付的就是一堆字粒的价格和手民的人工。

     《柳湖侠隐》当天还珠楼主小说文字子版,相当于上图的2480个铅字,1946.8.1买了一个如上图的“铅字盘”,1946.8.2又买好了“2480个铅字”的“铅字盘”。如此等等。
      过维三民光印刷所以后的印刷书籍,相当于80年代,将“铅字盘”用于汉字打印,用于后面的油墨印刷。
      如果不是这样有现成的拼装“铅字盘”,而是自己挑“字粒”,还珠楼主经常使用罕见的汉字,手民的工作,要复杂的多。如同当年的熬通宵更换铅字。
      这就是过维三民光印刷所的高效、低成本印书。

      管理层变化后,还会不会让过维三这样快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7: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8 09:02 编辑

      如前述,《柳湖侠隐》的第一回到第四回,以及第五回初始若干文字,在1946年8月1日到1947年1月12日止的《大众夜报》中连载。
      1947年2月,正气书局将《柳湖侠隐》第3到4回,初版为第二集。

      还珠楼主的早期研究者,得到结论:
      1947年5月1日至9月17日,《柳湖侠隐新集》由上海 《小日报》连载。

      但实际上,在5月1日之前已经连载。根据上海 《小日报》的缩微胶片,至少4月28日已连载,但没有更早的缩微胶片。
      而4月28日连载部分析出文字是:
      “更不再停,就势破空直上,晃眼没入高云层里,不知去向。台上光幕也同收敛。二人知是洞主金姥姥,刚刚拜倒,”

      查正气书局《柳湖侠隐》初版为第三集第6页,正有上述文字,对照4月29日缩微胶片析出文字,也是如此。
      因此可推断,在4月20日到4月27日之间某日,《柳湖侠隐》“第五回  转世护双鬟 百丈虹霞飞玉杖  求援逢二老 千山雷雨拜仙真”开始在上海 《小日报》连载。

      上海《小日报》的连载,到9月17日缩微胶片析出文字:
      “先胡乱做了些吃的,……
        ……
      等到了前山松林,夕阳已快落山,一轮明月刚由地平线上升起,挂向树梢。虽然初起月光,大而不明,无甚光辉,
     (一四七)”
      查《柳湖侠隐》原版,这是“第六回  竹径影参差 月冷风凄逢古魅  桃林春潋滟 水流花放悟前因”中的内容。
      但9月18到21日的 缩微胶片坏了,9月22日的缩微胶片已没《柳湖侠隐》的内容。后面的又坏了。

      在《柳湖侠隐》原版,上述“大而不明,无甚光辉”,
      后接“大而不明,无甚光辉,远近山峦林木依旧看得甚清。山风萧萧,暮霭苍茫,古木寒鸦,深山旷野,仙乡何处、始而自伤身世,悲从中来。”
      有一周左右的连载量,便结束第六回。

      因此推断:1947年5月1日至9月17日,《柳湖侠隐新集》在上海 《小日报》连载已见内容,是《柳湖侠隐》初版第三集的前两回总第5到第6回

      由于《柳湖侠隐》第三集,含总第5到第7回。
      因此,那么第7回是否又要再找另一家报纸,开始连载呢?实际上,真的跑到另一家报纸上去。但是上海《小日报》总有图书馆有未损坏缩微胶片,还要继续到另一图书馆去找,因为从初版的集数看,有可能连载到总第7回,从李寿民与之的交情分析,也总要有个结集够数的交代,第7回、第8回都有可能在其上连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8 08:50 编辑

       关于陈恽衣辞副刊主任职、以及管理层的变化,,有份重要的补充材料,1946年底的民国某刊,发表一篇澄清文章:
     “近传《大众夜报》将由某军事机构收买、重组出版之说,恐非事实……”
     “《大众夜报》系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增资二万万元大事改进刷新之际,生气勃勃,大有盖罩各夜报之势。”

       从中说明,《大众夜报》大致在1946年底,进行增资,原股东关系出现变化,是否引起副刊主任人选的变化?
       李寿民、陆宗植、过维三,是主动撤离还是被动,不得而知。
       但是,《柳湖侠隐》的连载,至少换了三张报纸,还珠楼主本来可以利用这宝贵时间,为《蜀山剑侠传》收尾完成。
     《柳湖侠隐》虽然是前传,往上写,但其精华完全也可用于往下写;
      其他报纸的连载,相当于剥离应属于《蜀山剑侠传》的精华。
      这又是一种“烂尾”的侧面原因,频繁换报纸,浪费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剑飘东半剑西 于 2024-12-8 09:06 编辑

       上楼的澄清文章,背景是——民国的读者不喜欢非私营的报纸、更不喜欢军事机构办的报纸。
       但澄清的未必就没有,根据一则红色回忆录,《大众夜报》后来的操控者是宣惕我。
       增资后的《大众夜报》的总编辑为徐旭,到了《大众夜报》有位社长名方志超时,“该报的发行量很小。”(红色回忆录)
       此前还珠楼主、秦瘦鸥不再刊文已数月,报纸需要名专栏支撑!

      为何此处提起宣惕我?
      因为宣惕我幼年时先后在绍兴、杭州当手民——排字工人,与上述“印版、手民”内容相关。
      但宣惕我天生有优势,其当裁缝的父亲,与年轻的蒋公曾结拜为兄弟。

      宣惕我是鼎鼎有名的“黄埔军校”一期,昔年追随国父中山先生,参加过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因为与蒋公的渊源, 1933年起任“侍从室侍卫长”。
     (侍卫长是干什么?有机会看80年代初大学图书馆里被看烂的《侍卫官杂记》,书真正的作者,就是喝酒喝赢古龙的卜少夫

      1945年8月,宣惕我任上海市警察局长兼淞沪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
      宣惕我是个历史人物,功过均有,但从历史记录看,是个有正义感的人,也一直想办点好事。
      1948年1月,“红色卧底”李前辈接受上级指示(因其有学者专家身份),转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因为在市政府会议上发表些澄清吏治、严惩贪污、稳定物价,竟然引起有正义感的宣惕我注意,被其请到《大众夜报》任总编辑。
       宣惕我介入或有意于《大众夜报》,可能早到1946年底。当过手民的宣惕我,肯定知道连载文字版印刷子版的价值(当年的辛苦犹在脑海),不可能轻易给与每天的文字版子版。

       李前辈回忆录,提供了关于《大众夜报》及其前身《大英夜报》的记述。
       李前辈赴任后的《大众夜报》,最著名事件,是捅出了孔祥熙儿子孔令侃的大贪污案,不过宣惕我赞成此事,安慰准备辞职的李前辈说:“没关系,你说的话我完全赞成。”
       不久,宣惕我也辞职。

       据上楼的澄清文章,结合李前辈等文献,说明宣惕我准备壮大《大众夜报》企图,在1946年底已经显示端倪。
       如果还珠楼主不是从《大众夜报》结束连载,反而在《大众夜报》增资扩股中成为股东,那么岂不是与“淞沪警备司令部”扯上关系?
       不由佩服还珠楼主的明智,实际上,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寿民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最终选择了以著书立说为业,没有成为任何公司的股东。
       否则,上世纪50年代,如何说清楚与……的关系;在1947年1月的结束连载,只与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报纸有关系,与之后的背景没有任何关系。
       而任何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某公司股东的人,后来“评家庭成分”,说不定会被评为“资本家”(组织安排的除外)?

       固然,因为要与方方面面撇清关系,耽误了《蜀山剑侠传》的收尾,引发“烂尾”的批评。
       但是,还珠楼主保留一个民国“卖字为生”潦倒文人的独立身份,与在工厂当卖苦力的劳动者没有本质区别,在近80年后再观察,是何等的明智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9 00: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文玑 于 2024-12-9 00:54 编辑
半剑飘东半剑西 发表于 2024-12-4 17:57
《峨嵋七矮》单行本的唯一“出版者”是正气书局。

刚刚看到一个可能是两利版的《峨眉七矮》广告。版权页上半部分为楼主已印在印小说的广告,下半部分和你4楼提供的青城25集版权页截图完全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龙武侠网 ( 鲁ICP备06032231号 )

GMT+8, 2025-4-2 14:14 , Processed in 0.0394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